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6周周练试题.docx

    • 资源ID:16510700       资源大小:95.8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6周周练试题.docx

    1、高二历史下学期第6周周练试题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6周周练试题考试日期:2017年3月16日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9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

    2、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3.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抗敌牌)。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4.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

    3、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5. 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6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

    4、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7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8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

    5、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9.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0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受国家干预经济

    6、思潮影响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 B C D11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表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年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苏联)1909191109056461919192189110321419291931205764053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12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

    7、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近代企业家具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13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14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

    8、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15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1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1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

    9、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18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西方列

    10、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 B C D19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收入来源1850年前19世纪90年代早期20世纪初地税、贡粮303233外贸关税42339捐纳功名及官职454其他收入累计5.62827总计43.688103A.农业税始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苛捐杂税日益沉重,人民苦难加深C.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D.卖官鬻爵越来越严重导致世风日下20. 1896年,清政府设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同时将商部和传统的工部合并,成

    11、立农工商部。这些机构的设置说明清政府()A.将地方督抚的财权收归到中央 B.顺应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需要C.加强中央政府发展实业的职能 D.达到通过行政改革以消弭革命目的21.下面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清政府借款修建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清政府独立筹资官商合办里程(千米)4 171.22 746.11 042.41 042.4占总里程的比重46.3%30.5%11.5%11.5%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的修建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无从发展C.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的修筑权和经营权D.清政府通过独资、贷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22.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

    12、”,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这在当时()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23.1914年,无锡商人荣宗敬兴奋地点燃了爆竹,庆祝自己在上海的第三家面粉厂成立。三年后,他已拥有10个工厂,一昼夜可出面粉4.2万袋。这位面粉大王还同时进军纺织业,在衣、食两大民生产业中攻城掠地。对今天的企业来说,可从中得到的启示是()A.壮大企业规模,实行实业救国B.优化投资环境,支持资本扩张C.善于抓住机遇

    13、,提高企业效益D.利用政府支持,生产民生产品24.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11月3日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A.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调整D.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25.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

    14、生产简表(单位:吨)年代钢生铁煤锰矿1935年256,565787,06136,091,74731,4001936年414,315809,99639,902,98543,4001937年556,3437958,68337,230,46979,187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26.下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C.民族工业的分布在抗战后方趋于合理D.数量变化比

    15、较直观地反映了抗日局势27.1878年开始筹备,后设厂于杨树浦的洋务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在1893年不慎发生火灾,租界内的外国消防队拒绝前往救火。这从根本上反映出()A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有弊端B洋务派民用企业危及到列强利益C列强与清政府的矛盾进一步激化D外国消防队受制于租界章程规定28.学者蒋立文指出,大量史实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早在1912年就已到来。该观点认为“黄金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应是()A清朝政府政策的推动B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C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D列强放松侵略29.1895年前,上海已建立了少数近代企业,但总体规模不大。1895年之后,上海就出现了制造企

    16、业纷纷开张的局面,工业发展变得生机勃勃。这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发展 B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C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30.分析下列表格数据:1840年前与1865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单位:万包时间总销售量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1840年前6.40.9(14.06%)5.5(85.94%)1865年10.14.2(41.58%)5.7(56.43%)1894年16.028.23(51.94%)7.79(48.06%)下列各项中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D中

    17、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二、非选择题:(共20分)31、必做题:(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横峰中学2016-17学年度下学期周练试卷(第6周)高二历史答题卷班级: 姓名: 得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9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

    18、627282930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20分)31、必做题:(10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32、选做题:(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19、,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2016-17学年度下学期周练试卷(第6周)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9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 DBADA D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DDACDBC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 CCDDDB BCC二、非选择题:(共20分)31( 10分)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以商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知识、分析论证的能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归纳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行文上建议采用“总分总”

    20、的结构形式,即先亮明观点、在进行具体论述、最后概括总结。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32( 10分)解析 第一小问,从人口政策、经济措施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从积极、消极两方面综合分析。答案: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历史下学期第6周周练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