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xx综合竣工验收报告1115.docx

    • 资源ID:15666262       资源大小:83.12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综合竣工验收报告1115.docx

    1、xx综合竣工验收报告1115 xx煤矿整合工程竣工验收报告xx煤矿20xx年xx月xx日xx煤矿整合工程综合竣工验收报告 矿井名称:xx煤矿矿井地址:-设计能力:150kt/a设计单位:-施工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xx煤矿开工时间:-试生产时间:-报告时间:-前 言xx煤矿矿井属整合技改矿,xx煤矿为整合主体矿井,xxxxxx煤矿和xxxxxx煤矿为被整合矿井,整合设计生产能力150kt/a。资源整合工程项目经办理了开工备案等相关手续后,于2009年x月x日开工建设。我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及初步设计部分内容调整说明和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调整说明进行建设,确保了

    2、建设期间的安全和工程质量;通过煤矿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及上级行业管理部门认真督促指导和关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整合工程于2014年底按设计完成了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及安全设施工程;矿井整合工程总投资xxxx万元,其中安全设施工程投资1xxxx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5.8%。2014年6月30日经xxxx组织专家对我矿整合工程进行了整合工程联合试运转验收,2014年7月9日,xxxx、xxxx以关于xx煤矿恢复建设工程工程联合试运转的通知(江经商发2014123号);同意我矿进行联合试运转。在此期间,矿井委托四川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研究院对主要生产安全设施与装备进行了检测检验,检测检验合格;委托煤炭工业四

    3、川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对矿井扩建xx个单项工程进行了质量认证,全部认证合格;委托xxxx对矿井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矿井整体性安全程度较好,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合格矿井(项目编号:xxxx)。2014年5月20日,xxxx关于xx煤矿(xx煤矿)整合工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批复(江环建201473号),环保验收为合格。2014年10月30日,四川省安全监察局组织验收组对我矿整合工程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了现场验收,并于2014年11月6日下发关于xx煤矿整合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批复(川煤监审批2014316号)。矿井已取得的相关证照有:目前,我矿整合工程已完成所有项目建设

    4、,各单项工程全部通过相关部门验收,经试生产证明,xx煤矿整合工程设计科学合理,各大系统运转安全、正常,完全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达到15万吨/年的设计生产能力。按照四川省经委川经20081191号四川省煤矿改扩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煤矿改扩建项目竣工验收要求,我矿在煤矿整合工程经过五个月联合试转后,矿井于近期自行组织验收组对xx煤矿整合工程进行综合竣工预验收,并成立整合工程综合竣工预验收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经矿井自行验收组验收,xx煤矿整合工程设计科学合理,各大系统运转安全、正常,完全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达到15万吨/年的设计生产能力。矿井已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预

    5、验收情况编制了xx煤矿整合工程综合竣工验收报告。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1、交通位置 xx煤矿位于xxxx县xxxx村,矿山有2.5km的简易公路与宜宾叙永公路相接,距xxxx县城60km,距xxxx县xxx码头45km,东行18km到达xx,西行47km到达-,交通运输较为方便。2、矿井概况矿区范围西侧与xxxx县xxxxxx煤矿(已关闭)紧邻,东侧与xxxx县煤矿毗邻,三者之间均为走向开采关系,北侧(深部)和南侧(浅部)无邻矿,但矿区南部为采空区及氧化带,在K2煤层露头线一带尚有老窑分布。各相邻矿山之间留有保安隔离煤柱,无矿权纠纷。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采矿区审字20083

    6、82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xx煤矿采矿权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允许开采深度+250m至-100m,井田走向长2.1km,倾斜宽0.343km,面积0.7549k。允许开采K2煤层,平均倾角52,平均煤层厚度1.8米,设计可采储量146.6万吨,服务年限为7.5年。2012年经瓦斯等级鉴定,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91m/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48m/min,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K2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级、属不易自燃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无冲击地压现象,无地温异常现象。井田内可采煤层主要为K2煤层。K2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加三段近顶部,俗称“大汉炭、高炭”

