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版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大全超详细.docx

    • 资源ID:17285058       资源大小:112.31KB        全文页数:16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版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大全超详细.docx

    1、完整版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大全超详细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1)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2.“教育”一词最早提出的是孟子的孟子尽心上,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对“教育”作出解释。3.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4.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属性(11)1.本质属性育人,即

    2、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时代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三、教育的基本要素(12)教育者教师的主体受教育者学习者,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材料、教科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 四、教育的起源(12)1.神话起源说朱熹神2.生物起源说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特有的,忽略了教育的社会属性3.心理起源说美国的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4.劳动起源说苏联、中国学者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五、教育的发展历程(13)(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1)非独立性,与社会社

    3、会、劳动相连接(2)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平等性(3)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二)古代(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1.奴隶社会、出现教师,产生学校教育特征:(1)阶级性(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3)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4)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2.封建社会(与生产劳动脱离)-等级性、专制性、保守性3.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4.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其他国家 古代印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僧侣祭祀、刹帝利、吠舍种姓、普陀罗种姓。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

    4、(书)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古代巴斯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中世纪西欧:(1)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2)骑士教育培养骑士,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中国 1.五帝时期“成均”“庠”教育场所,萌芽状态的学校2.夏“序”和“校”3.商“大学”“小学”“庠”“瞽宗”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4.西

    5、周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学术官守”),以“礼乐”为之心5.春秋时期官学衰、私学兴,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兴盛(养士缩影稷下学官)6.两汉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设太学。东汉灵帝,设鸿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7.隋唐选士制度(科举制),官学教育系统分为六学二馆,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8.宋元明清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三)近代(19世纪后)特点:1.教育国家化;2.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3.初等教育义务化具体表现: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

    6、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德国最早普及)。3.教育的世俗化(从宗教中分离)。4.教育的法制化。(四)现代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单选)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7)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二、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填空17)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孔子论语学说核

    7、心仁与礼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论教育内容,整理修订诗书礼易春秋乐述而“予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主张学习的四方面。论教学原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孟子性善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提出“大丈夫”人格(3)荀子性恶论,教育作用是“化性起伪”(4)墨家墨翟,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实用技术传习,科学技术教育,训练思维能力。人的知识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重“说知”即依靠类推和明故方法来获得知识,(5)学记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教学相长是

    8、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豫时孙摩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应遵循顺序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式教学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不塌循序渐进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苏格拉底问答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人要聪明得谦逊、自知)定义;(反复归纳,得出明确定义)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得出结论)(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以培养统治者为宗旨。(3)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

    9、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人都应收同样的教育。著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4)昆体良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论演说家的教育即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西方第一本教育法论著。(二)教育性的独立形态阶段(单选、单选、填空、判断19)1.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观点:泛智教育教育适应自然班级授课制(确立班级教学制度及理论)教学原则:直观性、量力性、系统性、巩固性、自觉性。(2)卢梭爱弥儿性善论教育的任务使儿童归于自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篇

    10、第一句: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3)康德康德教育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学者之一。(4)裴斯泰洛齐西方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心灵活动规律)(5)洛克“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教育漫话“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 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观点:他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养成内心自由、完

    11、善、仁慈、正义、公平的道德观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指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2)杜威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还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思想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提出“学校即社会”主张“从做中学”,在问中学。 教育无目的论区别:陶行知生活

    12、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20世纪市级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派别简介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教育实验梅伊曼、拉伊、比纳、霍尔、桑代克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实用主义教育学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杜威、克伯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教育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2.凯洛夫教育学是世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3.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克鲁普斯卡娅、加里宁、马卡连柯、凯洛夫、杨贤江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金帝斯、阿普尔、布尔迪尔(四)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速记:布结构、赞发展、瓦范

    13、例)1.三大流派结构主义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造能力发展性教学观赞科夫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范例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工作能力2.其他观点代表人物教育思想著作皮亚杰发展学生智力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引论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全面发展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单选)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3.社

    14、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体制6.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区别: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性质都有制约作用,区别在于:1.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因素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27)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

    15、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5.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6.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受两方面影响: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1.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要素;二战后的

    16、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美国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判断29)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的2.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文化观念制约着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3.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案例)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传递、保存、活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三、学校文化(一)概念、特性、功能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

    17、式。2.特性: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其缩影 3.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4.特征: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二)学校文化的组成1.物质文化(环境、设施文化)2.精神文化(核心):认知成分、旗杆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3.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三)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第四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4.科学

    18、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是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三、新科技革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1.能力比只是更重要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受到关注4.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的发展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一、个体身心发展内涵(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

    19、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点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性善论)、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高尔顿(遗传)、格赛尔(成熟机制)、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

    20、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及学说:中国的荀子(性恶论),英国的洛克的“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共同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第二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1.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2.教育要求: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3.例子:不陵节而施,不拔苗助长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1.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矛盾、任务3.教育要求:针对性教育,根据年龄特点,不能一刀切、一锅煮,不能把儿童、青少年教育成人化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1.不同

    21、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2.抓关键期(最好的发展时期)3.例如狼孩错过学语言关键期,长大后就不会说话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教育要求: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教育要求:因材施教2.例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就大器晚成;有的人擅长音乐,有的人擅长美术第三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二、遗传(37)1.遗传素质,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2.遗传的作用(论述)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2、但不能觉得人的发展(遗传决定论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如伤仲永的例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势力说”)三、环境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孟母三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四、教育(学校教育)(单选、判断、案例39)(一)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

    23、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三)实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环境方面,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发展状况;教育内部系统,

    24、依赖于教育自身状况,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误区:1.教育万能论(洛克、康德、华生、爱尔维修)2.教育无用论(高尔顿)五、个体主观能动性(判断)1.概念:三个层次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2.作用(例子)(1)逆境成才、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2)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概括: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1.遗传素质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2.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可能3.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4.个体因素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第四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内涵(44)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

    25、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1)教育目的包括指导思想、教育目的、基表途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教育目的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2)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方针除了以上两点,还有怎样培养人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功能(作用)(44)1.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2.功能(作用):

    26、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3.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判断45)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46)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五、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单选46)(一)个人本位论,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2.特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

    27、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我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规定教育目标。3.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中4.代表人物是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福禄贝尔、萨特等。(二)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1.观点: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2.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3.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赫尔

    28、巴特、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等。(三)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六、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适应于超越问题; 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2.人本位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七、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目的的各种表述(47) 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

    29、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联合国提出“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单选、填空48)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坚持全面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培养独立个性,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注重提高全民素质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49)德智体美劳(一)德育基本任务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4.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5.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二)智育任务(根本任务是培育发展学生智慧,尤其是智力)1.传授科学文化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版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大全超详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