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54440.docx

    • 资源ID:15920390       资源大小:21.9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54440.docx

    1、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54440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不敢跟他说话 却一遍一遍打开他的资料又关上。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让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繁更新,那便证明我过的很好。教育园地教育园地CANGSANG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姜薇薇摘要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 ,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从大学生消费的心理需求、社会消费环境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的影响出发 ,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主题

    2、 ,针对他们的消费特点 ,提倡大学生消费责任意识的培养。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其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将对一生的品德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特殊消费群体。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城市级别和区域的学生 ,消费又不同 ,因此 ,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 ,在大学里倡导积极向上的消费文化 ,对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1.消费方式。消费方式可以是消费观念及行为的统一体 ,是同主观意念或动机相联系的消费行为

    3、。以大学生服装消费为例 ,他们对于服装的感性取向比较突出 ,但这种感性主要源于朴素的实用观念 ,是从感性出发对服装使用价值的强调 ,既不同于完全的理性抉择 ,也迥异于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念 ,再如大学生对日用品 (洗发水等 )的选择 ,多数人注重质量 ,但又不具有准确鉴别质量的能力 ,于是便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效应 ,受广告引导、他人示范的影响 ,这是在理性抉择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大学生消费依据个人经验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追求。总体上来说 ,大学生消费仍可看作是经验性消费。 2.消费结构。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多数人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 ,高消费和浪费

    4、严重。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外 ,大学生的其他开支比较大 ,所占的比例也偏高。如外出旅游、社交活动消费 (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 )、文体活动消费 (舞会、影视、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体育用品等 )。另外还有购买服装、电话费 ,男生的烟、酒,女生的化妆品 ,开销也比较大。 3.消费能力。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一方面 ,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 ,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左右为难的状态。二、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现在社

    5、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 ,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大学生高消费的心理。近几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 ,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 ,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 ,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学校的贷款往往贷不出去 ,有的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宁可在家向亲友东拼西借,也不愿向学校贷款 ,把贷款当作是丢人的事。 20083 2.家庭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 ,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

    6、其是子女上大学后 ,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 ,也不能在外 “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 ,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 ,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 ,使他们有优越感 ,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起到误导的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 ,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 ,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3.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 ,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直至发展到意

    7、志过程 ,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 ,同时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有其特殊的消费心理过程。 ( 1)认识过程 :即消费者对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等活动对商品属性以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处于 1824岁的大学生智力水平较高 ,思想活跃 ,富于幻想 ,敏感性和好奇心强烈。多数大学生主动通过同学、家庭及网络等获得所需商品的信息。大学生有多元的价值目标 ,同时拥有科学知识 ,较强的学习能力 ,勇于尝试和探索 ,因此对新产品有较高的敏感度。旅游消费、信息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在校园的火爆可见一斑。然而因心理的不完全成熟 ,消费经验和技巧的缺乏 ,大学生容易进入从众消费、

    8、冲动消费等误区。 ( 2)情感过程 :在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过程中 ,产生的满意或不满意 ,高兴或不高兴的心理体验 ,构成有特色的对商品或劳务的感情色彩。大学生充满激情 ,热情奔放 ,道德感也比较完善 ,拥有较高的审美观。感情力大大增强 ,但自制力仍薄弱。多数大学生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动 ,调节自己的冲动 ,理性地消费。但心理的不完全成熟 ,自制力不强 ,易受情绪和外界的干扰 ,冲动性和情绪性消费依然存在。 ( 3)消费需要 :消费需要是推动消费者进行各种消费行为的最普遍的内在原因。基于大学生自身的特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学说 ,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需要 :一方面 ,归属和爱的需要。在生理需

    9、要和安全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 ,大学生强烈地需要自己的朋友 ,需要自己的心爱之人 ,需要亲人的关怀 ,即需要在一个团体中找到一种归属感 ,需要被人尊重和爱护。校园中的爱情消费、友情消费、模仿消费等都源于此。另一方面 ,自尊的需要。有了朋友和亲人的关怀后 ,人们都有自尊自重的欲望 ,需要自己的实力成就得到承认 ,从社会上得到个人的荣誉和威信 ,还有自信心。大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多通过优异的学业和特殊的才华、得体的举止、高的精神境界等合理的方式获得 ,但也存在一部分学生通过购买名牌、高消费等方式-197 教育园地教育园地CANGSANG 满足自尊的需要。三、大学生特有消费心理导致的消费行为受社

