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分钟作业人民版必修.docx

    • 资源ID:17160999       资源大小:107.4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分钟作业人民版必修.docx

    1、届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分钟作业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目标导航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学习视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前预习一、诗的经典1内容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_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特点句式以_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乐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3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_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二、楚辞的魅力1性质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_

    2、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2主要特点(1)采用_的创作手法,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2)句式较为灵活,有时使用_,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3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1)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_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2)屈原的代表作是_,著名诗篇还有九歌天问和_等。三、汉赋的风采1基本特点赋是从_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2发展状况(1)西汉早期的赋,如贾谊的_服鸟鸟赋等,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2)_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司马相如的_上林赋最具有代表性。(3)西汉后期,_是最著名的赋作家。东汉时期,_、_的作品地位最高。(4)东汉后期,

    3、_渐少,各种短篇的_兴起,意境更为清新活泼。四、“李杜诗篇万口传”1唐诗盛况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2杰出代表(1)“诗仙”李白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_,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2)“诗圣”杜甫处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其诗歌笼罩着强烈的_与鲜明的_色彩。五、宋代词苑1发展状况词是_的标志,曲调的名称有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2代表人物(1)_的词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2)_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其词作清新俊逸、_。(3)_的词作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_、张孝祥的词作洋溢着悲壮激昂的爱国之情。(4)_以其高超的艺术功力、强

    4、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成为_的集大成者。六、元曲与市民社会1含义广义的元曲,包括_和元代散曲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_”与“散曲”。2散曲(1)发展状况: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盛行于_的一种诗歌体裁。(2)主要形式:包括篇幅短小的_和多支曲子连缀而成的_两种主要形式。(3)基本特点:音节和用韵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多用_和当时的新词;_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_活泼,描绘生动,手法多样。(4)重要影响:对后来的_与_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占据文坛的重要位置。3元杂剧(1)基本含义:融合宋金以来各种_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用中国北方流行的_演唱,因此又

    5、称为北曲或_。(2)兴盛原因: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_对文化的需求,统治阶级_的需要。(3)代表作家:_创作出多部高水平剧目,其中_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七、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历史背景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了新的气象,_日趋复杂丰富。2发展状况(1)元末明初,产生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代表作是罗贯中的_和施耐庵的_。(2)明代中叶以后,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代表作有_封神演义和_。(3)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代表作有_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和_。(4)清代小说的著名代表作有吴敬梓的_、曹雪芹的_和蒲松龄的_。(5)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包括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深受_的

    6、影响。答案:一、1.春秋中叶2四言3现实主义传统二、1.楚国2(1)浪漫主义(2)楚国方言3(1)屈原(2)离骚九章三、1.骚体诗2(1)吊屈原赋(2)汉武帝子虚赋(3)扬雄班固张衡(4)大赋小赋四、2.(1)浪漫主义诗人(2)忧患意识人道主义五、1.宋代文学2(1)柳永(2)苏轼刚健豪放(3)李清照张元干(4)辛弃疾豪放词派六、1.元代杂剧剧曲2(1)元明时代(2)小令套数(3)方言俗语题材形式(4)诗歌戏曲创作3(1)表演艺术散曲曲调北杂剧(2)市民阶层燕乐(3)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七、1.社会生活2(1)三国演义水浒传(2)东周列国志西游记(3)喻世明言二刻拍案惊奇(4)儒林外史红楼梦聊

    7、斋志异(5)改良主义运动课堂作业一、选择题知识点一诗的经典1诗经皇矣的主要内容为:先歌颂周文王之祖太王、其伯太伯、其父王季之德,然后叙述周文王伐密伐崇、克敌制胜之武功。这意味着诗经()A是一部史学著作B具有某些史学功能C文学色彩淡薄 D是一部政治学著作答案:B解析:由“歌颂周文王之祖之德”“叙述周文王伐密伐崇、克敌制胜之武功”等关键信息可知,诗经折射了周朝的部分历史,具有某些史学功能,据此得出答案。诗经是一部文学著作,A、C、D皆错误。2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诗经()A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反

