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乐清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 资源ID:16050481       资源大小:32.91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乐清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1、乐清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乐清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前 言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乐清市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三种类型。我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全面推进了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的城市化总体发展框架已经形成,并提出了“2010年乐清将成为浙江东南沿海集工贸、旅游、港口于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战略。我市地质环境脆弱,随着城镇发展和基础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地质灾害有逐年增多的趋

    2、势,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和造成的损失也不断增大。至2004年底,全市共查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184处。特别是2004年8月12日,第14号台风“云娜”进入乐清市北部山区,使其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诱发了数量众多的地质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死亡42人、倒塌房屋288间,直接影响到我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我市是全省较早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县(市)之一。乐清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12015年)实施四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是遭受“云娜”台风后,全市地质灾害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地质灾害点成倍增加,致使原规划难以适应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

    3、等工作的需要,修编乐清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切实保护地质环境,促进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历次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为基础,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温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及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乐清市城镇体系规划、乐清市中等城市总体规划及各部门专项规

    4、划,编制乐清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适用于全市范围。规划期限20052020年,近期为20052010年,中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04年。一、 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1自然地理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背山靠海,行政隶属温州市。南与温州市仅一江之隔,东临乐清湾,西与永嘉县毗邻,北与台州市区接壤,东北部与温岭市交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7051211519,北纬275734283226。南北

    5、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市陆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有岛屿14个。乐清市地形属浙南低山区和沿海丘陵平原区,素有“六山二水二分田”之称。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最高峰为雁荡山主峰百岗尖,海拔1056.6米。东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河网交叉,海拔35米。乐清湾是我省最大的海湾,市境内大荆溪、清江和淡溪,由西向东注入乐清湾。全市海岸线129.64公里,海塘长约157公里。乐清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5.8。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64mm,年最大降雨量为3648.3mm(砩头站1

    6、990年),年最小降雨量为883.0mm(乐清站1979年),24小时最大降雨量874.7mm(砩头站2004年8月12日13日)。多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75天,暴雨日数为4.5天。降雨大多集中在4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3.5%,梅雨期和台风期的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全市下辖21个镇、10个乡,有910个行政村,1911个自然村。乐成镇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个中心(乐成柳市北白象)、两个副中心(虹桥、大荆)”的城市化总体发展框架已经形成。2004年底总人口116.23万人,人口密度990人/平方公里。乐清市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2

    7、52.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04亿元、第二产业151.44亿元、第三产业89.02亿元,财政总收入2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17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47元。乐清市交通发达,104国道与甬台温高速公路基本平行贯通全境,规划中的甬台温铁路也将穿境而过。全市已实现乡乡通公路,行政村通车率达97%。乐清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现有五个码头,可直达上海、大连、青岛等大城市及外海,是我国东南沿海一个重要的海上门户。乐清市历史渊远,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情和民俗地方特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雁荡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年先后被批准为国家

    8、和世界地质公园。乐清市境内矿产资源贫乏,发现矿产14种,矿产地48处。目前开采的矿产主要有建筑石料、花岗石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山区,以露天开采为主,2004年开采总量300万吨。(二)地质灾害现状与趋势1地质灾害现状本规划所涉及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沉降。到2004年底,全市查明各类地质灾害共184处(附表1),除天成乡地面沉降属缓变型地质灾害外,其余均属突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乐成镇以北的25个乡镇,尤以福溪乡、仙溪镇、龙西乡、岭底乡、大荆镇五个乡镇最为集中。我市地质灾害总体上具有分布广、规模小、稳定性差、危害大的特点。截至2004年底,地质灾害共造成

    9、4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尚潜在直接威胁5000余人和5050万元资产的安全。滑坡 滑坡是我市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共73处,占灾害点总数的39.7。分布在18个乡镇,其中龙西乡、福溪乡、岭底乡、大荆镇四个乡镇分布较为集中,共34处。滑坡规模均为小型,以浅层土质滑坡为主。多由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所诱发。滑坡所造成的损失较大,如福溪乡西庄岭里公路滑坡(YQS072)造成滑坡体下方3间房屋倒塌,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崩塌 崩塌也是我市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共72处,占灾害点总数的39.1,崩塌分布在21个乡镇,其中龙西乡、福溪乡、大荆镇三个乡镇分布相对集中,共23处

