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市地铁4号线投融资案例分析.docx

    • 资源ID:15000116       资源大小:283.28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市地铁4号线投融资案例分析.docx

    1、北京市地铁4号线投融资案例分析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中央财经大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学位论文题目: 北京市地铁4号线投融资案例分析 姓 名 么姣佼 学 号 2008210737 学 院 MBA教育中心 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硕士(MBA) 研究方向 金融管理 指导教师 提交论文日期:二一一 年 五 月 二十 日 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央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2、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中央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中央财经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和磁盘。(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二一 一年 五月二十日 二一 一 年 五月 二十日北京地铁4号线投融资案例分析么姣佼论 文 摘 要摘要: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

    3、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的存在,使建设资金不足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瓶颈。北京市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市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和尝试,地铁4号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采用 PPP 项目融资模式建设并获得成功的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降低了政府投资风险,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项目投资管理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的经验;分析了北京市基

    4、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进程、现状和政策演进;重点剖析了地铁4号线PPP项目投融资模式的运作思路、程序、成本收益、经验意义和问题,最后提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以求更好地指导项目投融资的实践工作。关键字:4号线 投融资模式 PPPAbstractUrban infrastructure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city, but also the carrier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fter the Open Reform, China has great development in urban i

    5、nfrastructure,but because of the simplex sources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hannel,the lack of money is the bottleneck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Beijing has the same problem, with the reform of invest and finance, Beijing try many ways to expand and innovate source channel of fund, subw

    6、ay Line 4 is one of a model cases. Firstly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weakness of China urb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finance,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 of overseas and domestic finance models, and analyzed the proces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Beijing urban infrastructure re

    7、form, with an emphasis on forms the cost the income experience and problem of the invest and finance of Beijing subway Line 4. Paper finally analyzed solutions in urban infrastructure invest and finance to guide to practice.Key words: Line 4; invest and finance; Private and Public Partnership目 录第一章

    8、绪论 1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1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7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 9第二章 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PPP投融资方式分析 11第一节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现状分析及政策演进 11第二节 北京地铁4号线PPP投融资模式的运作思路和程序 19第三节 北京地铁4号线PPP投融资模式参与方及职责 26第四节 特许经营公司成本收入测算 27第三章 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性及问题 31第一节 北京地铁4号线PPP投融资模式运作的创新性 31第二节 北京地铁4号线PPP投融资模式的经验及意义 33第三节 北京地铁4号线PPP投融资模式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35第四章 政策建议 37第一

    9、节 改革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融资体制 37第二节 完善各项法规,提供有利政策环境 40第三节 强化风险防范机制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6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一、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早在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便强调“在一般的产业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它们构成国民经济基础结构以及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分摊成本”。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所有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所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其他直接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开展。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

    10、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银行在199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GDP就增长1%。表1.1:我国基础设施拉动GDP增长比例关系年份基础设施投资额增速GDP增速200018.9%8.4%200124.5%8.3%200232.7%9.1%200342.9%10.0%20046.7%10.1%200517.6%11.3%20062.9%12.7%200711.3%14.2%二、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进程及问题分析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是我国历届政府改革的重点。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由政府垄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

    11、来源于财政。一五到五五期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财政预算拨款所占比重为80%左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财政为基础设施供给资金的状况,形成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多元化的格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引入市场机制,打破了以往政府高度垄断的局面。在投资主体方面既有中央、地方政府,又有民营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金渠道方面,既有传统的财政拨款,又有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企业自有资金、发行债券、股票、利用外资等多种方式。尽管目前我国对基础设施投融资已经放松了管制,引入了竞争机制,投融资主体和渠道向着多元化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加之城市化进程不断

    12、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一方面,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量依然不足。国外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比例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研究和建议,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一般应维持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3%5%的水平,或者为固定资产投资的10%15%。除此之外,我国处于城市化的关键阶段,根据国家城建管理部门综合测算,每新增一个城镇人口需投入基础设施及相关资金约2万元,“十二五”期间按城市化增长率每年一个百分点测算,预计全国城镇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预计基础设施投入将更加巨大。另一方面融资渠道单一。按照资金来源看,虽然社会资本逐渐进

    13、入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但我国基础设施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国外贷款、债券、股票等资金所占比重偏小,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仍然介入过深。面对我国基础设施供给与需求相比严重不足的形势,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迫在眉睫。表1.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单位:亿元年份基础设施投资额占GDP的比重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001890.71.9%5.7%20012351.92.2%6.3%20023123.22.6%7.2%20034462.43.3%8.0%20044762.23.0%6.6%20055602.23.0%6.3%20065765.12

    14、.7%5.2%20076418.92.4%4.7%表1.3: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基本构成单位:亿元年份财政拨款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1999年173.8357.855.968.6595.2201.92000年222.0428.629.076.7682.7301.52001年484.0603.416.897.8636.4274.52002年613.2743.87.3109.6866.3365.72003年852.31435.417.490.01350.2398.02004年1001.41468.08.587.21372.9445.02005年1114.51805.95.2170.017

