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卫生微生物复习题.docx

    • 资源ID:17376854       资源大小:33.5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卫生微生物复习题.docx

    1、卫生微生物复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卫生微生物复习题1. 卫生微生物学的概念;卫生微生物学的应用及其研究前景包括那些内容概念:是指研究卫生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对这些微生物方略的科学。侧重研究与人类直接和间接作用的生态环境,在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种群的演变更替规律和人们趋利避害措施和方法。应用:在病因研究中的应用; 认识疾病本质中的作用;在环境污染与控制中的作用1. 在感染性疾病控制和治疗中的应用 2. 在感染性疾病预防中的应用3. 在生物病原性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4. 在

    2、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服务中的应用5. 在应对生物危害和恐怖中的应用 6. 在生产、生活和各种产业开发中的应用7. 在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前景:(1)发展趋势: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单层面分 析趋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与其他某些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显着。(2)基础研究方面:深入到分子、原子水平,基本原理和相关规律、机制的认识不 断丰富。(3)人体解剖和功能角度: 细化到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免疫缺陷等疾病 病因、发生机制和治疗层面。(4)医学微生态学动力学理论研究方面:对微生物的演替、峰顶、转换和转移等现 象的认识正逐步加深。(5)由于微生物具有独特和高效的

    3、生物转化能力和产生多种多样的有用代谢产物, 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创造难以估量的财富,微生物产业化形成(发 展和促进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6)新发传染病的防控: 新型疫苗。研究快速诊断和精确治疗方法也是未来重要发 展方向。(7)微生物与环境保护(8)跨物种传播疾病研究(9)生物安全技术2. 在卫生微生物学的检验过程中,监测“非致病微生物”有什么现实意义 非致病微生物与致病微生物往往同时存在,研究致病微生物必须要考虑它与非致 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规律;非致病微生物可演变成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也可能演变成非致病微生物;非致病微生物常常可作为非致病微生物的指示代表菌;非致病微生物很多都具有

    4、讲解有害物质的作用,可以用作净化环境。 1. 非致病微生物是地球上微生物的主要组成 2. 非致病微生物可以演变成致病微生物。4. 非致病微生物具有降解有害物质作用。可做净化环境。非致病微生物是食品品变质的主要原因。3. 微生物生态生态的基本规律;微生物生态研究包括哪些相关内容基本规律:限制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综合作用定律。研究内容: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其随环境条件变化的规律;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微生物代谢活动与自然界/环境的相互影响;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作用和生命机制;环境污染对微生物的影响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研究所用的传

    5、统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核心内容:微生物的正常生态规律、生态平衡、生态失调。P10-16 (2)微生物生态演化的自然选择与适应1.适应性 2.变异性 3.选择性(3)微生物与生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规律1.互生 2.寄生 3.拮抗 4 .捕食 5.竞争 6.共生(4)微生物生态的平衡与失衡1.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与失衡2.人体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与失衡4. 卫生微生物检测有哪些特点及基本原则特点:检测对象众多 样品来源复杂 检测方法灵敏 检测程序灵活检测指标间接 服务范围广泛。检测环境标本中数量很低的疾病基本原则:样品采集原则:生物安全、代表性、针对性、及时性、防污染、防杀菌、细标记。样

    6、品运送原则:尽快送检、保护样品中待检微生物、完善样品的交接。实验室检测原则:科学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微生物检验优先原则。P37-40 微生物往往需要定量测定和分型检测5. 卫生微生物样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样品的采集原则: 1. 样品必须要有代表性;采样量:满足检测要求;采样部位:均匀 采样;采样时间:便于分析微生物的动态变化;采样批号:尽 量检测每个批号 2. 避免对样品的污染:器材灭菌、无菌操作 3. 避免对样品中微生物的杀灭和抑制:避免有毒物质的残留和高温 影响对样品进行详细的标记:这是基本要求P37-38 1. 注意采样代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 2. 避免采样时外界微生物对样

    7、品的新污染 3. 避免采样时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和引入新的抑菌物质。 4. 注意目的微生物 5. 注意样品的详细标记 6.注意生物安全6.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仪器设备的质控;培养基、实际的质控;消毒和灭菌效果的质控;建立良好的实验记录制度;建立良好的核查和校对制度;报告与核查制度。1. 通过人员培训以及保证检验质量 2.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培养基及试剂的质量监 3. 消毒灭菌效果监控 4. 实验记录与核查 5. 报告质量 P39-407. 如何避免微生物实验室的污染(1)气溶胶;(2)避免微生物污染操作环境;(3)做好培养废弃物、用具和样本等的处理;(4)做好个人防护工作。P39

