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食品发酵工程08白酒工艺.docx

    • 资源ID:17075356       资源大小:95.65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品发酵工程08白酒工艺.docx

    1、食品发酵工程08白酒工艺第八章 白酒工艺学1 绪论1.1白酒的起源我国的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它的独特工艺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其技艺精湛,产品的色、香、味备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尤其是国家名酒,色泽澄清透明、玉洁冰清,香气馥郁芬芳、优雅细腻,味甘润柔和、醇厚绵甜,余味净爽,风格独特,深受人民喜爱,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关我国白酒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尚未定论。公元前2世纪的吕氏春秋上说“仪狄作酒”,说酒是仪狄这个人发明的。而在西汉刘向的战国策中说的更具体:“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这说明酒作为一种饮

    2、料进入人们的生活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了。丛龙山文化遗物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许多酒具尊(zun)、(he)、高脚杯、小壶等酒器也说明了这一点。晋代江统所著的酒酷中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狄仪,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我国早期所作的酒,多是不经蒸馏的酿造酒,直到后期才出现蒸馏酒。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和陶雍的“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的佳句。说明唐朝时代已有了烧酒,即蒸馏酒。明代名医李时珍对白酒说的更明确,他在本草纲目中写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

    3、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唯以糯米或黍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翁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不但讲了烧酒产生的年代,而且还论述了其制作方法。也有研究者提出了我国的蒸馏酒产生于唐朝之前的一些考证。酒曲是我国酿酒技术的重大发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复合酶制剂。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丁和他的大臣有过“若作酒醴,尔维曲蘖(nie酒曲)”的对话。对话中的“曲蘖”就是指酒曲和发芽的谷物。说明距今32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利用酒曲酿酒的技术了。由于制曲技术的进步,汉书食货志记载:“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升。”至北魏时,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用神曲一斛,杀米三石

    4、;笨曲一斛,杀米六升”这说明用曲量在不断的下降。古代的制曲技术,由散曲发展到茂密生衣曲,最后发展到今天的曲饼和曲丸。欧洲人到19世纪末,才了解到我国的酒曲作用,称之为淀粉发酵法。1.2白酒的地位白酒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殊饮料,千百年经久不衰,并不断发展提高,国内消费量逐渐上升,出口量不断增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古代的商品交换中,白酒仅次于盐、铁,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之一。白酒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具有丰富人民生活。繁荣市场的作用。早在明、清时代,白酒就逐渐代替黄酒。1949年至1985年期间,白酒的产量一直居于我国酒类总产量之首,1985年后由于啤酒的发展,白酒居酒类产量第二位

    5、。白酒在人民生活中有特殊的地位,无论是喜庆丰收、欢度佳节、婚丧嫁娶、迎宾宴友还是医药保健等都离不开酒。而消耗量最大。且经济实惠的都要数白酒。我国的一些行业的作业工人、农民,高寒地区的牧民、居民对白酒具有某种职业需要和生活需求。适量的饮用可以振奋情绪、促进血液循环。白酒又有杀菌、去腥、防腐作用,用于医药源远流长。就与历代文人有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饮酒成为助长文思的一种方式,无论是王羲之的醉写“兰亭序”还是武松醉打猛虎,都可看到酒与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息息相关。酒类也是一种奢侈品,我国的一些高档酒极具艺术性,有很高的艺术内涵和收藏价值,近年来酒类收藏已成为一种极具时尚的收藏。白酒工业的发展

    6、也促进了配套工业的发展,近年来白酒行业机械化有了很大的发展,需要的包装材料越来越多,配套的玻璃、陶瓷、造纸、印刷、瓶盖等一系列的配套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同时,酿酒后的酒糟的综合利用,促进了农业、能源的发展。1.3白酒的分类白酒产品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原料品种、用曲、生产工艺、酿酒设备的不同,品种繁多、名称各异,一般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1.3.1按使用原料分类 白酒使用的原料多为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薯干等含淀粉物质或含糖物质。常将白酒以这些酿酒原料冠名。其中以高粱做原料酿制的白酒最多,酒质好。1.3.2 按使用的曲分类 白酒生产过程中,由于糖化、发酵使用的曲不同,而产出的酒名称各

