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17008612       资源大小:44.28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x

    1、世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1、海陆比例关系:陆地占29%,海洋占71%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分界线(1)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2)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地峡(运河)(3)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地峡(后开凿了运河)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的洋界:(1)太平洋和大西洋通常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所处的67 W线为界;(2)太平洋和印度洋通常以通过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147 E线

    2、为界;(3)大西洋和印度洋则通常以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 E线为界; (4)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一个寒冷的海洋。4、全球海陆分布特点(1)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2)陆地主要集中于东半球(3)陆地主要集中于陆半球水半球:它是以新西兰的东南角(东经17828 ,南纬4713 )为中心画出的包括太平洋为主体在内的半球。水半球海洋占90.5%,陆地占9.5%陆半球:它是以法国西部的南特(法国罗亚尔河河口)(西经132,北纬4713)为中心画出的半球。陆半球海洋占52.7%,陆地占47.3%。(4)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5)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

    3、续相连(6)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 大西洋两岸大陆海岸线的走向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两岸大陆能够拼合起来;地球陆地系统的形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外,亚欧、非洲、北美和南美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5、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陆地上的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 m,最低点是西南亚的死海海面,海拔为-392 m,陆地的高差约为9 240 m。(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常态地形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与平原;平原分布于大陆中部和亚、欧高山带两侧高原的分布有分布于地台区或地盾区的高原和位于褶皱带中部的高原或褶皱带之间的山间高原(3)地形

    4、结构因洲而异。亚洲大陆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位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欧洲大陆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非洲是个古老高原大陆,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南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则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即大陆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为山地或高原。6、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离散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平错型板块边界分为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太平洋板块板块间的性质:(1)亚欧、非洲:汇聚型板块边界 (2)亚欧、美洲:汇聚型板块边界(3)亚欧、印度洋:汇聚型板块边界(4)非洲、美洲:离散型板块边界(5)非洲、印度洋:离散型板块

    5、边界(6)非洲、南极洲:离散型板块边界(7)印度洋、南极洲:离散型板块边界(8)印度洋、太平洋:汇聚型板块边界(9)太平洋、美洲:汇聚型板块边界 (10)太平洋、南极洲:离散型板块边界(11)南极洲、美洲:汇聚型板块边界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对气候的影响(2)大气环流的影响A、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B、季风环流的影响季风的概念: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方向交换的风。季风的成因:海陆势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高大地形的影响(3)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4)洋流对气候的影响(5)地形对

    6、气候的影响随海拔的增高,气温下降山地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背风坡形成少雨区阻挡不同性质的气团运行8、全球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1)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又称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纬各5 10 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亚洲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气候特点: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温为2528 ,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多对流雨,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 mm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过60 mm。(2)热带干湿季气候分布: 又称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赤道多雨气候区的外围,一般可达南、北纬15左右,也可伸至25左右。包括非洲的苏丹草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

    7、的北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和奥里诺科平原、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气候特点: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干季时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雨季时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气流辐合带移来时,湿润多雨。(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热带荒漠气候)分布: 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 30 之间。典型的的热带干旱气候区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以及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干旱气候区外缘,分别向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和亚热带夏干气候区过渡。气候特点:

    8、 热带干旱气候区内终年降水量少(不足125 mm)且变率大,气温高,气温年、日较差大,云量少,日照强烈,蒸发强,相对湿度小;热带半干旱气候区内气候有短暂雨季,年降水量250750 mm。(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出现于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分布于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带。气候特点: 本区水气充足,全年气温高,长夏无冬,年平均温超过20 ,最冷月平均温一般在18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 5002 000 mm,集中在夏季,有干、湿季存在。(5)热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分布于南、北纬1025信风带的大陆东岸及热

    9、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包括中美洲东岸和西印度群岛、南美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沿岸地带以及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等。气候特点: 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温在25 以下,年较差比赤道多雨气候稍大;全年降水多,夏秋季节相对集中,但无明显干季。(6)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 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535 N的地带和南美的巴西高原东南缘、巴拉那河中、下游以东和潘帕斯东部,在非洲的东南海岸和澳大利亚的东南岸也有分布,但面积较小。气候特点: 主要特点是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比季风区均匀;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冬雨可占年降水总量的40%。(7)亚热带季

