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docx

    • 资源ID:1585345       资源大小:829.76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docx

    1、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实验基础 知识点一:变化与性质1定义:A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B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C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特点:有新物质生成 D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特点:没有新物质生成 2变化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3理解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知识点二:常见的实验仪器1关注重点:名称、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误差分析2 知识点三:基本的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取用三原则安全原则: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近距离凑到瓶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尝味道。剩余原则:实验未用完的药品不能

    2、放回原瓶,更不能随意丢弃或者带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容器。经济原则:注意节约: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用量,则液体为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具体操作方法a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块状固体:先将试管横放,把颗粒物放入容器口后再慢慢竖立起来。取用粉末或者小颗粒固体: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后再慢慢竖立。操作要点:“一斜(横)、二送、三竖”。b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拿起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液体完毕后残留在瓶口的液体要用试管口轻刮一下盖紧瓶塞放回原处。2加热可以加热的实验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实验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石棉网可以间接加热

    3、的实验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试管夹应夹持在离试管口大约1/3处,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要对着人,保持试管与台面倾斜角为45。加热后:应自然冷却,不可插入水槽中冷却。注意酒精灯使用的规范性(三禁止) A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C禁止在酒精灯使用完毕后用嘴吹灭,应用酒精灯灯帽盖灭,以免引起酒精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3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4、4装置气密性检验目的:主要是检验容器的各连接部位是否有漏气现象。原理:在密闭的前提下,构建压强差 三套经典装置的气密性的检验 检验方法:仪器组装之后,将导管插入到水槽中的液面以下试管的底部,观察导管口。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内出现一小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检验方法:仪器组装之后,关闭导管上的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内向容器内注入水。若一段时间之后长颈漏斗内液面的高度高于容器内液面的高度,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检验方法:仪器组装之后,用橡皮帽堵住针筒的出口,向内缓缓的推动活塞一段距离之后松开手。若活塞回到原刻度,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5过滤过滤是最常用的分离液体和固体(

    5、不可溶性固体)的实验操作所需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操作注意事项原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加快过滤速度 二低漏斗内的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防止液体沿着漏斗壁流下,使滤液浑浊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下端轻轻斜靠三层滤纸处 防止滤纸破损 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的中部防止待滤液体流到漏斗外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也能加快过滤速度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滤纸破损;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 对仍浑浊的滤液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6蒸发 蒸发是常用的分离液体和固体(可溶

    6、性固体)的实验操作所需仪器: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玻璃棒作用:搅拌,防止液体飞溅。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加热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而飞溅加热至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点一:空气的组成成分1空气的组成 氮气(N2)_, 氧气( O2 )_,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_, 二氧化碳( CO2 ) _等。 注:所有分数均为体积分数,一定不要 认为是质量分数;空气中的各成分均保持各自性质,体积分数相对固定不变。2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像空气这样)有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像氧气这

    7、样)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二个要点:分类的对象分类的依据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初中经典的五大基础实验之一)原理: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导致装置中气体压强减小,从而通过装置中的液面的变化(或针筒中活塞的移动)测量装置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进而达到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药品的选择:选择可燃物是应满足的二个条件:一、该物质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与其他成分不反应二、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不能为气体 硫和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为气体,生成气体的体积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而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需要在较为纯净的氧气中才能点燃。所以做在空气中氧气

    8、含量测定的实验所选药品为:磷实验装置:实验步骤:(选用装置一) 1组装好实验仪器。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并做好记号。4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双孔塞。5待红磷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6记录集气瓶中液面变化的情况,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1红磷必须足量或过量如果红磷不足将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测得的结果偏小2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良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良好,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的水的体积减少,使得测量结果偏小3必须等到装置冷却后才打开弹簧夹读数如果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后就打开弹簧夹

    9、读数,由于温度较高集气瓶内气体的压强较大,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小4导管事先应注满水如果导管事先没有注满水,红磷燃烧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小部分存在导管内,使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小5实验开始前应在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 有效吸收反应产物(P2O5固体小颗粒)并加速装置冷却三、氧气的性质及制备实验知识点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应用: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依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 气体不易溶于水且常温下不和

    10、水反应排水法 【结论】 初中阶段常见的三种气体:O2:不易溶于水,H2:难溶于水,CO2:可溶于水O2和H2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CO2不可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在通常情况下 不与空气中的任何一种成分发生反应且与空气的密度有着一定的差距排空气法【结论】初中阶段常见的三种气体:O2和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长进短出”)收集H2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短进长出”)收集2化学性质支持呼吸,支持燃烧3氧气性质的实验(初中经典的五大基础实验:气体性质实验) 实验现象的描述 A与木炭反应在空气中反应的现象:放热、烧至红热状态在氧气中反应的现象: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发