    10、。崩塌规模均为小型,一般在几十几百立方米之间,主要为人类不规范的工程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高陡边坡,少数为自然斜坡的危岩体。崩塌体一般为岩土体在暴雨与重力的作用下突然失稳而形成的,具有突发性,难以防范,一旦发生,造成损失较大。泥石流 泥石流是我市的重要地质灾害类型,共38处,占灾害点总数的20.7,绝大部分发生于“云娜”台风期间。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仙溪镇、龙西乡和福溪乡三个乡镇,共28处。泥石流堆积体方量均小于2万立方米,属小型泥石流,主要由特大暴雨诱发。我市所有地质灾害类型中泥石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惨重,龙西乡上山村、仙溪镇石碧岩村、白岩山村和福溪乡凤溪村等四处泥石流灾害造成37人死亡,冲毁房屋7

    11、7间,损失十分巨大。地面沉降 全市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仅见于天成乡1处,范围约7平方公里,沉降中心区位于埠头村,初步估计沉降量约0.81.0米之间,目前已基本稳定,但是若继续过量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将进一步发展,潜在危害较大。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我市西部的低山丘陵区是地质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带,具备地质灾害发育的必要条件,尤其是我市北部仙溪镇龙西乡福溪乡一带,在一定的强降雨条件下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云娜”台风后,乐清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点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虽然灾害规模较小,但是数量多、分布广,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潜在危害较大,若遇台风强降雨,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12、。未来几年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势必更趋于频繁,其强度也将不断加大,极易因人类工程活动引发新的地质灾害。乐清市现已查明的地质灾害点中大部分处于不稳定或基本稳定状态,在降雨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再次发生地质灾害。因此,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将十分繁重。(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1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全面深入我市各级人民政府对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工作非常重视。2000年8月首次对全市地质灾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在全省较早地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6月,在对全市地质灾害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提交了乐清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云娜”台风之后,浙江省国土资

    13、源厅组织有关力量对乐清市北部山区3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2004年9月至12月,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对全市地质灾害进行了全面核查与补充调查。各次调查共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84处,基本查明了全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等。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明显加强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并落实了相关职责;建立了汛期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3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为了从源头上杜绝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

    14、质灾害,在土地预审、矿业权设置等环节严格执行部、省有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各项制度,近年来对相关建设项目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4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初步建成了市、乡镇(国土资源所)、村三级地质灾害管理体系。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墙面标语、警示牌等手段,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发放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和避险卡,使地质灾害的防治真正扎根于群众,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网络体系。5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加强了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的资质管理,提高了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的质量与水平,对危险性较大

    15、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陆续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或搬迁避让,并付诸实施,成效明显。(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十分艰巨、繁重,特别是“云娜”台风后,乐清市地质灾害点数量成倍增加,监管和防治任务也成倍以上增加;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全市尚需进一步完善防灾体系,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目标与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需进一步明确;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欠缺,各部门协调配合有待加强,群众的防灾意识需进一步提高等等。二、 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16、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结合乐清市实际,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督管理体系,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效遏制地质环境恶化,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地质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避免和解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因此,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抓好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的调查与防

    17、治,优先安排重要地质灾害点的治理。2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决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变消极被动的应急避灾为积极主动的减灾防灾,使地质灾害防与治协调统一。3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的原则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和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不同规划期地质灾害防治目标、防治对策与措施。把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其它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地质灾害防治应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近期规划目标突出体现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中远期规划目标突出体现指导性、前瞻性。4坚持“群专结合”的原则建立全

    18、市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群专结合监测预报网体系。5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防治经费,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6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应用新理论研究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防治地质灾害;建立科学完善的防治工作体系,力求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做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三)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三级地质灾害分级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防灾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使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得到治理或搬

