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练习附答案试题.docx

    • 资源ID:15609119       资源大小:774.96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练习附答案试题.docx

    1、七年级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练习附答案试题七年级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练习附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名著阅读。当“鹦鹉螺号”被厚厚的冰墙围困,舱内氧气越来越少,甚至眼看着氧气就要用完,是尼摩船长想出了什么对策?你觉得尼摩船长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品质是什么?2你能说出海底两万里中最吸引你的三个情节吗?3填空。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_带着仆人和捕鲸手,乘坐尼摩船长的“_”潜艇在海底探险旅行的故事。4填空题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邀请生物学家_(人名)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_、_等许多险情。5(活动二:

    2、读名著)故事:眼前的场面实在是惊心动魄!那个不幸的船员被章鱼的触角缠住,被吸盘吸牢,在空中被甩来甩去。他喘息着,透不过气来,拼命地叫喊着:“救命呀!救命呀!”这呼救声是用法语呼喊的,让我大为惊讶。这么说,艇上有我的一位同胞,也许还不止一个。他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令我终生难忘。心得:每一次阅读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我都为_船长(人名)等人在海底环球探险的经历唏嘘不已。除了文段中写到的在大西洋被章鱼袭击外,还遭遇了许多险情,比如,_、_。这些感人的场面让人难忘,恐怖的场面让人触目惊心,读了之后令人念念不忘。小熹同学分享了名著中的故事和阅读心得。请你将空缺处补在原文上。6根据小说内容,完成填空。海底

    3、两万里中有四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尼摩船长、教授_、仆人_、捕鲸手_。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结合小说中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在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的过程中对什么产生了兴趣。(100字左右)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林肯号舰艇是应该受到嘉奖的。它同这只奇异怪物进行了一场坚忍不拔的战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不走运的一天中,林肯号的行程不下500公里!夜幕降临了,阴暗笼罩着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这次远征结束了,我们就再也看不见这只神奇的动物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

    4、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文段选自_(填国家名)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奇异怪物实际上就是_,小说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_(填职业)尼德兰和仆人康塞尔跟着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进行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阿龙纳斯的这次探险旅行结局是_。9尼摩船长是一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_的进步思想的体现。10海底两万里专区活动海底两万里的“宣传海报我做主”活动邀请你参加投票。以下三幅图片,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幅作为海底两万里的宣传海报呢?请结合作品内容说明理由。我选择_ 理由是_11下列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 )A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C

    5、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帝国将毁灭,银河化乌有12在海底两万里中,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在海底进行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在旅行中,他们经历了许多次险情。请写出其中的两次。13“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谁说的( )A阿龙纳斯 B尼摩船长 C尼德 D康德拉14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呢?( )A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B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C国为珊瑚地是船员出生的地方 D因为珊瑚象征坚强的精神15尼摩船长在海底用( )做的笔写字。A鲸鱼骨头 B鹅毛 C塑料 D木头16下面对骆驼祥子

    6、和海底两万里人物的介绍,有错误的一项是( )A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他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B曹先生:一个平凡的教书先生。不但在生活上帮助祥子,还在精神上鼓励祥子积极生活。由于待人宽和、民主,而被大家推崇为“圣人”。C阿龙纳斯:法国人,是巴黎自然博物馆的教授。他知识渊博,因为发表介绍海底奥秘的书而受到学术界的推崇。在跟随尼摩船长漫游海底世界时,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生物。D尼德兰:加拿大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他虽性情沉稳,却受不了被囚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17鹦鹉螺号

    7、用什么击退了土著人的进攻?( )A枪炮 B大火 C电力 D鱼雷18在鹦鹉螺号潜水艇中之所以能自由的呼吸是因为( )A鹦鹉螺号将海水进行分解,从而制造氧气B鹦鹉螺号会定期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并储存一些新鲜空气C鹦鹉螺号可以利用一些海底植物制造氧气D鹦鹉螺号上有储存着取之不尽的新鲜空气19以下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那位神秘的尼摩船长说的,体现了他对海洋由衷的热爱。B康塞尔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但是

    8、当他对那钱海洋生物的名字一无所知时,也会着急上火。C反对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D“海底两万里”指的是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深险旅行,而不是在海底两万里的深处旅行。20知识就是力量。在海底两万里中,船长经常运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离险境;请列举一处。二、名著阅读题21名著阅读。(1)你最欣赏尼德兰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海底两万里中的一个情节简要回答。_(2)你最欣赏康塞尔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海底两万里中的一个情节简要回答。_22填空海底两万里是_国(国籍)著名的科幻和小说家_(人名)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9、这位作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_(人名)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23填空题 海底两万里是_创作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_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_号”潜水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24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里希望和等待。”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A