    7、,据古宋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位于12号煤层之下0.44.90m,平均1.34m。全勘探区煤层厚度0.646.04m,平均2.30m,局部段含矸石一层,矸石厚0.13.64m,一般0.70m,岩性为粘土岩,除上述区段外,其余为单一结构煤层,变异系数一般4550,属较稳定性煤层。矿区范围内煤层厚0.603.71m,平均厚1.80m,为单一结构煤层。煤层直接顶板为深灰、灰黑色炭质泥岩,含动物化石,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和泥岩;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与粘土岩互层,常含深灰色隐晶质肾状菱铁矿。xx煤矿整合工程于2007年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xxx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16号)批

    8、复的整合矿井批准进行整合,2009年3月由xxxx编制了整合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生产能力由6万吨/年技改扩能为15万吨/年。省经信委于2009年5月7日以川经信煤炭函2009515号批复初步设计。省煤监局于2009年7月2日以川煤监审字(2009)160号文批复了安全专篇。xxxx县经商局于2009年9月2日以江经商2009135号文批准了我矿技改扩能工程开工建设。2011年9月xxxx对部分生产系统和设施设备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1年xx月x日以(川经煤炭函2011xxx号)号文进行批复,同意矿井整合工程初步设计修改。四川煤监局以川煤监审批2011548号文批

    9、复,同意矿井整合工程安全专篇设施设计修改。xx煤矿技改整合工程于2009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7月底竣工,2014年10月30日,四川省安全监察局组织验收组对我矿整合工程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了现场验收,并于2014年xx月x日下发关于xx煤矿整合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批复(川煤监审批2014xxx号)。第二节 矿井设计简述1、核定生产能力xx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0kt/a,四川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12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生产能力为150kt/a。2、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两进一回”生产系统。矿井划分两个水平、六个采区开采。首采区为12采区,由上往下布置两

    10、个区段,+60m水平布置一个区段(+120m+60m)开采。-100m水平划分为两个区段,上区段开采+30m-30m段,下区段开采-30m-100m。由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揭穿煤层布置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运输巷与回风巷以开切眼贯穿形成工作面。工作面运输巷与工作面回风经回风石门联系,再经120m岩石底板道回风大巷及回风暗斜井形成通风系统。首采为工作面1212工作面。工作面平均倾角在60,采煤工作面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方法开采,放炮落煤,煤炭自溜至工作面运输巷刮板机内,刮板机型号为SGB42030型。工作面采用11#矿用工字钢和24.5mm钢丝绳成八字型柔性掩护支架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顶

    11、板。一个采煤工作面即达450t/d。 3、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方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二进一回,即+367m主平硐、+395m副斜井进风;一个回风井,即+400m 回风斜井回风。在+400m回风斜井安装两台FBCDZ 16型防爆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275kW),一台运转一台备用。现场测定矿主平硐进风量1928m/min,副斜井进风量549m/min,总回风量2589m/min。4、矿井瓦斯等级 本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根据2012年对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xxm/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xxxm/min,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5、矿井储量

    12、及服务年限根据2013年1月提交的四川省xx煤矿2012年度矿山储量年报,经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批通过,批复的矿区范围内保有:尚余保有储量1995.0kt,可采储量1461.83kt。建成后服务年限为7.5年。6、建井工程量矿井共完成井巷工程量8226m、土建工程量6238m;房屋建筑6522,安装主要机电设备692台。7、设计建设工期17.5个月。 8、投资概算设计总投资2501.52万元,其中井巷1144.40 万元、土建33.09 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597.90万元、安装工程费148.54 万元,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181.23 万元。第二章 整合工程建设 第一节 井田地质特征及

    13、储量 一、井田范围及储量 1、井田范围: 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12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4984),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采矿区审字2008382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xx煤矿采矿权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允许开采深度+250m至-100m,井田走向长2.1km,倾斜宽0.343km,面积xxxxk。允许开采K2煤层。如表1-1所示。表1-1 xx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号X坐标Y坐标123456782、储量 (1) 储量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二地质队于2013年1月提交的四川省xx煤矿2012年度矿山储量年报,经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批通过,批复的矿区

    14、范围内保有: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52.9万吨、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46.6万吨。 (2) 煤层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矿区主要位于珙长背斜北翼中段,次级褶皱构造为尖岗山背斜,矿区位于尖岗山背斜西端北翼,矿区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倾向北东,地层倾角位于4058之间,平均倾角52。井田内可采煤层主要为K2煤层。K2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加三段近顶部,俗称“大汉炭、高炭”,据古宋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位于12号煤层之下0.44.90m,平均1.34m。全勘探区煤层厚度0.646.04m,平均2.30m,局部段含矸石一层,矸石厚0.13.64m,一般0.70m,岩性为粘土岩

