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银行系统网络的建设方案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docx

    • 资源ID:16484812       资源大小:178.2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银行系统网络的建设方案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docx

    1、银行系统网络的建设方案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课题说明题目:银行系统网络的建设方案以某城市工行总行为中心,与处于不同地区的四家支行互联,要求采用DDN专线。四个支行的IP节点数分别为500(一支行)、380(二支行)、150(三支行)、500(四支行)。起始IP地址从194.68.18.0/21开始,且四个支行中一、二支行属于自治系统AS1,三、四支行属于自治系统AS2。要求:(1)各支行独立成立一个子网,说明总行与个支行连接情况;(2)采用CIDR子网划分技术,详细说明每个支行的网络号,子网掩码,该子网内IP情况;(3)假设现在一支行中的一台主机需要与四支行中一台主机通信,说明如何用边界网关协议B

    2、GP路由算法进行路由发现并生成路由表,查表完成通信过程。(内部网关协议为RIP)成员任务孙宇:题目分析以及总结,框架搭建,PPT张光:银行系统网络的设计吴杰:文字处理和书写实验总结张晓:word文档的整理和排版。沈磊:目录整理、上机实验和拓扑图的绘制。前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Internet的普及应用,商业银行开始驶上网络快车道,银行经营方式也呈现了网络化趋势。随着以因特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与推广,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金融全球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从此银行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网上银行发展阶段。 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的变更,

    3、使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的进军我们的现实生活,信息化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网络银行也越来越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它也将会取代我们传统的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银行为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也不断推出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近年来Internet在全世界的发展普及应用也给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在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近来再现的新生事物,它对银行业务与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网络银行是在Internet时代里金融电子化与信息化建设的最新内容,是电子银行的高级发展阶段,这是伴随Internet近来来在全世界的广

    4、泛应用而出现的新术语与新商务形式。网络银行是银行利用公用信息网络将客户的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从而实现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家中和手中的金融服务系统。网络银行是一种崭新的网上金融系统。它突破实物媒介等传统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性,缩短了客户与银行的距离,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便捷、实时的快捷金融服务。网络银行是新生的事物,它是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银行系统网络的建设方案摘要:银行系统网络是银行运营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平台将信息交换、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和监控有机结合起来,贯穿整个信息系统的所有层次,是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5、关键词:DDN专线 ,CIDR子网划分 ,网络拓扑,边界网关协议(BGP);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让学生能用具体的实践成果来体现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学生提高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加深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其具体来讲,安排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二是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神秘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生应该能加深对网络基本知识的理解,全面的了解DD

    6、N专线,CIDR子网划分的具体内容和应用。通过网络拓扑的构建,加深对网络七层结构的理解。课程设计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的,各成员之间应该学会互相合作,分工细致,努力完成各自的任务,把课程设计尽量做得完善。真正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二、设计分析2.1 需求分析近年来,信息化和网络化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上网设备的普及,以及网络提供的高效的资源和服务,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今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刻并且深远的影响。随着Internet的普及应用,商业银行开始驶上网络快车道,银行经营方式也呈现了网络化趋势。随着以因特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与推广,银

    7、行的服务效率和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金融全球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由于银行所要求的信息的安全性和及时性,银行之间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变得势在必行。2.2 设计目的以某城市工行总行为中心,采用DDN专线与处于不同区的四家支行互联。2.3 设计要求1.采用CIDR子网划分技术。2.采用DDN专线技术。3.采用边界网关协议BGP路由算法进行路由发现并生成路由表,查表完成通信过程。4.IP地址从194.68.18.0/21开始。三、专业名词注解3.1 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外语缩写,1 中文缩写为“网协”.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

    8、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IP地址具有唯一性,根据用户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5类。另外,IP还有进入防护,知识产权,指针寄存器等含义。 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如今电信网正在与 IP网走向融合,以IP为基础的新技

    9、术是热门的技术,如用IP网络传送话音的技术(即VoIP)就很热门,其它如IP overATM、IPover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术的研究重点。3.2 TC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IP的传输层协议,由IETF的RFC 793说明(specified)。TCP在IP报文的协议号是6。TCP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面向连接意味着两个使用TCP的应用(通常是一个客户和一个服务器)在彼此交换数据包之前必须先建立一个 TCP连接。这一过程与打电话很相似,先拨号振铃,

    10、等待对方摘机说“喂”,然后才说明是谁。在一个TCP连接中,仅有两方进行彼此通信。广播和多播不能用于TCP。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集,它是为广域网(WAN)设计的。它是由ARPANET网的研究机构发展起来的。TCP/IP的标准在一系列称为RFC的文档中公布。文档由技术专家、特别工作组、或RFC编辑修订。公布一个文档时,该文档被赋予一个RFC编号,如RFC959(FTP的说明文档)、RFC793(TCP的说明文档)、RFC791(IP的说明文档)等。最初的RFC一直保留而从来不会被更新,如果

    11、修改了该文档,则该文档又以一个新号码公布。因此,重要的是要确认你拥有了关于某个专题的最新RFC文档。通常在RFC的开头部分,有相关RFC的更新(update)、修改(errata)、作废(obsolete)信息,提示读者信息的时效性。 3.3 BGP 边界网关协议(BGP)是运行于 TCP 上的一种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 BGP 是唯一一个用来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的协议,也是唯一能够妥善处理好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连接的协议。 BGP 构建在 EGP 的经验之上。 BGP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和其他的 BGP 系统交换网络可达信息。网络可达信息包括列出的自治系统(AS)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效地构造了

