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摇篮曲》音乐教案.docx

    • 资源ID:15063345       资源大小:40.8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摇篮曲》音乐教案.docx

    1、摇篮曲音乐教案摇篮曲音乐教案 摇篮曲音乐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班上的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经常几个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动,根据幼儿的喜欢开设这节音乐课,让幼儿体会妈妈对宝宝的爱。活动目标1、感受摇篮曲优美恬静的旋律和亲切深情的情感,体会其中包含的妈妈对宝宝的爱。2、学习用轻柔的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教学重点、难点孩子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活动准备1、自制大夜景图一张2、课件活动过程1、复习舞蹈快乐的小猪,调动幼儿愉

    2、快的情绪。2、欣赏摇篮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质。刚才小朋友们跳的快乐小猪真好看,你们跳快乐小猪时是什么心情呀?(快乐,高兴)嘘:小朋友们听,谁在睡觉呢?出示课件小宝宝在睡觉呢!小宝宝睡觉时要听到我们这么吵,一定睡不着了,那睡觉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幼儿自由回答)小结:睡觉时应该听悠美的,恬静的,舒缓的音乐。应该听摇篮曲幼儿欣赏摇篮曲,出示夜景图。小结: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3、幼儿学唱歌曲摇篮曲请幼儿跟教师完整学说歌词一遍,跟着节奏说歌词一遍。完整学唱歌曲,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4、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

    3、摇篮曲,其实摇篮曲不止是这一首,还有许多风格不同的摇篮曲,非常非常好听,小朋友想听吗?5、音乐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教学反思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欣赏感知摇篮曲。改进:第一次范唱时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静的听能记住歌词,带要求听。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摇篮曲音乐教案2设计意图:多通道参与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借助音乐欣赏摇篮曲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通过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如:唱歌、表演、绘画等相互的运用、融合,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活动目标:1. 知道摇篮曲是东北民歌

    4、。通过欣赏能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母爱教育。2. 通过对歌曲的感受,能说出歌曲的性质(优美、缓慢)。知道这是妈妈摇宝宝睡觉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活动准备:1. 幼儿园教育活动音乐磁带。2. 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3. 表现歌词内容的图片3幅。4. 幼儿人手一个娃娃和一块小毛巾。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难点: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活动过程:(一)感受进行曲1、幼儿听音乐学做解放军排队、踏步走进教室坐好。2、 让幼儿自己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幼儿自由发言,老师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3、 教师小结进行曲的性质和特点(欢快、有力、速度稍快)。(二)肢体动作体验、感受用宝宝哭的声音引出摇

    5、篮曲。老师告诉幼儿:“刚才的进行曲力度太强了,把宝宝吵醒了,请小朋友帮我想一个好办法哄宝宝不哭。”幼儿自由回答(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每当幼儿想出一种办法,尤其是与别人不同的办法时,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夸奖孩子并和其他幼儿一起用动作体验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体验后让幼儿说说感觉(轻轻地)。(三)感受摇篮曲1. 老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想给宝宝唱首歌,可是不知道这首曲子行不行,请大家帮我听一听。”欣赏第一遍摇篮曲,要求幼儿仔细倾听。2. 欣赏完乐曲,组织幼儿说说感受(优美、缓慢)。老师:“这首曲子真美,宝宝睡着了,我们把

    6、她放进卧室去吧。”老师边唱边做拍手、拍腿动作,让幼儿感受2拍子。操作完毕,让幼儿说说是几拍子乐曲?(2拍子);哪一拍强?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强、拍腿的一拍弱)顺势告诉幼儿2拍子强弱规律:强弱。(四)结合摇篮曲深入进行肢体感受组织幼儿双手成摇篮状,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轻轻地、柔柔地)。(五)运用倾听法,分段欣赏摇篮曲1. 幼儿结合第一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一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2. 幼儿结合第二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二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3. 幼儿结合第三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三段,说说歌

