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班语言生成活动教案.docx

    • 资源ID:15110256       资源大小:24.6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班语言生成活动教案.docx

    1、大班语言生成活动教案大班语言生成活动教案【篇一:大班生成主题活动】 大班生成主题活动蚂蚁、蚯蚓本领大 主题设计意图 春雨过后,幼儿在户外活动时间,我发现孩子们聚在一起谈论着,我悄悄走过去,这是,听到孩子们讨论,蚯蚓的眼睛、嘴巴在哪里?那它用什么呼吸呀!盛帅抢着说:“蚯蚓用皮肤呼吸,我在少儿频道看到的彩虹姐姐说的。” 孩子们的一轮越来越又兴趣,话题越来越丰富,身为教师的我们作为一名活动的观察者,教育契机的扑捉者,本能地意识到只要稍加引导,便会将个别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变成一个大家共同的话题。于是在倾听孩子们的对话过程中,我们及时判断并肯定了生成主题的可能性与教育价值。 动物与幼儿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

    2、,所以这一主题的确定可满足幼儿探索动物世界,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这一主题活动可以集中两周内完成。 主题目标: 1、 能有兴趣地搜集动物图片,标本、模型等信息。不断扩大探索的事业,能用连贯的语言 或自己熟悉的符号,图像,大胆自信地表现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 积极参与、观察认识、饲养照顾小动物,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动物认识和情感。 3、 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趣事及动物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主题活动网 身体 叫声 外形特征食物 饲养 爱的体验蚂蚁、蚯蚓本领大 生活习性 自我保护 保护环境 与人类的关系 好处危害 主题活动:蚯蚓 主题目标: 1、社会生活: 1、获取关于蚯蚓的各种知识,了解

    3、蚯蚓有趣的生活情景。 2、理解、尊重、喜爱蚯蚓,能以恰当的方式对待小动物。 2、身体运动: 1、学习蚯蚓爬,用手模仿蚯蚓走路时一伸一缩的现象,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语言交流: 1、理解儿歌“蚯蚓”的内容,有表情地学念儿歌,初步尝试更换儿歌中间段的 词,仿编儿歌。 2、学习倾听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喜爱蚯蚓,理解尊重蚯蚓。 4、科学探究: 1、和幼儿一起到田野里去找蚯蚓。 2、自然角中饲养蚯蚓,让幼儿观察蚯蚓松土的现象。 3、做蚯蚓再生的实验,让幼儿了解蚯蚓生存繁殖的特殊本领。 5、艺术表现: 1、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蚯蚓的外形特征,大胆表现蚯蚓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家长参与 1、向家

    4、长发放主题活动的通知,并提出相应的亲子家庭活动建议。 3、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蚯蚓的各类资料。 环境创设: 1、自然角中饲养蚯蚓,让幼儿观察蚯蚓松土的现象。 2、语言区提供有关蚯蚓的图书、图片,儿歌、录音机、相关的磁带。丰富幼儿对蚯蚓的认识。 3、益智区提供金鱼缸,瓶内装有蚯蚓,供幼儿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4、美工区:拼帖蚯蚓的各种图片、水彩笔、蜡笔、半成品、泥工、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5、利用走廊、区角等地方张贴各种蚯蚓的图片、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逐步参与各种墙饰的布置,进行幼儿作品展。 小班孩子情感丰富,他们喜欢动物,与动物之间似乎天生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引

    5、起他们极大的注意。他们也总是对各种动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常常见他们的身影蹲在草丛中寻找着?原来他们对小小蚯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许多问题,“蚯蚓的家在哪里?”“蚯蚓有妈妈吗?”“蚯蚓吃什么?”“蚯蚓能活多长时间?”等等。结合“亲亲小动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我围绕“蚯蚓”组织了一系列探索活动 实录一: 4月17日 找蚯蚓 谁松的土 真巧,昨天刚下过了一场大雨,为我今天的活动“蚯蚓的家”创造很好的条件,带着小朋友来到户外草地边 容容说:“蚯蚓喜欢湿的地方,我有一次在下过雨后看到有一条蚯蚓在泥地里爬,妈妈告诉我那就是蚯蚓。” 洋洋说:“我知道有个好地方

    6、绝对有蚯蚓,我上次看到过的,是滑滑梯下面,暗暗的地方” 师:“哪里是蚯蚓松过的土啊?” 诗怡说:“高高低低的就是。” 洁洁说:“松松的。” 思艺说:“像圆圆的小球。” 佳凯说:“这里就是,看,被蚯蚓松过的土都高出地面了。后来,在我们幼儿园的种植园地里,终于找到了一条很细的小蚯蚓,大家争先恐后的要看蚯蚓,我带领孩子在观察、谈话中我们一起发现了蚯蚓的很多秘密,如蚯蚓的身体有很多环节,它的行走方式,它的皮肤湿湿的说明它喜欢潮湿的地方,下雨后的地面上蚯蚓特别多,蚯蚓松过土的地方会留下一堆圆圆的小泥球等等,孩子们通过一系列观察脑海里对蚯蚓就有了比较初浅的了解,为他们建构蚯蚓的概念提供了感知基础。 实录三

