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8章大学生人际关系.ppt

    • 资源ID:17018551       资源大小:3.68MB        全文页数:11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8章大学生人际关系.ppt

    1、第八章、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解开人际之结,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处世靠人情”、“读书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人际技能是大学生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技能。如今的大学校园早已不是象牙塔,大学生做为社会的一份子,如何处理师生、同学、父子、朋友等关系,如何走向社会,如何培养自己的人际技能,他们每天都在思索,时时伴随着困惑。,天堂和地狱的差别,有个人遇到一位天使,天使说:“来,我带你到天堂和地狱看看。”那个人高高兴兴随着天使去了。首先,来到地狱参观,正好到了吃饭时间,中间是一排长长的桌 子,两边坐满了人,拿的勺子都有一公尺长,才喊一声开动,两边的人争先恐后的夹起菜想要往自己的嘴里送,

    2、然而由于勺子太长了,到了中间,勺子就打起架来,大家互不相让,打得头破血流,菜掉满了一地,结果是谁也吃不成,那个人看得兴味索然,对天使说:“我们还是到天堂看看吧”。于是跟着天使来到天堂,也是开 饭时间,奇怪的是,桌子还是那些桌子,勺子还是那些勺子,两边还是坐满了人,结果喊一声开动,大家都夹起菜来往对方的口里送,有一个人缘好的,好几双勺子 都夹到他的嘴边,他还在说,慢慢来、慢慢来。那个人恍然大悟,原来天堂与地狱在自己一念之间,一念为己,是地狱;为别人,是天堂。关键是自己的心态了。思考与讨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卡耐基 人类的心理适

    3、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丁瓒,一个人的成功,只有 15%是基于知识和技能,而85%则取决于人际交往能力。,戴尔卡耐基,卡内基理工学院 分析了10000个人的记录后得出结论:15%的成功者是由于技术熟练、头脑聪慧和工作能力强;85%的成功者是由于个性因素,由于具有成功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反之,在生活中失败的人,90%是因为不善于与人展开有效交往而导致的。,研究,现状:腾讯网向我们揭示了当今大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郭玉琴估计,约有一半的大学新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她介绍,十一过后,该中心

    4、的心理咨询进入了“旺季”。前去咨询的大一新生中,人际交往障碍是多数人的“通病”。据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方介绍,从今年9月初到10月15日,该中心共接到了七八十通大学新生的咨询电话。其中,70%左右的学生也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问题。袁林方说,进入大学后,不少新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缺乏动力,人际关系紧张。而过度依赖手机和电脑的沟通,使得他们相对封闭,缺乏到现实社会的交往能力。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王秀丽介绍,性格内向、不懂得灵活变通的学生是人际交往障碍的“高发群体”,他们症状也较难缓解。,游戏:心有千千结,目标:让学生

    5、体会在解决团队问题方面都什么步骤,聆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永不放弃的精神。讨论:1、开始时的感觉怎样?是否思路很混乱?2、当解开一点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3、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体会到“胜利往往就是再坚持一下”?,心有千千结 过程:1、教师让每组十名队员站成一个面向圆心的圆圈。2、教师说:请记住你左面的人是谁?右面的人是谁?3、松开双手,任意走动,当老师说停时,在原地仍与你原来相邻的人牵好手。这时牵起的手形成了杂乱的网状。4、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如:“钻、边境转身”等把这张乱网解开,最后形成大家开始时手来手围成的一个大圆圈。5、注意事项:自己的两只手不能同时抓住另外一个人

    6、的两只手,在任何情况下,队员的手都不能松开,要坚持到底,尽量不松手*这个小游戏告诉我们,当人生中遇到困扰时,只要善于用心,一定可以解脱。,活动二信任之旅,两人一组,一位装“盲人”,另一位做“拐棍”。“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然后在“拐棍”的帮助下,下到一楼,再返回起点。之后,二人交换角色再来一次。这个过程规定成员们不许讲话。活动结束后,请一起谈论自己所扮角色的感受。,活动三:“火车快开”,“火车快开”的比赛过程是每组六人排成一列,每个人抬起左脚,后面的人用左手抬着前面的人的左脚,右手搭在前面的人的肩上。排成一条链后,从教室后面跑到教室前面。如果断链,则原地“组装”好重来。“,在日常生活中与人

