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解析辽宁省大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5869152       资源大小:122.87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解析辽宁省大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1、解析辽宁省大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大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面小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毎一位港督离饪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

    2、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朿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

    3、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4、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和形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第1、2段是本文的导语部分,以下段落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

    5、别仪式。B. 作者在简洁地介绍了英方的每一种仪式之后,都要引用一些具体的背景材料,并对此直接发表议论,情感和评论蕴含其中。C. 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交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即在描述现实和历史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这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D. 本文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有何含义?【答案】1. D 2. 现实场景的展现。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回归中国,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

    6、幕中。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解析】2. 试题分析:题目问“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含义,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解句子的名义时要坚持“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这句话是文章的结尾句,前半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是着眼于英国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开始,那时他们是从海上乘船而来。后半句“又从海上去”,是强调他们结束对香港的统治时也是乘船离开的,他们乘坐的是“不列颠尼亚”号,从南海驶离香港。这前后两句话有种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涵盖了香港百年的沧桑巨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家

    7、乡的小河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这条河小得乡亲们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外村人甚至忽略了她的存在。她流过生养我的土地,流进我的人生,镶嵌于我的记忆,伴随着我的灵魂。这条河滋养了我们祖祖辈輩,也造福方圆万家。肥沃的河湾地,早涝保收,家家食足。河边大片芦苇,经济有源,户户殷实。当年妤多女子慕河而嫁。外村的妇女经常成群结队,身背一篓衣服,来河洗衣。来到河边,她们那高兴劲,真不像来劳动,而是像游玩娱乐来了,闹声笑声此起彼伏。生长在旱塬上的孩子们,也常常嫉妒我们河边的小孩。俯视到我们在河边开心地玩,便喊:“水青蛙,水青蛙”,我们回喊,“早老蛙,旱老蛙”。有时他们不服气就说,“来个百年不遇的洪涝,我们塬边洗脚。”我

    8、们也回应:“来个百日大旱,你们饿肚子讨饭时,来我家吧。早塬上的人们,看到我们的果园菜园、满囤的粮食、富裕的生活,妤羡慕我们的河。果实成熟的季节,常有来河边的果园、庄稼地做一回“梁上君子”的外村人。每逢周末,蔡家坡、虢镇的工人就来河里捕鱼捉鳖,猎获野鹜。俯瞰小河,林木繁茂,芦苇连片,一条绿带蔓河蜿蜒。亲临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道蜿蜒绵亘,河湾沼泽棋布,河滩涌泉不断。虫息鸟栖,物种繁荣。春来,河柳飘絮,芦芽如锥。柳梢帽环头上戴,柳枝蜕骨吹喇叭。夏至,蝌蚪摆尾,河滩径幽。林荫,青年男女谈理想谈人生;河畔,“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竽呱呱”啼晓蛙唱晩,“水蚂蚱”打溏河面滑。暑期,孩子们捣鸟窝,打水

    9、仗。鱼翅划破了你的手,水蛭钻进了他的腿。“大转湾”,“抽水站”到处是欢闹的乐园。竹篓作网捞黯鱼,泥滩踏鳖捉王八。秋末,田园黛青,秋高气爽。“燕喳呐”叽喳栖柿树,风拂素绢芦苇花。小河伴我邀明月,三人把酒话桑麻。小时候,河就是我们的伙伴,河畔的草木虫鸟就是我们的朋友。最喜欢听的故事就是关于河的故事。有位长者说:很久的时候,有个专管河流的神官,他很会治理河流。他修的桥,大水冲不垮,他治过的河,河水不横溢。彪角陈家石桥就是他所造,苟家往上游的河床,就是他所治。传说,当年修陈家桥时,他早早告知彪角一大户人家说,今晚要雇用你家的牛帮我们运送石料,你提早把牲畜喂饱。主人早早喂饱牛等客人来用,到深夜还不见客官

    10、来牵牲口。他就到客店去问咋回事。客人说,你的牛刚使唤完,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那人回来看,几头牛个个身上热气腾腾,汗珠子往下滚。主人明白了,他不是凡人。这位神官治理河道也有一套。水到平川,他固岸疏导,使河水直畅快行。若河水遇阻,则迂回弯曲,随势委婉向前。他常常夜里施工,某晚,当他治理河道至苟家时,雄鸡鸣叫,神官收兵回营,一去再未复回。经年,多次暴发洪水,陈家的石桥,固若如初。苟家往上游的河床,洪水从未横溢出河床。每听一次小河的故事,就对小河多一份眷恋。河,千回百折弯弯曲曲,有大河有小溪,有狭窄有宽阔,有舒缓有湍急,有清澈有浑浊。悠悠小河,潺潺远流。她吹老了岁月,吹远了浮华,吹醒我悟得“上善若水”