    8、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答案:B解析:诗经是古代“六经”之一。“思无邪”就是(使人)“思想纯正”,即诗经具有劝善惩恶的作用,B正确;A为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符合题意;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C说法错误;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从时间上无法反映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D说法错误并且不符合题意。知识点二楚辞的魅力3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载:(楚辞)“形式文采之所以异者,由二因缘,曰时与地。而游说之风寖盛,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竟为美辞,以动人主。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上述材料最适宜用来研究()A楚辞的源流B楚辞风

    9、格形成的原因C楚辞与诗经的异同D楚辞与君主的关系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楚辞)形式文采之所以异者,由二因缘,曰时与地”等可知材料是在探讨楚辞异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原因,亦即探讨楚辞风格形成的原因,据此得出答案。4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中所思念的“佳人”,与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都是一种托喻。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A作为政治改革家的“美政”理想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D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答案:A解析: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毕生追求“美政”,即修明法度,

    10、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屈原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政治理想和心灵创痛。知识点三汉赋的风采5徐锴在曲台奏议集序中指出:“子虚文丽用寡,而末世学者,以为称首。”这是对某种文体的评判,这种文体是()A乐府民歌 B传记文学C赋 D诗歌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文丽用寡”的含义,其意为辞藻华丽而用处不大。分析选项可知,乐府民歌诗风质朴,传记文学旨在纪实,诗歌中的现实主义流派也主要反映社会现实,皆不符合材料之意。6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 B史部C子部 D集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史知识素养。一般来讲,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

    11、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汉代乐府民歌由汉代乐府采集民间诗歌编选配乐而成,故应著录于集部。知识点四“李杜诗篇万口传”7唐代有一位诗人,被认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A李白 B杜甫C白居易 D孟浩然答案:A8南宋后期著名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认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壮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试

    12、题要求回答“严诩认为”唐朝繁荣的原因,而不是我们的观点。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说明唐朝因为以诗赋作为科举的重要内容,提高了知识分子对诗歌创作的热情。知识点五宋代词苑9在一节文化赏析课上师生们讨论了如下语句:“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节课是在赏析()A元曲 B汉赋C唐诗 D宋词答案:D解析:从风格特点看,有长句、短句,富有文学和生活气息,当属于宋词,故选D。本题易错选A,元曲多使用白话、方言等,更加通俗易懂。10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B商

    13、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答案:B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词这种文学形式逐渐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知识点六元曲与市民社会11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答案:D解析: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可排除A、B两项;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主要与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有关。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直接得益于城市的发展和市

    14、民阶层的壮大。12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如图)后人评价曰:“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评价是说元杂剧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类似于白话文,A、B、C、D四项中只有A项与此接近。知识点七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3冯梦龙、凌濛初是晚明主情、尚真、世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他们的作品是对时代的有力反映。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有“一品官,二品客”的说法;赠芝麻识破假形中有“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的说法;叠居奇程客得助中有“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

    15、科第反在次着”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A八股取士招致世人不满B经商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C商品经济已有很大发展D文学作品夸大了社会实际答案:C解析:由“二品客”“经商亦是善业”“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等可知,他的作品强调经商并不低贱,这是因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时人的轻商观念有所改变。其他三项说法错误。14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载:“罗贯中本三国志演义凡首尾九十七年(公元184280)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由此可见,三国志演义()A是一部历史著作B是对史实的客观描述C不具有史料价值D是以历史为基础的长篇小说答案:D解析:三国演义为

    16、历史演义小说,所述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斐松之注”,据此可知D正确。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著作,A、B错;C说法绝对化。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各写图一和图二的两首代表作品。(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辛弃疾作品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

    1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各反映了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依据四大名著出现的社会背景和图七所反映的现象,简要叙述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答案:(1)图一是李白,其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和蜀道难等;图二是杜甫,其代表作有登高和春望等。(2)辛弃疾的作品风格以豪放为主。反映了当时的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广大人民渴望早日结束分裂局面。(3)图三:三国演义;图四:红楼梦;图五:西游记;图六:水浒传。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蓬勃发展;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严重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一些文人为了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写出了批判现实的