    10、风气候分布: 分布于亚热带的亚洲东部,纬度2535间,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气候特点: 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22 ,最冷月气温在015 之间;年降水量在7501 000 mm以上,夏半年降水量通常占全年的70%。冬季亚洲大陆为高气压所控制,盛吹由陆地向海洋的西北风即冬季风,降水较少;夏季亚洲大陆为低气压所控制,盛吹由海洋向陆地的东南风即夏季风,降水较多。(8)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分布: 又称地中海式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沿岸及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

    11、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410 左右,年雨量约为3001 000 mm;贴近大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热月均温不足22 ,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夏季凉爽多雾,日照不强且干燥少雨。(9)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 分布于南北纬2535间的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和西岸。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南美的格兰查科、墨西哥北部、阿根廷的潘帕和巴塔哥尼亚、澳大利亚南部。气候特点: 亚热带干旱气候是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延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亚热带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渡类型,它分布在亚热带干旱区外缘,

    12、夏季气温稍低,冬季降水量稍多。(10)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 包括在3555 N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即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和北美大陆100 W以东大约在4060 N的地区等。气候特点: 气温、降水状况和温带季风气候类似,但风向、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如温带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寒冷干燥,降水较少;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如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1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部。包括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和南部,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北美加拿大科迪勒拉山地以西的太平洋沿岸、南美智利南部安第斯山脉以西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

    13、和新西兰等地。气候特点: 终年盛行西风和温带海洋气团,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最热月均温在22 以下,全年有降水,秋冬季雨量稍多,阴雨日较多,云雾多,日照较少;年降水量7001 000 mm,迎风山地可达2 000 mm以上。 (12)温带季风气候分布: 分布在3555 N左右的东亚地区。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年降水量500600 mm,6-8月降水量超过全年的70%;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最热月均温超过

    14、22 。(13)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 又称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气候,分布在3550 N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亚和潘帕斯等地。气候特点: 亚洲的北美的此类气候区距海遥远,深入内陆,四周有山地、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于是形成了冬冷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温带干旱气候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50 mm以下,半干旱气候则为250500 mm。(14)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 一般分布于5070 N之间,大陆西岸则在6070 N之间,包括北亚大部,欧洲北部,北美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中北部。气候特点: 主要受极地海

    15、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产生的源地。气候特征是大陆性强烈,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集中在暖季,蒸发弱,属于冷湿环境。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绝对最低气温-73 ,成为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的绝对年较差曾达101.8 ,成为全球气温年较差最大之地。(15)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分布: 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及岛屿,纬度大致介于7075 N之间。气候特点: 这里已位于北极圈以内,所以极昼、极夜现象明显。气候特征为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为010 ,降水稀少,大都属于冰洋锋上的降水,多半为降雪,云雾多,蒸

    16、发弱。(16)极地冰原气候分布: 分布于南极大陆、北冰洋、格陵兰岛的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 长年处在极地高压控制下,为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全年严寒,降水量极少,暴风雪常见,因长年积累,形成巨厚冰原。南极地区是全球的寒极、风极和最干燥的冰雪大陆,北极地区则是冰盖和浮冰的大洋。9、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从赤道到极地,可以依次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几个基本的气候带。寒带与温带:森林分布界线-10最热月温带与热带:热带植物分布界线-15(18)最冷月冰原与苔原:最热月的0等温线温带-最热月18亚热带-最冷月010、火山喷发活动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

    17、海-喜马拉雅火山带,即分布在板块的边缘地带地震发生集中分布在板块俯冲或碰撞的边缘地带以及板块内部的一些地区。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印度尼西亚带是地球上两个最主要的地震带,第二章1、促进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西方国家向海外扩张,为取得更多的财富,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在小亚细亚地区以及其它东方贸易要道都被阻碍,这样欧洲商人和封建主便急于探求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欧洲商人和封建主为了获得比较充裕的东西方商品和寻求更多的交换手段-黄金,促进了地理大发现西方科技已有了很大进步,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可能2、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史事新航线的转折点 1487年-1488年葡萄牙人巴托罗缪.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到达了非洲

