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x

    • 资源ID:15731503       资源大小:173.41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x

    1、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有甲烷、乙烯(制品)、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

    2、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王磊:必修模块有机化合物内容处理到初中元素化合物的水平;结构决定性质内容的学习是需要基础的,在必修阶段学生不具备从结构分析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基础,在必修模块只限于具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要以“物质为中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修模块有机化合物教学共同的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这不是做秀,而是因为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

    3、广泛,能不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物及其性质和应用,一定要源于生活再还原于生活,这才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另外,这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必修阶段需要给学生建立有机物代表物的认识,这样学生才能在选修阶段进入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水平。本章的内容结构可以看成是基础有机化学的缩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这些典型代表物,基本涵盖了基础有机化学的各类物质,以期使学生能从中了解有机化学的概貌。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时要求,本章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主要是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少涉及到有机物的类概念和它们的性质(如烯烃、芳香烃、醇

    4、类、羧酸等)。为了学习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只简单介绍了烷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没有涉及烷烃的系统命名等。教材特别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实验开始,组织教学内容,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使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教材增加了章图、结构模型、实验实录图、实物图片等,丰富了教材内容,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典型物质的有关反应、结构、性质与用途等知识,教材采用了从科学探究或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结构的研究,糖和蛋白质的鉴定等,都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引入方式。同时

    5、特别注意,动手做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不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总之,本章教学中应该主要把握以下三点:1. 教材的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具体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为主;2. 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以下内容暂不宜拓展:3. 尽量从实验或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或设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之中。三、本章学业评价标准从最简单的甲烷开始,落实学习有机物的两个重要途径模型和实验,实现模型、结构式、分子式的无缝转换,实现“某些部位断键与成键”认识有机化学反应的思维方式的启蒙。第一节 最

    6、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知道甲烷的元素组成及分子式,通过拼接制作甲烷的分子模型了解甲烷分子中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学习根据分子模型书写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2. 知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3.知道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与常见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反应。4.知道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建立甲烷取代反应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观察和分析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球棍模型演示反应中断键和成键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6.通过拼接乙烷、丙烷、丁烷的球棍模型,了解烷烃的组成特点(包括通式)、结构特点及性质异同,

    7、建立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能根据结构式或结构简式判断简单的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7.初步了解烷烃的习惯命名法。8.通过用球棍模型拼接4个碳原子的相互结合方式,感受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通过观察模型,书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知道乙烯的结构特点。2.知道乙烯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3.知道乙烯与甲烷一样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4.建立乙烯加成反应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通过观察和分析“石蜡油分解实验”的现象感受乙烯与烷烃性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拼接模型了

    8、解乙烯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断键成键位置,根据模型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习从断键成键位置理解典型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方法。5.通过观察模型,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6.知道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为5.5,用冰水冷却可凝成无色晶体,沸点低于100。7.通过分析苯的分子结构特点,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8.通过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学习,初步学习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思路: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预测苯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收集实验事实判

    9、断预测是否正确,并尝试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预测与事实的差异。感受有机化合物性质研究的一般思路。能够根据球棍模型写出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9.通过图片展示、视频介绍、课外调查等方式,认识乙烯、苯在化工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价值。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标题:你身边的一种神奇的液体引入:从皮肤的清洗、头发的清洗、衣服的清洗入手提出问题,如何清洗手背上的油笔字?用试剂框中没有贴标签的液体清洗,在清洗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种物质,观察到哪些性质?推断这种物质的名称。在此基础上,介绍身边的乙醇:各种饮用酒里都含有酒精和水,药酒、料酒、碘酒等。乙醇

    10、是一 种优良的溶剂。可以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通过认识生活中的乙醇,总结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结合饮酒后人的行为事实,提出问题:乙醇在人体内究竟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乙醇氧化成乙醛氧化成乙酸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热,由此引出乙醇的化学性质,并为具体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乙醇被氧化成乙醛的实验。实验后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并继续探讨相关的生活问题:酒后驾车的检查原理,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真实的仪器进行现场演示。介绍汽车也能喝酒!各地汽车成“酒鬼” ,关注乙醇的能源价值。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也是从应用角度引入的。乙醇钠C2H5ONa是制备巴比妥、苯巴比妥