    10、会不良消费观念及消费心理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存在消费误区。消费误区是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存在不正确的 ,对环境对社会存在潜在危害的甚至于违法的消费行为。 1.炫耀心理。即对自尊的需要 ,过分地注重自身的形象 ,过度地表现自己 ,其实质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 ,对自身形象的关注无可厚非 ,但过度则是不可取的。主要表现为通过购买名牌、贵重商品来达到宣传自己夸耀自我的目的。如部分大学生以拥有各类名牌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 ,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据中国青年研究调查 ,大学生手机费用的 80.2%由家庭供给 ,12%靠节约日常生活费 ,仅 6.7

    11、%依靠勤工俭学支付。许多人用手机聊天 ,每月话费要花百余元 ,更有甚者不顾及自己的经济状况 ,盲目跟随潮流 ,“打肿脸充胖子 ”,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2.从众心理。个体受群体其他多数人的影响 ,而在知觉判断信仰行为等多方面服从大多数人的标准的心理状态。出于归属的需要 ,大学生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融入到集体当中 ,其消费心理受到参考消费群体的影响 ,而与群体的消费习惯一致。如男生为了装出自己有男子气质 ,随波逐流抽烟喝酒 ,女生则表现为对名牌服装化妆品的消费。大学校园中形成的 “生日热”、 、 、 等与从众心理有密切关系。“旅游热 ”“追星热 ”“老乡会 ”3.攀比心理。在群体

    12、活动中 ,总是想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群体模仿消费中出现的压倒对方以求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 ,是大学生强烈好胜心的副产品。反映在消费上就是追风赶潮相互攀比 ,力争主宰校园消费文化。过分重视名牌效应而不顾自己的人格塑造。过生日 ,考试得高分 ,当了学生干部 ,入了党 ,评上奖学金 ,比赛获奖都要请客 ,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 ,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 ,赴宴者送的礼物也就越贵重。人情风的蔓延 ,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 ,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四、对策与建议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1.社会 :努力营

    13、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环境。当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交往活动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社会缺乏健康的消费文化方式的引导 ,社会上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基础。大学生对消费的认识及消费行为呈现明显的不稳定性、片面性、极端性等特点。学生阶段正是长知识和养成良好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也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 ,社会各界要努力树立健康的消费风尚 ,企业要进行正确的宣传 ,倡导消费文明 ,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 ;强调绿色消费 ,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 ,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 ,实现最大的消费效

    14、益等等。通过倡导消费文明 ,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 ;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 ,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2.学校 :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目前 ,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198 消费观的内容 ,普遍缺少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的教育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应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学校首先要注重对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对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全面、客观。要加强基本国情教育 ,提倡适度消费 ,加强艰苦奋斗、

    15、勤俭节约教育 ,促进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的形成 ,另外 ,可开设理财相关课程和讲座 ,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学校应加强超前消费的风险意识教育 ,开展消费道德及理财教育 ,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环境 ,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 ,形成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在学生自制力有限的情况下,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 ,为他们提供一个理性消费的氛围。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正确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引导他们走向合理、科学、健康的消费方式。 3.家庭 :为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心理打好基础。家庭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心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 ,父母日常生活中消费的原则

    16、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 ,不少家长自己节衣缩食 ,却给孩子设计了 “吃的讲营养 ,穿的要漂亮 ,玩的要高档 ,用的要排场 ”的理想模式。孩子们成了家庭生活的中心 ,成了家中的 “太阳 ”,以超前消费为特色的生活方式误导了学生的消费心理 ,助长了学生不良的消费行为。作为父母应该首先培养自己的正确消费观念 ,坚持正面教育 ,科学引导 ,懂得消费的合理性 ,给予孩子一定的消费自主权的同时要注意 “家情 ”的教育 ,对消费要求有意识地给予区分 ,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 ,加强劳动教育 ,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4.自身 :加强消费教育 ,提高消费技巧。大学生要加

    17、强自身消费教育 ,提高自我的消费技巧 ,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应该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 ,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消费。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 ,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学会对超前消费说 “不”。自觉增强和完善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客观地自我评价 ,加强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提高文化底蕴 ,提高认知能力审美能力 ,抵御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 ,作有头脑的消费者。自觉学习一定的商品知识和消费技巧 ,积累消费经验 ,提高自己的财商。从表面上看 ,大学生消费是个人行为 ,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

    18、、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建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 ,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对大学生乃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全方位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参考文献 : 1成四堂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内容的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6,(11). 2谢保杰 .试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综合版 ),2005,(4). 3张天华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成因研究 .商场现代化 ,2007, (13). 4徐佳丽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成因浅析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2006,(4). 5陈桂生 .新时期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对策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1).姜薇薇 江苏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张文娟 ) 20083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54440.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