    12、AS 互联的拓朴图并由此清除了路由环路,同时在 AS 级别上可实施策略决策。BGP属于外部网关路由协议,可以实现自治系统间无环路的域间路由。BGP是沟通Internet广域网的主用路由协议,例如不同省份、不同国家之间的路由大多要依靠BGP协议。BGP可分为IBGP(Internal BGP)和EBGP(External BGP)。BGP的邻居关系(或称通信对端/对等实体)是通过人工配置实现的,对等实体之间通过TCP(端口179)会话交互数据。BGP路由器会周期地发送19字节的保持存活keep-alive消息来维护连接(默认周期为30秒)。在路由协议中,只有BGP使用TCP作为传输层协议。图13

    13、.4 DDN专线DDN专线接入向用户提供的是永久性的数字连接,沿途不进行复杂的软件处理,因此延时较短,避免了传统的分组网中传输协议复杂、传输时延长且不固定的缺点;DDN专线接入采用交叉连接装置,可根据用户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内接通所需带宽的线路,信道容量的分配和接续均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使用户可以开通各种信息业务,传输任何合适的信息,因此,DDN专线接入在多种接入方式中深受用户的青睐。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用户提供永久性和半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既可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可用于传送数字化传真,数字话音,数字图像信号或其它数字化信号。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是指用

    14、户间建立固定连接,传输速率不变的独占带宽电路。半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对用户来说是非交换性的。但用户可提出申请,由网络管理人员对其提出的传输速率、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和传输路由进行修改。网络经营者向广大用户提供了灵活方便的数字电路出租业务,供各行业构成自己的专用网。主要优点如下:通信保密性强,特别适合金融、保险等保密性要求高的客户需要。传输质量高,网络时延小,通信速率可根据用户需要按N*64Kbps选择。信道固定分配,充分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保证用户的带宽不会受其他用户的影响。用户通过这条高速的国际互联网通道,可构筑自己的Internet、E-mail等应用系统。用户网络的整体接入使局域网内

    15、的PC均可共享互联网资源。用户可免费得到多个Internet 合法IP地址及域名。用户可实现每天24小时全天候的信息发布,即用户可建立自己的Web站点,向国际互联网发布自己的信息或提供信息服务。用户可通过防火墙等技术保护内部网络免受不良侵害。用户可通过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私用网络功能,利用首创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安全、可靠的企业网的国际网络互联,从而构建起企业的国际专用互联网络。3.5 CIDRCIDR(无类域间路由,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是一个在Internet上创建附加地址的方法,这些地址提供给服务提供商(IS

    16、P),再由ISP分配给客户。CIDR将路由集中起来,使一个IP地址代表主要骨干提供商服务的几千个IP地址,从而减轻Internet路由器的负担。CIDR 对原来用于分配A类、B类和C类地址的有类别路由选择进程进行了重新构建。CIDR用 13-27位长的前缀取代了原来地址结构对地址网络部分的限制(3类地址的网络部分分别被限制为8位、16位和24位)。在管理员能分配的地址块中,主机数量范围是32-500,000,从而能更好地满足机构对地址的特殊需求。CIDR 地址中包含标准的32位IP地址和有关网络前缀位数的信息。以CIDR地址222.80.18.18/25为例,其中“/25”表示其前面地址中的前

    17、25位代表网络部分,其余位代表主机部分。CIDR建立于“超级组网”的基础上,“超级组网”是“子网划分”的派生词,可看作子网划分的逆过程。子网划分时,从地址主机部分借位,将其合并进网络部分;而在超级组网中,则是将网络部分的某些位合并进主机部分。这种无类别超级组网技术通过将一组较小的无类别网络汇聚为一个较大的单一路由表项,减少了Internet路由域中路由表条目的数量。3.6 网络七层结构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18、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其中高层,即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即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分层优点:(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各层的功能。大多数的计算机网络都采用层次式结构,即将一个计算机网络分为若干层次,处在高层次的系统仅是利用较低层次的系统提供的接口和功能,不需了解低层实现该功能所采用的算法和协议;较低层次也仅是使用从高层系统传送来的参数,这就是层次间的无关性。

    19、因为有了这种无关性,层次间的每个模块可以用一个新的模块取代,只要新的模块与旧的模块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接口,即使它们使用的算法和协议都不一样。网络中的计算机与终端间要想正确的传送信息和数据,必须在数据传输的顺序、数据的格式及内容等方面有一个约定或规则,这种约定或规则称做协议。图2 体系模型图四、方案设计.1 拓扑图图3.IP地址分配一支行节点数:网络号:子网掩码: 范围:二支行节点数:网络号:子网掩码:范围:三支行节点数:网络号:子网掩码:范围:四支行节点数:网络号:子网掩码:范围:网络号:子网掩码:范围:.3 实验截图图4图5 五、实验总结 这次课程设计,老实说遇到很多麻烦,因为小组没有合理的规

    20、划好时间,动手开始做的时间比较晚,而且小组成员学科知识掌握的都不是很牢固,只能一边学习一边做,所以遇到很多困难。很多次计算好了,又推翻,再计算,又推翻。找了好多同学帮忙,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现在也不能对这个题目百分之百的理解,但是通过这几天找资料,问同学,看书的过程,确实学到了很多平时落下的知识点,受益很多。感觉知识还要在平时的积累,在平时下功夫。 这次课程设计,虽然中途磕磕绊绊,但还是走到了这里,不喜欢合作的几个人,还是学会了合作,大家都在尽最大努力把它做好。我们还在不断完善,希望最后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而且真正的学到知识。参考文献:1. 张公忠,现代网络技术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1 月2. 吴功宜等,计算机网络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年 7 月3. 吴功宜等,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4 月4. 吴企渊等,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 月5. 张基温,信息网络技术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年 8 月


    注意事项

    本文(银行系统网络的建设方案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