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材料腐蚀防护概论第八章高分子的腐蚀及耐蚀材料.docx

    • 资源ID:16926914       资源大小:63.9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材料腐蚀防护概论第八章高分子的腐蚀及耐蚀材料.docx

    1、材料腐蚀防护概论第八章高分子的腐蚀及耐蚀材料8.2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定义、类型和特点8.2.1 高分子材料腐蚀的定义 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其物理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逐渐变坏,以致最后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材料的腐蚀,通常称之为老化。这里,内因指高聚物的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及配方条件等。外因则比较复杂,包括物理因素,如光、热、高能辐射、机械作用力等;化学因素,如氧、臭氧、水、酸、碱等;生物因素,如微生物、海洋生物等。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主要表现在:(1)外观的变化 出现污渍、斑点、银纹、裂纹、喷霜、粉化及光泽、颜色的变化。 (2)物理性能的变化 包

    2、括溶解性、溶胀性、流变性能,以及耐寒、耐热、透水、透气等性能的变化。 (3)力学性能的变化 如抗张强度、抗曲强度、抗冲击强度等的变化。 (4)电性能的变化 如绝缘电阻、电击穿强度、介电常数等的变化。8.2.2 高分子材料腐蚀的类型 高聚物的老化可分为化学老化与物理老化两类。 (1)化学老化 化学老化是指化学介质或化学介质与其他因素(如力、光、热等)共同作用下所发生的高分子材料破坏现象,主要发生主键的断裂,有时次键的破坏也属化学老、化。因此,化学老化又可分为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引起的两种老化形式。前者发生了化学应,主键的断裂是不可逆的,常见的老化形式见表8-1,主要发生了大分子的降解和交联作用。表

    3、8-1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形式环 境形式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氧氧氧水及水溶液大气中氧/水气水或水气中等温度高温紫外线温室应力微生物热辐射化学氧化燃烧光氧化水解风化应力腐蚀生物腐蚀热解辐射分解 降解是高聚物的化学键受到光、热、机械作用力、化学介质等因素的影响,分子链发生断裂,从而引发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如:交联是指断裂了的自由基互相作用产生交联结构,如: 降解和交联对高聚物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降解使高聚物的分子量下降,材料变软发粘,抗张强度和模量下降;交联使材料变硬,变脆,伸长率下降。物理过程引起的化学老化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多数是次价键被破坏,主要有溶胀与溶解、环境应力开裂、渗透破坏等。溶胀和溶解是指

    4、溶剂分子渗入材料内部,破坏大分子间的次价键,与大分子发生溶剂化作用,环境应力开裂指在应力与介质(如表面活性物质)共同作用下,高分子材料出现银纹,并进一步生长成裂缝,直至发生脆性断裂;渗透破坏指高分子材料作用衬里,当介质渗透穿过衬里层而接触到被保护的基体(如金属)时所引起的基体材料的破坏。(2)物理老化 高聚物的物理老化仅指由于物理作用而发生的可逆性的变化,不涉及分子结构的变化。8.2.3 高分子材料腐蚀的特点高分子材料的腐蚀与本书前面所介绍的金属腐蚀有本质的区别。金属是导体,在常温下的水溶液中,腐蚀多以金属离子溶解进入电解液的形式发生,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用电化学过程来说明;而高分子材料一般不

    5、导电,也不以离子形式溶解,因此其腐蚀过程难以用电化学规律说明。此外,金属的腐蚀过程大多在金属的表面发生,并逐步向深处发展;而对于高分子材料,其周围的试剂(气体、液体等)向材料内渗透扩散是腐蚀的主要原因,同时,高分子材料中的某些组分(如增塑剂、稳定剂等)也会从材料内部向外扩散迁移,而溶于介质中。因此在研究渗入的介质与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和材料组分的溶出问题。8.3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机理8.3.1 介质的渗透高分子材料的耐蚀性与其抗渗透能力直接有关。腐蚀介质渗入高分子材料内部会引起反应。高分子材料的大分子及腐蚀产物的热运动比较困难,难于向介质中扩散。所以,腐蚀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介质分子向材料内部的扩散