    11、等二十余种西药的原料。苯巴比妥是长效的镇静催眠剂,在肝病时可用于退黄。主持人:由此可见,必修模块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通过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有机化合物 通过生活生产问题学习具体有机化合物性质 通过实验学习具体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认识,形成科学、合理使用有机化合物的意识和方法,能够初步揭示分析基本的实际问题1.通过对比金属钠投入煤油、乙醇、水中的不同现象,分析推理乙醇结构的特点,通过拼接球棍模型了解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知道官能团的概念,知道乙醇的官能团是OH,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3.知道乙醇是无

    12、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低于100,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知道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为16.6,当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又称为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4. 能够根据乙酸的结构模型写出其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够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单质、碱、碱性氧化物和某些盐反应;知道通过实验比较不同酸的酸性强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知道乙酸能够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通过拼接球棍模型了解反应过程中断键成键位置,能够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通过观察生成乙酸乙酯的实验,理解装置原理、操作原理。6.通过对比乙醇与乙酸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异同,感受有机

    13、物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影响。7.知道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醛,乙醛可以被氧化为乙酸,通过拼接球棍模型了解反应过程中断键成键位置,并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8.通过学习乙醇、乙酸的用途,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假酒、乙醇汽油等),感受化学的应用价值。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1.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结构特点。知道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而淀粉与纤维素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2.通过实验知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3.通过实验知道蔗糖在酸催条件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知道淀粉在催化剂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知道油脂在酸或碱催化条件下可以水解,并知道相应的水

    14、解产物;知道蛋白质在酶等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4.知道糖类、油脂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知道蛋白质人体内具有重要作用。四、课时安排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2课时(甲烷1课时;烷烃1课时)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2课时(乙烯1课时;苯1课时)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2课时(乙醇1课时;乙酸1课时)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2课时(糖类和蛋白质1课时;油脂1课时)单元复习 2课时测验与讲评 2课时总共 12课时 五、教学建议本章的结构主线很明确:“结构(组成)性质用途”,它既是有机教学主线,也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方法。本章学习的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学生从

    15、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选取的典型代表物有甲烷、乙烯(制品)、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以这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物质为切入点,从实验出发组织教学内容。贯穿“结构、性质与用途”的有机教学主线。从而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章课本上的2个【实践活动】、3个【科学探究】、4个【学与问】、2个【思考与交流】、6个【实验】、2个【科学视野】、1个【科学史话】等等栏目。合理运用课本上的不同栏目,有效达成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结构模型进行教学,体现有机化学学习的特点化学科学对微观粒子结构的研究离不开模型方法,模型方法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科

    16、学方法之一。“建立和利用模型”的方法是本节课要落实的另一个主要方法。充分利用烷烃的分子球棍模型,结合实践活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同时理解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最后把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落实到各种典型代表物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上,是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和性质的重要环节。广州市学业评价标准非常重视利用结构模型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如下: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知道甲烷的元素组成及分子式,通过拼接制作甲烷的分子模型了解甲烷分子中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学习根据分子模型书写

    17、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5.建立甲烷取代反应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观察和分析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球棍模型演示反应中断键和成键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6.通过拼接乙烷、丙烷、丁烷的球棍模型,了解烷烃的组成特点(包括通式)、结构特点及性质异同,建立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能根据结构式或结构简式判断简单的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8.通过用球棍模型拼接4个碳原子的相互结合方式,感受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通过观察模型,书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知道乙烯的结构特点。4.建立乙烯取代反应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

    18、征:通过观察和分析“石蜡油分解实验”的现象感受乙烯与烷烃性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拼接模型了解乙烯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断键成键位置,根据模型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习从断键成键位置理解典型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方法。5.通过观察模型,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8.通过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学习,初步学习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思路: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预测苯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收集实验事实判断预测是否正确,并尝试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预测与事实的差异。感受有机化合物性质研究的一般思路。能够根据球棍模型写出苯的

