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15256367       资源大小:342.44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1、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Cl:35.5 Ca:40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36分)1. 2017 年5 月14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提倡,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发明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冶炼金属 B. 制造火药 C. 饶制陶器 D. 蚕丝织布【答案】D【解析】A、冶炼金属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制造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烧制瓷器过程

    2、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 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干冰作制冷利 B. 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C.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D. 武德合金做保险丝【答案】B点睛: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量取9.5ml 液体 B.

    3、盛放氧气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答案】D【解析】A、量取液体的体积时,筒量的规格应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相近,故量取9.5ml的液体,应该选择10ml的量筒,错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正方在桌面上,错误;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选用澄清石灰水,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者铺一层细沙,正确。故选D。4. 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正确的是A. 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油污是因为二者对抽污都具有乳化作用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变为软水C.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D. 打开雪碧饮料时,瓶中的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4、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答案】C【解析】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了乳化作用;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但不能使硬水变为软水,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正确;D、打开雪碧饮料时,瓶中的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错误。故选C。点睛: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磷

    5、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 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 铁在空气中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成黑色的固体【答案】A【解析】A、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错误;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固体的颜色由黑色变红色,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错误。故选A。6.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平邑”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治理污染县委县政府拿出了铁的手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严禁焚烧秸秆,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B.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6、,增加农作物产量C.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报及废弃塑料D. 提倡绿色出行,积极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构成【答案】B【解析】A、严禁焚烧秸秆,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能减少雾霾天气发生,不符合题意;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错误,符合题意;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报及废弃塑料,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资源,不符合题意;D、提倡步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产生,能减少雾霾天气发生,不符合题意;故选B。7. 表中所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分子不断运动B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同物质的分子不同C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其

    7、原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分子种类发生改变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十里稻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因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则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同,正确;C、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He)除外,为稳定结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正确;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故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是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错误。故选D。8.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 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

    8、列有关该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 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B. 核内有115 个质子C. 是非金属元素 D. 核外有173 个电子【答案】B【解析】A、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质子,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表示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内有115个质子,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D、根据B的分析可知,镆的核外有115个电子,错误。故选B。9. 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用作

    9、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转化为,已知中Ni 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A. +1 B. +2 C. +3 D. +4【答案】C【解析】已知NiFe2O4中Ni元素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2)4=0,则x=+3价。故选C。10.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 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B. 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 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 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D. 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

    10、案】B【解析】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错误;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充分燃烧除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应生成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错误。故选B。11.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C. 乙和丁都是氧化物 D.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种类都没有改变【答案】A【解析】A、由物质的

    11、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B、由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错误; 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丁是氧气单质,错误;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和质量都不变。12.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20172反应后质量/gm29010A. m 的值是0 B. 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12、. 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9:8【答案】D【解析】反应后乙质量增大9g,是生成物,反应后丙质量减小17g,是反应物,反应后丁质量增大8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A、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m的值是1,错误;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错误;C、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D、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9g:8g=9:8,正确。故选D。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3.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的单质,科学家继之后,相继发现了纳米碳管和石墨烯等以新的形态存在

    13、的碳单质。它们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它们与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B.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 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 或二者的混合物D.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B【解析】A、它们与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正确;B、石墨烯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错误;C、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D、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是四种不同的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正确。故选B。14. 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同舱的表层有一

    14、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舵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B. 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C. 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保护返回舱D. 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D错误。故选D。考点:物质的变化,燃烧的条件15. 避免汽车尾气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其净化原理是,X的化学式为A. B. C.

    15、 D. 【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N原子,4个O原子,2个C原子;反应后有2个C原子,4个O原子,所以X中含有2个N原子,所以X为氮气分子。故选B。16.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 CO 可用于人工降雨,可用于光合作用B. 使人窒息,因为和CO一样能使人中毒C. 通常情况下,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D. 和CO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也相同【答案】C.17. 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

    16、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答案】B【解析】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说明甲、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甲、乙H丙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弱,即乙甲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故选:B18. 2017 年4月22 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空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高氛酸钾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17、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A. 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B. 40时,将4g 高氯酸钾溶于100g 水中可得到104g 溶液C.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D.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答案】C【解析】A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 B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得到103.73g溶液;C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80

