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岳阳楼记》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8套.docx

    • 资源ID:15555043       资源大小:25.3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岳阳楼记》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8套.docx

    1、岳阳楼记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8套(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2、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杰:高大。殊:差别。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67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去国怀乡_长烟一空_宠辱偕忘_赣大水西来注北_68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69语段(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7

    3、0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答案】67 国都; 全; 一起; 从西边 68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地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69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忧谗畏讥”他们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与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70语段(二)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膝王阁,武昌黄鹤楼与岳阳楼对比,突出强调了岳阳楼“洞庭万顷水天一色、香无际涯”“岳阳更雄”的特点、语段(二)通过描绘,表达作者对岳阳楼的赞美

    4、之情。语段(一)通过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对比,突出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凸现了文章的主旨。(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

    5、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王士禛渔洋山人文略(节选)(注释)米家父子:指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f)、米友仁父子。太虚:指天空。梵声:诵经声。松杪(mio):松树梢。演漾:荡漾。1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沙鸥翔集 集:_(2)郁郁青青 郁郁:_(3)把酒临风 把:_(4)无复微云点缀 无复:_(5)悉成明霞 悉:_1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119(甲)(乙)两文均描写了_之景,均表达出作者_之情(用原文词语填空)。120两选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什么不同之处?【答案】117 (1)停息 (2)草木茂盛

    6、 (3)持,执 (4)再也没有 (5)全,都 118(1)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2)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119 明丽壮阔 快(乐) 120【甲】文先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再由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作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三)文言文阅读(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7、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注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107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

    8、项是(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国还乡 B或异二者之为/渔人甚异之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民之乐者 D鸣声上下/不得而非其上者10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或异二者之为 未之有也B以: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C而:然则何时而乐耶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其:则忧其民 不得而非其上者109下列关于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段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了全文中心。B(乙)段中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C(丙)段中看出孟子之所以要强调君王要“与民同乐”,是因为统治者自己好“乐”,由己及人,

    9、民亦好“乐”,推恩于民,与民同乐,这样天下才会归服,国家才会稳固,这是治国之本。今天,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为人民服务,就是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D(甲)(乙)(丙)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那就是“与民同乐”、“民本”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1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1拓展探究。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107A108D109C110(1)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他

    10、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什么呢)?(2)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这样做却(还)不能称王(统一天下)的,从来没有这种情况。111孟子的“忧乐观”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忧乐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文言文阅读(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节选)(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范仲淹罢宴)注释:缞绖(cudi) 丧服。赗(fng)用财物帮助别人办理丧事。椁(gu)套在棺材外的大棺材。怃

    12、(w)失意。彻通“撤”。赒(zhu)通“周”,接济。63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卒:死B沙鸥翔集 集:鸟停息在树上C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坐:通“座”D春和景明 景:景色6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而乐耶 公怃然B不以物喜 徒以有先生也C使毕其事 其喜洋洋者矣D古仁人之心 公亟令询之65下列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古仁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达胸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政治抱负。B乙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的语句是:“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C从表达方式看

    13、,甲文综合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乙文主要运用叙述,两文都表现了范仲淹的“民本”思想。D甲文通过一悲一喜的写景对比,为下文议论作铺垫,表现了作者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乙文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了一个关注民生疾苦、一生坚守“先忧后乐”行为准则的封建士大夫形象。6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2)厚赒给之,使毕其事。67拓展探究。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请结合选文和当前的干群关系,谈谈你心中的好官形象是怎样的。【答案】63D64B65A66(1)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2)给他丰厚的救济金(把丰

    14、厚的救济金提供给他),让他完成丧葬之事。67范仲淹写本文时贬官在外,本可“独善其身”,落得清闲, 却能“先忧后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我们的政府官员若能都像范公这样,关心民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就是我们心中的好官。(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

    15、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节选自范仲淹清白堂记)(注释)芟(shn):除草。扃(jing):关锁。绠(g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庶几:但愿,希望。忝(tin):玷污。3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微斯人 (3)命役徒芟而辟之 (4)悦人襟灵

    16、3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B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C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D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渊然丈余,绠不可竭。34通读甲乙两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乙文段中的“嘉泉”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2)甲乙两文段各体现了作者范仲淹怎样的为官之道?请分别概括。【答案】31 (1) 曾经 (2) 如果没有 (3) 开辟 (4) 使(人的心情)愉悦 32 C 33 (