    7、异。A、以大曲做糖化发酵剂生产出的酒,称为大曲酒。 B、以小曲做糖化发酵剂生产出的酒,称为小曲酒。C、用麦麸做培养基接种的纯种曲霉做糖化剂,用纯种酵母为发酵剂生产出的酒,称为麸曲酒。1.3.3按发酵方法分类 固态发酵法:在配料、蒸粮、糖化、发酵、蒸酒等生产过程中都采用固体状态流转而酿制的白酒,称为固态发酵白酒。其工艺特点是:配料时加水量多控制在50-60%之间,是全部酿酒过程的物料流转都在固体状态下进行,发酵容器主要采用地缸、窖池、大木桶等设备,多采用甑桶蒸馏。固态发酵的酒质较好,目前的国内名酒绝大多数是固态发酵白酒。 液态发酵法:液态发酵法白酒,一种是生产出食用酒精,在经过勾兑或串香而生产出

    8、的白酒;另一种是在小曲酒生产中采用固态糖化、液态发酵,液态蒸馏而生产的白酒。(也作半固半液态发酵)。前者是目前液态发酵生产白酒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发酵成熟醪中含水量较大,发酵蒸馏均在液体状态下进行,生产相当部分采用酒精生产设备,只是在工艺中加强了蒸馏时的排杂工作。1.3.4按白酒的香型分类 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又称窖香型白酒。从工艺上分,一种是以五粮液酒为代表的,以五种粮食为原料的循环式的跑窖生产,其质量特点为: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落喉净爽,口味协调,恰到好处,并以酒味全面著称。另一种是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以高粱为原料的本窖还本窖的定窖生产,质量特点为:无色透明,醇香浓郁,饮后尤香,清

    9、冽甘爽,回味悠长。再一种是以高粱为原料采用老五甑生产工艺的,如古井贡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等。浓香型大曲酒的主体香为己酸乙酯,都采用继糟混蒸,泥窖发酵固态生产的。 酱香型白酒:酱香型酒是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其酒的风格特点是:酱香突出,口感柔和,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不散,酒度低而不淡。主体香:一般认为前香实有低沸点的醇、醛、酸类物质组成,后香主要是由高沸点的酸类物质起作用。工艺特点是:以高粱为原料,使用高温曲,经高温润料,高温堆积回酒发酵等特殊工艺酿制而成。 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是以汾酒为代表。其风格特点是:清香纯正,口感柔和、协调,绵甜净爽,饮后有余香。在含有各种芳香物质的比例中

    10、,乙酸乙酯是主体,围绕乙酸乙酯构成了各种芳香物质的配合比例使酒味协调。工艺特点是以高粱为原料清蒸清烧、地缸发酵。 米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和全州湘山酒为代表的小曲米香特点的蒸馏酒。其风格特点是:米香纯正、入口绵甜,落口爽净,回味怡畅。一般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作糖化发酵剂,经半固态发酵酿成。其他香型:酿酒工艺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差异或使用生产工艺的不同,有的酒独具风格,其他香型的酒现有六种:兼香型(贵州遵义董酒为代表)、凤型(陕西凤翔西凤酒为代表)、特型(江西樟树四特酒为代表)、豉香型(广东佛山玉冰烧为代表)、芝麻香型(山东景芝白干为代表)。1.4 白酒的发展我国白酒工业,应向优质、高产、低

    11、消耗、低酒度、多品种、高效益发展,逐步实现四个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2白酒生产中的微生物2.1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微生物是指的那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一群小生物。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部分是多细胞。一般来说,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和病毒五大类。与酿酒有关的主要是酵母菌、细菌和霉菌,它们在白酒生产中对酒的质量、产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种类多、繁殖快、分布广、容易培养、代谢能力强等特点。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对我们利用微生物有重要的意义。2.2微生物的营养及生长2.2.1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营养物质

    12、是指环境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物质,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养物质的确定主要依据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及我们所需的代谢产物的化学组成。一般的微生物细胞含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核酸和无机元素,其中碳、氢、氧和氮,占全部干重的90-97%。2.2.2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1)水分 微生物没有水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2)碳源 碳素化合物是构成为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也是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和细胞内储藏物质的主要原料。凡是能够供应微生物碳素营养物质的叫做碳源。(3)氮源 氮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氮是构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4)无机盐类 无机盐类是构成微生物菌体的成分,也是