    18、作品;印刷业的进步为通俗小说的发行创造了条件。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写出他们的代表作。第(2)问,结合材料的关键信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可判断,该词属于豪放派风格,第二小问结合词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图片展示的主题判断它们是哪一部名著,第二小问从商品经济的繁荣、政治的黑暗、印刷业的进步等方面进行总结即可。课 后 作 业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诗经在七月中描述了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在一些爱情诗中又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B是中国成熟诗歌

    19、形成的标志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诗经以写实的手法描写农民的艰辛劳作、青年的爱情生活,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据此得出答案。其他三项均不能由材料得出。2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其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主要表达了诗人()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B现实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D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答案:D解析:材料之意为:怀念着我心爱的人啊,擦干眼泪而远望;无人传递我的心意而路又迢遥,有话却无法成章。结合屈原的经历可知,此“美人”喻指楚国。材料表达了作者意欲救国而不得之愁苦,体现了

    20、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3“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这是下列哪种文学体裁的特点()A楚辞 B汉赋C唐诗 D宋词答案:B4“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沈(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这说明()A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与时俱进B盛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领先世界C盛朝人才济济,唐诗风格多样D盛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至巅峰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飘逸”“沈(沉)郁”“清雅”“精致”“真率”“声俊”“悲壮”“超凡”等可知,材料重在强调盛唐诗人众多,且风格多样,故C正确。其他三项皆不能由材料得出。5“铁板铜琶,

    21、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纪念一位著名词人所作的楹联,这位词人应是()A苏轼 B陆游C辛弃疾 D李清照答案:C解析:“铁板铜琶”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反映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6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答案:C解析:在理解选项所列名句的基础上,联系历代文学的特色进行分析,A项是屈原的名句,

    22、B项属于唐诗,D项源于诗经关雎,只有C项属于宋词。7温州是南宋除杭州以外最繁华富庶的商业都市。南宋初,为避金兵,北方士绅平民纷纷来到温州,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各种民间伎艺云集于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南曲戏文就在这样的土壤中孕育、萌发。关于南戏形成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南戏产生的重要条件B南戏的形成得益于当时的各种艺术形式C南戏的产生受到杂剧艺术的推动D市民阶层对艺术的需求促进了其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温州商业发达,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各种“伎艺”相互影响,促进了南戏的形成,故A、B、D正确。C项中杂剧兴起于北方,其对南戏的影响是在

    23、元朝统一中国以后。8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答案:B解析:“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意思是元朝建立后,废除了科举考试,使得大量读书人投身于元杂剧的创作,元杂剧“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9陈洵的海绡说词中载:“南宋诸家,鲜不为稼轩牢笼者,龙渊、后邨、白石皆师法稼轩者也。二刘

    24、笃守师门,白石别开家法。”这说明()A宋词的各种流派争鸣B辛弃疾开宋词新流派C辛弃疾对宋词发展具有重大影响D辛弃疾后词派始分流答案:C解析:由“鲜不为稼轩牢笼者”“皆师法稼轩”等可知,材料主旨是南宋各派词人少有不受辛弃疾之影响,据此可得出答案。A不符合材料主旨;B不符合史实;北宋时期词派已分流,D排除。10从北宋到明清时期,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正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范畴的有()清明上河图程朱理学元曲明清小说A BC D答案:D解析: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元曲和明清小说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25、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而程朱理学是“二程”、朱熹等人对儒学的发展,与“市场文化”无关,故排除含的选项。11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时期的官僚制度、科学举制、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红楼梦 D西游记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小说的理解。A项主要是叙述东汉末年至三国归晋时的历史,与题意不符;B项主要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老百姓反对腐朽统治的历史,与题意不符;C项通过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史以及一对贵族青年男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

    26、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与题意相吻合;D项是浪漫主义作品。12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城市经济的繁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 BC D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逐渐通俗化,与所述恰好相反,在题干中无法体现。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27、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材料三东坡在玉唐曰,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历代词话卷五宋二材料四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柳词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柳永在哪些方面发展了宋词?(6分)(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词有何特点。苏轼又是如何发展宋词的?(6分)(3)材料四反映了南宋怎样的社会状况?(2分)答案:(1)柳词在表现手法上形成婉约派风格。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面鲜亮的旗帜,他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用白描的笔法与文人的意趣,不避俚俗,铺叙绘写,表达都市繁荣和悲欢离合之情。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分钟作业人民版必修.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