    6、速度。8.3.1.1 渗透规律的表征1.增重率在高分子材料受介质侵蚀时,经常通过测定浸渍增重率来评定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增重率实质上是介质向材料内渗入扩散与材料组成物质、腐蚀产物逆向溶出的总和。因此,在溶出量较大的情形,仅凭增重率来表征材料的腐蚀行为常导致错误的结论。由于在防腐蚀领域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耐腐蚀性较好,大多数情况下向介质溶出的量很少,可以忽略,所以,可将浸渍增重率看作是介质向材料渗入引起的。但在实际的腐蚀实验中,因腐蚀条件的多样性,必须考虑溶出这一因素。增重率是指渗入的介质质量与试样原始质量的比值,其意义是单位质量的试样所吸收的介质量。但是,介质是通过试样表面渗入的,渗入速度在很大程

    7、度上依赖于试样的总表面积。使用单位面积的渗入量来描述高聚物的渗透规律,在浸渍初期比增重率更符合实际。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渗透到材料内部的介质质量,定义为渗透率,以表示,即2.菲克定律由浓度梯度引起的扩散运动,若经历一定时间后,介质的浓度分布只与介质渗入至高聚物内的距离有关,而不随时间变化,及,则就达到了稳定扩散,此时扩散运动服从菲克第一定律:式中,为渗透率;为扩散系数;为浓度梯度。若为定值,则有式中为试样厚度;为介质浓度。由上式可知,对于稳态扩散过程,渗透率只与扩散系数、试样厚度以及浓度差有关,而与浓度分布形式无关。因此,只要测出试样的厚度、面积、浓度差及一定时间内的渗透量,即可求得和。当渗

    8、透介质呈气态时,可用蒸汽压表示其浓度,式中,为溶解度系数。设与浓度相应的蒸汽压分别为,则式中,为渗透系数。因此,气体在高分子材料内的渗透能力也可以用渗透系数来表征。气体的渗透速率与扩散系数、溶解能力有关。介质的扩散系数大,溶解能力强,渗透就容易,材料就易于腐蚀。对于的非稳态扩散情况,可用菲克第二定律来描述。8.3.1.2影响渗透性能的因素一个体系的渗透能力取决于渗透介质的浓度梯度及在材料内的扩散系数。而扩散系数是由介质与高聚物共同决定的。(1)高聚物的影响 介质分子在高聚物中的扩散,与材料中存在的空位和缺陷的多少有关。空位和缺陷越多,扩散越容易。因此,凡影响材料结构紧密程度的因素,均影响扩散系

    9、数。例如,提高高聚物的结晶度、交联密度及取向程度,均会使结构变得更加致密,故可使扩散运动变得更加困难。(2)介质的影响 介质分子的大小、形状、极性和介质的浓度等因素影响介质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扩散速度。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介质的分子越小,与高分子的极性越接近,则介质的扩散越快。介质浓度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情况:若介质与高分子材料发生反应,一般随介质浓度升高而使扩散加快;若二者不发生反应,则腐蚀介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水,介质浓度越大,水化作用消费的水分子越多,主要起扩散作用的水分子越少,从而使扩散越慢。(3)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扩散运动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大分子的热运动加剧,使高分子材料中的空隙增多;

    10、同时介质分子的热运动能力也提高,两种因素均使介质的扩散速度加快。(4)其他因素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中的填加剂,因其种类、数量及分布状况等的不同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高分子材料的抗渗能力。此外,高分子材料在二次加工(如加热成型、热风焊接)后其取向、结晶等聚集态结构、孔隙率及内应力分布等均发生变化,故一般都会降低材料的抗渗能力。8.3.2 溶胀与溶解8.3.2.1 高聚物的溶解过程高聚物的溶解过程一般分为溶胀和溶解两个阶段。溶胀和溶解与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是非晶态还是晶态结构有关,也与高分子是线形还是网状、高聚物的分子量大小及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1)非晶态高聚物的溶解 非晶态高聚物聚集得比较松散,分子间

