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外国文学史历年试题问答及论述答案.docx

    • 资源ID:16963234       资源大小:43.99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国文学史历年试题问答及论述答案.docx

    1、外国文学史历年试题问答及论述答案33.狂飙突进运动 (1)18世纪70至80年代,在德国发生的一场文学运动。 (2)要求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 (3)代表作家有席勒和歌德。 34.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后流行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2)它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3)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品特和阿尔比等。 35.俳句 (1)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形式最短小的诗歌形体。 (2)由“五、七、五”句式共17个

    2、音组成,含蓄、凝炼,追求一种淡雅、静寂和隽秀的意境。 (3)代表作家是被尊为“俳圣”的松尾芭蕉。 四、简答题 36.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宗教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1)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 实际上却是贪食贪睡贪财贪色的恶棍。 (2)恶行败露时,立刻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法律,串通官府,企图置他人于死地。 (3)他的行为向世人昭示了这种伪善者与法律、宗教、官府、宫廷联系密切,是伪 善社会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37.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毁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1)个人的悲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苔丝

    3、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但她又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 (2)时代的悲剧:资本主义大工业侵入宗法制乡村,宗法制农民纷纷破产,道德秩序与生活秩序一样产生了混乱。苔丝内心的纯洁与所处环境的冲突形成了悲剧的因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苔丝。 38.简析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深刻内涵。 (1)“军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莫测高深; (2)作为一条军规,它是强制性的;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包藏着祸心; (3)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 是现代西方人对世界的一

    4、种感受。 五、论述题 39.堂吉诃德是个可笑、可爱、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堂吉诃德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而又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特征的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复杂形象。 (1)他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的不切买际的幻想家的典型。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观与客观分离是其主要特征。受流行的骑士小说的毒害,他迷上了骑士道,试图恢复过时的骑士道。因而,虽然动机良好,但行为却极其荒唐,效果也极坏。吃尽了苦头。出够了洋相。 (2)同时,他还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特征的可敬的人物。他有渊博的学识,崇高的理想,有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精神。他打起仗来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且道德高尚,诚实守信。他心目中的骑士道实际上也是

    5、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的载体和寄托。 (3)当时的西班牙社会没有提供实现其理想的土壤,因而造就了这个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形象。 (4)这个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他,既讽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家,也表达和寄托了人文主义理想,同时还表达了对当时西班牙社会的苦涩理解。 40.戈拉是泰戈尔歌颂印度青年的爱国精神、批判宗教偏见的著名作品,试论作者在塑造成主人公戈拉时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1)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戈拉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别人争论,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思想。 (2)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戈拉与毕诺耶,戈拉与哈伦的对比更深刻地刻画出人物形象。 (3)优美的抒情格调。在描摹戈拉的言行时,伴随着作者的强

    6、烈抒情。 六、分析题 41.欧洲文学史上有一系列吝啬鬼形象,试比较老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异同。 相同点: (1)葛朗台的一切信仰都以金钱利害关系为基础,他搞政治投机,正是为了经济掠夺。波留希金具有强烈的积聚财富的欲望,一天到晚为财物的积累和贮存而奔波。 (2)贪婪使葛朗台被金钱所奴役,最终在对黄金的渴欲中送命。贪婪使波留希金变成了财富的奴隶,成为受物质支配的异化了的人。 (3)吝啬使葛朗台丧失人性,他对妻子、女儿、侄子毫无感情可言。吝啬使波留希金失去了性别,他过着乞丐一般的生活,和儿女断绝亲情。 不同点: 葛朗台是法国19世纪初期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他的最大特征是巧取豪夺。他的发

    7、迹是靠侵占大革命的胜利果实与剥夺人民财富发家致富的,充满了血腥与罪恶。波留希金是19世纪俄国农奴制度崩溃时期的地主,他的最大的特征是没落和堕落,他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农奴,他的没落表现了俄国农奴主阶级的衰亡。 33.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在作品中一方面对沙俄专制社会进行批判,一方面又宣扬悔罪、“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这些思想被称为托尔斯泰主义。(3分) 34.魔幻现实主义 是20世纪中期在拉丁美洲流行的一种文学流派,其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1分); 这一流派作家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

    8、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1分) 代表作家有阿斯图里亚斯、胡安鲁尔福、加西亚马尔克斯等。(1分) 35.吠陀 (1)“吠陀”一词原为“知识”和“学问”的意思。(1分) (2)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经婆罗门解释,逐渐被印度人视为宗教“圣典” (1分) (3)它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夜柔吠陀。(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为什么说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德国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1)作者通过斐迪与露易丝的爱情悲剧,写出了第三等级平民与特权贵族的矛盾冲突。(1分) (2)剧本勇敢地把当时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历史舞台,揭露了庸俗