    13、酶的组成部分。微生物所需的无机盐有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以及含钾、钠、镁、钙等元素的化合物。(5)生长素 微生物本生不能合成但又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微生物的生长因素。(6)温度 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这种反应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所以温度对微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7)氢离子浓度(PH值) 白酒生产中常利用PH值控制微生物的生长。(8)空气 空气中含有氧,按照生物对氧的要求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三类:一类是好气性微生物、一类是厌氧性微生物、一类是嫌气性微生物。(9)界面 界面就是不同相(气、液、固)的接触面。固态法白酒生产。界面与微生物的

    14、关系很大。 2.3白酒生产中的霉菌、酵母菌和细菌2.3.1 霉菌 霉菌:霉菌是我们日产生活中常见的一类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状的菌丝体。 霉菌菌落的特征: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某一种菌,经培养,他们向四周蔓延繁殖后所生成的群体称为菌落。通常在大曲表面看到的霉斑就是某些霉菌的菌落。不同的霉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又能形成特殊的菌落,肉眼容易分辨,是曲药上的培菌管理和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白酒生产常见的霉菌菌种:曲霉、根霉、念珠霉、青霉、链孢霉 曲霉:曲霉是酿酒业所用的糖化菌种,是与制酒关系最密切的一类菌。菌种的好坏与出酒率和产品的质量关系密切。白酒生产中常见的曲霉有:黑霉菌、

    15、黄曲霉、米曲霉、红曲霉。 根霉: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它们常生长在淀粉基质上,空气中也有大量的根霉孢子。根霉是小曲酒的糖化菌。 青霉:是白酒生产中的大敌。青霉菌的孢子耐热性强,它的繁殖温度较低,是制麸曲和大曲时常见的杂菌。曲块在贮存中受潮,表面上就会长青霉。车间和工具清洁卫生搞不好,也会长青霉。 念珠菌:是踩大曲“穿衣”的主要菌种,也是小曲挂白粉的主要菌种。 链孢霉:它的孢子呈鲜艳的桔红色,常生长在鲜玉米蕊和酒糟上,一旦侵入曲房不但造成危害而且很难清除。2.3.2 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有真核细胞所组成的单细胞微生物。由于发酵后可形成多种代谢产物及自身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酶,可以广泛用于

    16、医药、食品及化工等生产方面,从而在发酵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酵母菌的形态:酵母菌的菌体是单细胞的,个体大小的差异也较大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由酵母菌的单个细胞在适宜的固体基上所长出的群体称为菌落,用肉眼一般能看见,不同的菌种,菌落的颜色、光滑程度等有所不同。 酵母菌的结构:酵母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等组成。 白酒生产中常见的酵母菌菌种(白酒生产中参与发酵的酵母菌):酒精酵母、产酯酵母、假丝酵母和白地霉等。酒精酵母:产酒精能力强的酒精酵母,其形态以椭圆形、卵形、球形为最多,一般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产酯酵母:产酯酵母具有产酯能力,它能使酒醅中含酯量增加,并呈独特的

    17、香气,也成为生香酵母。2.3.3细菌 细菌:细菌是一类有原核细胞所组成的单细胞生物。所谓原核细胞是其核无核膜与核仁。细菌在自然界里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白酒生产中存在的醋酸菌、丁酸菌和己酸菌等就属于这一类。 细菌的个体形态与大小:由于细菌的种类和环境不同其变化形态很大。其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与螺旋状,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难以区分的过渡类型。 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菌细胞一般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及内含物质等构成。有些细胞还有荚膜、鞭毛等。 白酒生产中常见的细菌菌种:乳酸菌、醋酸菌、丁酸菌、己酸菌乳酸菌:自然界中数量最多的菌种之一。大曲和酒醅中都存在乳酸菌。乳酸菌能使发酵糖类产生乳酸,它在酒醅内产

