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计划方案完整篇doc.docx

    • 资源ID:15303980       资源大小:30.89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计划方案完整篇doc.docx

    1、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计划方案完整篇doc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在*市*县黄河岸边*小禾村黄土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小禾村黄土滑坡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

    2、启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市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36户174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小禾村黄土滑坡位于黄河边滑坡处于黄土前缘大陡坡,出露地层为全新统上更新世Q2-3黄土,上部Q2 黄土层厚2-3米,下部Q3可见4层古土壤,土体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坡体为单层

    3、结构土体斜坡,斜坡上部位塬面,下部为黄河阶地。*小禾村黄土滑坡1976年8月遭遇连阴雨后曾发生滑坡,造成70孔窑洞,4间房屋等财产毁坏,由于撤离群众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目前该滑坡坡体长度200m,宽400 m,厚约35m,体积约14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黄土滑坡。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体前缘下居住的坡底村村民36户174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滑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该滑坡隐患点编制有“防抢撤方案”,受威胁群众持有“防灾避险明白卡”。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人民政府

    4、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 (1)省国土资源厅及有关处室的领导。 (2)省民政厅、卫生厅等有关部门领导。 (3)陕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有关人员。 (4)全省10个市国土资源局的主管局长、科长和地环站站长。 (5)*市气象局、水利局、交通局、建设局、民政局、卫生局、安监局、教育局、公安局的领导及市辖13个县(市)区政府及国土部门领导。 六、演练时间 1、预演练时间:2006年4月20日上午9:00 2、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2006年4月下旬)。 七、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

    5、议 会议由市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联合召集,县人民政府、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相关部门领导、*镇和坡底村村委干部及生产队长等参加(会议时间暂定4月16日上午9时在*12345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234下一页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D、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国土局、气象局、安监局、地质专家、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

    6、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E、医疗卫生组:由县卫生局局长*组长,成员由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镇医院、*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

    7、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F、后勤物资保障组:由县民政局局*任组长,成员为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小禾村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8、。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全站仪监测安置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3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县国土局、县教育局、*镇政府及相关的*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

    9、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3、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4月16日上午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县武装部、县国土局、教育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等有关新闻媒体以及*镇政府及相关的村委会、生产队分片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4月20日上午9:00进行预演,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 (二)演练工作程序 1、演练工作预备会议 4月16日上午10:0012:00:*县*镇政府会堂召开演练工作协调

    10、预备会议,参加人员:*县政府、市国土局领导、*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演练指挥部成员、县政府有关部门及*镇政府领导、有关村委干部、生产队长等。 (1)县政府领导讲话 (2)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作演练工作的安排; a、布置演练工作(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234下一页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D、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国土局、气象局、安监局、地质专家、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

    11、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E、医疗卫生组:由县卫生局局长*组长,成员由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镇医院、*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

    12、;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F、后勤物资保障组:由县民政局局*任组长,成员为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小禾村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

    13、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全站仪监测安置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3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县国土局、县教

    14、育局、*镇政府及相关的*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3、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4月16日上午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县武装部、县国土局、教育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等有关新闻媒体以及*镇政府及相关的村委会、生产队分片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4月20日上午9:00进行预演,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 (二)演练工作程序 1、演练工作预备会议 4月16日上午

    15、10:0012:00:*县*镇政府会堂召开演练工作协调预备会议,参加人员:*县政府、市国土局领导、*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演练指挥部成员、县政府有关部门及*镇政府领导、有关村委干部、生产队长等。 (1)县政府领导讲话 (2)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作演练工作的安排; a、布置演练工作(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234下一页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时间进程安排)。 b、观摩现场定点定位及车辆安排。 2、演练工作程序安排 (1)上午9:00时全体演练单位及观摩贵宾集中*县*小禾村委会待命。 9:10,接*镇政府报告:“因昨夜连续大雨,*小禾村黄土滑坡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资料表明滑坡