    18、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时,溶解度变小,会析出晶体; 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选C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其中每个方程式2 分,共40)19.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2)2个铁离子_(3)氮元素形成的正三价氧化物_(4)3个磷原子_【答案】 (1). (2). (3). (4). 3P【解析】(1)根据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约占21%,氮约占78%,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表示为:N2;(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

    19、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3)氮元素形成的正三价氧化物中氮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2O3;(4)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磷原子表示为:3P。点睛: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可总结为:先排序(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后标价(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上相应的化合价),绝对值(各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简(原子个数比化为最简比)。如的书写:排序(),标价,绝对值交出约简后得出氧化铝的化学式为:。20. 我国自主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C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

    20、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以下微粒的结构示意图:(l)上述微粒共属于_种元素,其中属于硅原子的是_(填序号),属于阴离子的是 _(填序号),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填序号),B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2)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x=_,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位于第_周期,镓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_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填字母序号)。【答案】 (1). 4 (2). C (3). D (4). D (5). (6). 3 (7). 4 (8). (9). B【解析】(1)质

    21、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也不同,故上述微粒共属于4种元素,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属于硅原子的是C;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为阴离子,故属于阴离子的是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故达到稳定结构的是D,B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可知B为13号元素Al,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它们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2)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的值是312818=3;镓元素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镓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Ga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

    22、似的是B。21. “厉害了,我的国”国人为之骄傲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 年4 月26 日在大连下水。5月5 日,我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准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最大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_。(2)大型客机大量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等,钛合金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铝比铁的金属活动性_(填“强“或“弱”)。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用文字叙述)。(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5)“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6)比较Mn、Pd(钯).C

    23、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将Mn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u片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人到_溶液中,观察现象。【答案】 (1). 导电性 (2). 混合物 (3). 强 (4). 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膜 (5). (6). 隔绝空气和水 (7). Mn比Pd或Cu都活泼 (8). 略 (9). 或或【解析】(1)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2)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者非金属)融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钛合金属于混合物;(3)铝比铁的金属活动性

    24、强,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膜;(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2Fe+3CO2;(5)“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6)将Mn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u片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Mn的活动性大于Pd或者Mn的活动性大于Cu;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入到铜盐中,如硫酸铜溶液中,观察Pd片表面是否有红色的金属铜出现,如有,说明Pd的活动性大于铜,没有,则说明

    25、Pd的活动性小于铜,故填或或Cu(NO3)2。点睛:合金的硬度、抗腐蚀性能强于组分金属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但熔点比低于组分金属。22. 2017年6月2 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开采巳经连续产气22 天,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1)_、_天燃气是当今社会三大化石燃料。它们均属于能源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请再写出一例新能源_。煤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对_的损害最轻(填字

    26、母序号)a.大理石雕像 b.玻璃橱窗 C.果树园林(2)开采海城“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的_物理性质。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 变化” )。(3)写出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可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能。(4)如下图是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在a.b.c 三个不同的位置放置了大小一样的三块白磷。你看到_处的(填序号)白磷会燃烧,a 和b对比得到燃烧的条件是_a和c对比得到燃烧的条件是_,烧杯中的热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填序号)A.做反应物 B.隔

    27、绝空气 C.升高温度【答案】 (1). 煤 (2). 石油 (3). 不可再生 (4). 氢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 (5). b (6). 硬度大 (7). 化学变化 (8). (9). 热能 (10). a (11). 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12).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13). A【解析】(1) 煤、石油、天燃气是当今社会三大化石燃料。它们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新能源还有氢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酸雨对玻璃橱窗的损害最轻;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

    28、性质。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4)a处的白磷燃烧,b处的白磷不燃烧,a 和b对比得到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a处的白磷燃烧,c处的白磷不燃烧,a和c对比得到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烧杯中的热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做反应物。23.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人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29、是_溶液 (填 饱 和”或“不饱 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 结晶”或“蒸 发 结 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答案】 (1). 20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饱和 (3). 降温结晶 (4). 丙【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A点表示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30时,甲的溶解度为45g,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只能溶解22.5g,故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3)甲的溶解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故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

    30、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丙。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三、实验与探究(每空一分,每个方程式2分,共12 分)24. 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和.、稀.石灰石、稀盐酸等药品供选择,若在验室完成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处:(1)制取并收集气体,除了用到到和号仪器外,你还需要的仪器是_(仪器填序号)。选择的药品是_.(2)如下图是的性质实验.甲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