    19、迁避让,一般地质灾害点落实长期动态监测,严格控制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的数量和经济损失明显减少。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防止地面沉降。建成和完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建立起为全社会服务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实现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建立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建立一支管理机构健全、人员组织落实、反应快速的地质灾害防灾抗灾的专门队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全面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实施,全面促进我市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地质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20、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近期目标(20052010年)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行政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努力营造国土资源部门主要抓,水利、交通、旅游、建设等部门共同抓的管理氛围,形成各部门分工协作、协调一致的运作机制,逐步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健全的群测群防体系,在重点地质灾害点建立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基本建立三级地质灾害分级管理体系。对全市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所有乡镇完成11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编制工作,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基础依据。开展“小流域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工作。对全市主要地质灾害点要及时勘查、治理,结

    21、合下山脱贫政策对山区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点采取搬迁为主的防治措施;结合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对主要交通干线、主要城镇周边的矿山边坡进行全面整治。建立一支管理机构健全、人员组织落实、反应快速的地质灾害防灾抗灾的专门队伍。加大地质灾害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全民的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实现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向全社会提供质灾害信息咨询和服务,初步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通过上述工作,使全市70%以上需要治理或搬迁的地质灾害点得到治理或搬迁,全市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降低,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和潜在经济损失减少70%的规划目标。3中远期目标(20112020年)进

    22、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行政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形成长效机制。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网络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地质灾害三级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完成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对新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进行治理或避让,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和受直接威胁的财产明显降低。不断完善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通过上述工作,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总体目标,实现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使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三、 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域(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

    23、易发区是指地质环境条件脆弱背景下,在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中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主要考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灾害现状、发育强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因素,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的结果,对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进行分区。本规划将全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中易发区(B)、低易发区(C)和不易发区(D)(见附图1、附表2)。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是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高的区域。全市共划定突发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3处(见附图1、附表2),面积共3.04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0.26%,区内已查明地质灾害39处,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1.2%,其中滑坡(隐患)13处、崩塌(隐患)7

    24、处、泥石流(隐患)19处,大多具有稳定性差、危害程度大的特点。(1)赵家辽高易发区(A-1)该区位于智仁乡赵家辽村山体斜坡处,面积0.27平方公里,属于低山区,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统西山头组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及下白垩统馆头组中厚薄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凝灰岩,属于较坚硬岩组,构造、节理发育,岩石呈碎裂结构,松散覆盖层厚度大。赵家辽村附近地质环境脆弱,共发现4处土质滑坡,目前均处于蠕滑状态,主要因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开挖坡脚,在强降雨诱发下导致古滑坡复活。(2)大岩头高易发区(A-2)该区位于双峰乡大岩头村鸡登岙自然村,面积0.26平方公里。该区属于低山区,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小平田组流纹质晶玻屑

    25、熔结凝灰岩,属于坚硬-较坚硬岩组,沟谷发育。该区已有地质灾害点2处,泥石流隐患和崩塌隐患各1处。泥石流隐患位于主、次冲沟的汇合处,鸡登岙自然村崩塌隐患位于北西侧山坡,数年前发生过危岩下落的情况,未造成人员伤亡。在强降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易发生泥石流和崩塌。(3)凤溪高易发区(A-3)该区位于福溪乡凤溪村一带,面积0.32平方公里。该区属于低山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潜英安玢岩及下白垩统小平田组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属于坚硬-较坚硬岩组,断裂构造发育,沟谷发育。该区已有地质灾害点5处,其中泥石流(隐患)2处、滑坡2处、崩塌1处。“云娜”期间泥石流灾害造成18间民房被冲毁,4人死亡。(4)仙溪镇蔡家岭、