    17、1)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王担忧。 (2)水深有一丈多,提水没有穷尽。 34 (1)特点:清澈甘美;冬暖夏凉,渊然不竭。(2)甲文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为官意愿。乙文表达了作者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为官意愿。 (六)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材料,完成小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18、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可楼记明高攀龙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壁。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囊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吾

    19、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又其赞矣。 (有删节)(注)疏:开通。九陆:指平原。九龙:指九龙山。高子:作者自称。穆:同“睦”,和顺。暄:温暖。慨然:激昂的样子。藕:指事物有正有反。6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 是欲界之仙都(与谢中书书)B得无异乎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C南极潇湘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一则)D乃重修岳阳楼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62与上文可楼记中画线句“今乃可斯楼耶?”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B等死,死国可乎?C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D何陋之有?(陋室铭)6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囊吾少时,慨然欲游

    20、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64乙文中作者年少时对山水的看法和造“可楼”时对山水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答案】61 A 62 B 63 (1)从前我年轻时,志向很大,想要游遍天下名山,寻找一个像桃花源那样美好的处所,栖居下来。(2)我不能每天去游玩,只要可以寄托我的志趣就行了。 64 少年时,想要亲历天下山川,造“可楼”时,将天下山川寄托在“可楼”即可。 【解析】61A助词,的。B不同/以 异。C尽/极点。D于是,就/是。62B与例句都是疑问句,其余三句为反问句式。6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

    21、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曩:从前、过去。日:名词做状语,这里是每天的意思。”6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先要理解文章句子的大意,再结合重点句子“囊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可知少年时主要是想走遍三山五岳,天下山川。可当造“可楼”时将天下山川寄托在“可楼”,写人生追求。【点睛】译文甲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

    22、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乙文,有一间水上的居室,室内偏左往上搭一间小楼。小楼一丈见方,四面开辟流通空气的窗户。南边有湖有山,北面有农田茅舍,平原延展在东,九龙山耸立在西。小楼筑成,高子登临纵目四望,说道:可以了!我对山有

    23、和顺舒畅的感觉,对水有悠远闲静的情义,可以享受清风的爽快,可以得到冬日的温暖,可以迎接皓月的来临,又欢送它的归去,多么悠闲,多么自在呀!可以终老此地了!于是起名叫可楼,意思就是我心满意足以为可以了。从前我年轻时,志向很大,想要游遍天下名山,寻找一个像桃花源那样美好的处所,栖居下来。北方去了燕赵,南方到过闽粤,中原跨越了齐鲁殷周的故地,观览所及的没有可以满我之意的,凭什现在对这间小楼就以为可以了呢?咦,这倒是我的疑惑了。大凡人最大的危害,产生于有不满足的心意。心意有不满足,则产生于不满足的事物;反之,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心理,这就没有什么事物不满足了,这就没有什么不使你快乐了。现在的人极力谋求口腹的

    24、享受,而得到的只是吃饱肚子罢了,极力建筑高楼大厦,顶多享受起居活动的几席之地罢了极力营造亭台花园,一年之中只是去游赏一两次罢了,这些都有什么用呢?况且天下的好山好水很多,我不能每天去游玩,只要可以寄托我的志趣就行了。凡成为山水景物的处所都是一样的,那么我对这座小楼,也认为是可以的了。虽然如此,有所可以也就会产生有所不可以,犹如事物都是有正有反对待的一样。我将由此忘掉可以,也忘掉不可以,如此说来这座可楼也是多余的了。(七)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25、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节选)6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吾谁与归 (3)亡国与亡天下奚辩 (4)仁义充塞68翻译下列句子。(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69(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指“_”和“_”。(用原文语句填空)70两文都表现了作

    26、者为国为民尽职尽责的爱国精神,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种爱国精神分别体现在哪里。【答案】67 (1)探求(2)归依(3)辨别(4)阻塞 68 (1)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2)保天下的事,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69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70 【甲】文:忧在民先,乐在民后;【乙】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八)文言文阅读(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岳阳楼峙于江

    27、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注)委:水流所聚,汇积。11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B予观/夫巴陵胜状C楼之前/为君山D得山/而妍也118解释加点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 迁客骚人 迁( ) 林木历历可数 历历( ) 故楼之观 故( )1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120试比较两个文段在内容上的相同点。【答案】117 B 118 美好;贬谪,降职; 清楚、分明的样子; 所以,因此 119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看尽它变幻无穷的吞吐之态,这是岳阳楼奇特的地方。 120 两文段都写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注意事项

    本文(《岳阳楼记》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8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