    15、28.0453.02006年1428.21880.516.492.91638.1379.22007年2003.01763.729.573.11635.7409.0三、国内外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实践(一)国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创新实践总体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投融资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政府融资机构依照市场运行规律筹措资金;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政府金融机构不受市场的约束,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根据政府的产业和政策目标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三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政府督办型,这种模式介于前两者之间,基本上采用政府授权公司的形式来筹集资金。1.美国模式美国实施

    16、联邦、州和县三级财政管理。对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融资需求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方式予以解决。其发行主体包括政府、政府授权机构和以债券使用机构名字出现的直接发行体,其中州、县、市政府占50%,政府授权机构约占47%,债券使用机构约占3%。其投资者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其中家庭和各类基金约占75%左右。美国市政债券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市政债券的核心是运用地方财政或项目的现金流支持债券发行,依靠信用落实还款资金和担保问题;二是市政债券通过金融担保及保险公司的参与达到债信增级;三是利息收入免税。由于免税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可以用比其他相同信用等级债券低的利率成本进行融资。2.

    17、日本模式日本模式是政府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募集到的建设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入股或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经过长期积累,目前日本的财政投融资的资金规模已达到一般会计规模的41%左右,被称为日本的第二预算。日本财政投融资在资金运用方面实行政策性和有偿性兼顾的原则,是向财政投融资机构提供融资,由它们进行特定项目的投资。3.英国模式英国作为新公共管理的发祥地,自1992年以来,一直积极推进鼓励私人财力参与甚至主导公共投资计划的公共管理理念,其核心是私人融资优先权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

    18、e)。1997年工党政府执政后,又围绕着PFI创新发展出公私合伙制PPP(Private and Public Partnership)操作方式,并提出了构建“合伙制的英国”政府工作目标,目的是通过公私合作提高公共投资的专业管理水平,拓宽公共融资渠道,延伸私人投资领域,确保公共投资项目的按时实施和成功。2000年英国政府对公私合伙制定义了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发起设立、引入战略合伙人等各种可能的产权结构,把私人的产权引入到国有企业,也可以直接出售企业股份给私人部门,将控制权转移。二是私人融资优先权。公共部门通过签订标准的民事合同,向私人公司长期购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以便充分利用私人部门的资金和管理

    19、技术。授予私人部门特许经营权,让私人部门去承担经营责任,提供包括维护、改善或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等在内的社会公共服务。三是更广泛地向市场出售政府需承担的公共服务,以及在私人部门专业知识和金融管理占优势的领域开展合伙制,从而充分发掘政府资产的商业价值和潜力。由于国情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在我国不一定适用,但其中有许多可借鉴的良好经验。在投融资项目性质的区分方面,可以分为非经营项目与经营项目两大类,针对不同类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投融资。对于非经营的项目,可以通过公共财政及抵押、出售政府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其融资。为了最大化地利用公共财政和政府所掌握的公共资源,政府可以专门设立一个一般性的投

    20、融资平台。这个平台的主要业务是接受政府的各种各样的资产,通过专业的金融机构将这些资产证券化,利用资产证券化提供的流动性为非经营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及维护。这个投融资平台及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应类似于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发行一般责任债券。由于经营项目,一般能够以公共设施的使用费来足额或者部分弥补建设和运营成本。这类的项目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公用事业公司模式来融资建设和管理运营。由于这些项目一般都要涉及行政准入、垄断保护、价格管制和财政补贴,可按不同项目设立项目公司。通过各个项目公司进行投融资和管理运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降低监管的信息成本,从而为设计最优的监管合约,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提供更好的条件。(二)国内基

    21、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创新实践国内很多城市的政府也对投融资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等地结合本地实际,对投融资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形成了比较成功的投融资模式。1上海市模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加大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初步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运作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这种投融资模式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并利用其发行建设债券;二是大力发展项目融资,通过与投资者签署“特许权协议”的方式,利用公开招标方式来选择投资者,对缺乏现金流量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给予投资者现金流量补贴,以吸引和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具体情况如下: 组建上海市城市建

    22、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简称上海城投)。上海城投于1992年7月成立,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授权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大型专业投资产业集团公司。上海城投积极开展融资工作,大力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如浦东建设债券、市政建设债券、煤气建设债券等,加快浦东、浦西的高架道路建设,提高煤气的普及率。大力发展项目融资。一是采用 BOT方式建设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工程和延安路高架桥(东、西段)。二是以TOT方式筹措资金,如通过转让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49%的专营权,筹资25亿元,用于徐浦大桥的建设,沪嘉、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建设也采用了这种融资方式。三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用外资,建设了地铁一号线、

    23、杨浦大桥、污水治理工程、内环线高架桥等重大建设工程。四是吸引大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如上海实业在香港成功上市后,在注资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永发印务公司、上海三维制药厂、上海家化、上海大众汽车合营公司和上海实业交通电器的同时,又投资于上海延安路高架道路、上海内环路和南北高架道路,成为上海高架道路的最大业主。 2天津市模式2003年以前,天津市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一些政府性投资公司借入的贷款;其他方面的投入主要依赖财政性资金。2004年,天津市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城投集团),并签订了5亿元开行贷款合同。天津市形成以政府性投资公司为主要载体、以未来财政收入(土地收益)为抵押、向