    9、鄙陋的黑暗现实。(2分) (3)作者公开地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尊严,谴责达官贵人。戏剧真实地写出了德国平民那种“力所能及”的最高反抗行为,表现了德国市民资产者的弱小。(2分) 37.简谈“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运用。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多方面用了“美丑对照原则”: (1)人物外貌美丑对照(1分) (2)人物内心善恶对照(1分) (3)下层和上层两个社会对照(1分) (4)两个王朝和两个国王对照(1分) (5)两个法庭和两种审判对照(1分) 38.简述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中的地位。 (1)一个人的遭遇通过一位普通苏联公民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真实地再现了千万苏联人

    10、民在战争中经历的痛苦生活,反映了德国侵略者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2分) (2)小说对苏联军事题材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文学作品展现战争题材开辟了新的道路,使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由对英雄主义的描写转向对战争更加深沉的思考和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3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联系十日谈、巨人传、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四部作品,谈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1)思想内容方面。人文主义文学高举人文主义大旗,用人权、个性解放、现世主义、理性、平等观念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5分,其中,举例占1分) (2)创作方法方面。现实主义方法运用上更加

    11、自觉。抛弃取材圣经,以及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取材现实生活,如实反映生活。(3分,其中,举例占1分) (3)文学形式丰富多彩。戏剧臻于完美。散文、小说普遍受到欢迎。(1分) (4)具有民族风格。放弃拉丁文,采用本国地方语言写作,从民间吸取养分。(1分) 40.论述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一千零一夜展示了中古时期阿拉伯社会生活真实生动的图景,描绘了阶层人们的生活面貌、习俗风尚。(1分) 忠实地反映了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1分) 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婚姻爱情的生活。(1分) 描绘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处境和他们的苦难与不幸。(1分) 揭示出最高统治者是人

    12、民苦难的根源。(1分) 反映了商人生活和海外冒险的故事。(1分) (2)一千零一夜的艺术成就很高。 富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浪漫色彩。(2分) 灵活简洁的框架式结构。(2分) 六、分析题(本大题16分) 41.红与黑中的于连和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同属个人奋斗的典型,试比较它们人生道路的异同。 (1)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具有平民意识和反抗心理,对贵族大资产阶级怀有本能的厌恶。他走的是一条反抗妥协失败的人生道路。(4分) (2)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他初到巴黎时,想通过勤奋努力获取功名,但抗拒不了上流社会的诱惑。对权力和金钱的饥渴使他泯灭良心

    13、,堕落成狂热的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野心家。(4分) (3)于连和拉斯蒂涅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雄心勃勃、聪明能干、意志刚强。都以个人名利为前提,想通过自己的奋斗发财致富,飞黄腾达。表现在行动上,他们都走了一条不择手段向上爬的道路。(4分) 但结局却不一样。于连出身平民,为了达到目的对现实社会既反抗又妥协,但最终还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贵族阶级决不允许他跨越封建等级制度的樊篱。而拉斯蒂涅成功了,因为他与封建贵族同属一个阶层,他在金融资产阶级逐渐打败封建贵族的时期,由没落贵族子弟演变成资产阶级野心家,其后逐步飞黄腾达官至副国务秘书。(4分)耶拿派 :十八世纪末,德国消极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代表作

    14、家有史雷格尔兄弟和诺瓦利斯、蒂克等。因为耶拿派创办雅典女神神殿杂志而得名。其文学主张:强调想像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感象征感。 多余人: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

    15、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解冻文学 :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在真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

    16、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四、理解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分) 简述亡灵书的内容和意义。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要经受地下王国的种种磨难,顺利通过这些考验,才能荣登上界,得到复活。因此,古埃及人十分重视尸体的保存和死后生活的指导,把死者的尸体制成木乃伊,并在古埃及所特有的纸草上,写下许多诗歌,置于石棺和陵墓中,指导死者对付地下王国的种种磨难。后人从金字塔和其他墓穴中,把这些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编辑成集,题名为亡灵书。 亡灵书汇入了大量的神话诗、祷文诗、颂诗、歌谣、咒语等,内容驳杂。它的许多内容录自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

