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docx

    • 资源ID:17324959       资源大小:27.0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docx

    1、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十二五”行动计划(二O一O年六月)一、“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职业教育在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服务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的地位作用前所未有,职业教育发展方兴未艾。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的要求为我校今后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的启动,让我们看到了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以及拟制定的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十二五”期间,徐州市

    2、委、市政府将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继续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徐州融入长三角板块,沿东陇海线发展带、运河发展带和淮海经济区纳入国家规划层面,京沪高铁开通等重要战略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全面推进“4+3”产业布局(即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四大主导产业以及煤盐化工、冶金和建材三个产业),使我市综合经济实力迈入全国发达地区行列。徐州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决定了对职业教育有着持续、旺盛的需求。这些都为我校“十二五”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增添了新的动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存在的挑战和问题。从外

    3、部因素看,在职教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全市初三毕业生人数持续下降的背景下,职业学校的竞争日趋激烈;我校处在中职办学层次,面临着徐州6所高职校的强大挤压。从内部因素看,学校尚未形成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管理水平不高,执行能力不强;学校造血功能弱,资金捉襟见肘,未能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缺乏品牌专业的支撑,学校吸引力不强;未完全摆脱普教办学模式,尚未形成真正符合职业教育本质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稀缺,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等等。“十二五”期间,我校一定要拿出有效措施,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转变劣势,抢占徐州职

    4、教高地,取得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一)总体思路紧跟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解决突出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提高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做到“五个对接”( 即专业与产业、企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在校学习与终身学习对接)为显著标志,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变革,大幅度

    5、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学校在徐州市职业教育格局中的地位和有效服务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和贡献份额。(二)主要目标1.规模发展目标。通过创新招生办法、控辍保学、争取上级支持等途径,实现学历教育在校生达3000人、非学历教育在校生达2000人的中高职并举、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办学格局。2.专业建设目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等为核心专业,按照规范的专业建设路径,建成汽车、机电等骨干专业群或专业链,所有核心专业均建成省级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配套的实训基地均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或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3.队伍建设目标。“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占专业教师比例达

    6、20%以上、占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比例达60%以上。造就34名在省内外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及相应的教师团队,有2名以上教师进入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培训行列。4.学校品牌目标。跻身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或国家优质特色学校行列,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成为淮海经济区颇具影响力的汽车维修、机电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为徐州市民满意、教职工有强烈归属感的职教名校。5.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适用人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对我校培养目标的总要求。通过校本课程

    7、和活动德育课程的开设,“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使他们一专多能,并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我们的特色培养方向。(三)指导原则1.坚持问题入手,突出改革重点。以改革为动力,着力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职业教育本质特点、教育针对性不强和学校吸引力不足等突出问题。2.坚持近期突破,着眼长远发展。立足一年开局,每年突破若干关键环节,三年上一个大台阶,五年实现大发展,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坚持整体规划,抓住关键环节。抓住扩大办学规模、校企一体化办学、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德育、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学校“十二五”发展

    8、进行整体规划,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计划。4.坚持分类指导,鼓励改革创新。完善学校二级管理体制,进一步放权到系,使专业系真正成为办学主体。在学校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将更多改革发展的任务分解到系,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坚持一系一策,鼓励改革创新,实现协调发展。三、“十二五”发展重点任务及主要内容(一)学校规模计划我校目前学历教育在校生仅为2000人,而就目前我校教师数量和办学容量而言,维持3000人的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才能保证学校有较好的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因此,逐年扩大招生规模是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扩大学历教育规模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面向有技能培训需求的各类人员开展非学历短期培训;同时面向职业学校