    19、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通过对比金属钠投入煤油、乙醇、水中的不同现象,分析推理乙醇结构的特点,通过拼接球棍模型了解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能够根据乙酸的结构模型写出其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够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单质、碱、碱性氧化物和某些盐反应;知道通过实验比较不同酸的酸性强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知道乙酸能够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通过拼接球棍模型理解反应过程中断键成键位置,能够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通过观察生成乙酸乙酯的实验,理解装置原理、操作原理。7.知道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醛,乙醛可

    20、以被氧化为乙酸,通过拼接球棍模型理解反应过程中断键成键位置,并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充分利用烷烃的分子球棍模型,结合实践活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体案例如下:案例1甲烷的第一课时,课本60页实践活动甲烷的模型制作,先让学生自己用橡皮泥、木棒等代用品制作简易模型,结合立体几何的知识,感受甲烷的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初步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简单方法。案例2在甲烷分子模型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可以结合课本62页学与问继续制作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的分子模型,应强调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如键的长度、夹角等),通过模型感受

    21、碳架的空间结构,引导学生思考,是否为直线结构?键是否可以旋转?C原子有没有其他连接方式?归纳出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是:不是直线而是锯齿形的链状;不是平面而是多个四面体的结合;碳原子剩余的价键都与氢原子结合;单键之间可以旋转。 教学片段3: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提问1:观察乙烷、丙烷、丁烷的球棍模型,试归纳它们的分子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导学生分析2个碳、3个碳和4个碳的连接情况,碳原子之间是否为直线结构?键是否可以旋转?提问2:通过大量实验可知,CC单键非常稳定,不易断裂。你能根据甲烷的性质推测乙烷、丙烷、丁烷所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吗?教师归纳:(1)每个碳原子都结合了四个原子。(2)碳碳之间以单键结

    22、合,单键之间可以旋转,碳原子剩余的价键都与氢原子结合。(3)碳原子之间组成不是直线而是锯齿形的链状结构由以上结论归纳出“烷烃”的概念。这些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剩余的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烷烃。烷烃之间组成锯齿形的链状结构。教师对链状做出适当解释,强调烷烃之间的组成链状结构,并不是直线,结构式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并非与真实构型对应。既然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通过大量实验证明,CC非常稳定,是有机物的骨架,不易断裂。请学生根据甲烷的化学性质,推测烷烃的化学性质。围绕结构式和球棍模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球棍模型进行观察思考:观察几种球棍

    23、模型中碳碳之间的成键特点,引出“烷烃”的概念。这部分教学可以在学生制作活动中完成。教师归纳出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是:不是直线而是锯齿形的链状;不是平面而是多个四面体的结合;碳原子剩余的价键都与氢原子结合;单键之间可以旋转,使学生对烷烃的结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案例3课本64页思考与交流 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可以让学生自己猜想,分析碳原子可能的连接方式,为第二节学习乙烯打下伏笔。同时,从C原子的四价原则、同分异构体等角度理解、归纳出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碳碳原子之间可以以单键、双键、三键的形式结合;碳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链状(直链和支链)及环状。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和有机物的立体构型是第一节难点

    24、的突破口。教学片断:观察教科书64页思考与交流的8张图片并完成下面几个问题:(1)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碳除了形成碳碳单键外,还可以形成几种键?最大限度是几键?(2)碳原子之间除了连成链状,还有没有其他连接方式?(3)将每个图片中碳剩余的键用氢补齐并写出结构式,并从中找出有哪几个图片表示的是烷烃?找出哪几个互为同分异构体?(4)为什么这些烷烃中的碳链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锯齿形的?设计意图:将观察8张图的活动转化为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分析具体问题,从4个碳原子互相结合的方式的图形中,获得“碳原子可以有单键、双键、三键、链状、环状等等结合方式”的信息。从碳原子的四价原则、同分异构体等角度理解、

    25、归纳出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活动内容中隐含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点、结构决定性质等学科思想,为学生后继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2. 发挥实验功能,帮助学生建构化学核心观念本章的实验是使到学生认识和理解本章内容的最好手段。本章共有3个【科学探究】和6个【实验】。这些实验对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很有帮助,要求留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案例1“因为这个实验的价值不在过程上,而在实验结果上。”课本61页的【科学探究】甲烷在常温下稳定,但当条件改变时,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反应。这个实验比较难做,可以用视频代替。甲烷的取代反应的教

