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docx

    • 资源ID:16602497       资源大小:870.16KB        全文页数:16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docx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教学点: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能力训练点: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 创新人格。德育渗透点: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 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 地球而学习的志向。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为什么要学习地

    2、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 地理现象入手, 让学生“想一想” 。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 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 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 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 活动 ,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突破此难点, 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 教师 举例说明。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

    3、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三、新课学习阶段: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 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 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3、教师 根据

    4、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 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资源被破坏、 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 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 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 理。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四、总结: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最后思考归纳, 为学好地理, 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 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 理信息材料。五、板书设计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 为了更

    5、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 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巩固练习:人类之家是哪里?作业:必作题: 学好地理,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选作题: 学习地理,课外应做好哪些准备?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 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的 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6、【教学难点】 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教学方法】 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地球仪,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篮球。学生:搜集证明地球形状的资料,做一只带桅杆的纸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可能都提出过这些问题:地球究竟 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我们怎样认识和了解地球?从今天开始, 我们就共同讨论有关地 球的话题。在晴朗的白天, 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 给我们带来了光与热; 而在十五 的夜晚,我们又可见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给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银光。那么,我们居住的 地球是什么形状呢?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形状的呢?(通过问题

    7、引起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板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播放课件地球卫星照片。教师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是一个球体。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 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但在古代却是一个难 解之谜。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播放课件教材图 1.1 中天圆地方,天如斗笠。配音:文字解释见教材第 2 页。教师提问这两种观点能否作为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后讨论回答教师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 状的事例吗?(这样引入新知识,有亲和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讨论后回答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

    8、海边,遥望远方驶来的船只, 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 是船先消失。(找两组同学用做好的纸船到前台在地球仪上演示,其他同学观察思考。)教师提问假设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让学生将纸船放到桌面上演示。)学生回答船和桅杆同时看到。教师总结如果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船由远而近,由小变大,船的整体都能 看到。播放课件海边看船(动画显示)发生日偏食时, 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 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日面上, 就像给地球照镜 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播放课件日食照片,学生观察思考。哥伦布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 其中最著名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 哲伦的环

    9、球航行了。学生活动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或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讲述麦哲伦航行路线及有关故事。播放课件麦哲伦环球航行(动画显示小船的移动航线)学生活动观察并回答麦哲伦的航行路线(教师利用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进行科学观教育)教师总结在 1519 1522 年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以其自身的实验证明了大地是个圆球。那么还有更为科学的证据吗?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有,是地球卫星照片。教师总结直到 20 世纪,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人们 经过分析地球卫星发回的大量资料及地球照片, 特别是宇航员们有幸从太空看到了真实的地 球,确证地球是一

    10、个球体。教师提问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 从观察到真理的漫长岁月, 并付出了巨大的代 价。那么,从这一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教师边说边用多媒体演示,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多请几位同学回答并及时鼓励。教师总结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 对待科学要坚持严谨、执着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 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 发现和掌握真理。教师展示一只乒乓球和一只篮球。教师提问它们一样大吗?那么怎样说明球体的大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明认识球体大小的方法)教师板书地球的大小学生思考回答

    11、)还精确测定了地球的大小。 那么,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 5.1教师讲述 现代科技使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 地球究竟有多大?播放课件教材图 1.2 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分析图中数据并回答:地球的平均半径:亿平方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教师讲解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 6357 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 21 千米, 这也说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大球体。所以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课堂练习】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周,依次经过了 洋 洋和 洋。地球的形状是 体,它的平均半径为 千

    12、米。【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作业:必作题:1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2在地球仪上,蓝色表示?选作题: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不同的文字来表示什么?【评价建议】本节内容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实例,感知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是否认真观察思考,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后记】多媒体的应用,使课堂内容丰富,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促进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有效突破难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知识水平所限, 对于列举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不多或不确切。 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的事例多 进行观察

    13、和思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会制作简易地球仪。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 归纳出地球仪的基本 结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动手实践的能 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科学思维及探究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制作简易地球仪。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地球仪,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教学方法】 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合作探究等。【课前准备】教师:教学地球仪,教学挂图(一幅),制作地球的材料一份,学生分组( 2 4 人一组)。学生:每组准备一套学生地球仪,

