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语文下册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巩固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16704358       资源大小:26.8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语文下册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巩固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1、九年级语文下册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巩固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知识1作者简介。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 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共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情况。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 等。这部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背景探寻。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

    2、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极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能。各国统治者也渐渐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3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叙述邹忌用日常生活中与徐公比美这样的小事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同时也表现了齐威王的开明和善于纳谏。说明了国君必须广开

    3、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4知识链接。战国策的写作特色战国策细节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其中许多篇章情节曲折,故事完整,人物形象丰满。如荆轲刺秦王,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安排,生动的细节描写,以及有关人物的映衬,把荆轲描写得血肉丰满。另外,冯谖、鲁仲连、唐雎、触龙、邹忌、聂政等众多人物,无不写得有血有肉,令人难忘。战国策出现了将一个人物的事迹集中写在一篇文章中的情况。如冯谖客孟尝君,冯谖一生的主要事迹: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全在一篇中记述,人物形象得到充分的展示。战国策善于取譬设喻。邹忌以自己受到妻、妾、客的蒙蔽为例,说服齐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就是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深刻

    4、的道理。此外,战国策善于用寓言故事说理。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鹬蚌相争”“南辕北辙”等,无不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战国策对后世史传散文和政论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5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皆朝于齐( ) 形貌昳丽( ) 朝服衣冠( )孰视之( ) 窥镜自视( ) 谤讥于市朝( )( )期年之后( ) 邹忌( ) 间( )进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 )(3)私我也( )(4)王之蔽甚矣( )(5)闻寡人之耳者( )(6)吾妻之美我者(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参考答案1国别体 三十三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狐假虎

    5、威 南辕北辙5cho y zho gun sh ku bang cho j zu jin6(1)修: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2)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3)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4)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5)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6)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7)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重点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这件家庭琐事是邹忌问妻、妾、客,他与徐公谁美这件事。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邹忌向他

    6、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4文中邹忌、齐王分别是怎样的形象?邹忌善于思考,善于进谏。齐王善于纳谏。5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

    7、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6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

    8、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7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邹忌是在比美中,在与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较,在暮寝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国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8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关键:一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上,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邻国进行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9邹忌进谏的结果怎样?齐王采纳了建议。下

    9、令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分别受上、中、下赏。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到时时间进再到无可进者。最后其他几个国家皆朝于齐,乃至于战胜于朝廷。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暮寝(qn) 期年(q) 朝服衣冠(zho)B窥镜(ku) 昳丽(y) 时时而间(jin)进C旦日(dn) 弗如(f) 皆朝(cho)于齐D臣妾(q) 孰与(sh) 数(shu)月之后2下面句子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吾与徐公孰美C忌不自信D宋何罪之有3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徐公比不上你那么美丽。C孰视之,自以

    10、为不如:仔细看他(徐公),自己认为自己比不上徐公美。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样看来,大王你的过错太多了。4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徐公/何能及/君也D此/所谓/战胜于朝庭5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邹忌修八尺有余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仔细)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缺点)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7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客之

    11、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A求石兽于水中B相与步于中庭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D万钟于我何加焉8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下联:_(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不超过40个字)(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下面是小明同学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甲】一、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监管网络,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

    12、时发现、及时处理。二、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律教育。【乙】三、学校应开展专题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甲】处画线句子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_”改为“_”。 【乙】处画线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_”。能力测试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

    13、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

    14、朝廷。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朝服衣冠王之蔽甚矣时时而间进莫不私王2翻译下列各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4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贞观二年

    15、,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节选自贞观政要)【注】禄秩:俸禄秩爵。规:贪求。公仪休:战国时鲁相。公仪,复姓。休,名。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臣之妻私臣 私:_(2)皆以美于徐公 以:_(3)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_(4)一朝彰露 朝:_(5)性嗜鱼 嗜:_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8(甲)(乙)

    16、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9请你分别谈谈从【甲】【乙】两文中获得的启示。真题练习【2019年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小题。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后汉黄琬,祖父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

    17、后果然。【注】屈原:战国楚国诗人。以:在。舟楫:泛指船只。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角黍:即粽子。黄琬:人名。琼:人名,即黄琼。太尉:官职名。诏:召见。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谓之竞渡 谓:_(2)何不言日食之余 何:_(3)从夕达旦 旦:_(4)是为大雨之兆 是:_2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公与之乘,战干长勺(曹刿论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18、)琼大惊,即以其言对。(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4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5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参考答案1C【解析】A项,“寝”读qn。B项,“窥”读ku;“昳”读y;“间”读jin。D项,“妾”读qi;“数”读sh。2B【解析】A项,应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C项,应为“忌不信自”。D项,应为“宋有何罪”。3D【解析】这句应译为:这样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太严重了。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音节停顿的划分能力。文言句子的音节停顿可以从语法和句子的意思两方面去考虑: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A项,应为“今齐地/方/千里”。B项,