    26、石碧岩、白岩山高易发区(A-4、A-5、A-6)分布于仙溪镇蔡家岭村下潭自然村中段自然村、石碧岩村高塘村横山自然村、白岩山隔坑村一带,面积0.93平方公里,属低山丘陵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小平田组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其次为石英正长岩,属坚硬-较坚硬岩组,沟谷发育,切割强烈。区内已查明地质灾害点13处,以泥石流为主,有10处泥石流、2处滑坡、1处崩塌,造成15人死亡,大量民房被毁。(5)龙西乡上山、兰田、庄屋、贵坑、显圣门高易发区(A-7、A-8、A-9、A-10、A-11)分布于龙西乡上山村仙人坦村、兰田村、庄屋村、贵坑村南山自然村、显圣门村一带,面积共1.05平方公里,均属低山丘陵区

    27、,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小平田组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其次为石英正长岩,属坚硬-较坚硬岩组,断裂、节理构造发育,沟谷发育,切割强烈。区内已查明地质灾害点13处,其中滑坡4处、崩塌4处、泥石流5处,地质灾害造成18人死亡、大量民房被毁。(6)岭底乡竹龙岙、上岙高易发区(A-12、A-13)位于岭底乡竹龙岙村和上岙村一带,面积0.21平方公里,属于低山区,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小平田组流纹质凝灰岩夹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及潜安山玢岩,属于坚硬-较坚硬岩组,但岩石节理构造发育,结构破碎,风化强烈,松散覆盖层厚度。断裂构造发育,沟谷发育一般。区内已有地质灾害点4处,以滑坡为主,有3处,泥石

    28、流隐患1处。在强降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坡。13处高易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监管要求是:(1)加紧实施搬迁避险工程。(2)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3)修订灾害点的防治方案,调整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卡。(4)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做好新老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5)区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都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6)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保护好地质环境。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是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中等的区域。全市共划定突发性地质灾害中易发区25处(见附图1、附表2),面积共20.41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74%,现已查明地质灾害点54处,占全

    29、市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9.4%,其中滑坡23处、崩塌21处、泥石流10处。该区多属低山丘陵、沿海丘陵及残丘地貌,出露地层岩性为晶玻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流纹岩及侵入岩体、潜火山岩等,属于坚硬-较坚硬岩火山岩岩组或坚硬侵入岩岩组,构造以节理为主,局部断裂构造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如沟口建房挤占堵塞沟道、沟道两侧垒石造地耕种等,在强降雨作用下易产生泥石流隐患;在山体斜坡地带采石、修路、建房等形成一定规模的人工边坡,局部破碎,容易产生滑坡、崩塌,对道路、工厂、车辆、行人及住户构成一定的威胁。该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管要求是:(1)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2)修订灾害点的

    30、防治方案,调整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卡。(3)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做好新老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4)区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都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5)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保护好地质环境。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是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低的区域。全市共划定突发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25处(见附图1、附表2),面积共842.37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71.75%,现已查明地质灾害点90处,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总数的48.9%。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中低山丘陵、残丘及海岛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一般。但是这些地区一旦不规范利用山体,如沟口建房挤占堵塞沟

    31、道、沟道两侧垒石造地耕种、采矿、修路、切坡建房,将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隐患。该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管要求是:(1)区内工程建设项目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2)尽量避免在斜坡地带进行切坡等工程活动,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和监测工作。(3)对区内的地质灾害点有计划地进行防治;或要针对性地提出防治要求。(4)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保护好地质环境。4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是指不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全市共划定突发性地质灾害不易发区面积308.18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6.25%,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宽阔的谷间盆地及海岛地区,包括虹桥镇、天成乡、石帆镇、北白象镇、翁垟镇、七里港镇、黄华镇、象阳镇、柳市镇、蒲岐镇、磐石镇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乐成镇、南塘镇、南岳镇、清江镇、大荆镇、雁荡镇等镇的平原地区。区内地质环境条件简单,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发育,天成乡有1处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不易发区防治与监管要求是:(1)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切实保护地质环境。(2)村民建房和其他工程活动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引发地质灾害和地基不均匀沉降。(3)严格控制平原区开采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的进一步发展。(4)区内重要工程建设及


    注意事项

    本文(乐清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