    14、 乒乓球(一只) ,适合制作地球仪的圆形物品若干, 铁丝,胶布,橡皮泥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地球的形状怎样?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新课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全貌,研 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如:地图、地球仪等。展示教具地球仪教师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 地球仪的概念教师提问 大家知道,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海洋和陆地, 高山与平原、 江河湖海, 国家与城市等都是地理事物,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说明其上面都有哪些地理事物?学生观察地球仪并回答(只要学生观察地球仪说出的地理事物,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教师讲解

    15、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千差万别,数量巨大,因此,人们在地球仪上可以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地理事物相应的位置、形状和名称。那么,地球仪与真实的 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按小组讨论后回答。(让学生依据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教师总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点和线。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这个地轴在地球上也没有。教师提问 我们了解了地球仪的这些特点,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地球仪下一个定义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地球仪是人们依照地球的形状, 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 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

    16、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 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名称。所以它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师提问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2. 地球仪的作用教师总结 地球仪既可以方便我们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 又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 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今后,我们要经常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 所以, 同学们应当学会并习惯运用地球仪研究地球的方法。教师提问 仔细观察地球仪上标的点和线, 回答地球仪都有哪些重要的点和线?你能 依据地球仪说出来吗?学生讨论回答并到前台演示(地轴、两极、赤道、回归线等)教师总结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北面的叫北极, 位于南

    17、面的叫南 极,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圈是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是经线, 所有的经线、 纬线都相互垂直相交构成经纬网。 而所有这些点和线都在真实的地球上是不存 在的,它们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对地球仪有了初步了解,让我们亲自动手做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并标明经线、 纬线、北极、南极、赤道等。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 P45 所列步骤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地球仪。教师活动学生相互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评出优胜组,并给予鼓励性评价。课堂小结点明地球仪在今后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承转既然地球仪上的这些点和线在地球上不存在,为什么还要?(过渡下节,前后连贯,使教材的整

    18、体性更强)【板书设计】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评价建议】 本课内容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 了解其构造特点并会制作简易的地球 仪,教学评价时应注重学生是否认真观察思考, 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是否积极与他人合 作。【教学后记】 由于学生初步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并且每组都备有学生地球仪,因 而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并能积极观察思考问题。 在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中, 学生兴致更高, 课堂 气氛比较活跃, 教学效果较好。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差异因此有些小组制作效果很好, 而 个别小组效果欠佳,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会观察地球

    19、仪,知道纬线和纬度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地球仪及相关图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能力及观察分析 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纬线和纬度的判定【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分析归纳,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地球仪,经纬仪。学生:学生地球仪,用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找两位同学到前台指出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及赤道等。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仪上有一些重要的点和线, 其中有经 线,有纬线、那么什么是纬线?怎样区别纬线?教师板

    20、书三、纬线和纬度纬线播放课件教材图 1.7 ,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生观察图分析回答。教师总结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圈。 纬线作为地球仪上的重要 内容,具有很多特点。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思考下面的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1纬线呈什么形状?是一个圆还是半圆?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地球仪上的所有纬线长度是否都相等?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3最长的纬线叫什么?最短的纬线分布在哪里?4纬线可以指示什么方向?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回答。(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教师总结 (可演示经纬仪)通过观察我们可知: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圆,可称为纬 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其

    21、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为一点;所有的纬 线都指示东西方向。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可以找到许多条纬线,我们该怎样区分它们呢?(通过问题引起悬念,激发求知欲)学生观察地球仪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不同的度数,叫做纬度。其中赤 道就是地球仪上的 0纬线。教师板书 2. 纬度播放课件教材图 1.9 赤道纪念碑。学生观察并在地球仪上找出基多市及所在国家厄瓜多尔的位置。播放课件教材图 1.11 地球仪上的纬线。学生观察思考:1纬度数值的大小排列有什么规律?2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分布在什么地方?3度数相同的纬线怎样区分?用什么符号表示?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地球仪及

    22、教材图 1.11 后讨论回答。师生总结在地球仪上,纬度数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最大度数为 90即南北两极点,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北方”的英文“ North ”的开头字母“”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叫南纬, 习惯上用“南方”的英文“ outh ”的开头字母“”作代号。 北纬、南纬各有 900,北极点和南极点的纬度分别是 90和 90。教师提问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纬度数的排列规律。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北纬的度数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南纬的度数由赤道向南逐渐增大。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每位同学在已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画出赤道 300、 300、 600、 600、 900、 900等纬线,并注