    17、文”和中王国时期的“棺文”,是古代埃及文学的汇编。其中有对当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一些宗教礼仪的描述,也有对冥界生活的想像,有利于后人了解与研究古埃及人民的生活习俗、思想意识、世界观及宗教信仰。 什么叫“境遇剧”? 在现代戏剧理论中,有人把情境看成了戏剧本质之所在。认为剧院是检验人类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的实验室。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提倡一种戏剧样式,称之为境遇剧。他强调情境在我们心目中是重于一切的。他说:为了取代性格剧,我们创立境遇剧;我们的目的在于探索一切人类经历中共同的情境,这种情境在大部分人的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 简析答尔丢夫的形象。 答尔丢夫是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伪君子的中心人物.他的典型性格是

    18、伪善.作品通过刻画这个骗子的丑行,集中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和反动.答尔丢夫是一个伪君子.他表面上清心寡欲,但到了奥尔恭家后,尽情的享受世俗快乐。他表面上不图财物,但实际上觊觎奥尔恭的全部家产,并以卑鄙的手段终于达到了鲸吞其财产的目的。他表面上仁慈善良,但实际上心狠手毒,一旦伪造被揭穿,便凶相毕露,不惜恩将仇报,欲置奥尔恭于死地。他佯装道貌岸然,忌讳女色,但实际上寡廉鲜耻,对奥尔恭的妻子垂涎三尺. 五、综合论述题(每小题分,共分) 试述吉檀伽利的思想内容。 一,诗人日夜盼望与神相会,与神结合,以达到合而为一的理想世界,且这种渴求的心情十分急迫。 二,表现诗人虽强烈追求却难以达到与神合而为一境界的

    19、痛苦。 三,体现诗人经过不懈追求,达到与神合而为一理想境界的欢乐。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作者以他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二,梅尼特医生和代尔那都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化身。得伐石太太的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成为杀人成性的刽子身、“吃人鬼”。 三,作者还写了一大群杀气腾腾的凶汉拿着带血的刀斧在一块磨石上磨刀霍霍的情景,以及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狄更斯认为暴力革命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和浩劫。 四,狄更斯反对用暴力革命来解决社会矛盾。他希望统治阶级能开明而理智地进行一次改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

    20、恨。 五,他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一方面又认为行为过火。 六、比较分析题(共分) 人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常见主题。试比较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位悲剧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差异。 一,埃斯库罗斯把命运看作具体的神物,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 二,在索福克勒斯心目中,命运不是具体的神物,而是一种超乎人类之外的抽象观念,命运虽是不可抗拒的,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正直的、坚强的英雄敢于和命运抗争是值得同情、歌颂的。 三,欧里庇得斯却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33三一律 (1)“三一律”是古典主义的创作法规。 (2)它要求

    21、戏剧剧情围绕一事一地、一日完成。 34自然主义文学 (1)19世纪后期流行的一种文学思潮。 (2)其特点: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强调客观性;突出科学性。 (3)代表作家左拉、龚古尔兄弟等。 35俳句 (1)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最短小的诗歌形体。 (2)由“5、7、5”的三个句式、共17个音组成。 (3)含蓄、凝炼、意境隽秀,松尾芭蕉被称为“俳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启蒙运动文学的主要特征。 (1)有鲜明的倾向性。 (2)把第三等级作为主人公正面歌颂。 (3)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 37巴黎圣母院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1)女主人

    22、公爱斯梅拉夫达是作者理想的真、善、美的化身。 (2)她酷爱自由,天真热情,纯洁善良,富于同情心。她品格坚贞,面对克洛德的淫威宁死不屈。 38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形象的悲剧实质。 (1)他的悲剧是以独特的哥萨克气质、哥萨克传统偏见和自私要求对抗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悲剧。 (2)反映了哥萨克历史道路的曲折性和矛盾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联系作品谈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主要特色。 (1)情节丰富生动。 (2)人物个性鲜明。 (3)擅长用内心独白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 40东方文学的主要特征。 (1)民间文学色彩。 民间口头文学创作是

    23、东方各民族文学的源头,它是原始社会的人类在共同生活中创造的。 (2)宗教色彩。 古代东方文学同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流传至今的许多作品都有宗教思想的流露。 (3)体裁丰富,多种源头。 古代东方文学不仅有多种多样的体裁,而且逐渐形成东亚、南亚和西亚化非3个文学中心。 (4)古代东方文学对古希腊罗马文学,并通过古希腊罗马文学对后来的西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分析题(本大题16分) 41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1)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具有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

    24、贵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的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3)英国批判主义文学最先接触劳资矛盾,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教明显。 (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主要内容;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苦难,表达知识分子的忧愤、焦虑及人道主义思想;独特的形象系列,产生了多余人、小人物系列;有系统的文艺理论作指导1.湖畔派 18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他们都在华兹华斯的故乡,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郡内的湖