    7、交往难免会产生磨擦、冲突,结果往往是一方严重受挫,另一方看似占了上风,却也筋疲力尽,我们能否用一种双赢的方法,来进行我们的人际交往?沟通,是我们解决问题,寻求突破,获得理解与赢得合作的各种交流过程。无论是迈向成功,还是拥有家庭的幸福,都离不开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语录:绝好人缘,“双赢”的沟通,人际沟通(信息传递),自我认识,协调知行,满足需要,“双赢”的沟通,心灵的启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案例一:阿静是某高校的女生,自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对社会用处不大,害怕与人谈起自己的专业,却又常常故作冷傲。她害怕与人交往,在别人面前,总感到

    8、很不自在。在回家或回校的旅途中,要是没有熟人做伴,她会一句话也不和别人说,即使是同座主动找她聊聊,她也会冷漠地予以拒绝。问一问:你有像阿静那样的经历吗?,评一评:在案例中,阿静害怕将自己的缺点(“没有任何值得向人夸耀的专业”)暴露在别人面前,是因为她怕被别人小看,所以别人面前,她总是装出冷傲的样子,封闭自己,让别人难以接近自己。其实,社会需要各行各业,360行行行可以出状元。阿静完全可以非常自信地和各行各业的陌生人交往,并且这种交往还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开阔心胸。,从阿静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时候,妨碍我们与别人交往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的不良心理。扪心自问,你在与别人交往时是否

    9、有以下心理呢?,自卑,案例二:人际交往受挫 大一新生欲退学 在长春某重点高校念热门专业的大一学生小蕾(化名)几次找到班主任老师要求退学。“小蕾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入校不久,她就因文笔出众,被校内文学团体破格吸收为会员。”小蕾的班主任说,听说她要退学,大家都很吃惊。小蕾要退学的理由主要是:觉得同学们瞧不起她,总在背后议论她,以至于她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老师们也描述说,当小蕾讲到这一点时,就变得烦躁不安,最后竟然泪流满面”。,案例三:我和室友关系处得很糟糕 我是一名女生,今年20岁。上高中的时候我学习很刻苦,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爱好,

    10、也没什么朋友。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补习了一年。考入大学后,班主任安排我当寝室长,我也想好好与寝室同学相处。但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真的无法和室友们相处,我习惯早睡,她们却喜欢聊到深夜;我比较爱干净,她们却喜欢乱丢乱搭,把寝室搞得乱七八糟。我以寝室长的身份给她们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她们不但不听,反而恶言相骂。就这样我与室友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争执,我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她们并不理睬,几乎没人跟我说话。现在我和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已经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同性相斥又相吸:以4人房间为例,常常会出现2人相对关系较好(称其为合作体),一人相对中立,另一人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中立者是被争取(或争夺)的对象。曾

    11、接待一个女生来访,在寝室中她是相对独立者,合作体为了争取中立者,故意地增多共同的交往,尽管那个中立女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倾向,但独立者却担心有一天会被孤立而开始关注和中立者的交往,“真有些争风吃醋”的感觉,但是我很担心她被拉拢过去,所以我每天都观察她们的交往,心理始终是紧张焦虑的。”这样的案例并不是个别的,在来访的关于寝室人际的咨询中,类似的问题约占78。,与室友难以相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回寝室后便没有“归宿感”,甚至宿舍成了不敢回、不愿回、不想回的令人痛苦的地方;二是与寝室中的某个人合不来,产生“疑邻人偷斧”的心理,如果不喜欢谁,则看他每个动作,听他每句话心理都觉得不舒服。久居同一屋檐下,