    10、祥子(骆驼祥子)B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25“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伸张正义的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复仇天使。”这句话是(1)_说的,用来形容(2)_。26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有十几条章鱼侵入到平台上和“鹦鹉螺”号两边来。我们狂怒地挥起斧头,乱砍乱杀。内德兰德的叉每一下都刺入章鱼海色的眼睛中。突然,一条章鱼的触须卷住他,把他掀倒在地,章鱼厉害可怕的嘴对着内德兰德张开,这个不幸的人眼看要被咬为两段了。我急急跑去救他,但尼摩船长走在我的前面,先我动了手。他的斧子砍入两排巨大齿牙里面了,加拿大人出人意料地得救了,站起来,把整条叉刺人章鱼的三个心脏中。“我应该有这次机会报答您啊!”尼摩船长对加拿大人说。

    11、内德兰德感激地点点头,没有回答他的话。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有的死了,有的受伤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1)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 ,他小说中的许多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 ”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2)阅读以上文段,因其悬念扣人心弦,你急切想知道内德兰德是否被章鱼咬为两段了?“鹦鹉螺”号上的人们最终是否战胜了巨型章鱼群?所以,就读书方法而言,你在阅读时采取了 的读书方法,主要以 为主。(3)阅读以上文段,并联系整本书,谈谈在与章鱼搏斗的章节中体现了“鹦鹉螺”号上人们的哪些精神品质? 27名著阅读。海底两

    12、万里一书包罗万象又神奇有趣,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科学幻想等,都能激发读者探究的欲望。请就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完成阅读探究卡片。海底两万里阅读探究卡片探究问题探究方法探究结果28名著阅读。下面是海底两万里中两个人物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结合著作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幅 第二幅29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不过希望在人心中总是根深蒂固的!并且我们又是两个人。最后,我还要肯定一点这看来像是不可能的即使我要打破我心中的一切幻想,即使我要“绝望”,现在也办不到!战舰跟那鲸鱼冲撞的时间是在夜间十一点钟左右。所以到太阳升起,我们还得游泳八个小时。我们替换着游,游八小时必然可以做到。海面相当平静,我们还不至

    13、于过度疲劳。有时,我的眼睛想看透深沉的黑暗,但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由于我们游泳动作激起的浪花透出一点闪光来。在我手下破碎的明亮的水波,点缀在镜子般闪闪的水面上,就好像一块块青灰色的金属片。(1)本语段选自 ,作者是 (2)你认为小说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0结合你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回答问题。(1)“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经过了许多地方,也经历了很多险情。请把下列冒险经历和其所发生的地点对应。(只填字母)险情:A冲撞冰盖 B肉搏鲨鱼 C遭遇巨型章鱼 D击杀儒艮大西洋 南极 红海 印度洋 (2)这部小说中的灵魂人物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31(1)本段文字表现了祥子 的性格。

    14、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这个傻大个子是不会敲人的。(2)在海底两万里中,当确定了南极点后,尼摩船长做了什么事?尼摩船长称“南极”是什么?32名著阅读,请根据要求进行回答。(1)下面哪一个不是海底两万里途经的地点(_)A太平洋 B北冰洋 C地中海 D大西洋(2)_写的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热情、温和、善良、暴躁、冷酷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感受较深的一点_。33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列举其中两次:_、_。34伟大的悲剧中结尾写道:“一个人虽然在同

    15、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斯科特一行身上体现了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严谨敬业、临危不惧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在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身上也有体现,请你选择其中某一种精神,结合海底两万里的相关情节加以阐述。团结协作 坚忍不拔 勇于探索 严谨敬业 临危不惧35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名字“尼摩”一词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没有的人”、“不存在的人”,意味着“尼摩船长”身上有着很多不同常人的地方,请结合原著说说尼摩船长有哪些不同寻常之处。36运用你所积累的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我迟疑不语。“您尽管说,”船长对我说道,“他听不懂法语。”我最后看了一眼生命垂危的船员,然

    16、后回答说:“他最多只能活两个小时。”“无法救治了?”“豪无办法!”尼摩船长的手颤抖起来,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可我一直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掉泪。我又观察了一会儿这个奄奄一息的船员,生命正在慢慢地离他而去。在笼罩着电光的病榻上,他的脸色显得越发苍白。(1)文段节选自_(国家名称)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我”是_(人物名称),描写的是“我”在_(地点名称)的海底经历。(2)生命垂危的船员最后离世了,他被安葬在海底的什么地方?为什么被安葬在那里?_37鲁迅先生评价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经以科学,纬以人情”,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简要说明。38阅读海底两万里中的两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我是

    17、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骨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1)此语段出自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船长是_(人物),他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是“_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2)体会文段中的语言,概括作品中船长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任写两点)_39阅读海底两万里,有人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兴趣,有人对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感兴趣,有人对神奇大胆的想象感兴趣请结合这本名著的具体内容,说一说你阅读的兴趣点是什么?(100字左右)40名著阅读

    18、。(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选段出自名著_,作者是_,这里所写的是_(写出人名)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细腻逼真,令人感同身受,他最大的梦想是_。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要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文段中的船长是_(人物)。根据选文中的语言,结合名著,概括这位船长的性格特点:_、_。(任写两点)“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都死了!