    7、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4. 为幼儿解释歌词中难以理解的词,如:“娘”。(过去的年代,把妈妈叫做“娘”)。5. 老师可着重讲解第二段歌词,让幼儿说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麽?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表扬幼儿有志气)。6. 老师把歌曲整体为幼儿演唱一遍。(六)介绍歌曲出处(是一首东北民歌,是妈妈摇宝宝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七)进行母爱教育1. 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是谁哄我们睡觉的?”幼儿集体回答(妈妈、爸爸)。向幼儿进行母爱教育: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顾我们,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2. 鼓励幼

    8、儿回家用一个动作来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如:亲一下、抱一下、搂一下等),也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活动延伸: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八)补充加深活动1) 把课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自己放乐曲,自己欣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体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2) 以宝宝的摇篮为主题,设计几个小栏目,让幼儿描述、绘画,加深亲子之情。摇篮曲音乐教案3一、教学目的: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二、教学准备:创编一段舞

    9、蹈,音带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二)欣赏摇篮曲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

    10、,缓慢的。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

    11、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摇篮曲音乐教案4活动名称:摇篮曲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乐曲安静、舒缓的音乐风格。2.学唱歌曲,引导幼儿体会歌词含义,感受音乐的优美。3.借助音乐情景展开想象,引导幼儿体验放松、倾听、互动的乐趣。活动准备:音乐、幻灯片、娃娃、场地。活动过程:一、 感受音乐进行曲。1、听音乐小小解放军踏步进入教室坐好。2、说一说,听过这首乐曲之后的感受。二、 体验音乐。播放宝宝哭声,请幼儿一起做摇一摇、搂一搂、亲一亲的

    12、动作体验音乐的轻柔感受。三、 感受摇篮曲。倾听音乐第一遍,教师提问:“听过音乐之后的感受。”教唱歌曲,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复习歌曲,幼儿随音乐歌唱歌曲。四、 感受体验。1、教师和幼儿一同摇篮曲的曲式风格特点。2、放松、倾听、欣赏乐曲。摇篮曲音乐教案5设计意图:摇篮曲和进行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乐曲,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特设计本次活动内容,让幼儿学习对比欣赏,并能选择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欣赏水平。活动内容:对比欣赏“摇篮曲与进行曲”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摇篮曲和进行曲,让幼儿了解乐曲的不同性质。2能根据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动作来表示

    13、。活动重点:通过欣赏,了解摇篮曲与进行曲的特点,并能说出两种乐曲的不同。活动难点:能用与别人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活动准备:1.录音机一台,录有摇篮曲、进行曲、舞曲的磁带。2.布置一个森林的场景,请大班的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3.装有信和磁带的信封一个。活动过程:一.引题。(出示信封)老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信,信上说小动物要举行森林舞会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你们想去吗?”(想!)“小动物还有个要求:需要小朋友熟悉它们的音乐,才可以去参加!”二.对比欣赏音乐。老师:“我们来听听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音乐?”(播放音乐)老师:“这些音乐是一样的吗?感觉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大

    14、胆讲述自己的感受)老师:“这是两首不同的乐曲,一首是安静、优美、柔和的,我们把它叫做摇篮曲;一首是比较雄壮有力的,我们把它叫做进行曲。谁能用动作来表现出来?”(要求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鼓励表现好的幼儿!)三.参加森林舞会。老师:“森林舞会快要开始了,我们出发吧!”(边听进行曲和摇篮曲边做动作去参加舞会,要求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小动物”:“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舞会,请大家自由跳吧!”(播放舞曲幼儿和“小动物”自由跳舞)摇篮曲音乐教案6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一首6/8拍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温暖亲切,表现了爸爸、妈妈哄宝宝人睡的情景。歌词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以比喻的手法生动描述爸爸给