    12、有这种感觉也是很难受的。那么,导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大家都没有什么根本的利益冲突,发生矛盾也全是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是大家有些不一致的习惯。比如说有的同学喜欢早起,可能在别人睡意正浓的时候他就起床,叮叮咣咣的声音吵醒别人,让人烦;或有的人尤其是男孩子比较懒,臭袜子臭鞋往下铺床底一扔,把下铺甚至全寝室熏得晕头转向,惟独他一个人悠然自得。还有,每个人在寝室里不知不觉有种回家的放松感,走出寝室时彬彬有礼的样子就会被回到寝室时衣冠不整的样子所替代。而且长久地住在一间屋子里,彼此发现对方的弱点会愈来愈多,从而可能发生某些不愉快的事情,致使无法相处。,如果与室友相处不好,会影响心

    13、情,甚至影响学习,那么该怎么改善这种关系呢?1.要反省自己。如果你在寝室里比较孤立的话,那么就必须得检讨自己了,不要一味地抱怨别人。2.要学会大度、宽容。对于室友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妨开诚布公地跟他谈谈。3.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处和不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你发现室友出门后彬彬有礼而在寝室里甚至有点粗鲁,可能正说明他真的把寝室当做可以随便表现自己、无须设防的家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心态,即家长心态、成人心态和孩童心态。有这样一个例子:三个人合伙做生意,最后赔了,甲说:都怨你们,没有真本事,和你们合伙真是倒霉!乙说:我觉得这次赔本有几个原因,一是我们三人想法不一,劲没往一处

    14、使。二是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客观阻力。丙说:都是我不好,我没干好工作,请你们原谅,我一定会改正,大家还是接着干吧。这段对话中,甲用长辈的口吻指责两位同事,显然是一种家长心态;乙非常冷静,像一个稳重、明理的成看人,属于成人心态;丙却像个小孩子,像作了错事一般,一个劲地求大家原谅,正处于孩童心态。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当中都存在着这三种角色心态。当我们处于家长心态时,心里便有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意念。家长心态又大体分为两种:一种表现为对人刻薄,喜欢挑别人的缺点,另一种却容易对人表露情绪。小时候父母爱怎样对我们,长大了我们就拥有什么样的家长心态。处于成人心态时,我们显得冷静、理智、客观,既不挑剔别人

    15、,也不会冲动任性,我们很有主见,作事有计划,临阵不慌。而处于孩童心态时,我们则表现得感情用事,做事不考虑后果,而且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指导语 这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在每个问题上,选“是”的打“”,计1分;选“非”的打“X”,计0分。请你认真完成,然后对照后面对测验结果作出的解释检查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问卷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4与异性交往太少。,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7时常伤害别人。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1

    16、0极易受窘。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16暗自思慕异性。,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20瞧不起异性。21不能专注地倾听。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24被异性瞧不起。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测查结果的解释与辅导 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

    17、较少。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获得许多人的好感与赞同。总分在914分之间,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总分是在1528分之间,表明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总分超过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一、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的概念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能三、人际沟通的五个密码四、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五、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六、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人际交往概述,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以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一、人际关系的概念、类型,人际交往是指

    18、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通过一定方式发生某种沟通和交流的活动方式。简而言之: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相互作用过程。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产生的结果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它是特指人与人之间在感情寄托、信息沟通和合作共事中的心理距离。从人际交往的方式看,可分为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正式交往与非正式交往、单向交往与双向交往,语言交往与非语言交往等。,直接交往是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的面对面的交往,如促膝谈心,即属直接交往。间接交往是需经过某些中间环节才能实现的交往,如利用信件、电话、电报,告诉对方某一信息等。正式交往是通过组织机构明文规定的渠道而进行的交往,如组织之间人员的往来、请示

    19、汇报制度、会议制度等。非正式交往是正式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意见的沟通,如私人聚会,传播小道消息或举行非正式的群体娱乐活动等。单向交往是指交往的一方只发出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无反馈系统,如作报告,发通知,演讲等均属单向交往形式,双向交往是指交往双方既发送信息,又接受信息,在交往过程中可以随时掌握反馈的沟通形式,如小组讨论、协商、会谈、谈判、辩论等均属双向交往形式。,人际交往的相关心理学理论,(一)社会交换理论(二)公平理论(三)自我表露理论(四)客体关系理论(五)人际吸引相关研究成果,(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社会交换理论(soci