    8、 1. 实验室应该具备相应的实验硬件设备 2. 具有合格的人员各采用标准或公认的方法 3. 有相应的实验室应急方案8.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基本步骤包含哪些基本内容样品处理;损伤菌的复苏;增菌与分离;定量计数;分型与鉴定9. 细菌的分型与鉴定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内容血清学分型 噬菌体分型 细菌素分型 耐药谱分型 质粒图谱分型毒素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杂交,基因芯片鉴定:形态学鉴定方法、生化反应鉴定方法、免疫学反应鉴定方法、遗传学鉴定方法。10. 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核酸杂交、PCR、G+C含量、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11. 指示

    9、微生物 (indicator microorganism)的概念: 是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非致病)微生物(或细菌)。12. 指示微生物的分类检测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菌落总数(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菌群、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 ;其他指示菌:特定菌、某些致病菌;病毒(包括噬菌体) 。菌落总数,包括细菌菌落总数、霉菌菌落总数和酵母菌菌落总数,用于评价被检样品的一般卫生质量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粪链球菌产气夹膜梭菌等。用于评价检品受人、畜粪便的污染情况,间接反应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对样品的卫生安全进行评价 其他指示菌,包括某些特定环境不能检出的菌

    10、类(如特定菌,某些致病菌或其他指示性微生物)病毒(包括噬菌体),间接反映肠道病毒存在的可能性13. 选择指示微生物的总原则是什么检测的方法是经济、简单、快速的 指示微生物数量应被指示的致病微生物,易于检出 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数量变化能反映被指示的致病微生物,间接反映样品的卫生状况及安全性作为指示微生物,应数量大,易于检出,检验方法简单、经济、方便;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数量变化能反应样品的卫生状况及安全性,即数量越大,污染越严重,安全性越低。14. 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条件有哪些 是人及温血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而且数量大。 排出体外后,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似或稍长。 排出

    11、体外后,在外环境中不繁殖。 在被人或动物粪便污染的样品中易检出,而未被粪便污染的样品中无此种菌存在。 用作饮用水的指示菌,对常用饮用水消毒剂(如氯、臭氧)的抵抗力应该不低于或略强于肠道致病菌。 检验方法简便,易于定量计数。15. 为什么常常通过检测指示微生物反映样品卫生安全性 原因: 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不同的致病微生物对检测方法的要求也互不相同,P54 在评价某产品或环境的卫生安全性时,不可能对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进 行一一检测; 对病原微生物检验往往需要经过分离、鉴定程序,所需时间长,不能满 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用高,而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 由于致病微生物的

    12、数量少,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者受到检测量的限制, 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难以达到对产品和环境的卫生安全性评价之目的。 16. 卫生微生物的检测指标为何选择相应的指示微生物作为监测指标指示微生物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各指示微生物分别代表何卫生学意义 原因: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的)种类繁多,不可能一一检测;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往往数量少,检测困难,需要特异的检测方法,故需要用相对易于检测的微生物(指示微生物)来间接反映 指示微生物: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反映检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非致病)指示性微生物。 内容及意义1.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评估被检样品的一般卫生质量、污染程度和安全性2.大肠菌群

    13、、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评估检品受人、畜粪便的污染状况,间接反映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评估3.其他指示菌:包括某些特定环境不能检出的菌类(如特定菌、某些致病菌或其他指示性微生物)。4.病毒(包括噬菌体):间接反映肠道病毒存在的可能性菌落总数的卫生意义:判定检样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指示菌,是某些样品的卫生限量标准。用于判定检样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或动态观察,也是某些样品的卫生限量标准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是常规检测的卫生指示菌,推断检样中有无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检测对象:致病、非致病、条件致病微生物;标本来源:人体、环境原因: 致病微生物种类多

    14、,检测方法各异,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作出评价时,不可能分别检测各种微生物 ; 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少,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者受到检测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需时长,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用高,而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粪便污染指示菌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总大肠菌群中包含的菌种可以在人、畜粪便中检出,而测方法简单,计数容易,菌群中包括的菌种类多,检出几率高,长期以来被广泛用做常规检测的卫生指示菌;但有少数菌种可在营养丰富的水体、土壤、腐败的植物等外环境中检出,即在非粪便污染的情况下,也有检出符合大肠菌群定义细菌的可能性,故在结果分析时应当

    15、慎重。如有必要,还需配合耐热大肠菌群或大肠埃希菌的检测以及其他卫生状况的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而耐热大肠菌群的菌绝大多数均为埃希菌属的成员,更能表示样品被粪便污染的情况。大肠埃希菌粪链球菌的卫生学意义: 由于类链球菌在动物粪便中所占的比例高,可用粪大肠菌群与粪链球菌的比值作为判断粪便污染的来源。比值,可认为污染的来源主要为人便;,可认为污染的来源主要为动物便,介于二者之间可能为人和动物便的混合污染。肠球菌对冷、热、碱等恶劣环境抵抗力较强,对含氯消毒剂较大肠菌群更具耐受力,在富含营养的水体中繁殖力大肠菌群,这些更接近于指示的条件。产气荚膜梭菌 P5517.什么是消毒消毒效果评价标准如何界定消毒是指

