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高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地理.docx

    • 资源ID:16645507       资源大小:2.56M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高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地理.docx

    1、三年高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地理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地理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6【大气运动】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7【大气运动】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

    2、林地带8【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答案】6C 7D 8A【解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引导中学地理教学要教会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学的视角和观点看待、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素养。试题以积云为切入点,“看云识天气”,身边地理无处不在。6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

    3、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错、C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D错。故选C。7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低温较

    4、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D对。故选D。8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通常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下垫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因此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A

    5、。【点睛】气温的日变化中,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下垫面最高气温出现在13:00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些学生容易误认为一天中最冷是半夜而误选D答案。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的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此时太阳辐射最强,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温度到达最高需要一段时间,约为13时左右,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导给大气吸收,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大气温度达到最高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的原因是:日落后太阳辐射消失,地面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不断散失热量,下面温度不断下降,虽然大气能以逆辐射的形式返还部分热量,但总体来说地面和大气的热量以支出为主,因此地面和大气温

    6、度均不断下降,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出现并不断增强,地面和大气才由支出热量为主转换为吸收热量为主,温度开始回升。(2019年北京卷)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图2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回答第3题。3【影响降水的因素】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率 D地形条件【答案】3D【解析】3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不直接影响降水量,A不对;从图中看,平顶山南部和北部的海陆位置差别不大,B不对;降水多少影响地区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不是影响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C不对;根据材料,“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市南部是

    7、山地,对海洋水汽抬升明显,降水多,北部为平原,降水少,D对。故选D。【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大气环流是主要因素,决定着降水多少的大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影响着降水的地方性分布规律。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使降水增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2019年北京卷)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7【常见天气系统】图示区域A地的风向为东南 B地有大雾出现C地未来有强降水 D地寒暖流交汇【答案】7C【解析】7根据地周围的等压线的分布,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不对;大雾出现需要大量的水汽、降温和静风天气

    8、,地此时受到大风天气影响,不会有大雾出现,B不对;地在未来几日要受到台风影响,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天气,因此未来有强降水,C对;地为日本暖流流经的地区,D不对。故选C。(2019年天津卷)读图1和图2,回答34题。3【常见天气系统】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A甲 B乙 C丙 D丁4【常见天气系统】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3C 4B【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天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的降水分布。高压区不能形成锋面,多干燥天气;只有在低压区,或者低压的低压槽部位才能形成锋面,形成阴雨

    9、区。相对应的区域中心应该是低压分布,结合选项只有丙符合题意。甲处长江中下游附近此时是受高压控制,晴天无降水,A错;乙处长江中游处于高压脊控制,也无降水,B错;丁此时的高压中心在海洋上,虽然东北地区有低压气旋分布,存在降水可能,但是长江中下游处于高压脊控制,无降水,D错。故选C。4北半球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符合上述的气压场只有乙。故选B。(2019年海南卷)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

    10、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1920题。19【热力环流】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20【热力环流】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答案】19C 20D19从材料可以分析出,谷风主要形成于白天,从图示信息尤其是11时以后的风向、风速信息可以看出,白天主要是北风,即当地谷风的风向是北风。故选C。20从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夜间主要是南风,白天主要是北风,可判断出该山谷为东西走向;从风速来看,南

    11、风强于北风,说明该山南高北低,南风在下坡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加速作用而导致风速加强。故选D。(2019年江苏卷)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常见天气系统】该月最可能是A3月 B6月 C8月 D10月8【常见天气系统】此时,澳大利亚A地天高云淡 B地干热风大 C地南风暴雨 D地北风酷热【答案】7A 8A【解析】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以及等压线的应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7该题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来判断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七月份吹东南风,而一月份吹西北风。根据图中等压线及其分布规律,可知澳大利亚西北部陆地上出现低压中

    12、心而海洋上为高压,因此此时吹西北风,应当是南半球的夏季。因此,该月份最有可能为三月份。该题也可以利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风向进行判断,澳大利亚西南部吹偏南风,也是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不同地区风向不同,可以选取不同位置进行判断。故选A。8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第一题可知,此时为澳大利亚夏季,因此天高云淡,气候比较干燥,为澳大利亚内陆沙漠地区气候干热,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多无风天气,B错误。根据等压线数值变化规律,地区近海为低压,因此该地主要刮南风,并且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响海洋,不可能有暴雨,水气较少。地陆地为低压,因此刮北风,为迎岸风,气候比较凉爽。故选

    13、A。【点睛】澳大利亚西南部吹偏南风,澳大利亚西北部吹西北风,都是南半球夏季。(2019年江苏卷)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9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10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热力环流】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20【大气热力作用】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10中A增大 B增大 C减小 D减小【答案】19AD 20BC【解析】考查大气热力作用以及热力环流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9云层的本质是小水滴,云层是水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蒸发形成水蒸汽并达到过饱和的状态,又吸附了空气中的的凝结核而