    20、al exchange theory)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他人也是如此。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归结为一种交换,而人们在社会交今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只能是一种交换关系。社会交换理论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养治霍曼斯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布劳、科尔曼、埃默森和联邦德国的奥佩、胡梅尔。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在这里,交换的东西是

    21、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和物品等。社会交换理论对于人际交往的启示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一味的索取,你想让别人为你做什么,那你就也要有相应的付出,任何人之间都是相互的,如果你不喜欢什么,也就不要对别人那样做,正是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喜欢他,他也会善待你,用心去做,相信你可以做得很棒!(二)公平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与1965年提出来的,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的支持者强调,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

    22、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与人际关系中的同伴相比,两者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是相同的。根据公平理论,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双方对这种状态都应该感到不安,且双方都会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按公平理论看来,人际间双方体验到的贡献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相同时,人际关系是很愉快的。,(三)自我表露理论 广义地来说,社会交换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

    23、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而且,对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发他人做自我表露,由此可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往往将部分隐私袒露给自己信任的亲友。除了隐私需要,人还有沟通的需求,需要向“知己”说一些知心话。亲密关系本身也要求人们坦诚相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就不应该有任何隐私。只有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亲密关系才能正常发展。(四)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罗纳德。费尔贝恩和梅兰妮克莱因等人所开拓。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

    24、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五)人际吸引相关研究成果,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由于积极的认知与情感而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相互趋近倾向。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1)接近因素: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则往往容易引为知己,因为相互接近便相互接触的机会多,相互之间更容易熟悉对方。同桌的学生多半能相互吸引,街坊邻居也是

    25、如此。,“远亲不如近邻”,(2)个人特征:才能、外貌的吸引力等,如右图-分心的理发师与提心掉胆的顾客。E阿朗逊等人(1966年)研究表明,一个看起来很有才华的人,如果表现出一点小小的过错,或暴露出一些个人的弱点,反而会使一般人更喜欢接近他;一个表现得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人,倒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自认为自身太差而不敢与他交往。,(3)相似: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说明了人际吸引中相近因素的作用很大。这里所说的相近,包括社会生活方面的相近、生理方面的相近和心理方面的相近等。态度、兴趣、信仰、价值观;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生地;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居住地;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

    26、阶层;身体特征:身高、体重等等。(4)互补与补偿:互补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补偿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某人的需要,从而使某人增加了其对他人的喜欢程度。如:瓦西列夫在 情爱论中这样描述他们的友谊:“马克思长着一头雄狮般的黑色的卷发,目光炯炯,显然具有暴烈、严厉的气质。恩格斯与他不同,头发是浅色的,几乎总是情绪愉快,面带微笑,动作敏捷。这两位思想巨人非同寻常的相互倾慕是众所周知的。瓦西列夫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互补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交际的重要影响。“郎才女貌,男刚女柔”,大学生人际交往类型,(一)学缘型人际关系:学缘型指大学生以所学专业为纽带形成的人际

    27、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班同学关系、同系或同院同学关系、校右关系、同专业的校际同学关系等。(二)志缘型人际关系:指大学生以志向为主而结成的人际关系。(三)地缘型人际关系:地缘型主要指大学生因地域相同的缘故而结成的人际关系。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同乡会,它在刚入学的新生中尤为突出。(四)情缘型人际关系:情缘型指男女大学生为满足爱情的需要,通过与异性交往而建立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需求中,爱情需要占了重要位置。(五)趣缘型人际关系:指大学生以兴趣为主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对学业的追求、业余文体生活的爱好,都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意气相投。,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能,获得信息的功能。“资讯就是力量”

    28、,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习上拥有更多的朋友,才能心胸开阔。认识自我的功能。古人常以人为镜,从他人的行为表现去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协同合作的功能。身心保健的功能。测试健康的温度计。研究指出:患癌症的病人几乎都没有享受过什么天伦之乐。(Feldem,1989)。另一项调查则发现缺乏婚姻关系或友谊、较少参加教会或其他团体活动者,比起至少拥有其中一种社会网络者,有高出三倍的死亡率(Berkman&Syme,1979)。,沙赫特(Schachter,1959)的一项研究证明了人们的交往需要。实验过程如下:他请人到一间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去住,每小时付给15美元的酬金。房内除了一桌、一椅

