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2p.docx

    • 资源ID:15857373       资源大小:26.92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2p.docx

    1、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2p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考察执业药师综合应用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药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科目,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知识8.中药的合理应用、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知识9.

    2、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附注: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中医理论基础(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区别(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阴阳学说1.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2.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3.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三)五行学说1.五行与五行学说五行的特性2.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的相生相克(2)五行的相乘相侮(四)藏象1.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的生

    3、理功能(2)肺的生理功能(3)脾的生理功能(4)肝的生理功能(5)肾的生理功能2.五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2)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3)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4)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5)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6)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7)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8)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9)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10)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3.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4.六腑的生理功能(1)胆的主要生理功

    4、能(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5.奇恒之腑(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气(1)气的生成(2)气的分类与分布(3)气的功能(4)气的运行2.血(1)血的生成(2)血的运行(3)血的功能(4)气与血的关系3.津液(1)津液的生成(2)津液的代谢(3)津

    5、液的功能(六)经络1.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络系统的组成(2)经脉和络脉的组成2.十二经脉(1)走向和交接规律(2)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3.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及其作用(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4.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七)体质1.体质的形成与分类(1)体质的形成(2)体质的分类2.体质学说的应用(1)指导养生防病(2)指导辨证治疗(八)病因1.六淫(1)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7)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8)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

    6、.七情(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2)七情致病的特点3.饮食与劳逸失常(1)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的致病特点(2)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4.痰饮(1)痰饮的形成(2)痰饮的致病特点5.瘀血(1)瘀血的形成(2)瘀血的致病特点(九)发病与病机1.发病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2.邪正盛衰病机(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3.阴阳失调病机(1)阴阳盛衰的表现特点(2)阴阳互损的表现特点(3)阴阳格拒的表现特点(4)阴阳亡失的表现特点4.气血津液失调病机(1)气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2)血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3)津液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十)预防与康复1.预防(1)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

    7、法(2)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2.康复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二、中医诊断基础(一)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要点(1)主要内容(2)基本原则(二)四诊1.望诊(1)得神、失神、假神、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2)白、黄、赤、青、黑五种病色的临床意义(3)望形体、头面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舌质、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5)望排出物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闻诊(1)语声、呼吸及咳嗽、呃逆、嗳气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2)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3.问诊(1)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2)表证辨汗及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

    8、义(4)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5)大便和小便变化的临床意义(6)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7)耳鸣和耳聋的临床意义(8)月经和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4.切诊(1)切脉的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2)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3)按肌肤、按脘腹的要点和临床意义(三)辨证1.八纲辨证(1)表证、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2)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3)虚证、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4)阴证、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2.脏腑辨证(1)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及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

    9、肺与风热犯肺及燥邪犯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虚、肝血虚、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5)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6)胃寒、胃热(火)、食滞胃脘、胃阴虚、大肠湿热、大肠津亏、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7)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肺脾两虚、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血津液辨证(1)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10、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津液不足、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三、常见病辨证论治(一)治则与治法1.治病求本(1)治标与治本的运用(2)正治与反治的运用2.扶正与祛邪(1)扶正与祛邪的区别(2)扶正祛邪的运用3.调整阴阳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的区别及临床应用4.三因制宜(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1.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疫感冒、体虚感冒的症状、治法、方药2.咳嗽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热壅肺、肺肾阴虚的症状、治法、方药3.喘证风寒闭

    11、肺、痰热郁肺、肾虚型喘证的症状、治法、方药4.不寐心火炽盛、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药5.胃痛胃寒、食滞胃痛、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的症状、治法、方药6.呕吐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的症状、治法、方药7.泄泻伤食泄泻、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的症状、治法、方药8.便秘热结肠胃、肝脾气郁、津亏血燥、阳虚寒凝的症状、治法、方药9.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头痛、瘀血头痛的症状、治法、方药10.眩晕肝火上扰、气血亏虚的症状、治法、方药11.淋证热淋、石淋、劳淋的症状、治法、方药12.阳痿心脾两虚、肾阳不振、肝郁不舒的症状、治法、方药13.郁证肝气郁结、痰气郁结、心

    12、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药14.虚劳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肺阴虚、肾阴虚的症状、治法、方药15.痹证(关节痹痛)行痹、痛痹、着痹、延痹的症状、治法、方药16.中暑阳暑、阴暑的症状、治法、方药17.疮疖热毒蕴结、暑热浸淫的症状、治法、方药18.乳癖肝郁痰凝、冲任失调的症状、治法、方药19.瘾疹风热犯表、风寒束表、血虚风燥的症状、治法、方药20.痔疮(1)内痔: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的症状、治法、方药(2)外痔: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的症状、治法、方药21.跌打损伤急性腰扭伤、慢性腰损伤的症状、治法、方药22.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肾气虚、肝经郁热的症状、治法、方药(2)月经

