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 资源ID:15317918       资源大小:82.4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1、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练习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论低碳消费方式“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

    2、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

    3、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这会影响到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

    4、。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1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

    5、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 C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

    6、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D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何乔新,字廷秀,江西广昌人。时乔新已登景泰五年进士,官南京礼部主事。成化四年迁福建副使。所属寿宁银矿,盗采者聚众千余人,募兵击擒其魁。福安、宁德银矿久绝,有司责课,民多破产。乔新以为言,减三之二。兴化民自洪武初受牛于官,至是犹岁课其租,奏免之。迁河南按察使。岁大饥,故事,振贷

    7、迄秋止。乔新曰:“止于秋,谓秋成可仰也,今秋可但已乎?”振至明年麦熟乃止。都御史原杰以招抚流民至南阳,引乔新自助。初,项忠驱流民过当,民闻杰至,益窜山谷。乔新躬往招之,附籍者六万余户。迁湖广右布政使。荆州民苦徭役,验丁口贫富,列为九等,民便之。乔新性廉介,观政工部时,尝使淮西。巢令阎徽少学于文渊,以金币馈。乔新却之,阎曰:“以寿吾师耳。”乔新曰:“子欲寿吾亲,因他人致之则可,因吾致之则不可。”卒不受。福建市舶中官死,镇守者分其赀遗三司,乔新独固辞。不得,输之于库。罢归后,巡按江西御史陈诠奏:“乔新始终全节,中间只以受亲故馈遗之嫌,勒令致仕,进退黯昧,诚为可惜。乞行勘,本官如无疾则行取任用,有疾

    8、则加慰劳,以存故旧之恩,全进退之节。”不许。后中外多论荐,竟不复起。十五年卒,年七十六。江西巡抚林俊为彭韶及乔新请谥,吏部覆从之。有旨令上乔新致仕之由,给事中吴世忠言:“乔新学行、政事莫不优,忠勤刚介,老而弥笃。御史邹鲁挟私诬劾,一辞不辨,恬然退归。杜门著书,人事寡接,士大夫莫不高其行。若必考退身之由,疑旌贤之典,则如宋蒋之奇尝诬奏欧阳修矣,胡纮辈尝诬奏朱熹矣,未闻以一人私情废万世公论也。”事竟寝。正德十一年,广昌知县张杰复以为言,乃赠太子太保。明年赐谥文肃。(选自明史,有删改)【注】文渊:何乔新之父。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至是犹岁课其租 课:征收赋税B谓

    9、秋成可仰也 仰:依靠C疑旌贤之典 旌:表扬D镇守者分其赀遗三司 遗:遗失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何乔新“忠勤刚介”的一组是( )(3分)募兵击擒其魁 振贷迄秋止 乔新躬往招之,附籍者六万余户不得,输之于库 以存故旧之恩,全进退之节 后中外多论荐,竟不复起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何乔新关心百姓疾苦,任福建副使期间,看看到福安、宁德一带很多百姓破产,便上奏朝廷,减免当地百姓三分之二的赋税。B何乔新为人廉洁正直。生前,多次拒绝他人所送之礼;福建市舶司的官员死了之后,乔新没有接受镇守者分给的资财。C何乔新罢归后,得到许多官员的推荐。陈铨请求

    10、朝廷认真审查,如果乔新没有病就应该起用他,但朝廷没有答应。D.何乔新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的认可。吴世忠反驳邹鲁的诬告,认为何乔新忠心勤奋,刚正耿直,无论是学问人品,还是处理政事的才能,都不错,于是朝廷加谥为文肃。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乔新曰:“子欲寿吾亲,因他人致之则可,因吾致之则不可。”卒不受。(5分) (2)乔新始终全节,中间只以受亲故馈遗之嫌,勒令致仕,进退黯昧,诚为可惜。(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春游湖 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8、“夹岸桃花蘸水开”

    11、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5分)9、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 ,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4) ,潦倒新停浊酒杯。(5)沧海月明珠有泪, 。(6)小楼昨夜又东风, 。(7)羽扇纶巾,谈笑间, 。(8)舞榭歌台, 。(9) ,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10) ,受上赏。(1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12) ,用之如