    7、: 4月19日 蚯蚓的家 户外活动时,真巧,洋洋第一个发现草坪上一条死去的蚯蚓,一下子围了好多的小朋友, 欣欣说:“蚯蚓的家不是这里,在泥土里的” 诗怡说:“它肯定以为这里是真的草地啊,结果这里是假草地,又没有水,它干死了。” 恒恒说:“蚯蚓有妈妈吗?它吃什么长大呢?” 菲涵说:“它能活多长时间?” 分析:孩子们的无意发现和有意讨论,使我想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教育资源,纲要中讲到: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应该创设更多的机会,带领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随机观察,及时引导,让孩子获得更多的信息,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小结相关知识点:蚯蚓吃的是泥里腐烂的东西,有时钻出泥土吃地面上

    8、腐烂的树叶,它在泥里生活,使土壤 变得松散,庄稼,植物就长得好了,它的粪便还可以作肥料,蚯蚓还可以做中药,它也是家禽,家畜,鱼最喜欢吃的饲料。 蚯蚓的本领真大,但是有一些地方蚯蚓不多,所以我们人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 蚯蚓 养起来,然后把它送到需要的地方,为人类服务。 画蚯蚓彩色的蚯蚓【篇二:幼儿园大班生成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生成活动方案:开心一刻 活动一:社会:开心照片 活动目标: 1、知道笑有很多种,能用体态、表情、笑声等方式表现各种笑。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经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自己收集开心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笑。 1、出示自己开心大

    9、笑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笑成什么样,为什么那么开心。 2、分组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开心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笑成什么样,为什么这么开心。 3、学学你的笑。模仿同伴照片中开心的表情和样子。 4、不同的笑。把自己的照片与同伴的照片摆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笑得有什么不同。 二、谁在笑。 1、出示各种人物不同笑态的图片,说一说是谁在笑,是怎么笑的。 2、学一学图片中人或动物笑的表情和样子。 3、说一说,看看这些图片后自己的感觉和心情。 我的观察:赵静怡说:看了这么多笑的照片,心里也很高兴,也想笑。 4、拍个爱笑的你、做一个开心大笑的表情和动作,拍一张爱笑的你的集体照。 我的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我将我们一起收集的

    10、照片、图片张贴在教室里,制作成“开心一刻”的专栏。让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我的反思:从生活中寻找学习内容“开心照片”。让课堂回到生活,让孩子回到生活,不管孩子的前期知识经验如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远比在课堂中学到的要多得多。 活动二:绘画:吹牛皮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编的趣事,体验大胆虚构的想象给人 带来的乐趣。 2、学习用图画的形式把自己编的故事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八开大小的彩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讨论怎样画吹牛皮。 1、我们听了吹牛王小米沙和斯大西克的吹牛,知道了吹牛就是说大话,非常非常滑稽可笑。我们也

    11、都使着学了吹牛,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吹的牛画下来。 2、幼儿讨论:“你想画什么? 我的反思: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尽量想得离奇、可笑、有趣。 二、幼儿尝试作画。 我的反思:给孩子时间,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把抽象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转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在的经验,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三、分享成果。 1、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我的反思:这时我不多考虑画面的布局或形象是否形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讲述。尽可能把每一个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让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把作品带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我的反思:幼儿的想象和言语是互相交织的,他在想象的

    12、时候,常常会伴随着自言自语,甚至还伴随着一些肢体动作。真时我不过度干涉,满足幼儿的自言自语(自我交流)以及同伴之间小声交流的愿望。否则会扼杀幼儿的想象。 活动三:故事:万尔福的头发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滑稽幽默的故事,尝试说好笑的故事。 2、知道幽默、滑稽引人发笑的原因是因为奇巧。 活动准备: 幼儿平时看到过一些幽默的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万尔福的头发。 1、听万尔福的头发前七节。 2、万尔福叔叔怎样保护自己的头发?万尔福叔叔有一头怎样的头发? 1、听故事的最后一节。 2、你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们觉得什么地方好笑?幼儿边听边看活动材料上的万尔福的头发,听老师讲故事。 二、初步了解好笑