    11、的真道。她却吹不老我的记忆,吹不远我的思念,吹不断我“从善如流”的执着。每次回老家,自必到小河看看。每当站在小河边,看着河畔的一切,我就像婴儿躺在母亲怀抱里那样从容安详。小河处处都有,美丽的地方到处都是。可是,在我的心里,没有什么地方比我老家的小河更恬静更怡人。清澈小河,悠幽长流,多少朝圣者的灵魂被她带到了宁静的远方!(有删改)3. 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写到当年好多女子慕河而嫁,来到我的家乡,是因为她们的家乡缺水干早,生活无助,从而心生恐慌和不安。B. 作者描绘了小河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光,河畔的草木虫鸟是孩子们的朋友,优美如画的小河也是青年男女畅谈人

    12、生理想的场所。C. 本文的语言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水青蛙”“旱老蛙”“竽呱呱”“燕喳呐”等,幽默诙谐,生动风趣,乡土气息浓郁。D. 悠悠小河,她吹老了我的记忆,吹远了我的思念,吹醒了我悟得“上善若水”的真道,却吹不断我“从善如流”的执着。4. 文中插叙了一段长者讲述的小河的故事,作用是什么?5. 作者在文中综合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举例并简要赏析。【答案】3. C 4. 对有关小河的介绍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使文章内容表述更加完整,充实丰满。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5. 排比。如“她流过生养我的土地,流进我的人生,镶嵌于我的记忆,伴随着我的灵魂。”句式整齐,行文有节奏感,对小河的赞美一

    13、气呵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文章的表达效果。引用。如“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语言含蓄典雅,简洁生动,突出了小河环境的优美,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对偶。如“竹篓作网捞黯鱼,泥滩踏鳖捉王八”。语句匀称,前后呼应,互相映衬,使文章内容凝练集中,语言富有表现力。化用。如“小河伴我邀明月,三人把酒话桑麻”,化用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想象新奇,语言富有情趣,使文章景情交融,意蕴深远。【解析】3.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

    14、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A项,“生活无助,从而心生恐慌和不安”错误,应是她们心生羡慕,羡慕我们有河。B项,“描绘了小河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光”错误,原文没有写小河冬季的风光。D项,“吹老了我的记忆,吹远了我的思念”错误。原文是“她吹老了岁月却吹不老我的记忆,吹不远我的思念”。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理清内容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

    15、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4.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回答插叙了一段长者讲述的小河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考查学生散文中插叙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插叙的内容首先是对原文内容的补充交代,文中插入了有关专管河流的神官神话传说,强调陈家桥固若如初的

    16、由来,这样使得原文的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完整。照应前文“这条河滋养了我们”的相关内容。同时神话传说也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赏析文中综合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考查修辞手法。答题前先通读全文,确定文中哪些词句使用了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词句,分点作答。回答时,先答修辞手法,然后举例,分析使用该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她流过生养我的土地,流进我的人生,镶嵌于我的记忆,伴随着我的灵魂”, 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引用诗句,表现小河环境之美。“竹篓作网捞黯鱼,泥滩踏鳖捉王八”,结构对称,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小河伴我邀明月,三人把酒话桑麻”,化用李白的诗

    17、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使文章景情交融,意蕴深远。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

    18、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扣舷而歌之 舷:船的两边。B. 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C. 倚歌而和之 和:同声相应,唱和。D. 不绝如缕 缕:丝织品。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 其声呜呜然 吾其还也B. 苏子愀然 沛公默然C. 何为其然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D.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相与枕藉乎舟中8. 下列各项对文中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译文: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

    19、在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在啜泣。B.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译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是曹孟德的诗吗?C.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译文: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D.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译文: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答案】6. D 7. B 8. C【解析】6.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推断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必须将该词放入句中,将句放入语段中,结合前后文进行推敲理解,不能孤立去理解这个词,更不能以现代汉语中该词的常见义项来代替它在文中的特殊含义。D项,“不绝如缕”的“缕”不是应当是细丝的意思,