    15、,除上述区段外,其余为单一结构煤层,变异系数一般4550,属较稳定性煤层。矿区范围内煤层厚0.603.71m,平均厚1.80m,为单一结构煤层。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于2011年10月24日出具的检测报告,矿井K2煤层,煤尘均无煤尘爆炸性,K2煤层煤的自燃倾向性为级(不易自燃)。(3) K2煤层原煤为富灰、特低磷、中硫、瘦煤贫煤,可用于发电或民用,煤炭有较稳定可靠的用户。3、矿井设计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经计算,扣除矿井煤柱、开采损失等,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146.6万吨。矿井服务年限为 7.5年。二、地质概况 xxxx县红桥井田xx煤矿位于四川省xxxx县双河煤田红桥井田与双河煤田富安

    16、井田交界地段,区内地层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最新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各地层基本特征如下。(1)茅口组(P1m):上部灰色、浅灰色及棕灰色中层状石灰岩,夹燧石层,富含生物化石及生物碎屑。下部灰至深灰色中层状沥青质灰岩与块状灰岩互层,富含燧石碎片,厚度大于300m。 (2)龙潭组(P2l):区内含煤岩系地层,与长兴组同属滨海湖泊沼泽相含煤沉积,全组厚93.95149.10m,平均厚115.9m,可分为三段。第一段(P2l1):上部为灰至浅灰色菱铁质粘土岩,中夹可采煤层一层,为K1煤层(细花炭或1号煤层)。下部为硫铁矿层。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

    17、触。厚1.059.25m,平均厚5.23m。第二加三段(P2l2+3):上部灰至深灰色粘土岩,夹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含煤26层,其中可采煤层一层位于近顶部,即K2煤层(大汉炭或11号煤);中部的泥岩、粘土岩,大部分含鲕状菱铁矿,偶含黄铁矿结核,中下部为灰至深灰色粘土岩、菱铁质粘土岩、砂质泥岩、砂岩,含煤线25层均不可采。该段厚92.9138.85m。平均厚110.67m。(3)长兴组(P2c):属滨海湖泊沼泽相含煤岩系沉积,下部为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中夹厚约2m的灰岩,距K2煤层25m,中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硅质灰岩夹沥青质条带及薄层黑色泥岩;上部为灰色、深灰色砂质泥

    18、岩、泥岩及薄层灰岩,中夹12层煤线,厚30.2950.30m,平均厚38.0m。底部由生物碎屑灰岩(K7标志层)与下伏龙潭组(P2l)整合接触。(4)飞仙关组(T1f):为区内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地层,属潮坪相碎屑岩沉积,与下伏长兴组(P2c)整合接触,总厚约350m,可分为四段:第一段(T1f1):以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灰色粉砂岩,偶夹薄层紫红色砂质泥岩。底部为厚约10m的灰色中厚层状细粉晶灰岩或泥灰岩,并以具龙须状方解石脉为特征,是与下伏长兴组分界的标志层。厚度5580m,平均62m。第二段(T1f2):以浅灰色中厚层状鲕粒状灰岩、厚层状细粉晶灰岩为主

    19、。间夹灰绿色、紫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砂质泥岩、薄层状泥晶灰岩。以鲕状灰岩的顶界和最下一层鲕状灰岩的底部为本段的顶底界。厚度4575m,平均56m。第三段(T1f3):以紫红色、暗紫色、紫灰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条带。常见脉状、缓波状层理,间有水平层理,局部可见扰动构造。中下部偶夹不甚稳定的薄层灰白色灰渣状生物碎屑灰岩。厚度211300m,平均229.5m。第四段(T1f4):上部为紫灰色钙质泥岩,中部为同色砂质泥岩,下部为灰绿色细砂岩夹砂质泥岩,厚99120m,平均厚108m。(5)嘉陵江组(T1j):可分为三段,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薄层,具蠕