    25、区居住过多年,都写过不少歌咏湖光山色的田园诗,都有“回到大自然中去”的思想倾向。 2.小人物 “小人物”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者的典型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显赫“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3.魏玛古典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文学达到顶峰,史称“魏玛古典主义时期”。德国古典主义在政治上反对德国大革命的激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性情,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在艺术上,以古希腊艺术为典范,把“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视为最高理想,追求庄严肃穆、

    26、完整和谐,代表人物是晚年席勒和歌德。他们均被邀到魏玛公国,从1794年-1805年,合作了十年。通过他们的合作促成了德国文学的繁荣和“古典时期”的到来。 四、理解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羊脂球的艺术特色。 (1)巧妙的情节构思和结构布局。 (2)细腻的肖像描写和准确生动,富有特色的语言达到人物形象的高度个性化。(3)对比手法的运用. 2.什么叫“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是挪威作家易卜生开创的一种戏剧类型,它是以尖锐地提出现实生活和发掘社会问题的思想深度的个性特征,突破了古代“命运剧”、近代“性格剧”的历史局限性,开创了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这

    27、些剧本提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3.什么叫“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是欧洲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作用,主张要借鉴莎士比亚的创作经验。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真实而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 五、综合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1悲剧性的结局。2把个人提升为全人类的代表予以光照。他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诸神的戏弄”,人没有能力支配自然,没有能力与之抗争,人

    28、的命运终究是悲观的。2.试析尼洛芙娜的形象。 一,她是钳工的妻子,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的三重压迫,长年的劳累,丈夫的殴打,无权的地位使她整天沉默不语,提心吊胆,显得悲哀和柔顺。二,儿子参加了革命,她既为儿子自豪,又为儿子担心,革命者常在她家里聚会,她从恐惧变为习惯。自身卑下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生活境遇,对儿子及其同志们的理解,使她自发地认为革命事业是对的。出自母爱,她主动承担了送传单的任务,迈出革命的第一步。三,“五一”游行儿子被捕之后,她到城里与革命者交往,受到更多的熏陶,她已经从爱儿子扩展到爱同志爱群众。这里送传单已不是出于让儿子尽快出狱的动机,而是革命工作的需要了。四,母亲被捕,彻底完成了

    29、这一形象从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到自觉工作,坚定无畏的革命工作者的转变。五,她的变化是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觉醒的具体体现,显示了革命理论和运动在教育人民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六、比较分析题(16分) 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和斯丹达尔笔下的于连同为19世纪法国青年野心家的典型,试比较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一,他们都不是不满足于自身现状而勇于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二,从出身来看,于连出自平民阶级,而拉斯蒂涅则出身于破落旧贵族之家。前者带有较强的平民阶级的反抗性,后者则带有较多的同社会的妥协性。三,他们都渴望出人头地,但动机不一样。四,从形象本身来看,于连是一个完整的形象,作品已经写完了

    30、他的一生;而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只是一个发展的形象,是一个纯洁青年走向堕落的青年典型。五,从形象属性来看,他们都具有善良的一面,但于连狡诈多于善良,拉斯蒂涅善良多于狡诈。六,从形象塑造来看,于连突出表现了他的人格精神,拉斯蒂涅则着重表现他的道德观念的转变33.多余人 (1)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的一批贵族知识青年形象。(1分) (2)他们接受了西方新思想,对俄国专制农奴制不满,试图有所作为。但严重的贵族个人意识使他们不可能站到平民立场,不可能找到改革俄国社会的出路,因而成为谁也不需要的多余人。 (1分) (3)主要有奥涅金、毕巧林、罗亭等。(1分) 34.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

    31、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1分) 其特征是抽象化;变形;面具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1分) 代表作家有卡夫卡、尤金奥尼尔等。(1分) 35.亡灵书 (1)古埃及一部庞大的宗教性诗文集。(1分) (2)写在纸草上,置于石棺和陵墓中。(1分) (3)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试举出普希金的5部作品。 普希金的作品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致西伯利亚、致大海、驿站长、高加索的囚徒、自由颂、皇村的回忆、窗、致恰阿达耶夫、我爱过你等。 (举出普希金任意5部作品即可,每部1分) 37.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 小说以南北战争之的密西西比河沿岸为背景,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追求自由的故事。 (2分) 表达了反蓄奴制的思想和对民主、自由的真诚向往。(3分) 38.等待戈多的艺术特色。 (1)


    注意事项

    本文(外国文学史历年试题问答及论述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