    18、生大量的乳酸,乳酸通过酯化产生乳酸乙酯。乳酸乙酯使白酒具有独特的香味,因此白酒生产需要适量的乳酸菌。但乳酸过量会使酒醅酸度过大,影响出酒率和酒质,酒中含乳酸乙酯过多,会使酒带闷。醋酸菌:白酒生产中不可避免的菌类。固态法白酒是开放式的,操作中势必感染一些醋酸菌,成为白酒中醋酸的主要来源。醋酸是白酒主要香味成份之一。但醋酸含量过多会使白酒呈刺激性酸味。丁酸菌、己酸菌:是一种梭状芽孢杆菌,生长在浓香型大曲生产使用的窖泥中,它利用酒醅浸润到窖泥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丁酸和己酸。正是这些窖泥中的功能菌的作用,才产生出了窖香浓郁、回味悠长的曲酒。2.4微生物在白酒生产中应用2.4.1制曲我国酿酒历史悠久,至今已

    19、有3000年的历史,使用曲酿酒是我国的独创。酒曲是酒发酵发酵的动力。大曲是以大麦、小麦为原料,经粉碎加水压成砖形的曲坯,用自然法。人工控制适当的水分、疏松度和温度等来选择有益的微生物的方法培育成。大曲中主要微生物是以霉菌为主,酵母和细菌较少。如根霉的糖化能力很强,并具有酒母的活性,有边糖化边发酵的特性。2.4.2人工老窖人工老窖是微生物在白酒生产中的又一项重要应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老窖产好酒,而且窖越老越好,而且同一个窖池中接近窖底或窖壁的酒醅产出的酒比较好,窖池中底层的白酒比中层的好、中层产的酒要比上层好。由此可见浓香型白酒的酒质与窖泥有密切的关系。为提高生产、发展生产,培养人工老窖的技术

    20、也就产生了。人工老窖就是用人工培养微生物的窖泥来筑成的发酵窖。为了使新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优质浓香型曲酒,从而大大缩短窖池自然老熟的过程。要培养好人工老窖,关键是要使窖泥中有足够数量的己酸菌等有益的微生物。 窖泥中重要的微生物:经研究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是己酸乙酯,而己酸乙酯的产生与己酸菌密切相关,因此培养人工老窖的重点在己酸菌的培养与利用上。己酸菌具有的基本性质:己酸菌为梭状芽孢杆菌,喜欢生活在泥土中,具有耐热性、嫌气性、碳源以乙醇和乙酸盐为主,生长PH值在中性附近。因此在人工老窖的培养要充分了解并利用老窖中重要微生物的性质。 人工老窖的培养方法:配方一:粘黄泥94.5%,过磷酸钙1%,大曲

    21、粉1.5%,豆饼粉1%,酒糟2%,锅底水适量,培养液5%。全部混匀,踩至柔熟,夏天密封培养一个月以上。配方二:用黄泥4500kg计,窖皮占10%、尿素0.04%,过磷酸钙0.1%,黄水1.4%,酒糟2.6%,曲药1%,酒尾1%,大生产培养液* 2%,将以上配料充分混匀。堆积,用塑料布和黄泥覆盖密封,在30-35下培养二个月。配方三:用干黄泥4.5米3计,曲药1-3%,黄水以浸透干泥为宜,培养液250千克以上,酒尾适量,将以上物料混匀、踩烂后放入大池保温发酵一个月以上。*大生产培养液:用老窖泥2%以上、酒尾(以酒精计2%)、黄水6%、大曲粉1.2%、酒糟3%、黄泥2%。将酒糟水、干黄泥装入麻袋麻

    22、坛中。倒入85以上的水,立即封坛,冷至40多度加入曲药、老窖泥、酒尾等。用塑料膜密封坛口,保温32-34,培养10-15天。正常的培养液为淡黄色,气味与老窖泥相似。3 白酒生产中的原料和辅料3.1 制曲原料用于白酒生产的曲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曲有不同的制曲工艺,使用的原料也不同。选用原料,一是要考虑培菌过程中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要;二是要考虑传统特点和原料特性。一般选用含营养物质丰富,能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对白酒香味物质形成有益的物质做原料。制大曲常用小麦、大麦、豌豆、蚕豆等;小曲以麦麸、大米或米糠为原料;麸曲以麸皮为原料。3.1.1原料的感官要求及理化成分制曲原料的感官要求是:颗粒饱满,新鲜,