    15、宝宝带来的安全感和妈妈给宝宝带来的温暖与甜蜜,让幼儿在浓浓的爱意中充分感受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本次活动通过反复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欣赏、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摇篮曲安静、轻柔、优美的旋律,体验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用心呵护;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摇篮曲安静、轻柔、优美的曲风。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3、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用心呵护。活动准备:1、布娃娃或毛绒动物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摇篮、被子1套。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与摇篮曲歌词内容相关的图片。活动过程:1、创设“哄宝宝睡觉”的游戏情境,播放摇篮曲,出示布娃娃、摇篮,导入活动。提问:平

    16、常谁哄你睡觉?他(她)是怎样哄你睡觉的?2、播放摇篮曲,请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安静、轻柔的曲风。(1)第1遍播放歌曲,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主要特点。提问:这是什么时候唱的歌曲?(这是哄小宝宝睡觉时唱的摇篮曲。)你听谁唱过摇篮曲?(2)第2遍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轻柔、绵长的特点。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什么动作哄宝宝睡觉?(3)第3遍播放歌曲,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内容,感受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用心呵护。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爸爸、妈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宝宝进人甜甜的梦乡是什么样子?爸爸、妈妈哄你睡觉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结:爸爸给宝宝盖上棉被,妈妈轻轻地摇着摇篮

    17、,哼着轻柔的摇篮曲。小小的摇篮像是大海里被微风吹拂着的小船,在柔柔的海浪中摇啊摇。宝宝很快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3、创设“哄宝宝睡觉”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现摇篮曲安静、轻柔、优美的特点。(1)请幼儿怀抱娃娃,边听音乐边哄娃娃睡觉。提问:听着优美的摇篮曲,你想怎样哄宝宝睡觉?(2)播放摇篮曲,请幼儿扮爸爸、妈妈,哄娃娃睡觉。启发幼儿尝试用爱的眼神、真心的微笑、轻柔的动作表现爸爸、妈妈对小宝宝的爱。摇篮曲音乐教案7课程简介:孩子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爸爸妈妈都曾抱着孩子或守护在孩子床边哼着摇篮曲,让孩子在幸福的歌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又知道幼时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

    18、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爱呢?在此,我想通过欣赏不同的摇篮曲,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在亲情教育中学习音乐知识。课程目标:1.人文目标:感受情感、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热爱生活。2.能力目标:哼唱摇篮曲、用竖笛演奏摇篮曲,了解摇篮曲风格、感知其音乐要素。3.情感目标:领略摇篮曲意境、体验深深母爱、父爱,懂得感恩。感悟艺术真谛。教学重点:1.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2.体验不同地域摇篮曲的音乐情绪,感知其音乐要素。教学难点:1声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摇篮曲。2摇篮曲情

    19、绪和风格的把握。课程资源:中外若干首摇篮曲,课件,亲情相片,竖笛,钢琴课程理念:创设情境,在感受亲情音乐是学习音乐知识。课程实施:一、讲述亲情,分享亲情展示几个同学儿时的照片或和妈妈的合影(做成幻灯片),猜一猜他们是谁?并由照片的主人说说背后的故事。(背景音乐一直播放摇篮曲)二、扮演亲情,选择音乐1、给学生欣赏两幅小宝宝入睡的画。表现的是什么亲情?2、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和廖昌永的歌。请学生选择3、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妈妈,你想采用什么样的音乐才贴切呢?为什么?4、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小宝宝,你会喜欢哪一种音乐来帮助你入睡呢?为什么?三、听赏歌曲,品味亲情音乐是最能表现这种亲情的艺术,有许多音乐家写了很多

    20、歌曲来表现这种亲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几首音乐作品。1,舒伯特摇篮曲2,勃拉姆斯摇曲3,再听,多多感受,情绪、力度、速度、旋律个有什么特点?4,谈感受,各抒己见,充分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5,引申。还有很多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听听东北摇篮曲、藏族摇篮曲,印度尼西亚摇篮曲等等。特点: 安静、温馨、甜蜜宁静、安详、幸福四、归纳总结,表现音乐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摇篮摆动的律动。摇篮曲既有声乐作品,又有器乐