    29、、一床、一灯,别无他物。三餐由人送至门底下的小洞口,住在里面的人伸手就可拿进食物。他把5个大学生自愿应征参加实验的被试分别关进五间与外界隔绝的小房。1个被试仅呆了25分钟就要求出来,放弃了实验。有3个被试待了2天。1个被试待了8天,其感受是:再待1分钟就会发疯。该研究说明,脱离人群的人是无法生存的,同时人们对孤独、隔离的容忍力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你知道朋友对于现阶段的你是满足什么需要吗?,动力密码人际需要体验密码情绪、情感态度密码理解与信任行为密码倾听与专注认知密码人际距离,三、人际沟通的五个密码,与人共处和交往的需要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基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

    30、和欣赏;人际交往需求理论提出人有三方面的需求爱、归属和控制,从而推动人的交往行为。,一、人际需要是沟通的根本动力,主动与人交往,满足各种需要;合理满足他人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动力密码”对人际交往的启示,二、体验密码情绪、情感,“印刻”理论:第一印象 主观体验 情绪,课堂体验活动“角色扮演”,“强化”理论:后继印象 情绪叠加 情感“动机”理论:“刻板”的情绪、情感体验 交 往动机 交往行为 交往的效果,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继续留下良好的后继印象;调整固有的刻板印象,“体验密码”对人际交往的启示,三、态度密码理解与信任,课堂体验活动名称“生日礼物”“信任考验”,人际态度高于人际技巧;使用有效的

    31、态度因子促进沟通,态度密码对人际交往的启示,四、行为密码倾听与专注,课堂体验活动“角色扮演”,听比说重要;积极反馈;,行为密码对人际交往的启示,4 3 2 1 0 1 2 3 4*-*-*-*-*-*-*-*-*疏远 临界 亲近,第一个规律:双向距离的可能不等值律。第二个规律:认知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可能不等值律。第三条心理规律:即时距离与基础距离的可能不等值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与人发生过误会?请反省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可不可以试试用上面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五、认知密码人际距离,4级,能主动提供帮助、不求任何回报、愿意为对方作出牺牲、愿意告诉对方任何内心秘密、对对方有极强的信任感的

    32、状态;3级,表示能主动提供帮助、一般不求回报,有比较强的信赖感、能告诉对方自己内心的秘密(但只局限于不违背社会道德、价值等准确的秘密)的状态;2级,表示能主动提供帮助、但是有一定的回报期望状态;1级,表示对对方有好感、有主动进一步交往、继续相处的意向的状态;0级,表示人际交往的临界状态,即交往愿望真空状态。比如在车站等车的时候,一个人盼望车子快来而无与人交往的愿望,这时的心理位矩便是0级;1级,对对方心存不满、但尚能相容相处的状态;2级,存在有较强排他性、并且有了一定的攻击倾向的状态;3级,有很强的排他性、冲突具体化和表面化、有报复倾向但不采取极端手段的状态;4级,有极强的排他性、报复时会采取

    33、极端手段的状态。,第一个规律是“双向距离的可能不等值律”。它指的是人际交往双方对他们之间的心理位距的认识可能不一致。这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最典型的例子是请客送礼所谓礼尚往来,你替我办一件事,我携礼登门拜谢。逢年过节亲戚间走动,也往往相互送些礼品。你来我往很自然,因为这时大家都认识到双方间的交际距离都处于2级。但如果其中有人把心理位距提高到3级,别人为他办成了一件事,他觉得好友之间不必言,今后对方有所求,他同样也会相助的。可对方那人仅仅把他看成是2级的朋友,没能得到回报,自然会心生不满,认为对方不懂人情,于是疏于往来了。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误会和损失。,第二个规律是“认知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可能不等值律。”这是指交往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心理位距的认识可能发生偏差。生活中常见的自作多情便是一例。男方对某女产生好感进而心生恋情,往往会单方面迅速缩短心理位距,并假想对方也一样,但事实往往不是


    注意事项

    本文(第8章大学生人际关系.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