    11、隙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溶剂分子易于渗入到高分子材料内部。若溶剂与高分子的亲和力较大,就会发生溶剂化作用,使高分子链段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消弱,间距增大。但是,由于高聚物分子很大,又互相缠结,因此,即使已被溶剂化,仍极难扩散到溶剂中去。所以,虽有相当数量的溶剂分子渗入到高分子内部,并发生溶剂化作用,但也只能引起高分子材料在宏观上产生体积与质量的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溶胀。大多数高聚物在溶剂的作用下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胀。高聚物发生溶胀后是否发生溶解,则取决于其分子结构,若高聚物为线形结构,则溶胀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大分子充分溶剂化后,也可缓慢地向溶剂中,形成均一的溶液,完成溶解过程。但如果高聚物是

    12、网状体型结构,则溶胀只能使交联键伸直,难以使其断裂,所以这类高聚物只能溶胀不能溶解。而且,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其溶胀度下降。线形非晶态高聚物随着温度的变化呈现出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等三种物理状态。在这几种状态下,高聚物分子链段的热运动的能力有极大的差别。在玻璃态下,基本上没有分子链段的热运动;在高弹态下,分子链段可以比较自由地进行热运动;在粘流态下,分子链段甚至整个大分子都在进行运动。因此,与分子链段相关的溶胀和溶解过程在这三种状态下也不同,见图8-3。其中,在玻璃化温度以下对应玻璃态;在黏流态温度以上,对应黏流态;在和之间为高弹态。在时,非晶态高聚物的溶胀层由四部分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这

    13、四个区域的总厚度约为0.010.1cm。在区中,高分子已经全部溶剂化,呈黏液状,称液状层;区中,有大量溶剂,呈透明凝胶状,称凝胶层;区中,虽含有溶剂,但较少,高聚物层呈溶胀态且溶胀态,仍处于玻璃态,称为固体溶胀层;区中含溶剂很少,且溶剂主要存在于高聚物的微裂纹及空洞中,称为渗透层。上述四层中,和区所占的比例最大。由于它们的存在(特别是区)妨碍了小分子的进一步渗透,所以是影响溶解速度的主要阻碍。高聚物的分子量增大,溶胀层的厚度增加,导致高聚物的溶解速度明显下降。由图中可以看出,随温度增加,分子链热运动加剧,溶胀层的层次变少,表明溶胀和溶解加快了。在时就只有区,这时高聚物呈黏流态,溶解过程实际上变

    14、为两种液体的混合过程。(2)结晶态高聚物的溶解 结晶态高聚物的分子链排列紧密,分子链间作用力强,溶剂分子很难渗入并与其发生溶剂化作用,因此,这类高聚物很难发生溶胀和溶解。即使可能发生一定的溶胀,也只能从其中的非晶区开始,逐步进入晶区,所以速度要慢得多。当溶剂不能使大分子充分溶剂化时,即使对于线型高聚物来说,也只能溶胀到一定程度,而不能发生高分子材料的溶解,此时,可通过升高温度和介质的浓度来使之逐渐溶解。溶胀的结果使得高聚物宏观上体积显著膨胀,虽仍保持固态性能,但强度,伸长率急剧下降,甚至丧失其使用性能。图8-4所示为硬聚氯乙烯因水分的渗入使力学性能下降的情况。可见,溶胀和溶解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

    15、很强的破坏作用。所以在防腐使用中,应尽量防止和减少溶胀和溶解的发生。8.3.2.2 高分子材料的耐溶剂性为避免高分子材料因溶胀、溶解而受到溶剂的腐蚀,在选用耐溶剂的高分子材料时,可依据以下几条原则:(1)极性相近原则 极性大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小的溶剂。这一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判断高分子材料的耐溶剂性能。天然橡胶、无定型聚苯乙烯、硅树脂等非极性高聚物易溶于汽油、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而对于醇、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极性介质,耐蚀性较好,对中等极性的有机酸、酯等有一定的耐蚀性能力。极性高分子材料如聚醚、聚酰胺、聚乙烯醇等不溶或难溶于烷烃、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但可