    11、出白光,放热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与硫反应在空气中反应的现象:放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反应的现象: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放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与磷反应在空气中反应的现象:放热,产生白烟在氧气中反应的现象:比在空气气中燃烧更剧烈,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D与铁丝反应 在空气中反应的现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状态在氧气中反应的现象: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上述四个经典实验证明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助燃性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思考】以下几种操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12、A用准备燃烧木炭的集气瓶燃烧铁丝集气瓶底部骤热炸裂B铁丝上的火柴一着火就立即伸入集气瓶中铁丝无法被点燃C让木炭落入到集气瓶底部燃烧集气瓶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D在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事先没有在集气瓶里盛放少量的水或细沙集气瓶底部骤热炸裂E在完成硫燃烧的实验时,为什么在集气瓶里事先盛放少量的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气体逸出污染空气应用:氧气的检验及验满检验某无色气体是不是氧气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则为氧气。检验某无色气体中有没有氧气把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燃着的小木条持续燃烧,则为氧气。验满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集满。

    13、知识点二:氧气的制备1反应原理A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 C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A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B具体装置 纯固体加热装置图: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1先均匀预热再定点加热,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试管口必须略向下倾斜; 3导管只能略伸出单孔塞;4铁架夹在离管口三分之一处;5若是对粉末状药品加热须在管口塞一小团棉花; 6仪器组装之后药品加入之前须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 固体液体不加热装置图: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3催化剂A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 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化学性

    14、质不变 四、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 重点:三种关系:1原子与分子2原子与离子3原子与元素二、微观离子的共性(分子动理论)1小2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有间隙三、分子与原子1分子A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种类不变的最小微粒B应用:物质的分类2原子: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最小微粒3原子与分子之间的关系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四、原子与离子 1定义的比较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最小微粒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理解:原子不带电(呈电中性),离子带有电荷。2原子的结构微观世界中最重要的一个等式原

    15、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原子序数 3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4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模型 举例:展示 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形成的离子过程 规律:任何原子的最外层均有达8个电子稳定结构(第一层作最外层2个电子稳定)的趋势举例:5相对原子质量 是以一种C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用其它原子质量与之相比,所得到的比值。注: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五、常见化学符号的规范性应用一、元素1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2

    16、常见的元素符号:前20号元素: 3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一种元素(只论种类不论数目) 微观:一个原子(既论种类又论数目) 4应用 物质的分类二、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意义:宏观:一种物质(只论种类不论数目) 微观:一个分子(既论种类又论数目) 3元素符号周围数值的含义 K:整个微观粒子的数目 m:元素的化合价 b: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a:一个分子中含有“X”原子的数目4元素的化合价元素在组成物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常见元素的化合价:+3:Al Fe +2:Mg Ca Zn Fe Cu+1:Na K H-1:F Cl -2:S O-3:N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NH4+(铵根)

    17、 +1价OH-(氢氧根) -1价 NO3-(硝酸根) -1价CO32-(碳酸根) -2价 SO42-(硫酸根) -2价5应用:a与元素化合价相结合已知化学式和常见元素化合价计算未知元素化合价已知元素符号和常见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b与相对原子质量相结合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该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依据: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元素对应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值组成物质的元素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依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对应的所有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六、电解水实验及水的

    18、净化1水的性质A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101kp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cm3。 B化学性质2电解水的实验(五大实验之一)【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利用上图所示装置,接通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然后对两试管中的气体进行检验。【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都汇集了一些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的体积较大,体积比约为12。【气体的检验】对两支试管内的气体进行检验: 试管乙中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试管甲中的气

    19、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有时可能发出“啪啪”的爆鸣声),说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化学性质说明水是由氢(H)、 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 【注意事项】电源为直流电源水中通常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误差分析】实际试验结果往往出现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之比大于21的情况。原因:通常状况下,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3氢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A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注: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20、体(或氢气不纯)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应验纯。B还原性七、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理解:二、化学反应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变化过程的式子,叫做化学反应方程式。2书写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二是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两边的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方法:A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左边写反应物,反应物和反应物之间用“”相连,右边写生成物,生成物之间用“”相连。中间画一短线。 例:铁丝在氧气中燃

    21、烧: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B配平化学方程式:所谓配平就是使化学方程式两边的每一种原子的总个数是相等的。让我们来把这两个方程式配平:C注明反应条件:有一些生成物需要加状态符号,并把单横线改成等号。条件为加热的用“”表示。注:这里的状态符号添加有一定的规则: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物质而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时,在该项气体后加上一个表示气体的状态符号“”,同样,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时,生成物中有固体物质(如沉淀)出现的时候就应该加上一个状态符号“”3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重点:关注解题格式 举例说明(2010北京中考34题) 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CO、N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

    22、CO2NO2CO2N2,当有5.6gCO被转化时,计算同时被转化的NO的质量。解:设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x。 答: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6g 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九、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备实验1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实验 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CO2本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2不支持呼吸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CO2H2OH2CO3二氧化碳和碱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氧化性:CCO22CO2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实验 (1)反应原理:

    23、药品:用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过程 装置: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步骤:检查反应装置的气密性装入块状大理石,塞紧塞子,出气导管刚好伸入锥形瓶内把反应装置固定好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浸没漏斗导管末端收集气体检验是否集满 检验:验证:将被检验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CO2,否则不是。验满: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否则未满。 注意事项:一般不用稀硫酸来代替稀盐酸,是因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这种沉淀会附着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一般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易混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给实验带来误差。实验室也不用碳酸钠,粉末状石灰石来代替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原因是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控制。 十、燃料及其利用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