    20、虫状构造及缝合线,中部为紫色、灰绿、浅黄夹杂色泥岩及灰色、浅红色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及石灰岩;上部为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互层,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互层;顶部为角砾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该组厚444m。(6)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南部及北部的岩溶槽谷及山麓地带,为残坡积物,局部地段为地滑堆积。以黄色粘土为主,含砂、泥岩风化碎屑、块石,局部表层具黑灰色、杂色淤泥、耕植土。堆积厚度一般25m,局部地段大于8m。三、含煤地层 1、 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K2煤层:K2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加三段近顶部,俗称“大汉炭、高炭”,据古宋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位于12号煤层之下0.44.90m,平均1.34m。全勘探区煤层厚

    21、度0.646.04m,平均2.30m,局部段含矸石一层,矸石厚0.13.64m,一般0.70m,岩性为粘土岩,除上述区段外,其余为单一结构煤层,变异系数一般4550,属较稳定性煤层。矿区范围内煤层厚0.603.71m,平均厚1.80m,为单一结构煤层。2、 煤的化学性质及煤类 (1) K2煤层:K2煤层煤岩特征:宏观煤岩特征为半暗半亮型煤,上部以暗煤为主,夹较多薄层亮煤及镜煤条带,呈细宽条带状,顶部富含丝炭及黄铁矿细脉;下部以亮煤为主,性脆,外生裂隙发育,呈鳞片状结构,似层状构造。磨光镜面较多,含铁矿矿结核及少量丝炭透镜体。四、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系 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

    22、(P1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长兴组(P2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第四系(Q4)。由于各岩层的岩性、结构、构造及其组合形态的变化,其含水特征、赋水程度的差异十分明显。2、地下水及老窑水 (1)地表水:矿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溪沟及其他地表水源体存在,仅有季节性局部小冲沟,平时无水流,但据访问在暴雨时局部冲沟有水流,多在矿山北东面外围。另外矿山外围南面800m处P1m岩溶槽谷区有一常年性溪沟,一般流量可达300l/s。(2)大气降水:发育多个煤层开采引起的塌陷坑,大气降水将通过地表塌陷坑直接渗入补给矿坑。因此大气降水是矿坑充水的水源之一。 (3)地下水: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和三叠系下

    23、统飞仙关组第一加二段(P2c+T1f1+2)含水岩组,是含煤地层的顶部含水层。层间构造裂隙和浅部风化裂隙含水,富水中等。位于煤层采空变动影响高度之内,为煤层开采巷道系统的直接充水含水层。是煤矿坑开采的主要充水水源之一。(4)老窑积水:矿井内老窑已封闭,其采空区积水是存在的,特别是金星煤矿斜井开采,于2005年煤层自燃封闭。据2004年储量核实报告,矿坑涌水量一般300500m/d,丰水期10001200m/d。老窑积水大量存在,现已排出一部分。在开采过程中应防止采空区突水事故。 (5)导水破碎带:矿山内发育一条断层F41,在标高523m以上揭露9个,与断层有关。井下有小规模的隐伏断层,断距一般

    24、210m,对煤层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未见大的导水构造带。但在暴雨季节经地表塌陷坑进入的降水与其破碎带沟通直接进入矿坑。因此导水破碎带对煤矿开采充水有一定的影响。 3、含(隔)层 (1)茅口组(P1m)岩溶强含水层:上部灰色、浅灰色及棕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含燧石结核;中部主要为深灰色灰岩,含生物化石及生物碎屑;下部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沥青质灰岩与块状灰岩互层。厚度大于200m。由于有厚116mP2l隔水层相隔,对煤矿坑开采影响甚微。(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相对隔水层:由灰至浅灰色菱铁质粘土岩、灰至深灰色粘土岩、泥岩、粉砂岩组成,含煤412层。其中可采煤层2层,即K2煤层(大汉炭)为矿山开采煤

    25、层,K1煤层(细花炭)。底部为硫铁矿层,该组厚度115.90m。4、矿井涌水量 实测正常涌水量4105 m/d(123 m/h),最大涌水量8627 m/d。五、矿井瓦斯、煤尘及煤层自燃倾向性1、瓦斯根据xxx市2012年对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xxxxm/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xxxxxm/min,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煤尘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于2014年xx月xx日出具的检测报告,矿井K2煤层,煤尘均无煤尘爆炸性。3、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于2014年xx月xx日出具的检测报告,K2煤层煤的自燃倾向性为级(不易自燃)。第二节