    16、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或环境中的致病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评价标准:对指示菌杀灭率%判为消毒合格。达物理学检测标准时,作为消毒合格的参考标准。 P60结合我国的实践规定,符合下列所有相应条件的消毒产品认为消毒效果试验结果合格去除残留消毒剂效果的鉴定试验合格。消毒产品的实验室试验结果符合下列相应条件: 悬液定量试验时,每次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对数值;对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菌的杀灭对数值;对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疫苗株的灭活对数值;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载体定量试验(含载体流动浸泡)时,每次试

    17、验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或灭活对数值,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载体定性试验时,各次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胞均无生长,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灭菌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胞均无生长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现场试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消毒产品用于饮用水消毒时,消毒效果的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进行。判定标准(ppt答案) 对指示菌杀灭率%判为消毒合格。达物理学检测标准时,作为消毒合格的参考标准。 计算杀灭率()(阳性对照回收菌数试验组回收菌数杀灭率)

    18、/阳性对照回收菌数 10018.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剂量及作用时间。(2)温度、湿度和酸碱度。(3)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态及污染程度。(4)化学拮抗(中和)作用。P7619. 什么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目前院内感染发生有何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概念:是指住院病人在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 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呈上升趋势。原因: 医院是患者高度聚集的场所 医院患者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普遍降低 侵入性诊疗手段在医院中应用普遍 抗菌药物和消毒灭菌措施应用

    19、普遍 20. 试述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生态规律 微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1.限定因子定律: 任何生物的生物量决定于所存在环境中该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浓 度营养。2.耐受性定律:指生物对环境中生态因子能耐受的范围。耐受限度。3.综合作用定律: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取决于综合环境。在生态因子综合作用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同时作用时可有增效、减效或补偿结果发生。微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的生态规律有:1)互生关系: 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可分可合,合比分好”的松散的相互关系。根据其“获利”程度可分为三种方式,

    20、即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互惠共生。2)寄生关系: 是指一种生物侵入到另一种生物体,从宿主体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生长繁殖,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3)拮抗关系: 也称偏害共栖,指两个种群共同生长,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干扰他种生物的代谢活动,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甚至杀死他们的一种相互关系。4)捕食关系: 是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5)竞争关系: 指两个种群共同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因需要相同的生长因子或其他环境条件而发生的争夺现象。6)种间共处: 是指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但两者之间互伤害,也互无补益,各自互无影响。21.生

    21、物战剂的流行病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生物战剂生物学特性: 繁殖能力强、可传染性、危害时间长、防治困难、稳定性较差。生物战剂危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一)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的特点1.流行过程异常: (1)传染源难于追查 (2)传播途径反常 (3)人群免疫水平低2.流行特征异常: (1)地区分布异常 (2)流行季节异常 (3)职业分布异常 (4)流行形式异常 (二)生物战中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1.本底资料调查本底资料调查的内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地理资料: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以及动物等。(2)经济地理资料: 地方行政、居民情况、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状况等(3)医学地理资料: 卫生行

    22、政组织、医疗卫生实力、医学教育、药材供应以及卫生状况等4)主要疾病流行概况: 烈性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呼吸道疾病肠道传染病等(5)医学昆虫及动物: 与疾病有关的蚊、蝇、蚤、蜱、螨、啮齿动物、食虫动物等的种类分布、季节消长等资料2.可疑迹象调查 生物武器袭击的相关证据,如空情、地情、虫情、疫情等1)空情: 雷达、卫星及对空侦察发现。2)地情: 可疑投掷物(炸弹、弹片、特殊容器等)、可疑昆虫、植物上的可疑粉末等3)虫情: 发现反季节昆虫、异常昆虫的聚集等4)疫情: 流行暴发和继发性感染3.生物战剂施放方法对流行特点的影响(1)点源施放: 伤害与源的远近相关(2)多点源施放: 可各点

    23、连成一片,各点源附近及椭圆区伤害重(3)线源施放: 沿线分布并向外扩散22. 食物中毒的现场处理原则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 针对患者: 及时送往较近医院治疗,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具体的处理步骤有:告知其他人员停止食用疑似有毒食品;采集患者呕吐、排泄物的标本,以备送检;协助患者进行治疗,主要是急救(催吐、洗胃和灌肠)。2. 针对可疑食物:保护现场、封存疑似有毒食品;追回已售出的疑似有毒食品,妥善保管备查;及时对疑似有毒食品送检。3. 针对中毒场所:对接触过有毒食品的炊具、食具、容器或设备等,应予煮沸或蒸汽消毒,或用热碱水、 %漂白粉溶液浸泡擦洗;对患者的呕吐场所用20%石灰乳或漂白粉溶液