    16、后缘裂缝向两侧不断延伸,宽度已增大40cm左右,滑坡有明显下滑趋势(迹象),要求市、县国土局尽快派人调查处理。” 9:15,县国土局领导: a、向县人民政府汇报; b、向市国土资源局报告; c、市、县国土局派出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进行险情评估及应急处理,设立全站仪监测点。 9:25:县国土局领导接应急小分队报告:“*小禾村滑坡活动性增强,后缘裂缝程度达到300米,宽度已增大到0.4米,且裂缝之间出现多处落水洞,直径最大达0.8米,裂缝两侧发生明显垂直位移,前缘局部已渗出浑水,据测定裂缝以3厘米小时左右速度发展,滑坡处于临滑状态。建议尽快报告县政府,启动市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7、9:30:县国土局领导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情况,建议启动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县人民政府向市政府汇报,经市长同意,“启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县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通知“县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的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小禾村村委会集中待命。” 10:00:指挥部设在*小禾村村委会,坡底村村委会为集合地点,各组长向指挥部报到,原地待命。 10:10:县国土局副局长同志向指挥部介绍该滑坡地质灾害有关情况。 县气象局副局长报告天气情况。 县国土局汇报灾情态势,发展趋势,提出防患对策及建议。 10:20:指挥部:下达命令。 命令:交通治安管理组,在坡底村南北村口封锁进入危险区*镇坡底村

    18、的县乡公路、坡底村南进入滑坡危险区的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 应急抢险组:使用音响设备放警报信息或鸣锣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人民群众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应急抢险组,要组织30人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各安置点。 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及时报告。 医疗卫生组: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进入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及转移工作。 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各安置点灾民的宣传思想巩固

    19、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的畅通。 10:30:撤离开始。 11:00:撤离完毕。 11:00:应急抢险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界、切断电源水源。 交通治安管理组报告: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后勤物资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当。 医疗卫生组报告:撤离过程中只有三人因摔跤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滑坡变化已趋稳定,降雨也已停止多日,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事宜。 11:10: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锁、警界。由灾情调上一页

    20、12345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234下一页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_计划方案1.1编制目的提高全省各级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预案。1.3分类分级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全省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

    21、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各类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按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原则上可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级)四级。1.4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群

    22、防群控。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建立健全群防群控机制,鼓励公民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隐患,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处置职责的部门、单位和个人。(2)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应急状态下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先办。(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4)依法规

    23、范,加强管理。严格依法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依法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联动协调制度,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应急管理中的参谋作用,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1.5应急预案体系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省总体应急预案。省总体应急预案是全省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省政府应对特

    24、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2)省专项应急预案。省专项应急预案是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3)省级部门应急预案。省级部门应急预案是省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4)市县应急预案。在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市县两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5)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由有关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省属重点单位的应急预案,报省级有关应急管理部门备案。重点单位由有关应急管理部门确定并实施动态管理。(6)单项活动应急预案。较大规模的集会、节会

    25、、庆典、会展等活动安全的应急预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单位负责制订,报同级政府审定。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也要制订应急预案,重点体现操作性。各类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及时修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构成种类将不断补充、完善。1.6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各类特别重大、重大或者需要省政府负责处置的跨市(州)行政区的较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本预案指导全省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2组织机构与职责2.1领导机构省政府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在省长的领导下,研究决定、部署和推动全省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省政府办公厅

    26、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设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职能。2.2指挥机构省上已经成立的各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非常设领导小组、委员会、指挥部等机构为相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目前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尚未涵盖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根据省各相关专项预案的规定,启动预案时自动组成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如果不属于专项预案的范畴,由省长或省政府常务会根据事件性质和工作需要,指定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及成员;或省政府直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应急处置工作。2.3工作机构省政府有关部门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工作部门。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以及部门职责确定一个应急主管部门

    27、和若干参与部门,其构成在相应应急指挥机构或省专项预案中明确。2.4市、县机构市、县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做好本行政区域各类较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2.5专家组省政府和各类应急指挥机构及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必要时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3预测、预警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防患于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3.1信息监测与预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加强对监测工作的

    28、指导、管理和监督,明确监测信息报送渠道、时限、程序。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研究,对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作出预测。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必须在3小时内报省政府。3.2预警级别和发布根据监测和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可分为特别严重(级)、严重(级)、较重(级)、一般(级)四级预警,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网络等公共媒体和组织

    29、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3.3预警处置进入预警期后,市、县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容易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等措施,同时要求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准备启动相应应急预案。4应急处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要完善应急处置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1信息报告较大(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同时,如实向省政府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4.2先期处置任何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市(州)、县(市、区)政府和事发单位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4.3应急响应按照分级处置的原则,省、市(州)、县(市、区)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等级启动相应预案,作


    注意事项

    本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计划方案完整篇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