    12、泥沙?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中其中一大题做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峡 谷 阿城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

    13、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

    14、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

    15、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

    16、,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开篇描写峡谷,着力突出了它的“险”、“奇”、“静”;对四角蛇的描写,更是以动衬静,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这些特点。B.肥汉“梦一样呆着”,是被骑手喝酒吃肉时的气概,以及酒后不痛寻常的动作和表情所震撼,“呆”突出了肥汉的性格特征C.小说文字简洁,注重细节描写。“布旗上有个藏文字”、“藏靴上一层细土”,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巧妙地暗示出人物的身份。D.小

    17、说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经常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与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E.小说以“我”的耳闻目睹为线索,描写神奇的峡谷与质朴的边民,观察细致,笔法老练,用语奇崛,具有的艺术风格。(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罗银胜杨绛与钱钟书都是有名的“读书种子”,对于他们来

    18、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1949年,黄裳曾去北京采访,专程到清华园钱氏夫妇的寓所,亲眼目睹了这对教授夫妇静夜攻读的情形:“住在清华园里的名教授,算来算去我只有一位熟人,就是钱钟书。第二天的晚上。吃过晚饭以后我找到他的住处,他和杨绛两位住着一所教授住宅,他俩也坐在客厅里,好像没有生火,也许是火炉不旺,只觉得冷得很,整个客厅没有任何家具,越发显得空落落的。中间放了一张挺讲究的西餐长台,另外就是两把椅子。此外,没有了。长台上,堆着两叠外文书和用蓝布硬套装着的线装书,都是从清华图书馆借来的。他们夫妇就静静地对坐在长台两端读书,是我这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个典型的夜读的环境。他们没

    19、有想到我会在这时来访,高兴极了,接下去,就是快谈。” 当时,杨绛、钱钟书除了上课、办公、开会之外,可谓是深居简出,晚上的空余时间对他们来说,是辛勤耕读的好时光,他俩不愧是一对“读书种子”,用人类文化精华不断充实着自己。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一如既往杜门谢客,潜心读书。她的闭门读书不是消极避世,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追求精神享受”。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

    20、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杨绛非常珍视如此读书的自由,她还感叹道:“壶台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及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以识各时各地、多

    21、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杨绛读书时的惬意,无疑也是众多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 杨绛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她摆脱了世俗的陋见。如今她所住的房间,水泥地、白灰墙,比照当今一些教授们新迁的住宅,可谓简陋至极,但所有房间都干净、整洁、雅致,涌流着一股沁人心脾的书卷气。杨绛的服饰朴素无华,毫无珠光宝气。她心系科教兴国,毅然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捐赠给“好读书”的学子。这一慷慨之举,值得世人敬仰和效仿。 2007年夏天,年近期颐的杨绛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这是杨绛以丰涵人生历练的经验,来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因而全书充浸着人性的美感。 走到人生边上可以看

    22、做是杨绛对于生死以及人的本性、灵魂等哲学命题的一次终极思考。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摆脱了羁绊和束缚的杨绛先生,在书中更多体现的是个人的感悟。惟其如此,尤为可亲。老人家九十多岁,快到生命的尽头,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原,还极认真地反思自己年轻时的过错。(选自名人传记)(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1949年,正

    23、在静夜攻读的钱钟书夫妇面对不速之客黄裳,在非常高兴的同时,也想尽快结束谈话,以便继续夜读。B杨绛把读书比做“隐身的串门儿”,形象地表达出她独特的读书感受;读书,不受时间限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C在杨绛看来,书中别有天地,书中也有人物,书的世界没有阻隔,书的内容包罗万象;读书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D杨绛不仅自己读书,而且鼓励他人读书;不仅读别人写的书,而且写书用来给别人读,如2007年夏推出走到人生边上。E本文通过记述杨绛先生爱读书、苦读书的事迹,具体展现其书香世界,刻画出一个酷爱读书、淡泊名利的学者形象。(2)对于杨绛先生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为什么?请简要

    24、分析。(6分)(3)文中引用黄裳和传主杨绛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从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中,你获得哪些有关读书、人生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13.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B.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

    25、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D.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1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

