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docx

    • 资源ID:16907961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docx

    1、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

    2、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的全部内容。第13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纲考点考法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重点)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重点)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难点)4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重点)5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重点)6陆地自然带的分

    3、布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对应关系。(难点)7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以区域图文资料、自然带分布图或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多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呈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5年4考)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概念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性质生产功能是自

    4、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CO2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CO2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O2的平衡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O2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所示:

    5、 1.在干旱、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提示: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水死亡,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功能失调的例子.(3)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域的发展变化。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示意如下: 2。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

    6、植被破坏严重,对中、下游的河床和湖泊以及下游三角洲有何影响?提示: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引起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中下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和湖泊蓄洪能力降低,易引发洪涝灾害;河流入海口处泥沙淤积,导致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如下表所示:要素相互作用气候大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水文各种水体之间

    7、以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存在水分的交换;水文是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地貌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风、波浪、冰川、地下水等影响生物受光、热、水、土等因素的制约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和意义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如下:(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

    8、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

    9、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

    10、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作出综合评价。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2016高考全国卷甲)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

    11、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解析:第1题,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的气流抬升,在一定的高度产生丰富的地形雨,故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先增后减;坡度越大的地区,降雪留存的难度越大,则积雪厚度越小,但在高山苔原带,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故选C;植被覆盖度与水分条件密切相关,而水分条件与海拔密切相关。第2题,东北地区位于季风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强烈的西北风使山地的西北坡成为迎风坡,受大风影响,产生冻害.第3题,积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雪层以下地面起到保温作用,降低气温大幅下降所造成的灾害程度.根据材料可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12、,东北长白山地区的降雪期推后,使地面在初冬没有雪层保护下迅速降温,冻害加剧.答案:1。C2。D3.C4(2016高考全国卷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解析:第(1)问,读图可

    13、知,堪察加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或南北走向);堪察加半岛属于季风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山脉东西部的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在山区,由于地形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分异较为明显.第(2)问,影响某区域生物种类或生物数量多少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和人文因素(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类型、居民的环保意识、生物保护政策等)两方面。第(3)问,甲地靠近河流,河流中有熊的重要食物鲑鱼,熊出没的概率大;甲地位于该半岛南部,且海拔较高,森林广布,易于拍摄者隐蔽;甲地位于山脉西侧,地处夏季风的背风一侧,降水较少,晴天较多,便于拍摄。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

    14、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和意义(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56题。5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6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15、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解析:第5题,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故B项正确。第6题,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影响,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耐寒、喜暖动物均可生存,故C项正确.答案:5.B6.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5年3考)1陆地自然带(1)成因(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3)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1。同一种气候类型只能形成同一种自然带吗?提示:同一种气候类型可能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如

    16、: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形成温带草原带或温带荒漠带.2同一种自然带只能发育在同一种气候条件下吗?提示:同一种自然带可能发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发育在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低纬和高纬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分布中纬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总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吗?提示:不一定。南北美洲西海岸的自然带是南北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17、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纬度位置的差异.(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海陆位置的差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要特别关注海拔高度的差异。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所在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3。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分

    18、布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图示非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现象(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

    19、生变化的现象。(2)具体表现实际分布的自然带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应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缺

    20、少陆地分布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高考山东卷)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风力 D光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沿OF方向,由高山荒漠带山地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依次递变,主要是热量发生变化,水分变化不明显;沿OE方向,由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依次递变,主要是水分发生变化,热量变化不明显,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可推出R所代表的自然

    21、带可能是温带草原带,故B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沿OF方向相同植被由高山类型逐渐过渡到温带类型,说明主导其变化的因素是热量,故A正确。答案:1.B2。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16高考全国卷乙)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34题。3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4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解析:第3

    22、题,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的海拔在4 300米左右;四川西部山地该海拔附近的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第4题,该山坡海拔 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少。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由于该山坡海拔2 0003 000米处较磷高累积区的海拔低,因此气温较高,A选项错误;该山坡海拔2 0003 000米处为森林植被,生物生产量较高,B选项错误;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则土壤水分减少不利于磷累积,C选项正确;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因此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累积,D选项错误。答案:3。A4.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5(高考北京卷)海洋是人类活动

    23、的重要舞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在达尔文看到的地景观和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解析:处在巴西东南部,受东南信风(带来大量水汽)及巴西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出现了热带雨林景观。处在30S40S的大陆西岸,安第斯山的迎风地带,受地形影响,随高度变化,水热状况发生变化,出现了山地垂直自然带。答案: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山地垂

    24、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图3)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的自然景观的差异。图1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图2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图3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

    25、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因而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山体的两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

    26、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

    27、连山脉D昆仑山脉(1)C(2)A(2017福州质量检测)下面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当野生动物大量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右图中序号、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3)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光照 D地形解析:第(1)题,野生动物主要向水热充足、草地茂盛的地方迁徙,图中区域位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

    28、交替控制,野生动物迁徙到甲地时,该地应为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正确。第(2)题,位于山麓地带,此处的自然带和该地水平自然带类型相同,为热带草原带;处位于山顶,且海拔在5 000米以上,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可知山顶夏季最低气温在0 以下,形成积雪冰川带。第(3)题,从右图可以看出,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南北两坡热量相当。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山地南坡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因此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较高,故其影响因素为水分。答案:(1)D(2)A(3)B(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29、。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A BC D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水文 D生物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 B整体性C差异性 D开放性解析:第1题,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泥沙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到后期陆生生物生长,演变过程结束;结合四幅图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故A项正确.第2题,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枯死、腐烂)是最早发生的现象,生物的生长是在营养素的条件下发生的,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的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生物,故D项正确。第3题,图中演变过程最初是由生物因素发生的变化

    30、,导致水文、地形等因素的改变,最终使环境整体发生变化,故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B项正确。答案:1.A2。D3.B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山麓地带植被分布,、ad均代表不同的植被。读图回答45题。4引起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地形 D河流5造成和a的植被分布范围、与d的植被类型存在差异的根本因素分别是()A地形、洋流洋流 B洋流、地形地形C洋流、风带洋流 D海陆分布、地形风带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著名山脉应为安第斯山脉,对比和b可知,为热带草原,b为热带荒漠,故甲为安第斯山脉的东坡.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山麓地带植被自北向南分别为热带雨林、热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