    21、作品。除了为人声创作的摇篮曲外,还有为各种乐器演奏而作的摇篮曲。这种器乐摇篮曲在内容和规模上都比声乐摇篮曲有更多的发展。器乐摇篮曲不是限于催眠和描写婴儿入睡,而更多的是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划宁静而富于诗意的精神境界。2,音乐家小故事舒伯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 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他看了看后,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

    22、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3, 哼唱摇篮曲,我们听了这么多摇篮曲,平时最熟悉的是哪一首?在钢琴伴奏声中,有感情地哼唱,音量适中,安详宁静地,有表现力4, 竖笛演奏摇篮曲,吹奏我们最熟悉的这首摇篮曲,舒缓悠扬地五,感恩的心摇篮曲最能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例,说出最能代表你对妈妈情感的一句话。学生自由发言,抒发真情。(背景音乐摇篮曲)摇篮曲音乐教案8教学目的: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

    23、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教学准备:创编一段舞蹈,音带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二)欣赏摇篮曲1、感受音乐的特点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

    24、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2、感受音乐的内容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

    25、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活动反思: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运用幼儿已有的哄娃娃经验创设了“娃娃要睡觉”的情景,让幼儿感受到轻柔、优美的摇篮曲对娃娃的催眠作用。教学反思: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

    26、,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摇篮曲音乐教案9教材分析:由汪玲、杨存德作曲的摇篮曲是一首有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体歌曲。采用6/8拍,F宫调式。这首歌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动荡摇晃的感觉,在轻柔而稍慢的歌声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我”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教学目标: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2、通过歌曲感受6/8拍动荡摇晃的感觉。3、唱准歌曲中的第四乐句与第六乐句。4、掌握摇篮曲结束句的情绪处理,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教具:多媒体课件、若干张贴图、手风琴。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情感铺垫:(欣赏图片)师:愉快

    27、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1)生:(欣赏)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生:(3?4个学生谈感受)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二、导入新课(一)对比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引入新歌:师:老师想把刚才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我这里有两首,不知道选哪一首了,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下吧!生:听赏(第一首师引导学生拍手、走步、这么令人振奋的乐曲让我们全体起立随着节奏原地踏步走一走。第二首推摇篮、睡觉或身体随着音乐节奏前后左右晃动?)师:两首乐曲听完了,你选择哪首?请说说原因生回答。师纠正补充师:这两首乐

    28、曲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感受。第一首乐曲听起来强劲有力,令人振奋给人一种行进的感觉,这是进行曲的特点。第二首乐曲听起来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动荡摇晃的感觉,这就是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小宝宝,哄小宝宝睡觉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摇篮曲是唱给小宝宝听的,现在你们就是躺在摇篮里的小宝贝,我来当你们的妈妈,一起来听一听妈妈唱给你们的摇篮曲。三、新歌教学1、师范唱(唱时要满怀感情,并到学生中去拍拍头,扶扶肩?)师:听完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你来说?)生:小宝宝伴着妈妈的歌声在摇篮里荡来荡去睡得可真香啊!师:你也来说说?生:歌曲很优美,有一种想睡觉的感觉?师:对,

    29、这首歌听起来亲切优美,特别是采用6/8拍,更能增强动荡摇晃的感觉,突出了摇篮曲的特点。2、再次聆听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结束句中有几个快快睡。生:四个。师:那它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生:速度渐慢,力度减弱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生:小宝宝睡着了,不要吵醒他。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希望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能这样演唱。3、学唱歌曲那我们一起来轻声学唱一下歌曲(提示学生声音要轻)。可重复学唱一两遍。师:你们真聪敏,这么快就会唱这首歌了,大家想想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情绪演唱会更好?师:引导说出亲切、轻柔、甜美?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把歌曲唱好吧。四、练习歌曲(一)分组演唱歌曲


    注意事项

    本文(《摇篮曲》音乐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