    19、应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项,应为“徐公/何能/及君也”。5D【解析】A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或空间的一部分。B项,古义: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今义:方位词。C项,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理。D项,古今义相同,都是“不如”的意思。6B【解析】B项,蔽,受蒙蔽,在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7D【解析】例句与D项中的“于”均是“对,向”的意思。A项,“在”的意思。B项,“在”的意思。C项,“比”的意思。8(1)下联: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2)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3)有利 不良 引领 引导【解析】(1)本题

    20、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为主谓短语,人名+特点。“邹忌”对“威王”,“巧言善辩”对“广开言路”,“进言委婉”对“从谏如流”。(2)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受众的身份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达到说话的目的。注意本题的语境是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作为学生代表,要注意有称呼、讲述设立“校长信箱”的意义即可。(3)【甲】处“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中的“有利”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相矛盾,应将“有利”改为“

    21、不良”。“引领”与“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搭配不当。“引领”指带动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一般多用于人类社会。“引导”,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应将“引领”改为“引导”。1穿戴 受蒙蔽 间或、偶然 动词,偏爱【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服”“私”“蔽”皆作动词,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解析】本

    22、题考查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刺”“过”“上”“期”“虽”“进”等,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3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抓住“喻理”这个特点理解作答,以小喻大,以家喻国。4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意思接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中两小问在文中找到写齐王言

    23、行的相关语句理解作答即可。5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尊重对方”“发挥机智”“善于明理”这些角度作答即可。6(1)偏爱 (2)认为 (3)土地方圆 (4)有一天,一天 (5)特别喜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注意“私”在句子中是词类活用,用作动词,“偏爱”的意思。“地方”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指土

    24、地方圆,今义指空间的一部分。7(1)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严重了。(2)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中重点词语有:之,音节助词,不译。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中重点词语有:为,做;丧,丧失;亡,死;身,指人的生命。8【甲】文运用设喻的方式对齐王进行规劝,以自己所受蒙蔽为喻,悟出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由己及国,劝诫齐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乙】文中唐太宗以公仪休不贪人鱼而保住自己的禄位的例子

    25、,告诫君臣不要过度贪婪,贪婪则毁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及说理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结合关键句子作答。【甲】文中邹忌采用设喻的说理方法,用与徐公比美的生活小事设喻劝谏齐威王,齐威王认可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并且颁布了鼓励进谏的诏令,使齐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政治成效。【乙】文中唐太宗以“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的例子说明君臣不要贪,贪则毁身。9【甲】: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乙】:不能过度贪婪,利令智昏而失去应有利益的行为是愚蠢的。【解析】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两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旨

    26、来谈感悟启示。阅读【甲】文,邹忌釆用讽喻方法,可以得出人际交往的启示:和别人交往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委婉,要尊重他人,使他人能够愉快地接受。我们同时也明白了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阅读【乙】文,唐太宗博引古例,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的道理,告诫我们不要贪财。【参考译文】【乙】贞观二年,太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我曾说过贪婪的人并不懂得如何爱财。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优厚,一年所得的俸禄数目很多。如果接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也不过数万,一旦事情败露,官职俸禄都被削夺,这哪里是懂得爱财?(这是)因贪小而失大。以前的公仪休生性喜爱吃鱼,但他从不接受别人送给他的鱼,

    27、所以他能长久地吃到鱼。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1(1)称(2)为什么(3)早晨(4)这【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旦”是“早晨”的意思。2C【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舞于殿前”的“于”是“在”的意思,C项中“于”意思为“比”,故选C。3(

    28、1)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2)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对”是“回答”的意思,“及”是“等到”的意思。4赛龙舟、包粽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节日习俗的了解。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有自己不同的习俗。仔细阅读四个选项,辨析作答。仔细阅读文段一,从“竞渡”“

    29、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可以看出,这是端午节的两个习俗:赛龙舟、包粽子。5刘峻好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文章拟写题目的能力。记叙文类的题目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仔细阅读第三篇短文,可以看出,写的是刘峻勤奋好学的故事,可以拟题为“刘峻好学”。【参考译文】屈原在初五投江去世,楚国人用船只从水中打捞出,称作赛舟。另外,初五在江水中投放粽子来祭祀屈原,担心被蛟龙夺取,所以赛龙舟来追赶它。后汉的黄琬,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黄琼把他听到的日食情况报告朝廷。皇太后询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刘峻家境贫寒,酷爱读书,常常点燃火把,从晚上读到早晨。有时睡着了,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听说有奇异的书,一定去祈求别人借给他。齐国有一种鸟,常屈一只脚,在大殿的前面飞舞。齐侯向孔子请教,孔子说:这种鸟叫商羊。儿童有歌谣唱:天将大雨,商羊鼓舞。这是大雨的预兆。”后来果然这样。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语文下册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巩固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