    9、在校学生,开展各类证书培训,到2015年,年各类培训总量达2000人次。主要举措:1.建立严密的责任体系。以市场开发处为综合管理部门,以专业系为招生责任单位,将招生责任分解到专业系,将教职工充实到专业系,建立精干的招生宣传队伍,将招生指标落实到每一个教职工身上。2.建立有效的宣传网络。在生源学校初三班主任中、我校教职工及学生中建立专门的招生工作队伍,构建有效的招生宣传网络。3.建立招生约束激励机制。将招生责任部门及个人完成招生任务情况和奖惩直接挂钩。对在学校招生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各类人员进行奖励。4.开展招生宣传活动。开展“初三学生看职教”活动,联络生源学校特别是重点生源学校的应届初三班主任、应

    10、届初三学生及家长来校,进行参观、宣传。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报道我校重大活动,宣传我校办学成绩,凸显我校专业特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5.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制定控辍方案,向专业系和相关部门下达控辍指标,设立控辍保学专门基金,将学生流失率控制在合理范围。6.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建议市教育局制定相关政策,如将局直属初中教育学校向局直属职业学校输送生源情况纳入局年度综合督导考核体系;在我校建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基地”等。(二)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计划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校企深层合作即校企一体办学。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已成为

    11、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不少地区和学校已形成了这一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培养目标、以“工学交替、六层推进、螺旋上升”为主要实现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入选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之首,被职教专家称为中国式的“双元制”。“十一五”期间,我校经不断探索,初步找到了“将企业引进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之路,“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形成具有校本特色、成熟有效的多途径多形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举措:1.制订实施方案。总结我校实践经验,借鉴他人成功做法,于2011年

    12、制定我校推进校企一体办学实施方案,根据专业特点,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实现形式。申报国家、省级校企一体办学创新试点项目学校。2.大胆探索实践。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20112013年,各专业系大胆探索实践,争取政府支持、行业指导,以校企之间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共同研发产品等为重点,逐渐深化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层次。在取得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联合相关行业、骨干企业和学校,争取牵头成立徐州汽车职业教育集团。3.不断总结提升。20142015年,总结、深化,形成具有校本特色、成熟有效的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典型案例。(三)专业规范化建设与创新计划要提高职业教育有效服务

    13、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和贡献份额,一是专业设置要与地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相对接;二是通过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我们要紧密跟踪徐州地区产业发展的格局与走向,改造我校传统优势专业,使之与相关产业、企业、职业岗位紧密对接。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等为核心专业,调整服务面向,延伸专业方向,改革课程内容,对接生产过程,形成骨干专业群或专业链,成为面向徐州主导产业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另外,要密切关注徐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学校条件,面向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新的专业。主要举措:1.制定学校十二五专业发展专题规划。按照徐州地区产业格局

    14、与发展走向,结合学校实际,于2011年制定学校“十二五”专业发展专题规划。明确学校专业设置定位、发展目标、建设路径。2.规范专业设置。按照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专业设置的程序。3.创新专业建设路径。构建“开设一个专业,建立一支团队,创建一个基地、对接一个企业、形成一种特色、打造一个品牌”的专业建设新模式,使学校的育人模式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培养品牌专业人才。4.创建品牌、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等核心专业均建成省级品牌或特色专业。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成国家专业示范点专业。高职专业均建成省五年制高职合格专业。(四)课程

    15、与教学改革计划课程是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或主要途径,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要手段与途径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教学是依据课程方案来进行的。传统的职教课程模式是“学科型”的,以传授经典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符号的讲授,其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知识的“转储”。实践证明,这一种课程模式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岗位关联度低、培养针对性差。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必须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总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结构、内容、模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及管理制度的整体改革。通过改革,构建具有职教特点和校本特色的课程新体系;形成“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

    16、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体教学模式;实现“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着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吸引力,在解决学生厌学、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额度弱等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举措:1.制定行动方案。以上级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依据,总结学校课改经验,借鉴他人经验,于2011年制定学校课程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思路、主要任务、改革内容和实施步骤,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2.进行重点突破。在更新教师观念、进行德育课课程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实施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形成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机制等