    23、明度数,同时告诉学生纬度的三个范围低纬度( 00300)中纬度( 300600)高纬度( 600 900)(通过学生活动进一步掌握地球仪上纬度变化规律)教师活动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这些重要的纬线。教师提问若用一条纬线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最合适呢?播放课件南北半球的划分。教师讲解以赤道为界可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的是北半球,赤道 以南的是南半球。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等地理 名词,其实它们是几条比较特殊的纬线, 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并观察它们分别经过了你 的熟悉的哪些地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互相交流并给予鼓励。学生活动在已制作的简易

    24、地球仪上用虚线画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师生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内容。【板书设计】三、纬线和纬度1. 纬线2. 纬度课堂训练】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作业: 必作题: 写出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选作题: 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评价建议】 由于本课涉及概念较多, 教学评价不宜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概念的掌 握,而应重视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是否对概念理解, 是否从图像中归纳信息, 是否积极 参与了教学活动等。【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较多且比较抽象,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便于学生建立准确 的空间概念,多媒体的演示,生动形象地使学生获

    25、得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能较好的促 进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发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效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会观察地球仪,知道经线和经度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经线和经度的判定【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比较分析、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教学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生地球仪、已制作好的简易地球仪【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对地球仪上的纬线和纬度有了初步认

    26、识, 地球仪上不仅有我 们熟悉的纬线, 还有很多经线, 了解经线和经度, 对于我们进一步全面认识地球仪,了解地 球上地理事物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板书四、经线和经度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表格学生活动 将学生分男女两组以竞赛的方式观察地球仪归纳填表, 注意与已学纬线的 知识进行对比。(给学生以充分时间自主探究,教师给予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活动依据表格内容分别提问学生活动男女同学抢答,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教师提问什么是经线?经线与纬线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连接地球南北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交。师生总结 经线是指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也就是人们常说 的

    27、子午线。教师提问观察地球仪,说明经线的形状特征,长度和指示的方向如何?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 (演示经纬仪)通过观察可知: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 示南北方向。播放课件思考题:地球上任何一点沿纬线方向前进,最后能否回到原出发地?如果沿经线呢?在地球上能找到一处四面都朝南或都朝北的地方吗?若能,它们分别在哪里?(课堂中设置练习, 让学生及时反馈所学情况,利于教师了解学生,也可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教师讲述与纬线相似,在地球仪上我们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不同的经线,人 们也给经线标注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教师提问经度的起点,也是从 0开始的。那么 0经线在哪里呢

    28、?它经过哪个国家的首都附近?又叫什么线?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教师总结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附近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上的那一条经线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师生总结地球仪上经度的范围是从 00 一直到 1800 之间,最大度数是 1800,从本 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度数相同的经线各一条。为了区别它们,人们把本初子午线以东的 1800 规定为东经,用“ E”作代号,把本初子午线以西的 1800 规定为西经,用“ W”作代号教师提问观察地球仪并思考,哪两个经度的经线只有一条?学生回答 1800 经线师生总结地球仪,只有 00 经线和 1800 经线有一条,其他度数的经线均有两条。教

    29、师提问请观察地球仪,看经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教师归纳依据地球仪分析: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的度数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西 经的度数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教师提问 同学们已经知道, 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两条经线可否组成一个大圆圈? 这两条经线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相差 180,如 0和 180经线; 20W 和 160E等。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并找出以下经线圈: 0和 180,45 E和有 135W,20W 和 160 E, 90E 和 90 W, 120E 和 60 W。学生活动后相互交流结果

    30、,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说出思路和方法。教师总结 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任何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 均等的半球。 那么刚才同学们找出的五个经线圈中, 哪一个最适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地球仪上找答案并及时给予鼓励。师生总结国际上习惯以 20W和 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半球,其原因 是这两条经线基本上在海洋上通过。 可较好的避免把非洲、 欧洲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带 来的不便。课堂练习播放课件教材图 1.13 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读图回答:七大洲在东西两半球的情况,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读图回答并相互交流,教师给予评价。作业 必作题:写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选作题:在已做好的简易地球仪上用彩色标出经线及度数,每隔 30划分条经线。【板书设计】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