    20、不能笼统地理解为丝织品。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B项,两个“然”都是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A项,前一个“其”是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表婉商的语气词,相当于“还是”。C项,前一个“为”是介词,因为,后一个介词,表被动。8.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字字落实,坚持直译原则。本题是以选择题的

    21、形式呈现,要求选出正确项。因此考生要细心比照原文和译文,看是否有翻译错误,漏翻译的现象。A项,“舞”和“泣”是使用用法,应当翻译为,使起舞,使哭泣。B项,“此非乎?”应当翻译为“这不是吗?”。D项,“骤得”,突然得到,一下子得到,选顶里没体现出来。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

    22、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

    23、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军。B.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C.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D. 失其所与,不知 与:和,跟。10. 下列

    24、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其中“侯”“伯”是古代爵位名称。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君”等爵位。B. “子”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称为“子”,如“孔子”“庄子”等,文中的“子”是指烛之武。C. “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的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文中的“寡人”是晋侯谦称自己。D. “执事”是指古代办事的官吏,敢以烦执事”一句中的“执事”是烛之武自己对对方的谦称,在句中可以译为“你”的意思。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25、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2. 对下列各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B.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C.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答案】9. D 10. B 11. (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

    26、增加土地呢?(2)晋国,有什么满足呢?已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12. C【解析】9.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推断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必须将该词放入句中,将句放入语段中,结合前后文进行推敲理解,不能孤立去理解这个词,更不能以现代汉语中该词的常见义项来代替它在文中的特殊含义。D项,“失其所与”的“与”,动词,亲附,结交。与“所”组成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10.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

    27、行记忆。A项,“君”不是春秋时的爵位;C项,“晋侯谦称自己”错误,应当是敬称;D项,“是烛之武自己对对方的谦称”错误,执事,主持政事者,应当是是烛之武对对方的敬称。11. 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越国,越过别国;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其,指示代词,那;陪,增加; 第二句中,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厌,满足;东,名词作状语,在东面;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阙,侵损、削减;焉,从哪里。这些词句都是句中关键外,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

    28、通顺流畅。.(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3. 诗歌中描写了哪些农村生活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共性特征?请加以概括。14.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各有什么妙处?请简要说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答案】13. 诗中描绘了南山原野、茅舍草屋

    29、、榆柳桃李、乡村炊烟、犬吠鸡鸣、庭院静室等农村生活景象。这些景象是常见的普通的农村景象,其质朴、和谐、充满自然本色。 14. “荫”,荫蔽之意;“罗”,罗列之意。这两个动词的使用写出了榆树柳树枝繁叶茂、桃花李花生机盎然的情态。“翼”,名词用作动词,吹拂之意。写出了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贮”,动词,贮存之意。写出了林荫似可以贮存、可以拘取的一泓清泉般的清幽凉爽之感。【解析】13. 试题分析:题目问诗歌中描写了哪些农村生活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共性特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确定哪几句写的是农村生活景象,然后加以概括。“开荒南

    30、野际,守拙归园田”描绘了南山原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写了茅舍草屋,“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写了榆柳桃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了乡村炊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了犬吠鸡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了庭院静室。这些都是常见的普通的农村生活景象,特点是质朴、和谐,自然本色。 14.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回答诗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妙处,考查学生炼字能力。答题时基本思路是:如果该词含义特别,则要单独解释一下;然后考虑其中是否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如有,则点出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果没有,则把该词放在句中解释内容,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是否生动形象表现了某人某事某物某现象的特点,

    31、是否能烘托某种气氛,是否能传情达意。“荫”,荫蔽之意;“罗”,罗列之意。这两个动词的使用写出了榆树柳树枝繁叶茂、桃花李花生机盎然的情态。“翼”,名词用作动词,吹拂之意。写出了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贮”,动词,贮存之意。写出了林荫似可以贮存、可以拘取的一泓清泉般的清幽凉爽之感。点睛:该题考查诗歌的练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三)名篇名句默写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用周公的典故表明自己渴盼贤才的诗句是_,_。(2)诗经氓中,女子痛斥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负心行为的诗句是_,_。(3)离骚中,作者以博大的胸怀发出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哀叹的诗句是_,_。(4)涉江采芙蓉中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的诗句是


    注意事项

    本文(解析辽宁省大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