    17、方面取得突破。3.构建校本课程。学校培养的特色是基于课程的特色。按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凸显学校培养特色的要求,进行校情、公民、礼仪、中华经典、就业创业等校本课程建设,开发校本教材。组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课程,逐步使选修课的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达到10%。(五)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计划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问卷显示,在企业选择录用中职毕业生的标准中,排列前三位的是认真负责、敬业诚信、团结合作,这都属于中职校德育的内容范畴和基本目标。中职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

    18、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德育内容的有效实施、德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即德育取得“正效益”,还有赖于客观环境的正向支撑。这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功效所在。主要举措:1.制定德育体系实施方案。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育部即将修订)和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省教育厅即将出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德育体系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在德育总目标和基本任务统领下,按照现代社会、现代企业对公民和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合理规划三个年级的德育分目标和相应的重点德育内容,选择适应和实现阶段性目标和内容的有效德育途径和方法。2.优化创新德育管理体制。以校长室谋划决策,学工处

    19、、团委、学工处等制定标准、检查评比,专业系组织实施,班主任、任课教师、团支部和班委会具体实施为主要内容,优化、创新德育管理体制,构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管理格局,保证德育体系处于良性运行状态,指向和不断接近德育目标。3.突出活动德育课程的作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活动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渠道之一。以“诵经典、讲十德、创五景”为主体德育活动,设计各年级重点突出、主题递进的专题德育活动,形成学校的德育工作特色。相对于“技能节”,丰富“艺术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发“体育节”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获得丰富的道德感性体验,促进道德品质入脑、入心,入口

    20、、入行,即实现品德的内化和外化。4.充分发挥学科德育的作用。回归教育本源,发挥学科德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将德育融会在日常教学和实训实习过程中。由基础学科教科研中心组和各专业教研室牵头,编制各学科、不同学段德育实施方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内容,以情育人、以理育人、以史育人,实现学科教学、实训实习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使教师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5.改革德育课教学。充分发挥德育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德育课的重要任务,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课程之中。德育课教学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21、近学生”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6.统筹规划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以“产业文化进校园、工业文化进车间、企业文化进课堂”为主要内容,从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层面整体规划实施。前者主要从校训、校歌、校徽、校风、校纪、校内舆论、师生精神面貌、校内人际关系和学校的各种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创设;后者主要从学校建筑群落及其布局,各种设施及其设置,校园绿化净化美化,学生学习、实训、活动、生活场所及其布置,校园雕塑以及其他校容等方面着手建设。努力建设学校文化、工业文化、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

    22、,创设具有学校个性的育人环境。(六)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是专业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要按照“装备先进一流、设备对接产业、技术对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具备教学、大赛、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采取和企业共建及自建的形式,创设和学校各专业配套的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力争“十二五”末期学校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2500万元。主要举措:1.制定实训基地建设专题规划。和学校“十二五”专业发展专题规划相配套,制定学校“十二五”实训基地建设专题规划。以国家、省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办法、技能教室建设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为依

    23、据,提出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建设路径。2.积极争取建设资金。以校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引进企业设备、人员、技术,以及生产和服务项目,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通过创建汽车维修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国家级实训基地和机电、计算机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项目,争取政府资金扶持。3.重点建设技能教室。以企业生产和服务流程为导向,对接专业教学模块,设计、建设以“技能教室”为重点的实训基地,实现技能教学与行业、企业有关要求的无缝对接。4.申报省级职教技能教学研究基地。技能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通过职业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研究技能教学的内容,形成最优的课程体系;研究技能教学的方法,取得最

    24、好的教学效果;研究技能教学规律,掌握最佳的教学路径;研究技能教学的对象,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七)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宝贵的资源。通过“十二五”的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主要指标是: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为98%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达5%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80%以上;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占专业教师比例达20%以上,占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比例达60%以上;从行业企业聘任的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20%以上;造就34名在省内外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及相应的教师团队,有2名以上