    16、溶解或溶胀于水、醇、酚等强极性溶剂中。中等级性的高分子材料如聚氯乙烯、环氧树脂、氯丁橡胶等对溶剂有选择性的适应能力,但大多数不耐酯、酮、卤代烃等中等极性的溶剂。一般来说,溶剂与大分子链节结构类似时,常具有相近的极性,并能相互溶解。极性相近原则并不严格,如聚四氟乙烯为非极性,但却不能溶于任何冷、热溶剂。(2)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溶度参数是纯溶剂或纯聚合物分子间内聚力强度的度量。对非极性或弱极性而又未结晶的高聚物来说,要使溶解过程自动进行,通常要求高聚物与溶剂的溶度参数尽量接近。一般地,溶剂溶度和高聚物溶度的差值3.54.1J1/2cm-3/2,高聚物就不溶解。有人建议,将耐溶剂性按溶度参数差分为三

    17、级:5.1J1/2cm-3/2 耐腐蚀3.55.1J1/2cm-3/2 尚耐腐蚀,或有条件耐蚀3.5J1/2cm-3/2 不耐蚀因此,从溶剂与高聚物的溶度参数即可判断非极性高分子材料的耐溶剂能力,差值大时耐溶剂好。必须指出,溶度参数相近原则只能适用于非极性体系,对于极性较强或能生成氢键的体系则完全不适用。对极性高分子或极性溶剂,应将溶度参数分为极性部分的溶度参数和非极性部分的溶度参数。所以极性高分子的溶剂选择,不但要求总的溶度参数相近,而且要求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的溶度参数也分别相近,这样才能很好地溶解。(3)溶剂化原则 高聚物的溶胀和溶解与溶剂化作用相关。所谓溶剂化作用,就是指溶质和溶剂分子

    18、之间的作用力大于溶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以致使溶质分子彼此分离而溶解于溶剂中。研究说明,当高分子与溶剂分子所含的极性基因分别为亲电基团和亲核基团时,就能产生强烈的溶剂化作用而互溶。常见的亲电、亲核基团的强弱次序为亲电基团:亲核基团: 具有相异电性的两个基团,极性强弱越接近,彼此间的结合力就越大,溶解性也就越好。如硝酸纤维素含亲电基团硝基,故可溶解它的溶剂较多。如聚氯乙烯,基团只有弱的亲电性,可溶于环己酮、四氢呋喃中,也可溶于硝基苯中。如果聚合物含有很强的亲电或亲核基团时,则需要选择含相反基团系列中靠前的溶剂。例如,聚酰胺66含有强亲核基团酰胺基,要以甲酸、甲酚、浓硫酸等做溶剂。含亲电基团的聚苯烯

    19、腈,则要用含亲核基团的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氢键的形成是溶剂化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形成氢键有利于溶解。将上述三原则结合起来考虑,以判断高聚物的耐溶剂性,准确性可达95%以上。8.3.3 应力腐蚀开裂8.3.3.1 应力腐蚀开裂现象与第二篇第4章中介绍的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类似,当高分子材料处于某种环境介质中时,往往会比在空气中的断裂应力或屈服应力低得多的应力下发生开裂,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或环境应力开裂)。同样,诱导应力腐蚀开裂的应力包括外加应力和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虽然广义的介质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但是对高分子材料来说,液态介质环境更具实际意义。高分子材料应力腐蚀开裂的特点

    20、:1)高分子材料应力腐蚀开裂是一种从表面开始发生破坏的物理现象,从宏观上看呈脆性破坏,但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则属于韧性破坏。2)不论负载应力是单轴还是多轴方式,总是在比空气中的屈服应力更低的应力下发生龟裂滞后破坏。3)在裂缝的尖端部位存在着银纹区。4)与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不同,材料并不发生化学变化。5)在发生开裂的前期状态中,屈服应力不降低。研究高分子材料早特定介质中产生的应力腐蚀开裂,课检测材料的内应力和耐开裂性能,用以对材料性能进行评价及质量管理。8.3.3.2 应力腐蚀开裂机理1.银纹与裂缝高聚物的开裂首先从银纹开始。所谓银纹就是在应力与介质的共同作用下高聚物表面所出现的众多发亮的条