    14、产生的。因此,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过程是库区表层的水分受热膨胀上升,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水蒸气,吸附凝结核在高空形成了云海,而库区周围地方则盛行下沉气流。故选AD。注意水的区域对应云海,盛行上升气流。20云层会阻挡太阳光,云层多时对太阳的反射增强,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减小增大,地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减弱,增温减弱,因此地面辐射减弱,减少。云层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增大。故选BC。【点睛】该题的热力环流是库区表层水分为热源,而周围地区为冷源,关键在于云海的形成要弄明白对应的是上升气流。(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节选)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

    15、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2)【区域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8分)【答案】(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解析】(2)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本为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

    16、风气候区,但山高谷深,深谷的两侧为高山,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暖湿气流,当暖湿气流翻越高山后,气流下沉,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拔的下降,气温不断上升,同时气流下沉升温造成水汽难以冷却成云致雨,下沉气流成为干热风,使谷地气候变得又干又热;再加上谷地地形封闭,热量难以扩散,导致谷内气温更高。【点睛】学生应理解焚风效应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并能在解题时灵活应用。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使该

    17、地气候变得十分干热。2018年高考真题(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图37【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答案】7D【解析】7恩克斯堡岛位于70S和80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故选D。(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

    18、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4)。据此完成下题。9【气候类型的分布】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3所示的A地附近 B地附近 C地附近 D地附近【答案】9B 【解析】9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图中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B。(2018年北京卷)图4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67题。6【气旋的判读】据图推断A北京风速大,

    19、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7【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答案】6B 7A【解析】7据图可知,此时北京等压线较稀疏,风速小,且风向为西北风,A错误;据等压数值的递变可知甲地为一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B正确;据等压线数值的递变可判断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境内,C错误;台风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50hPa以下,据图可知,180经线经过太平洋,该处低纬度热带洋面没有形成台风,D错误。故选B。7据图可知,90E附近形成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强盛,北太平洋面为低压中心,即阿留申低

    20、压,可判断为北半球冬季。故选A。(2018年江苏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气候类型的判读】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2【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答案】1C 2B【解析】1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

    21、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C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D错误。故选C。2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选B。(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37【气旋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22分)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8分)(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分)(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4分)(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4分)37【答

    23、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解析】(1)读图可知,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

    24、说明该湿热气团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地区,而大西洋沿岸受山地阻挡,水汽难以深入美国中部,所以其主要源地是墨西哥湾。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于气团湿热,气温高,空气受热抬升,抬升时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放热,进一步带动空气抬升。气流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2)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分析其南北纵列分布的平坦地形对气流汇聚和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3)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4)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历时长短以及危害性三个方面分析,如龙卷风形态壮观,历

    25、史短难以发现,危害性大等。(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37【锋面气旋的判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图9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4分)(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8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4分)37【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

    26、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4)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解析】(1)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而内增大,则为高压;图中间有个由外而内等压值减小的部分,则为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方。(2)根据图中锋面的排列推测锋面数量为3个;图中左、右的冷锋和暖锋是因气旋中气流水平辐合,导致冷暖气流相遇而成,北边的冷锋是西北侧的高压(

    27、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水平辐散而形成。(3)从图中看,P点位于暖锋锋前,西北方较远处又有冷锋锋面,因此其分别受暖锋过境、暖空气控制、冷锋过境、冷空气控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其相应的降水、气温变化即可。(4)该区域处于中低纬亚欧大陆东岸,春季时南北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快,致使该天气系统活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锋面气旋这种天气系统。这组题中最难的是第(2)、(4)题。第(2)题中北部那个冷锋的形成解释较难,需要结合第(1)题得出的图示西北部的冷高压作答,即(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第(4)题中解释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难度较大,需要抓住气流水平运动的

    28、主要动力来自水平气压梯度力分析,该区域春季南北温差大使得气压梯度力大,导致天气系统活跃。(2018年江苏卷节选)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14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图14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15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16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1)【影响气温的因素】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_(2分)(2)【影响气温的因素】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24等

    29、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3分)【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解析】(1)结合图16可以很容易判断,夏季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南坡,冬季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2)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山脉,关中平原地势较低;且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2017年高考真题(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

    30、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9【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10【影响气温的因素】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11【气温的变化特点】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9B 10C 11D【解析】9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

    31、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气温日较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且积雪覆盖有保温作用,对。故选B。10由上题判断可知,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两曲线上下差异大,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故选C。11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结合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高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地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