    18、南端的好望角,成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重大突破,成为了从西方到东方新航线的一个转折点。新航路的发现 1497年7 月8日,葡萄牙贵族瓦斯哥.达.伽马奉国王之命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缘非洲东海岸北上,之后由阿拉伯水手马季得领航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 月20日到达印度的西海岸卡理库特,次年载着大量香料、丝绸、宝石、象牙等返抵里斯本。这是第一次绕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人们称之为新航路的发现。新航路的发现 1497年7 月8日,葡萄牙贵族瓦斯哥.达.伽马奉国王之命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缘非洲东海岸北上,之后由阿拉伯水手马季得领航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 月20日到达印度的西海岸卡理库特,次年

    19、载着大量香料、丝绸、宝石、象牙等返抵里斯本。这是第一次绕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人们称之为新航路的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航海家斐南多.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从巴罗斯港出发,于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地理大发现的影响(a)结束了新、旧大陆相互隔绝,各自孤立发展的局面,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加强了商品流通的种类,扩大了世界经济联系的范围,出现了世界市场。(b)开始了世界范围的殖民地争夺 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从美洲掠夺金银和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运往美洲成了可能,从而为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开辟了新的和主要的源

    20、泉。(c)促进了工业与商业的发达海上航线与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使航线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中来,如贸易中心从威尼斯和热那亚转移到了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伦敦。先是里斯本代替了威尼斯成为了欧洲和国际贸易中心这后,里斯本的商业地位又被安特卫普所取代。(d)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产品、畜产品和家禽种类的交流 如美洲原产的玉米、可可、蕃茄、向日葵、马铃暑、烟草、木暑、火鸡等。4、地理大发现后政治、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1)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时期(2)荷兰商业资本殖民时期(3)英国工业资本对世界的统治5、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条件的新变化具体表现为:(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在地域系统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削

    21、弱,但是,它们在经济地域与经济系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则不断降低,保护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和开辟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则是重要课题;(2)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和科技条件在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现代交通与现代通讯设施是地域系统发展的重要条件;(3)经济地域的主体-人的作用,尤其是知识的作用日益提到首要地位;(4)资金条件与资金流动成为地域系统形成发展的刺激剂;(5)市场的主导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地域系统形成发展给予重要影响;(6)地缘政治,尤其是地缘经济对经济地域系统的影响俞来俞大。6、产业结构变化的新特点(1)新兴工业获得迅速发展(2)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3)产业转移与资金

    22、流动速度加快(4)知识经济开始取代工业经济第三章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比较从劳动生产率看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高,农业人口少,而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人口多。如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能养活50多人仍有大量的农产品出口,而我国一个农业劳动力仅能养活3-5人。从技术水平看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先进,而发展中国家以传统农业为主,技术比较落后。如在发达国家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集约化、使用农药、化肥以及改良品种,使得产量大大的提高;而发展中国家则往往以传统的手工农业的主,技术落后。从农业部门构成看,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一般高于耕作业,而发展中国家则以种植业为主。 从产品种类和消费看发达国家肉

    23、类产量较大,消费量也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则农业原料、热带农产品产量大,但粮食不能自给,粮食消费量较大。 2、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和分布(1)小麦的生产和分布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占粮食播种面积1/3)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小麦产量约为6亿T小麦的生产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区,尤其集中在北纬27-57度和南纬25-40度的温带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世界上已形成了四大小麦地带:西起西欧平原、经中欧平原、东欧平原的南部至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向东到达我国的三大平原西起地中海沿岸,向东经土尔其、伊朗、至印度河-恒河平原北美中部大草原这三带分布在北半球,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

    24、南半球不连续的小麦带。包括南非向东经澳大利亚的南部到南美潘帕斯草原,呈不连续的地带。 世界商品小麦产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以、旧大陆的法国(2)玉米的生产和分布玉米产量也较大约为4.8亿T,播种面积占世界粮食播种面积的1/5,产量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多集中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世界上有三大玉米产区: 美国的玉米带:生产了世界40%左右的玉米。 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占1/6。 欧洲的南部平原地带: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原南斯拉夫、匈牙利至罗马尼亚。 世界五大玉米生产国:美国、中国、巴西、罗马尼亚和墨西哥主要玉米出口国:美国、阿根廷、法国(3)水