    26、 矿井开拓系统 一、开拓系统 矿井的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矿井共设有三个井筒,即+367m主平硐、+395m副斜井和+400m回风斜井。 1、主平硐:净断面 12.2,担负运煤、矸、材料设备和进风行人等任务,井筒内布置有水沟、动力电缆、通讯信号电缆等。 2、副斜井:净断面 7.3,担负管线铺设和进风行人等任务。 3、回风斜井:回风斜井净断面7.3,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和兼作安全出口。 二、生产系统 1、水平划分及开采顺序 我矿开采标高为+250m-100m。矿区范围由17号拐点圈定,矿区面积约0.7549km2。 根据井田煤层赋存状况和开采技术条件,综合考虑煤层开采方式、机械化程度、工作面

    27、的年推进度、产量均衡等因素,矿井划分两个水平、六个采区开采。首采区为12采区,由上往下布置三个区段,+60m水平布置一个区段(+120m+60m)开采。-100m水平划分为两个区段,上区段开采+30m-30m段,下区段开采-30m-100m。由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揭穿煤层布置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运输巷与回风巷以开切眼贯穿形成工作面。工作面运输巷与工作面回风经回风石门联系,再经120m岩石底板道回风大巷及回风暗斜井形成通风系统。 2、首采区位置 +60m水平布置一个区段(+120m+60m)开采。 -100m水平划分为两个区段,上区段开采+30m-30m段,下区段开采-30m-100m。+60m

    28、+30m留设水平隔离煤柱。 +60m水平以+60m车场和F41断层断煤交线为界划分为三个采区,由西向东依次为12、11、13采区;其中11、12采区走向长800m,为双翼采区;13采区走向长500m,为单翼采区。 -100m水平划分为三个采区,西翼为22采区,为双翼采区,采区走向长800m(单翼400m);东翼为21采区和23采区,21采区为一个双翼采区,采区走向长800m(单翼400m);23采区,以断层为界,为一个单翼采区,采区走向长500m。 矿井仅准采K2煤层,根据煤层赋存条件,为满足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需要,水平和区段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工作面开采方式为后退式。 3、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是根

    29、据矿井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首采工作面为首采区12区1个K2煤层回采工作面进行开采,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回采方式采用后退式,矿井配备风煤钻打眼,放炮落煤;工作面煤炭运输采用自溜方式,运输机巷安设SGB420/30型刮板输送机转载装车,轨道运输平巷采用蓄电池机车牵引1t固定式矿车运输;八字型柔性掩护支架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4、矿井生产能力 1)采煤工作面能力计算 Ac = 10-4LhrbnNCa (万t/a) Ac = 10-4801.801.552.43300.850.951 =14.2万t/a 2)掘进煤量计算 1.556 1200 (万t/a) =1.1万

    30、t/a 3)矿井生产能力计算 A= Ac+ A=14.2+1.1=15.3万t/a 式中:L采煤工作面平均长度,m; h采煤工作面煤层平均采高,m; r煤层容重,1.55t/m; b采煤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m/d; n年工作日数,取330天; N正规循环作业系数,一般取0.85; C 采煤工作面回采率,按矿井设计规范选取; a采煤工作面个数、个; si巷道纯煤面积,; Li巷道年度总进度,m; 第三节 矿井通风系统 一、矿井通风方式 按矿井开拓布置实际情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通风,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矿井有2个进风井,即+367m主平硐,巷道断面12.2,+395m副斜井,巷道断面7.30,1个回风斜井,即+400m回风斜井,巷道断面7.30,服务年限为7.5年,为全矿井各水平服务。 新鲜风流从主副斜井进入,从采区轨道上山和采区行人运输上山到达各采掘工作面,然后污风汇集至总回风巷,从而由风井抽出至地表。 二、矿井风量、负压及等级孔(一)总需风量计算 1、按整体法计算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需要风量计算 Q=4NK 式中: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4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m/min.人; K风量备用系数,取1.35; Q=41101.35 =594m/min=9.9m/s 2、按采煤、掘


    注意事项

    本文(xx综合竣工验收报告111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