    26、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A BC D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小分子功能饮水对人体健康的三点主要作用,每点不超过10个字。(5分)小分子功能饮水是指普通饮水经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使水的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得到调节。功能水之所以能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其奥秘就在于它的水分子团小(5-7个水分子),重氢含量少,并含有多种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普通饮水中,重氢含量多,水分子团大(10-13个);而功能水重氢含量少、水分子团小,其活性大、渗透力强、溶解性好,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功能

    27、水中含有的多种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激活作用,有的直接成为生物酶的活化中心,有的影响DNA的合成、复制。;。六、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A张冠李戴,原文是“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D从原文最后一段可知,非生产消费还包括非生产部门对物质资料的消耗。3D A

    28、和C说的过于绝对,B项“必然可以解决”不当。4D(遗:馈赠,赠送) 5B(是过去官吏的做法是巡按江西御史陈诠的奏议是乔新的仕途结局)6D(吴世忠上奏后,事情被搁置。张杰上奏后,第二年,何乔新才被加谥为文肃。)7(1)乔新说:“你要为我的父亲祝寿,通过他人送给父亲就可以了,通过我送给父亲就不行。”最终没有接受。(寿、因、卒各1分 大意2分)(2)何乔新始终保全节操,中间只是因为有接受亲戚朋友赠礼的嫌疑,朝廷就强令他辞职,退得不明不白,真是可惜。(全节、致仕、进退各1分 大意2分)参考译文:何乔新,字廷秀,江西广昌人。当时,何乔新已是景泰五年进士,任南京礼部主事。成化四年,他调任福建副使。他所管辖

    29、的寿宁的银矿被非法开采,非法开采者聚集了千多人,(何乔新)招募兵丁出击,擒获了他们的首领。福安、宁德的银矿早就无矿可开,有关部门仍征收矿税,很多百姓因此破产。乔新将此上奏朝廷,(朝廷)减税三分之二。兴化百姓洪武初年曾向官府租用耕牛,直到现在每年仍要缴纳租税,(乔新)上奏(朝廷),使百姓的租税得以免除。乔新升任河南按察使。这一年,(河南)发生大饥荒,按旧例,赈济到秋季为止。乔新说:“赈济到秋季为止,是因为可以依靠秋天的收成,今年秋天的收成能依靠吗?”于是赈济到第二年麦熟才停止。都御使原杰到南阳招抚流民,带乔新前去协助自己。以前,项忠驱赶流民做得有些过分,流民一听说原杰到了,更是躲进山谷。乔新亲自

    30、前往招抚他们,附入本地户籍的外地人有六万多户。(乔新)升任湖广右布政使。罢归后,巡按江西御史陈诠上奏说:“乔新始终保持节操,中间仅仅因为有接受亲戚馈赠(赠送)的礼的嫌疑,就被勒令辞官,(这样)进退不明的处理,实在是可惜。请前往调查,如该官没有缺点就予以任用,如有缺点就加以慰劳,来留存对故旧的恩惠,保全进退的节操。”朝廷不答应。后来朝廷内外许多官员推荐(何乔新),(朝廷)最终不再起用(他)。十五年(乔新)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江西巡抚林俊为彭韶及何乔新请求赐谥号,吏部也提出此请求。(皇帝)下旨让呈报乔新退职的原因,给事中吴世忠说:“乔新的学问品行、处理政治事务的才能都很不错,他忠心勤奋,刚正耿直

    31、,年龄越大越如此。”御史邹鲁挟私仇诬告他,他不为自己辨解,坦然退职归乡,闭门著书,少与人来往,士大夫没有谁不赞赏他的品行。如果一定要考察他退职的原因,怀疑表彰贤才的原则(法则)(误用),那就如同宋代蒋之奇曾经诬奏欧阳修,胡紘之辈曾诬奏朱熹,我没有听说以一个人的私情可以废万世公论的。”事情最终被搁置。正德十一年,广昌知县张杰又为乔新说话,朝廷才封乔新为太子太保。第二年赐谥号文肃。8、“蘸”,指桃花浸入水中又弹出的状态。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时沾时离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9、春水上涨,没过桥面,阻断了前行的道路。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


    注意事项

    本文(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