    24、金融机构大规模举债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天津市城投集团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是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土地增值收益作为还贷保证,放大政府财政投入。根据天津市银监局的统计,2009年底截止,天津地区共有融资平台221家,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2009年6月末的贷款余额约3800亿元。当前,天津市监管机构正酝酿用“特定目的公司”取代“城投公司”。“特定目的公司”是指以政府出资和资源为基础,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承担城乡和经济功能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任务的公司,除包括现有的城市投资公司、以及各经济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公司之外,还包括土地整理公司(中心)和其他各类由政府出资的

    25、建设开发公司。天津市政府希望,通过对现有融资平台的全面整合,最终实现各区县只设定一家土地整理公司、一家城投公司。天津市城投集团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是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土地增值收益作为还贷保证,从而放大政府财政投入。城投集团代表政府行使出资人的责任,既是项目投融资的管理者,也是投资形成资产的所有者和项目决策的主题;它作为独立的企业实体,在盘活、整合存量资产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盈利等资产经营方面也具有自主性。3重庆市模式2001年以来,重庆市组建八大投资公司构建了自己的投融资平台,使企业成为投融资主体。通过合理的资本聚集诚信的融资平台资金的放大效益突破性的效能大发展的助推器

    26、,将分散的建设资金聚沙成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形成规模优势,提高融资能力和信用度。把原来政府直接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由投资集团向社会融资为主体的市场化方式,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其运作模式归纳为:政府把城市资产无偿划拨给投资公司,使公司的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的贷款条件,公司根据政府建设的要求筹措资金后再将资金转借给项目法人。重庆城投模式的关键技巧是“储地-融资-建设”及“储地-整治-出让”两个循环,既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保证投资公司自身投融资能力。重庆投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一从主体来看,“重庆模式”的主

    27、角是一批公司化、集团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政府建设性投资企业。二从融资方面来看,“重庆模式”改变了传统体制下财政拨款的单一融资方式,探索出了五大资本金注入方式,并利用各种融资工具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行融资。三从投资方面来看,“重庆模式”突破了传统体制下政府“多位一体”的模式,实现了投资、建设、运营、使用的职能分离模式。四从风险管理来看,该模式构建了“三个不担保”和“三个平衡”的防范机制。以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为例。四年内,渝富公司资产从10亿元增长到将近400 亿元,控股重庆市商业银行、西南证券、银行租赁公司、渝国投,拥有三峡担保公司50%股份,参股安诚保险公司,“渝富系”地方国有投融资集团

    28、形成,渝富模式在重庆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清理消化和重组不良资产。二是代表政府实施土地一级储备,进行土地调控。三是打造类似中央汇金公司形式的企业。四是控股地方金融,进行金融调控。五是进行融资调控,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向国企参股,为担保公司注入资本金,参与国企上市的平台搭建。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功能发挥和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决定性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推动了人口、产

    29、业等资源和经济活动地理上的集中,实现了规模经济,进一步促进生产部门和企业平均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的降低。这种经济活动的集中又带来了新产业发展,沿线土地开发、城市布局合理,市民生活便利,增添现代都市景观等附加效应,进一步促进基础设施降低单位服务成本,提高其利用效率,形成良性循环。二十世纪初以来,轨道交通因其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污染少等独特优势而备受世界各大城市的青睐。长期以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只由北京地铁集团一家国有企业独家经营。独家垄断的运营状态使北京地铁集团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投资效率低,建设运营无法有效衔接,运营水平无法提升。这些因素导致北京地铁自1969年通车,30多年的运营历史,线路却只

    30、有54公里,并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例如地铁二号线全部为政府投资,客运量达到4.6亿人次,但仍然面临的长期的亏损,全年需财政补贴几亿元。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明确了新建2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达600亿元的投资任务,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2003年11月,原北京地铁集团公司改组成立了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建管公司)和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三家公司成立后轨道交通的投融资、建设管理和运营相互分开,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合作,推动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

    31、。京投公司主要承担地铁的投融资和资本运营,前期规划及线网管理等任务,京投公司作为北京轨道交通的业主,委托建管公司建设轨道交通新线项目,建成后委托运营公司运营线路。实现了北京地铁“一体化”经营模式向“三分开”模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区共建、多元化运作、多渠道筹资”的原则筹集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新模式。政府主导,就是由政府制定规划,确定建设目标,下达地铁线路建设任务;同时,考虑到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和公益性特点,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资本金。市区共建,就是在项目资本金的筹集上,由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资本金,特别是发挥地铁沿线各区的积极性,将地铁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结合,与各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多元化运作,就是改变项目由政府独家运作的模式,广泛吸收国内外企业投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由企业与政府共同筹集资本金,对规划线路实行产权清晰的股份制项目公司运作,严格独立项目的投资、建设、监管和运营。其中政府将筹措项目40%的资金,其余的由项目公司负责筹措,政府在政策上给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市地铁4号线投融资案例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