    21、纹。银纹是由高聚物细丝和贯穿其中的空洞所组成,如图8-5所示。在银纹内,大分子链沿应力方向高度取向,所以银纹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密度。介质向空洞加剧渗透和应力的作用,又使银纹进一步发展成裂缝,如图8-6。裂缝的不断发展,可能导致材料的脆性破坏,使长期强度大大降低。2.应力腐蚀开裂机理化学介质种类不同,其应力腐蚀开裂机理不同。(1)非溶剂型介质 包括醇类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介质。这类介质对高聚物膨胀作用不严重。介质能渗入材料表面中的有限部分,产生局部增塑作用。于是在较低应力下被增塑的区域生产局部取向,形成较多的银纹。这种银纹初期几乎是笔直的,末端尖锐,为应力集中物。试剂的进一步渗入,使

    22、应力集中处的银纹末端进一步增塑,链段更易取向、解缠,于是银纹逐步成长、汇合,直至开裂。这是一种典型的应力腐蚀开裂。可用表面能降低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2)溶剂型介质 其溶度参数与高聚物的相近,因此对材料有较强的溶胀作用。这类介质进入大分子之间起到增塑作用,使链段易于相对滑移,从而使材料强度严重降低,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可发生应力开裂。这种开裂为溶剂型开裂,在开裂之前产生的银纹很少,强度降低是由于溶胀或溶解引起的。对这类介质,若作用时间较短,介质来不及渗透很深,这时也能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产生较多银纹,出现应力腐蚀开裂现象。但若作用时间较长,应力较低,则介质浸入会较充分,易出现延性断裂,即不是应力

    23、腐蚀开裂。(3)强氧化性介质 如浓硫酸、浓硝酸等。这类介质与高聚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大分子链发生氧化降解,在应力作用下,就会在少数薄弱环节处产生银纹;银纹中的空隙又会进一步加快介质的渗入,继续发生氧化裂解。最后在银纹尖端应力集中较大的地方使大分子断链,造成裂缝,发生开裂。这类开裂产生的银纹极少,甚至比上一类还少,但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可使极少的银纹迅速发展,导致脆性断裂。这类开裂称为氧化应力开裂,严格地说,不属于环境应力开裂范畴。8.3.3.3 影响应力腐蚀开裂的因素(1)高分子材料性质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的性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高聚物具有不同的耐环境应力开裂的能力;同一高聚物也因分子量、结

    24、晶度、内应力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分子量小而分子量分布窄的材料,因大分子间解缠容易而使发生开裂所需时间较大分子的短。高聚物的结晶度高,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且在晶区与非晶区的过渡交界处,容易受到介质的作用,因此易于产生应力腐蚀开裂。材料中杂质、缺陷或因加工而形成变形不均匀和微裂纹等应力集中等因素,都会促进环境应力开裂。(2)环境介质性质的影响 介质对环境开裂的影响,主要决定于它与材料间的相对的表面性质,或溶度参数差值。若太小(如溶剂型介质),介质对材料浸湿性能很好,则易溶胀,不是典型的环境应力开裂;若太大(介质对材料无腐蚀性),介质不能浸湿材料,介质的影响也极小。只有当在某一范围内时(如

    25、非溶剂型介质),才易引起局部溶胀,导致环境应力开裂。除此之外,实验条件如试件的几何尺寸、加工条件、浸渍时间、外加应力等都对环境应力开裂产生影响。8.3.4 氧化降解与交联8.3.4.1 高聚物的氧化机理高聚物在加工和使用时通常都要接触空气,因此氧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室温下,许多高聚物的氧化反应十分缓慢,但在热、光等作用下却使反应大大加速,因此氧化降解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高聚物的氧化反应有自动催化行为,属于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反应分为链的引发、增长(具有自由基增多的含义)和终止等几个阶段。1.链引发对大多数高聚物,引发反应为 (8-1)这步反应通常主要由物理因素引发,如紫外辐射、离子辐射、热、超声波及机械作用等,也课由化学因素引发,如催化作用,直接与氧、单线态氧、原子氧或臭 氧反应。不过,通过分子氧与高聚物期间直接反应夺走一个氢原子来引发反应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需要12.516.7kJ/mol的热量。 对于商品高聚物,在合成和加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注意事项

    本文(材料腐蚀防护概论第八章高分子的腐蚀及耐蚀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