    13、后期:肾虚血少、气滞血瘀的症状、治法、方药(3)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肝郁的症状、治法、方药(4)月经过多:脾虚、血瘀的症状、治法、方药23.痛经气滞血瘀、阳虚内寒的症状、治法、方药23.带下病湿热的症状、治法、方药24.积滞食滞、脾虚的症状、治法、方药厌食的症状、治法、方药25.鼻渊肺经热盛、胆经郁热的症状、治法、方药26.口疮脾胃积热、脾肾阳虚的症状、治法、方药27.咽喉肿痛风热外袭、火毒上攻、虚火上炎的症状、治法、方药四、民族医药基础知识(一)藏医药1.藏医基础知识(1)五元、三因、阴阳学说的内容(2)藏医的治疗方法2.藏药基础知识(1)药物与五元的关系(2)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3

    14、)配伍方法、原则(4)剂型和用药禁忌(5)常用方剂(二)蒙医药1.蒙医基础知识(1)三根、七素、三秽的内容(2)七素与三根的关系2.蒙药基础知识(1)药味、药力、药能、药物功能的内容,药味与五元的关系(2)组方依据和准则(3)传统剂型(4)用药方法、剂量和用药禁忌五、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1.白细胞计数(1)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白细胞分类计数3.红细胞计数4.血红蛋白*5.血小板计数6.红细胞沉降率(二)尿常规检查1.尿液的酸碱度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尿比重3.尿蛋白4.尿葡萄糖5.尿胆红素6.尿隐血7.尿中白细胞8.尿沉渣管型9.尿沉渣结晶10.尿酮体11.

    15、尿肌酐12.尿尿酸13.尿淀粉酶(三)粪常规检查1.粪外观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粪隐血3.粪胆原4.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四)肝功能检查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谷氨酰转移酶4.碱性磷酸酶5.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五)肾功能检查1.血清尿素氮(1)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血肌酐(六)血生化检查1.淀粉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磷酸激酶3.血尿酸(七)血糖与血脂代谢检查1.血糖(1)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糖化血红蛋白3.血清总胆固醇4.三酰甘油5.低密度

    16、脂蛋白胆固醇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八)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4.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六、药学服务与咨询(一)药学服务的基本要求从事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1)人际沟通的内容和技巧(2)药历的主要内容和格式(3)药学服务中投诉的应对(二)药学服务的内涵1.药学服务的内容(1)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2)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2.药学服务的对象药学服务的重要人群(三)用药咨询1.患者的咨询(1)承接咨询的内容(2)特殊情况下的提示提醒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2.医护人员的咨询咨询的内容七、中药调剂

    17、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一)处方处方的常用术语(1)与药名有关的术语(2)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二)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1.正名和别名常见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2.并开药名常见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3.处方应付常见的处方应付(三)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1)“十八反”配伍禁忌(2)“十九畏”配伍禁忌,2.妊娠禁忌(1)妊娠禁用的中药(2)妊娠慎用的中药3.饮食禁忌饮食禁忌的主要内容4.证候禁忌证候禁忌的实例分析(四)中药的用法用量1.汤剂的用法用量(1)内服法(2)外用法2.中成药的用法用量(1)内服法(2)外用法(3)特殊剂型的正确使用(4)中药注射剂的正确使用3.毒、麻中药的使用(1)毒性中药

    18、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2)罂粟壳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五)中药的调剂1.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调剂程序、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2.中药饮片斗谱排列(1)斗谱编排原则(2)需特殊存放的品种与方法3.中成药调剂(1)中成药调剂注意事项(2)妊娠禁用的中成药(3)妊娠慎用的中成药(六)中药汤剂1.中药汤剂的煎煮煎煮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2.特殊煎药方法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对服、冲服、煎汤代水的适用范围、要求与注意事项八、中药的采购、贮藏与养护(一)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1.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2.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易

    19、发生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现象的常见剂型(二)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1.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所含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2.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害虫、包装容器、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三)中药的贮藏与养护1.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1)常用的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2)分类保管养护品种2.中药材和饮片的养护(1)传统养护技术(2)现代养护技术3.中成药的养护各种剂型中成药的贮存养护4.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遮光、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常温九、非处方药(一)非处方中成

    20、药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正确使用的注意事项(二)各种常用非处方中成药1.内科用药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止咳平喘剂、化痰剂、补虚剂、安神剂、治风剂(1)各剂类药的使用适应证和要点(2)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2.内科用药祛暑剂、温里剂、开窍剂、固涩剂、和解剂、理气剂、理血剂、消导化积剂、祛湿剂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3.外科用药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4.妇科用药理气剂、扶正剂(1)各剂类药的使用适应证和要点(2)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5.妇科用药清热剂、散结剂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6.眼科用药清热剂、扶正剂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7.耳鼻喉科用药耳病、鼻病、咽喉病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

    21、8.骨伤科用药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9.儿科用药治感冒类药、治咳嗽类药、治积滞类药、治厌食症类药、治脾虚泄泻类药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十、中药的合理应用(一)合理用药1.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合理用药的诸原则(安全、有效、简便、经济)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后果(1)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后果3.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保证合理用药的各种措施(二)中成药的联合应用1.中成药的合理联用(1)中成药与中成药联用的实例分析(2)中成药与中药汤剂联用的实例分析(3)中成药与药引联用的实例分析(4)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实例分析2.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1)含“十八反”、“十九畏”药昧中