    13、的故事。 1、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让我们笑? 我的观察:黄泽说:他滑稽、有趣。邵伟说:他幽默可笑。 我的反思:教师的问题一下子把孩子的话题扩展开去,孩子的思维已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 2、我们听后感觉怎么样? 我的观察:吴泽滔说:感觉好笑、哈哈大笑。赵静怡说:听到最后好笑死了。 请幼儿续编。 编故事。 三、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我的反思:进一步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 活动四:美术:小伙伴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画小朋友的脸部表情。 2、添画小伙伴的身体、手脚,掌握躲在后面的画法。 3、激发关心、喜欢小伙伴的情感。 活动准备: 深色水彩笔、纸。 活动过程: 一、示范导入。 (教师

    14、出示9个圆。)这是什么?(圆)看看我会把他们变 成什么。(教师示范各种表情画法。)小朋友看看这些是什么表情? 我的观察:(笑、哭、生气、难过?) 二、引导幼儿想象交流。 这些就是我们小朋友平时的表情。我们都有自己的小伙伴,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圆圆胖胖的大脑袋,不同的特点却很多很多。发型各不相同:有的短头发、有的长头发、有的梳两条辫子,有的扎“马尾巴”。 眼睛也有大的、小的。 我们小朋友的性格也不同,有的喜欢笑、有的经常哭、有的会生气,有的上课特别认真,有的嘴爱吃? 我的反思:孩子们交流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老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刻意地让孩子停下来重新组织话语,但孩子在交流的时候

    15、,他们的神情、他们的言语、他们的动作无不透着喜悦与激动,即使有了不同的意见,有了矛盾,他们也在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共同进步。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先再纸上多画几个 方圆,跟着黑板画不同的表情。然后自己添画发型、加上身体和手脚。然后自己动脑筋、细观察,想想看看,能不能画出各不相同的小伙伴。 四、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美丽的风筝 活动目标: 1.在欣赏风筝造型、色彩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风筝图案。 2.初步了解风筝的基本制作过程,激发自制风筝的愿望。活动过程: 1.激发制作的愿望。 在三月三的音乐声中,欣赏各种风筝,自由交流。 重点观察风筝的造型

    16、及色彩。 讨论:我想设计的风筝。 2.绘制风筝图案。 讨论如何制作左右对称的风筝。 共同小结有益的学习经验,如先画后剪、叠放印轮廓等。 幼儿绘制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3.欣赏作品。 展示绘制好的风筝面,介绍风筝名称、绘制方法等。 互评同伴作品,表述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提出修改建议。 有趣的叶子 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激发幼儿想象,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创编叶子飞舞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植物园或附近的公园,收集落叶。 2、录音机、音乐磁带,线、纸条、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 (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摆放一篮叶子供幼儿自由选

    17、择) 1、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叶子都一样吗?”给幼儿自由谈论的时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同时让幼儿在白板上用线条画出叶子的轮廓,进一步熟悉叶子的外型。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串叶子,做挂饰。每个幼儿拿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固定在纸条或线上,挂在脖子上。 二、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教师交代游戏的规则:游戏开始,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进行时,幼儿可拍手自由动作,去寻找与自己有同形状叶子挂饰的同伴,当音乐停止时,相同叶子挂饰的幼儿要站在一块,可两人一组,也可三人、四人一组,游戏进行23次,每次可鼓励幼儿寻找更多的同伴。 三、创

    18、设情境,随音乐的旋律,表现叶子的飞舞: 1、教师:“一部分树木和植物在秋天时,叶子会伴着秋风渐渐的飘落,你们见过飘落着的树叶吗?那是什么样的?”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模仿被风吹起的落叶。 2、欣赏音乐秋,感受其旋律的优美,幼儿自由表现。 根据幼儿的能力教师可用语言情境随机启发幼儿表现各种动态的叶子(如:轻轻用手或身体的摆动表现叶子随微风忽忽悠悠的飘落,急速的扭动或打圈表现叶子被大风吹的乱舞,静止的造型表现叶子静静的躺在地上?) 3、听音乐秋进行角色表演。一部分幼儿做风,一部分幼儿做叶子,随音乐的起伏,鼓励幼儿有创造性的表演。可交换角色。教师评价。 四、延伸活动:百变叶子画。 各种各样的树 活动目

    19、标: 1、了解认识树的种类,掌握几种常见树的名称,寻找它们不同的特征。 2、喜欢和树交朋友,懂得如何保护树木,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有关树的书籍,以及各种可以让孩子表征的材料:皱纹纸、报纸、剪刀、橡皮泥、插花、积木、各种花布和一些辅助材料。 2、联系家长,了解主题内容,同幼儿一起积累各种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树 1、早餐后,请幼儿自愿分成若干组,由三位老师分头领着幼儿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去观察幼儿园的树。 2、鼓励幼儿想出统计树木数量的方法,尝试数一数幼儿园里共有多少棵树,有多少种树,多少落叶树,多少常绿树。 3、谈话。 你在散步时看到了什么树? 你在散步时发现了