    23、无虫蛀、不霉变,干燥适宜,无异杂味,无泥沙及其他杂物。理化成分: 制曲原料的理化成分表 %原料水分粗淀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灰份小麦12.861-657.2-9.82.5-2.91.2-1.61.66-2.9大麦11.5-1261-62.511.2-12.51.69-2.87.2-7.93.44-4.22豌豆10-1241.15-51.525.5-27.53.9-4.01.3-1.63.0-3.1大米11.561-62.511.2-12.51.89-2.87.2-7.93.44-4.22米糠13.537.514.818.29.09.4麸皮1215.22.684.55.263.1.2制曲原料与曲

    24、质的关系小麦:小麦含淀粉较高,粘着力强,氨基酸种类达20种,维生素含量丰富,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天然培养基。粉碎适度,制出的曲胚不易松散失水,有没有粘着力过大的而蓄水过多的缺点,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是制大曲的优质原料。大麦:大麦中含的维生素和生长素可刺激酵母和许多霉菌的生长,是培养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大麦含皮壳多,踩制的曲胚疏松,透气性好,散热快,在培菌过程中水分易蒸发,有上火快,退火也快的特点。由于曲胚不易保温,制曲是一般需添加粘性较大的豌豆20-40%。豌豆:豌豆含蛋白质丰富,淀粉含量较低,粘性大,以结块,有“上火慢,退火也慢”的特点,控制不好容易烧曲,故常与大麦配合使用,一般大麦与豌豆

    25、按6:4混合,这样可使曲胚踩得紧实,按预定的品温升降培养,保持成曲断面清亮,能赋予白酒清香味和曲香味。大米:大米淀粉含量较高,含脂肪较少,结构疏松,是制小曲的主要原料,如四川邛崃米曲、厦门白曲等,都是用大米或加米糠、药材制成。麸皮:麸皮含淀粉15%左右,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良好的通气性、疏松性和吸水性,是多种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是麸曲的主要原料。3.2酿酒的原料和辅料3.2.1酿酒原料 酿酒的原料有粮谷、以甘薯干为主的薯类、代用原料,生产中主要是用前两类原料,代用原料较少。由于白酒的品种不同,使用的原料也各异。酿酒原料的不同和原料的质量优劣,与产出的酒的质量和风格有极密切的关系,

    26、因此,在生产中要严格选料。(1)原料的感官理化要求 粮谷原料的感官要求: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以薯干为主的薯类原料的感官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物、无异味、无泥沙、无病薯干。(2)原料与产量、质量的关系高粱:高粱又名红粮,依穗的颜色可分为黄、红、白、褐四种高粱;依籽粒含的淀粉性质来分有粳高粱和糯高粱。粳高粱含直链淀粉较多,结构紧密,较难溶于水,蛋白质含量高于糯高粱。糯高粱几乎完全是支链淀粉,具有吸水性强,容易糊化的特点,是历史悠久的酿酒原料,淀粉含量虽低于粳高粱但出酒率却比粳高粱高。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在固态发酵中,经蒸煮

    27、后,疏松适度,熟而不粘,利于发酵。大米:大米淀粉含量70%以上,质地纯正,结构疏松,利于糊化,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等含量较少。在混蒸式的蒸馏中,可将饭味带入酒中,酿出的酒具有爽净的特点,故有“大米酿酒净”之说。糯米:糯米是酿酒的优质原料,淀粉含量比大米高,几乎百分之百为支链淀粉,经蒸煮后,质软性粘可糊烂,单独使用容易导致发酵不正常,必须与其他原料配合使用。糯米酿出的酒甜。小麦:小麦不但是制曲的主要原料,而且还是酿酒的原料之一。小麦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及其他成分,钾、铁、磷、硫、镁等含量也适当。小麦的粘着力强,营养丰富,在发酵中产热量较大,所以生产中单独使用应慎重。玉米:玉米品种很多