    25、稻的生产和分布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1/5和1/4,从分布上看主要种植在高温多雨的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亚洲稻谷产量占世界90%。中国和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稻谷生产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日本、越南、缅甸。亚洲以外的稻米生产国主要有美国、巴西、西班牙、意大利、法国世界稻米产量虽大,但在国际贸易中比重则较小,只占粮食出口量的4-5%,一般以自消为主。 3、造成粮食问题的原因自然条件不同造成粮食生产的地区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无力改变落后的生产状况,农业生产水平低、单产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自然灾害频繁亚非拉某些单一经济作物输出国生产农业原料、热带农产品,但又没

    26、有足够的外汇进口粮食粮食问题的实质是贫困问题,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侵略造成的恶果的遗毒,是剥削制度和旧经济秩序还没有彻底改变;分配不合理,发达国家有粮食过剩,大量积压而销售不出去4、粮食问题的解决途径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改变南北贸易的不合理现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采取平等政策运用和推广新科技,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人口增长与粮食增产和消费保持协调和平衡5、当前影响粮食生产的许多不利因素长期殖民统治造成的贫困落后,阻碍着亚非拉国家粮食生产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发达国家,特别是主要出口粮食国,大量生产粮食并不是为了

    27、满足世界缺粮的需要,而是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扩大还是限制生产取决于保持最优价格,因此这些国家生产粮食潜力虽大,但并不能充分发挥。如美有1/3的农田闲置。 粮食生产受自然影响大,产量不稳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粮食的消费量日益增加世界可开垦的土地虽多,但肥沃而便于耕作的土地不多,大规模垦殖需要大量资金,这是经济实力不足,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很难短期实现的。 6、世界著名的两大蕴藏带:(1)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中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煤田(卡拉干达)和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到英国的中部;(2)二是北美中部:7、

    28、集装箱运输的特点(1)便于港口作业机械化,从而提高装卸效率。(2)大缩短船舶在港时间,加快船舶周转率,(3)能节省包装费用(4)减少货损,(5)有利于不同交通线路和运载工具的衔接,开展门到门运输8、海洋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占地相对较少等优点,加之其自身又是一种无形贸易,且具有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倍受各国重视。商船海运业的新特点:(1)商船的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明显(2)商船队规模不断扩大,“方便旗船”日益增多(3)国际航运市场重心日渐向亚太地区转移世界四大航区:(1)太平洋航区(2)大西洋航区(3)印度洋航区(4)北冰洋航区9、国际多式联合运输它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

    29、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是指按照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受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的交货地点所进行的一种货物运输。多式联运一般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洋、铁路、航空、公路、内河等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跨国界型的高级组成形式。它汇总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长,可收到相当完美的运输效果,同时由于有统一的承运人,统一运价,手续简便,又能做到安全迅速,并且可以及早结汇实现门到门的合理运输,因而具有极大的优越性。10、大陆桥运输及主要线路它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一种特殊的联合运输方式。是指利用横贯于大陆的铁路(或公路、航空运输)系统作为中间桥梁,通过

    30、诸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把大陆两端的海洋(港口)连接起来的一种多式联合运输方式,即海陆海的连续运输。世界主要大陆桥运输有:西伯利亚大陆桥:它是太平洋远东地区同波罗的海、黑海沿岸及西欧大西洋沿岸连接起来的世界上最长的大陆桥运输线。新亚欧大陆桥:从中国连云港(石臼港)上陆,主要经陇海、兰新两条铁路,直抵中哈过境铁路,然后再接西伯利亚铁路西行至欧洲,远达鹿特丹,所以也称“新海大陆桥”。北美大陆桥:它是由美国和加拿大境内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两条大致平行的大陆通道组成。11、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特点(1)世界贸易增长率持续快于世界产出增长率(2)以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为契机,全球进入管理贸易的新时代(3)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承担者和促进国际贸易增长的“推进器”(4)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出现许多新的贸易形式,贸易领域空前扩展(5)“象征”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推动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前进的飞轮(6)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总体地位上升,增长最具活力,新兴市场正成为发达国家激烈争夺的“主战场”第四章第四章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规模国际人口移动具有一些新特点:移民规模没有以前那样大,对移民的选择性尤其是对文化技术水平的要求加强了。劳动力输出即外籍劳工,这样一种新的移民形式发展很快。世界人口主


    注意事项

    本文(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