    24、消毒;必要时对中毒现场进行室内外彻底地卫生清理;属化学性食物中毒,对包装过有毒化学物质的容器应销毁或改作非食用用具。4 . 责任事故处理:食物中毒,尤其是造成重大伤残死亡的食物中毒,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和各有关具体法规,对造成食物中毒的个人或单位进行相应处理。在提出处理意见时,要严格依据法规条文并有充分科学依据。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 (1)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4)对中毒场所的消毒处理23. 学习食品微生物的重要性包括哪些基本内容1. 通过食品微生物学习,可以掌握微生物可能造成食品污染的动态规律,帮助正确判断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各环节微

    25、生物污染的状况。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微生物污染引起食源性疾病和提供防治措施。2.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是以贯彻“预防为主”卫生方针,有效减少和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3.食品微生物是衡量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同时对提高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保证出口等兼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重大意义。24. 食物中毒的概念是什么食物中毒的具有哪些特点 概念: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但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

    26、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 特点:发病呈爆发性: 潜伏期短,来势剧,在短时间内可有很多人同时发病,病情急剧。与饮食有明确的关系,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有毒食品。发病范畴局限在食用该类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临床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症状基本相同(恶心,腹痛,腹泻等)。无传染性。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与人们膳食习惯有关,可表现为一定的地区性。25. 寄生环境有哪些特点是致人体肠胃食物中毒的一种,其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有鼠伤寒沙门氏菌、

    27、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种菌在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 在水、牛乳及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其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7,乳和乳制品中的沙门氏菌经巴氏消毒或煮沸后会迅速死亡。引起人体食物中毒的来源是,特别是肉类(如病死牲畜肉、熟肉制品),也可以是家禽、蛋类、奶类食品。26.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中毒症状是什么如何预防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症状:主要由急性肠胃炎为主,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头痛、发热(3840)和周身无力,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和休克等。急性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有恶臭,有时带脓血和黏液。预防:(1)已有预防菌苗,为伤寒,甲、乙三联菌苗,一般皮下注射3次,2次间隔10天,

    28、有效期1年,以后尚需每年加强1次,以保证产生有效的。(2)注意饮食卫生是平时预防的关键,不吃死畜的肉、血和内脏;吃生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不吃不合格的市场饮料,并注意剩下的饭菜要冷藏,但时间过久的切勿再吃,超过1天也应再次烧开后食用。(3)沙门氏菌携带者不可从事准备食物的工作,直至获医生许可。潜伏期一般为448h,短期是数小时,长期是23天,前期症状有恶心、头疼,全身乏力和发冷等,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疼,发热(3840),粪便以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黏液。重病人出现打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的症状。病程为37天,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也可导致死亡,平均致

    29、死率为%。多数沙门氏菌病患者不需服药即可自愈,婴儿、老人及那些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应就医治疗。27. 如何从中分离沙门氏菌为什么用于沙门氏菌分析的传统方法是食物样品分步增菌,以增加病原的可检出率。原因:通常,沙门氏菌的含量水平在食品中比有感染病人的病料中要低很多;食品本身的性质会干扰病原的检测,例如,某些食品中固有菌群可能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从而影响特定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与临床病料不同的是,经过加工的食品,由于加热、高含盐量、酸和冷冻等因素的作用,其中的沙门氏菌受到了尚不致命的损伤或称“致伤”。这就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生长特性的群。增菌分离步骤,即选择性培养物在含一种或多种抑制非沙门氏菌生长制剂

    30、的琼脂半板上划线培养: 然后对平板上肉眼可见的特征性菌落进行确认,并对该菌落分离物进行一系列生化和血清学检测,以作出鉴定。传统沙门氏菌检测法仝过程需时至少47天,才能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一般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检验,先进行前增菌和增菌,再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原因: 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含量一般都很少,而且会有多种细菌同时存在的情况。故用前增菌和增菌分别进行筛选和培养,以便增加后期的分离培养的检出率。28. 临床表现是怎样的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开始为水样便,后为黏液便和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发热伴头痛,全身乏力等。

    31、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基本特征:系,Gr-的,为多副溶血弧菌。嗜盐畏酸,对高温的抵抗力小,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很弱。常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状,无芽孢。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临床表现: 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表现为急发病,潜伏期224h,一般为10h发病。病程16日不等,一般恢复较快。主要的症状为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多为阵发性绞痛,并有腹泻、恶心、呕吐、畏寒发热,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粪便可为脓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重症患者因脱水,使皮肤干燥及血压下降造成休克。少数病人可出现意识不清、痉挛、面色苍白或发绀等现象,若抢救不及时呈虚脱状态,可导致死亡。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


    注意事项

    本文(卫生微生物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