    20、哪些树的秘密? 4、鼓励孩子把自己发现的树的秘密画下来告诉大家。 延伸:把此活动的意义告诉家长,让家长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认识树,知道树的名称和用途,观察树的外形特征,看会有哪些新发现。 活动二我与大树交朋友 1、与树交朋友,能主动关心自己喜欢的树。 幼儿园里有许多树,你喜欢哪一样?为什么喜欢?你想怎样照顾它? 2、领养小树。 请每个幼儿领养一颗小树,为小树起名字,记录小树的生长变化,要求孩子像妈妈一样照顾好树宝宝。 3、认识年轮。 幼儿园里有一些树桩,上面有一圈一圈的圆圈。“老师,这是什么?”引起幼儿的好奇。“你们猜猜!”有的幼儿回答:“是不是从树桩的圆圈儿上可以看出树几岁了。”“对!这些圆圈

    21、就是年轮,你们数数看,树桩上有几个圆圈儿,就说明这棵树几岁了。”幼儿了解到大树的年龄可以用年轮来计算。 活动三 给大树照像 1、提供各种材料,启发幼儿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树的印象,如:绘画、粘贴、制作、拼插和立体造型等。 2、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表征树。 把意图向家长说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树。第二天,孩子们拿来了用多种办法“制作”的树。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讲述着和家长“制作”大树的情景,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功感。 3、展示成果。 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分类,在征求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定下几个标题:我知道的树、我心目中的树、我做的树。布置完后,请家长参观幼儿表征的作品,幼儿对自己表征的作品作介

    22、绍。 少数民族 活动目的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傣族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在了解四个民族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音乐风格尝试表演舞蹈。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幼儿已在区角活动中,对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歌舞及服饰有一定的了解。 2自制ppt,录音机。 3幼儿与老师自制的少数民族服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呈现中国地图,幼儿各自讲述知道的中国地图知识。 2听各族音乐,辨认他们各自属于哪个民族,并尝试找到他们在“大公鸡”身上的位置。 二、了解各民族的风俗、饮食、服饰 1放映投影片,探讨三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23、放映投影片,让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各自讲述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2、了解傣族服饰与风俗 (1)“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老师扮演小客人,跳着孔雀舞进场)你知道这只小孔雀是从哪里来的吗?”(小孔雀自己介绍自己的家乡) (2)“小孔雀的衣服漂亮吗?你们来说说小孔雀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傣族的风俗。 三、听四个民族的音乐创编跳舞。 (1)“小孔雀穿那么好看的衣服来跳舞你们想不想穿上好看的衣服来跳舞?” (2)幼儿穿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找到“大公鸡”身上自己的家乡。 (3)幼儿倾听音乐,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就请穿上这

    24、个民族衣服的小朋友跳舞。 活动一:蔬菜一家子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二、活动准备:【篇三:大班主题生成活动】 大班主题生成活动乌龟案例 活动教案:乌龟的种类和食物 活动说明: 在上次的活动中,出现一个问题:乌龟有哪些种类?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在课堂中我没有给幼儿明确的答复,而是把这个问题当作一项任务布置给幼儿,我与幼儿分头搜集有关资料,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乌龟的种类和食物。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初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2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丰富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

    25、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通过网络、图书等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乌龟的资料。 2、准备课件乌龟的种类。 3、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龟兔赛跑。 二、龟的种类。 1、谈话:“小朋友,那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什么任务?”(请幼儿回答。)2、组织幼儿讨论:现在你知道哪几种乌龟?先组织幼儿分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巡视,根据幼儿的交流情况,选几名幼儿在全体幼儿面前讲述自己搜集的资料,提醒幼儿注意倾听他人讲话。 3、观看课件。老师也找到了很多乌龟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教师总结:龟的种类有很多种,乌龟这一类就有300多种。 三、乌龟的饲养。 1、讨论:现在小乌龟来到了我们班,我们就成了小饲养员,怎样喂养才最好呢?(幼儿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播放录像乌龟喂养专家讲座片断。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是怎么说的。 四、活动小结。 1、教师小结。知识总结:乌龟的种类有三百多种,乌龟的食性比较广,多以水中的小鱼、蜗牛和水草等为食,在家中饲养业可以用专门的饲料喂养。总结幼儿活动情况: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表扬幼儿动手搜集的过程,肯定幼儿的劳动,视幼儿体验探索的快乐。 2、活动延伸:请幼儿把自己看到的乌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注意事项

    本文(大班语言生成活动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