    26、学片段【科学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信息反应条件反应物状态生成物状态反应中的现象液面变化实验1实验2【问题】从信息中获得什么启示?【教师】表征性抽象:(1)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2)黄绿色逐渐褪去,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说明产生了不溶于水的物质。(3)试管口有白雾。推断是氯化氢造成。【教师】白雾由HCl造成,那油状物是什么?从反应物甲烷和氯气必须经过怎样的断键、成键过程才能生成HCl?残余的原子或原子团能相互结合,那除了HCl外还有什么生成物?【教师】原理性抽象:演示或阅读化学方程式(指出键的变化情况,特别是CH3与Cl结合),这种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27、【教师】生成的一氯甲烷是液体吗?(据p62一氯甲烷的沸点低,推断出油状物并非一氯甲烷)由于甲烷中四个CH完全等同,其他CH同样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请推导出其他产物,在课本上书写化学方程式。【动画视频】甲烷和氯气取代反应中化学键的变化情况。【模型搭建】用模型演示第一步取代反应的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拼装模型。教材设计了“科学探究”栏目,学生首先观察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可以观察现象清晰的视频,特别是“白雾”、“油状物”的现象;如需亲自演示,可以使用强光灯或太阳灯,加快反应速率),然后获得相关信息和启示。跟其他科学探究一样,此栏目承载着一系列体现本学科思想方法的功能,具体建议如下:(1)宏观表征

    28、能力:实验现象涉及一个气相和两个液相,可以培养根据状态全面描述现象的能力,以及归纳实验事实,由现象深入微观本质的能力。(2)条件控制的科学思想:认识到光是启动甲烷卤代反应的原因。(3)微观表征能力:建立起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分析时,可以从产物HCl的形成入手,作引导式提问:从反应物甲烷和氯气必须经过怎样的断键、成键过程才能生成HCl?残余的原子或原子团能相互结合,那除了HCl外还有什么生成物?(4)符号表征能力:利用符号(化学方程式)把这一微观过程表示出来。写出形成一氯甲烷化学方程式。(5)信息运用能力:根据p62一氯甲烷的沸点低,推断出油状物并非一氯甲烷,根据甲烷中四个CH完全等同,推

    29、导出其他产物,在课本上书写化学方程式。由此感受到有机反应产物多样,通常用“”表示。书写后可以继续利用拼插模型、观看动画等策略,让学生形象地构建思维模型。通过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关于甲烷的三重表征(见表 1)。表 1 甲烷的三重表征表征层次内容(1)符号表征CH4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2)微观表征化学键:CH属共价键、单键,通常较为牢固,不容易断裂;甲烷卤代反应中化学键的变化情况。分子构型:正四面体,以C原子为中心,四个H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3)宏观表征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对酸、碱、强氧化剂比较稳定;特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燃烧、卤代反应、热分解反应

    30、等。达成目标:建立甲烷取代反应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观察和分析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球棍模型演示反应中断键和成键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案例2该提法不严谨,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烯烃主要不是乙烯。课本67页的【科学探究】石蜡的裂解制得乙烯,乙烯的化学性质。 石蜡高温裂化A通入酸性高锰酸钾B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收集气体点燃仔细观察实验,思考,并填写在课本1实验现象?2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相同的性质烃?哪些不同? 3相同的现象说明以什么相同的性质?4推测: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表一:实验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原理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2将生

    31、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点燃可燃性,被氧气氧化【结合模型演示过程】为什么会有不同现象?从结构入手。乙烯在分子组成上与乙烷相似,请做出乙烷的球棍模型,并描述乙烷的结构特点。如果去掉2个氢原子,能否稳定存在?为什么?不加任何原子,如何变成稳定?【练习】填写课本67页【学与问】补充写结构简式表二:乙烯与乙烷的分子结构比较乙烷乙烯分子内个原子的相对位置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碳碳键类型【结论】乙烷与乙烯在结构上的最大不同点是:碳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与乙烷的碳碳单键相比,乙烯的碳碳双键,比较“脆弱”,容易断裂,所以乙烯的性质比乙烷的性质活泼。(结构决定性质)【回归实验】如何解释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原理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紫红色变浅,最后褪为无色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