    25、教师进入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培训行列。主要举措:1.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规划。制定学校“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培养培训措施、考核奖励机制、政策制度和经费保障渠道。2.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围绕职教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每学期选择一个专题,开展校级层面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沿着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专业)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含正高级讲师)的教师成长路径,实施教师队伍校本阶梯培养机制;实施高水平德育队伍建设计划、专业负责人选拔培养计划、专业模块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及系主任创新发展培养计划等专项计划,促进高水平教师加快成长,引领教师水平的整体

    26、提高,满足学校发展要求。3.抓紧抓实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实现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建立首席教师制,并为之建立工作室,形成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教学、教学研究、技术攻关。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的考核认证,提高技能等级层次;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大力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建立专业教师参与或负责的校内企业,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4.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以“践行师德创先争优、争做优秀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广泛开展师德学习和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奖励机制,引导教师不断强化师德意识,做

    27、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5.积极引进高水平兼职教师。争取上级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加大引进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校任教的力度,兼职专业教师的数量占专业教师数的20%以上。(八)学校管理创新计划“管理也是生产力”。建立健全符合现代职业学校内涵和运作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保持学校顺畅运行、达到培养目标、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学校管理创新总的目标是:以依法办学为基本要求,建设支撑学校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执行机制,推动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人文化,提高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能力。1.转变学校管理理念。树立“教

    28、师第一”的管理思想,实行人本管理。将管理变成服务,命令变成感召,威严变成亲和,尊重、关心、服务教师,唤醒教师内在的生命自觉。变“先发展,后生活”为“先生活,后发展”,让教职工充分享受学校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成为改革发展的真正受益者和享用者。2.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监督保障、大部门综合管理、专业系强力实施、督导机构检查评价、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内部管理体系。进一步“强系扩权”,突出专业系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主体行为,形成招生、培养、实习、就业管理一体化的运行体系。3.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梳理、修订、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健全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学生管理、招生管

    29、理、实习就业管理、后勤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督导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4.改革专业系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校、系二级管理体制,规范职能处室和专业系的职责范围,理顺职能处室和专业系的工作关系。在充分发挥职能处室“统筹、规范、指导、检查、服务”行政管理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权到系,突出专业系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主体行为。调整、创新专业系组织设置,落实招生就业、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基地管理、实习管理、校企合作等各项工作。四、保障措施(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毛主席说:“正确的路线政策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中层以上干部的专业水平、奉献精神、

    30、执行力度、实干精神对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实现学校既定发展规划、施工蓝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完善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按照公布中层职位及任职要求、群众推荐或个人自荐、组织考察确定候选人名单并予以公示、组织候选人理论考试、候选人发表竞职演讲并进行答辩、群众测评和专家投票、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人选、公示、校长聘任等规范程序建立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层干部队伍。2.健全干部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中层干部培养、考核、奖励制度,完善目标考核、述职述廉、群众评议等考核制度,形成能上能下的机制。较大幅度提高中层干部津贴待遇,对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层干部给予重奖。3.培

    31、养后备干部。采用设置中层助理的方法培养后备干部,形成学校干部培养的梯队。(二)推进依法治校按照“依法办学、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现代职业学校运行的框架。1.执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规范办学行为、管理行为、教学行为和服务行为。2.完善管理体系。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分工负责,建立校长室决策指挥、职能部门综合管理、专业系部具体运作、督导机构检查评价的管理模式,形成规范、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3.加强民主管理。坚持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

    32、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推进校务公开,凡是与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改革发展等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均以适当的形式和程序予以公开,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4.创建平安校园。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为原则,健全责任,全员参与,加大投入,构建网络,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三)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1.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并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方案及配套的考核奖励细则,以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和向一线倾斜、向骨干倾斜、向班主任倾斜为原则,建立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对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科研、创收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人员,给予优厚的奖励。2.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组织学校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掌握学校的职责任务、机构编制、现有岗位和人员情况,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功能、规格、规模、隶属关系以及现有人员现状,科学编制岗位设置方案,经上级有关部门核准后,在广泛征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