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师用书人民版第1讲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商鞅变法1背景“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代。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被破坏,诸侯割据混战。经济:生产力提高,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思想: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高潮,推动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2)具体原因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秦国落后于东方各国,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秦献公立志改变长期落后的状况,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2、。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2内容秦国的崛起(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了标准度量衡器。(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级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3)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废除“世卿世禄制”。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社会习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分异”令。3影响“商鞅虽死,秦法未败”(1)积极影响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消极影响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智者的选择(1)社会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人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2)有利条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冯太后的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2内容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措施内容作用推行均田制颁布均田法
4、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和按级别高低发放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迁都洛阳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革除旧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了北魏的统治3.影响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1)农业生产的发展
5、: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政府收入大大增加,农业水利工程得以兴建,新的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2)繁盛的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其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还因南北互市与中外贸易不绝,使洛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3)北方民族大融合:内迁各民族经过长期的通婚杂居,相互融合,胡汉差别逐渐消除;原来的民族分布完全被打破,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南迁北方游牧部落的优秀文明成果也成了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王安石
6、变法1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1)社会危机严重:国家兵虚财匮,内忧外患,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2)目的: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实现富国强兵,以巩固和加强统治。范仲淹等人主持的“庆历新政”犹如昙花一现,推行仅一年即宣告失败。但它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2内容富国、强兵、育才(1)经济上:富国之法均输法: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物资。市易法:限制了豪商大贾控制和操纵市场。青苗法:青黄不接时,政府分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募役法(免役)法:纳钱代役。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方田均税法:重新清丈土地,按土地肥瘠收取赋税。(2)军事上:强兵之法将兵法:精简裁
7、并禁军,设置专门操练军队的将官。保甲法:把农民进行保甲编制,兵农合一。保马法: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百姓养马。军器监:在开封城内设置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的制造。(3)育才:取士之法科举改革: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经义策论取士。3影响短暂的变法(1)积极影响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农业生产发展,财政收入增加,改善了“积贫”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增强,改善了“积弱”的局面。(2)消极影响王安石变法指导思想上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变法的推行过于急进。1商鞅前后两次变法的侧重点(1)第一次变法侧重刑赏并用,实效明显,使得秦孝公对商鞅更加信任,为第二次变法创造了条件。(2
8、)第二次变法侧重制度层面,实现了社会转型,巩固了前一次改革的成果,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2商鞅变法中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变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变法还同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地位。(2)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推动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3)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县制的建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
9、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3北魏孝文帝改革两个阶段的重点(1)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主要内容有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等,这些措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2)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贵族接受汉族文化。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和包括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籍贯在内的移风易俗。迁都洛阳使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而移风易俗则加快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4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
10、阶段(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孝文帝通过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大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3)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5对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的认识(1)面对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施行“新政”。(2)庆历新政触犯了皇室利益,改革必将失败。(3)新政失
11、败后,北宋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还形成了所谓的“朋党之争”,影响到后来的王安石变法。6王安石变法的“富国”和“富民”政策(1)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2)“富国”与“富民”是不相同的:“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7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1)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阻挠和破坏。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做宰相,废除了新法,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变法的开始阶段,宋神宗支持王安石,使改革顺利进行;后来宋神宗态度动摇,王安石被迫辞职,变法法令陆续废止。(3
12、)变法指导思想的缺陷和新法推行的不当。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一些措施甚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的实行也显得过于急进。例1(2016全国丙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