    19、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尼摩船长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冲破冰原,大家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尼摩船长的博学多才、坚毅果敢、沉着镇定、冷静机智、自信高傲、反对压迫等品质最值得学习。【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综合性阅读。解答此题,学生不仅要熟悉名著内容,了解人物及相关情节,还要了解与人物相关的经历。读了原著,方可轻松应对这些题目。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找准关键词作为突破口,联系名著知识积累进行作答。潜艇在南极

    20、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极度缺氧,没有氧气就无法存活下来,他们用冲角撞冰,用十字镐凿冰,但是他们凿冰的同时,冰层也在不停的加厚,后来,尼摩船长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他们用高压水枪喷出热水将冰层熔化,才逃出生天。尼摩船长知识储备丰厚,遇事不惊,能从容应对诸多挑战,同时内心又怀揣美好希望和远大理想,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物形象。【点睛】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2示例:(1)尼摩船长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

    21、2)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3)尼摩船长沉着镇定,领导大家摆脱南极冰山之困。(4)击退土著人围攻。【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掌握。海底两万里情节众多,从中选择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用简洁的句子进行概括即可,可以以情节为参照点,也可以以人物为参照点。如:南极受困时,尼摩船长和大家共同努力,终于获得氧气;尼摩船长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搏斗;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3阿龙纳斯 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 【详解】海底两万里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鹦

    22、鹉螺号”(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彼埃尔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之后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最后,他们设法逃走,重回陆地。4阿龙纳斯 同鲨鱼搏斗、 冰山封路(或土人围攻、章鱼袭击)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积累。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

    23、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可据此填空。5【答题空1】尼莫【答题空2】遭遇角鲨【答题空3】遭遇冰川封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之识记人物和情

    24、节的能力。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莫周游海底的故事。除了故事中提到的尼莫等人在大西洋被章鱼袭击,还有以下四次险情:(1)在北大西洋上,“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并遭到了炮轰,除了那三位俘虏外,各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2)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了当地土著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了土著人进入了“鹦鹉螺”号。(3)在印度洋时,在其珠场遭遇角鲨,他们跟鲨鱼展开搏斗,正当船长危在旦夕时,内德兰德一叉刺中鲨鱼要害。(4)在南极他们遭遇冰川封路,被困在厚厚

    25、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十米后的冰盖砸开,逃出了冰下。考生可以从以上的险情中选择两个回答即可,比如“遭遇角鲨”“遭遇冰川封路”。6阿龙纳斯 康赛尔 尼德兰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名著人物的能力。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四个主要人物是尼摩船长、教授阿龙纳斯、仆人康赛尔、捕鲸手尼德兰。7在阅读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过程中,我对用钠发电产生了兴趣。小说中说,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动力是电,潜艇的电是通过提取海水中的钠来生产的。钠是什么?怎样才能把钠从海水中提取出来?这使我很好奇,对用钠发电产生了极大的兴

    26、趣。【详解】本题考查海底两万里名著内容的识记。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27、。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在神秘岛中交代其为印度人),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潜艇船长对俘虏也很优待,但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长从此之后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最后,鹦鹉螺号在北大西洋里遇到

    28、一艘驱逐舰的炮轰,潜艇上除了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不久,他们在潜艇陷入大漩涡的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潜艇,被渔民救上岸。回国后,博物学家才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海底两万里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都可以是我们感兴趣的地方,结合小说具体内容,描述即可。示例:看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对海底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描述了许多罕见的海生动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海藻、鱼类,数不清的珊瑚丛,还有丰盛的矿产。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眼见到这些神奇的动物和美丽的景象。8法国(或法兰西) 潜水艇(鹦鹉螺号) 捕鲸手 尼

    29、摩 阿龙纳斯逃出“鹦鹉螺”号潜艇,回国后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众。 【详解】(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2)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这奇异怪物就是潜艇鹦鹉螺号。(3)尼德兰(又译内德兰德),加拿大人,约40岁,是一个野性十足的鱼叉手,一个比较原始的人。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自由,是吃到地地道道的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是在陆地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练习附答案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