    22、成药的配伍禁忌(2)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禁忌(4)药物的相互作用(三)中西药的联合应用1.中西药联用的特点(1)协同增效(2)降低毒副反应(3)降低用药剂量2.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1)影响吸收(2)影响分布(3)影响代谢(4)影响排泄3.中西药联用(1)中西药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2)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4.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1)常用的品名和所含西药成分(2)使用注意事项十一、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一)老年人的中药应用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1)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二)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1.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根据风险慎

    23、重选择用药2.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乳母用药对新生儿的影响(三)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1)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婴幼儿患者合理服用补益药(四)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1.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相关品种3.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防治原则(五)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1.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相关品种及有关化学物质十二、中药不良反应(一)药物不良反应1.中药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的界定2.不良反应的分类(1)病因学分类(2)病理学分类(二)中药不良

    24、反1.皮肤症状各种类型药疹应常见的临床表现2.全身症状(1)各系统常见的中毒表现(2)肝肾损害的中毒表现(三)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1.药物和使用的因素炮制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辨证不准、配伍失度等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2.机体因素体质、性别、年龄、种属等引发不良反应的机体因素(四)常用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1.乌头类药物(1)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2.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1)含马钱子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3.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1)含蟾酥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4.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1)含雄黄的常见中

    25、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5.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1)相关品种(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6.含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的中成药(1)相关品种(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7.黄药子中毒表现、原因、解救(五)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和报告(1)自愿呈报和集中监测(2)监管系统(3)报告范围和程序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表(1)填写内容(2)注意事项十三、中医药文献与信息常用中医药信息1.传统中医药典籍(1)主要的医学典籍(2)主要的本草典籍(3)主要的方书典籍2.现代中医药信息(1)药品标准(2)常用中医药期刊(3)常用中医药工具书与文摘(4)常用的药品集和专着(5)互

    26、联网资源十四、医疗器械基本知识(一)医疗器械1.基本质量特性安全性与有效性2.产品的分类分类原则及各类产品的主要品种(二)家庭常用医疗器械1.卫生材料及敷料(1)医用纱布、医用棉花、医用绷带、医用橡皮膏、创可贴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2)医用绷带的分类及用途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注射针、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基本质量要求、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3.体温计(1)水银体温计的分类及测量范围(2)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4.血压计(1)电子血压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的基本质量要求及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5.手持式家用血糖分析仪(1)基本质量要求(

    27、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6.制氧机及氧气瓶(1)不同类型制氧机的特点(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7.助听器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8.避孕套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9.拔罐器(1)常用拔罐器具的种类及特点(2)拔罐法的禁忌10.针具(1)针具的种类(2)各种针具的材质、结构、规格、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常用消毒方法11.灸具*(1)灸法的种类(2)艾灸的材料、制品及其规格一、内科用药(一)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银翘解毒丸(片)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丸玉屏风颗粒参苏丸(二)祛暑剂保济丸藿香正气水(片、软胶囊)暑热感冒颗粒清暑解毒颗粒十滴水(软胶囊)六和定中丸甘露

    28、消毒丸清暑益气丸(三)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囊当归龙荟丸清新宁胶囊清宁丸一清胶囊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润肠丸麻仁丸麻仁滋脾丸通便灵胶囊通乐颗粒(四)清热剂牛黄解毒丸(片)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清胃黄连片双黄连口服液(颗粒)板蓝根颗粒银黄片抗病毒颗粒茵栀黄口服液利胆片茵陈五芩丸复方黄连素片香连丸(五)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良附丸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六)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仁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橘红片(丸)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蛤蚧定喘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固本咳喘片苏子降气丸(七)化痰剂二陈丸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强力枇杷露克咳胶囊牛黄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胶囊止咳橘红丸川贝止咳露

    29、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批把止咳颗粒小青龙合剂祛痰止咳颗粒杏苏止咳糖浆镇咳宁糖浆(八)开窍剂清开灵颗粒(口服液)安宫牛黄片紫雪散牛黄清心丸(局方)苏合香丸礞石滚痰丸(九)固涩剂缩泉丸金锁固精丸锁阳固精丸固本益肠片固肠止泻丸涩肠止泻散四神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十)补虚剂补中益气丸参芩白术散参芪片香砂六君丸薯蓣丸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膏(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河车大造丸金匮肾气丸四神丸桂附地黄丸五子衍宗丸济生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十一)安神剂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养血安神丸安神健脑液安神补脑丸安神补心丸枣仁安神丸解郁安神颗粒朱砂安神丸泻肝安神丸(十二)和解剂小柴胡颗粒逍遥丸加味消遥丸柴胡舒肝丸护肝片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和胃口服液(十三)理气剂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越鞠丸胃逆康胶囊木香顺气丸舒肝平胃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康颗粒(十四)理血剂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丸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2p.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