13、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等信息概括。第(2)问结合时代背景从孝文帝改革的意图、决心等方面分析。【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
14、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例2(2016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
15、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
16、高下作等级”“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等概括回答。第(2)问,可以从对皇室地位、政治秩序、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等影响的角度回答直接与间接作用。【答案】(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为相数十年,政绩显赫。面对郑国“国小而逼,族大宠多”,处在列强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局面,他首先整理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亩征税,“作丘赋”,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认为“礼”
17、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的同时,公元前536年,他铸刑鼎,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子产还实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不许贵族随意干涉百姓的经商活动,坚持实行“市不豫贾”。他不毁乡校,广开言路。对内宽猛相济的方针保持了国内政局长期稳定。对外他一反过去对大国俯首帖耳的外交政策,敢于说“不”,维护了郑国的利益,为郑国争取并创造了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间。子产的改革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郑克堂子产评传(1)根据材料,分析子产改革的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特点。【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逐条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礼法结合、宽猛
18、相济;保护工商业者;作为小国,敢于对大国说不等。【答案】(1)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推动了郑国农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礼法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持了郑国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使郑国的地位大大提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任答三点即可)(2)注重礼法结合;宽猛相济;保护工商业者;作为小国,敢于对大国说不。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公元前118年
19、,大司农颜异提出了盐铁官营的计划,得到武帝的批准。其内容包括:将盐、铁之事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补充国家赋税;官府招募盐户,提供煮盐的器具和一定的生活费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等。汉武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任命懂经营、会管理的大盐铁商孔仅和东郭咸阳为高官,“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致使“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刘玉峰汉武帝盐铁官营之得失(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盐铁官营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
20、社会势力”可知,汉初实行的盐铁私营政策导致商人势力强大并与中央对抗,不利于大一统帝国的形成;根据材料中“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可知,频繁的对外战争导致国家财政亏空,长期实行的盐铁私营政策无法解决现实的财政问题。 第(2)问,根据材料中“将盐、铁之事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补充国家赋税”可知,盐铁官营政策显著改善汉朝的财政窘况;根据材料中“严禁私自铸铁煮盐”可知,盐铁官营政策使得官营手工业在市场竞争领域取得绝对的主导权,挤压了私营手工业的生存空间;根据材料中“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致使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
21、”可知,盐铁官员选拔的失误造成了官商合流和腐败现象泛滥。【答案】(1)实行盐铁私营政策;商人势力强大并与中央对抗;对匈奴战争需要大量经费,而中央财政困难。(2)打击了盐铁富商势力,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为对匈奴用兵提供经费;民间私营工商业经济的发展空间狭小,处于劣势地位和附庸地位;私商的官员化,造成了官商合流和腐败现象。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洪武初年,锦衣卫二百五员,今一千七百余员“朝廷威福之柄,徒为人臣酬报之资”。明王朝征税土地由洪武时的八百五十万顷下降至正德时的四百二十万顷,明廷税源在减少,开支却在增加。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塞外蒙古军队数次南侵,东南倭寇成患,
22、天下骚动。张居正病逝,改革事业也付诸东流。改革“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大夫”;张居正“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无老者宽大之风,无大臣休休之量”。赵阳张居正改革成败刍议材料二考成法是张居正整顿吏治的一项制度法令。六部、都察院根据考成法规定,把所属官员应该要办的工作都登记在三本账簿上,并订立完成期限,再根据账簿中官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确定奖惩,做到赏罚分明。六科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官员该升则升,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易于操作。考成法要求官员一定要务实,要有切实的结果和成效,不然没法向六部、六科及内阁还有都察院交代。汪成玉谈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原因
23、及启示以“考成法”为视角(1)根据材料一,归纳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考成法的特点。【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洪武初年,锦衣卫二百五员,今一千七百余员”归纳为官员冗滥;根据材料一中“明王朝征税土地由洪武时的八百五十万顷下降至正德时的四百二十万顷,明廷税源在减少,开支却在增加”归纳为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根据材料一中“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塞外蒙古军队数次南侵,东南倭寇成患”归纳为阶级矛盾尖锐,边患危机严重。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大夫”可知改革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根据材料一中“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可知与皇权发生了矛盾;
24、根据材料一中“无老者宽大之风,无大臣休休之量”可以看出张居正自身的性格弱点。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应该要办的工作都登记做到赏罚分明”可知考核内容明确,赏罚分明;根据材料二中“六科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可知考核体系周密健全,强化监督;根据材料二中“官员该升则升,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易于操作”可知考核方法操作性强;根据材料二中“一定要务实,要有切实的结果和成效”可知考核结果有实效性和权威性。【答案】(1)背景:官员冗滥,吏治败坏;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边患危机严重。原因:改革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与皇权发生了矛盾;张居正自身的性格弱点。(
25、2)特点:考核内容明确,赏罚分明;考核体系周密健全,强化监督;考核方法操作性强;考核结果有实效性和权威性。(答出其中三点即可)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
26、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
27、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可知,出现了乡里制保甲制、乡官制职役制的趋势;根据材料中“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可知,出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乡村自治越来越弱的趋势。第二小问,可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来答,皇权逐渐加强、中央逐渐集权。 第(2)问的第一小问抓住时间是清末,从经济上来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从政治上来说,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思想上,从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等考虑。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答对两点即可)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