    28、,淀粉主要集中在胚乳内,颗粒结构紧密,质地坚硬,蒸煮时间宜很长才能使淀粉充分糊化,玉米胚芽中含有占原料重量5%左右的脂肪,容易在发酵过程中氧化二产异味带入酒中,所以玉米做原料酿酒不如高粱酿出的酒纯净。生产中选用玉米做原料,可将玉米胚芽除去。甘薯:薯干鲜甘薯切碎经日晒或风干后而成的干片,含淀粉65-68%,含果胶质比其他原料都高。薯干的原料疏松,吸水能力强,糊化温度为53-64摄氏度,比其它原料容易糊化,出酒率普遍高于其它原料,但成品酒中带有不愉快的薯干味,采用固态法酿制的白酒比液态法酿制的白酒薯干气味更重。甘薯中含有3.6%的果胶质,影响蒸煮的粘度。蒸煮过程中,果胶质受热分解成果胶酸,进一步分

    29、解生成甲醇,所以使用薯干作酿酒原料时,应注意排除杂质,尽量降低白酒中的甲醇含量。3.2.2酿酒的辅料 白酒中使用的辅料,主要用于调整酒醅的淀粉浓度、酸度、水分、发酵温度,使用酒醅疏松不腻,有一定的含氧量,保证正常的发酵和提供蒸馏效率。 辅料的感官理化指标 感官要求:酿酒的辅料,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骨力,适当的自然颗粒度;不含异杂物,新鲜、干燥、不霉变,不含或少含营养物质及果胶质、多缩戊糖等成份。 辅料与白酒生产中的产量、质量的关系 稻壳:稻壳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用量少而使发酵界面增大的特点。稻壳中含有多缩戊糖和果胶质,在酿酒过程中生成糠醛和甲醇等物质。使用前必须清蒸20-30分钟,以除去异杂味

    30、和减少在酿酒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稻壳是酿制大曲酒的主要辅料,也是麸曲酒的上等辅料,是一种优良的填充剂,生产中用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一般要求2-4瓣的粗壳,不用细壳。 谷糠:谷糠是指小米或黍米的外壳,酿酒中用的是粗谷糠。粗谷糠的疏松度和吸水性均较好,做酿酒生产的辅料比其它辅料用量少,疏松酒醅的性能好,发酵界面大;在小米产区酿制的优质白酒多选用谷糠为辅料。用清蒸的谷糠酿酒,能赋予白酒特有的醇香和糟香。普通麸曲酒用谷糠做辅料,产出的酒较纯净。细谷糠中含有小米的皮较多,脂肪成分高,不适于酿制优质白酒。 高粱壳:高粱壳质地疏松,仅次于稻壳,吸水性差,入窖水份不宜过大。高粱

    31、壳中的单宁含量较高,会给酒带来涩味。3.3 生产用水 白酒酿造生产用水,包括制曲、制酒母用水,生产发酵、勾兑、包装用水等。古代对酿酒用水就有严格的要求,有“水甜而酒冽”、水是“酿酒的血液”等说法。生产用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糖化发酵是否能顺利进行和成品酒质。3.3.1 水源的选择和水质的要求 水源的选择应符合工业用水的一般条件,即水量充沛稳定,水质优良、清洁、水温较低。酿酒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用水标准、要求:外观: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凡是呈现微黄、混浊、悬浮的小颗粒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口味:将水加热至20-30度,口尝时应具有清爽气味、味净微甘,为水质良好。凡是有异杂味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存在钙、镁等金属盐的总量。我国用德国度表示水的硬度(DH), 0-4为最软水,4.1-8.0为软水,8.1-12为普通硬水,12.1-18为中硬水,18.1-30为硬水,30以上为最硬水。质量较好的泉水硬度在8以下,白酒酿造水一般在硬水以下的硬度均可使用。但勾兑用水在硬度在8以下。碱度:碱度是指水中碱性物质总量,主要包括碱土金属中的钙、镁、亚铁、锰、锌等盐类。碱度单位以德国度表示(1碱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毫升氧化钙)水中适当的碱度可降低酒醅的酸度。白酒生产用水以PH6-8(中性)为好。3.3.2水质的处理


    注意事项

    本文(食品发酵工程08白酒工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