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中学案高考历史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9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精 要 综 述)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宋明时期明末清初内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思想核心是“仁”。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荀子提出“仁义”和“王道”,丰富发展了儒家学说董仲舒的新儒学宣扬“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阶段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思想家反教条,重实用,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主旨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
2、会的正统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考 情 分 析)最新考纲课标试题考点呈现规律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15全国卷40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考查内容:侧重于对不同时期著名思想家思想的理解,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认识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及影响(2)命题特点: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主(3)试题类型: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并涉及开放探究题等题型2015全国卷24古代儒者的政治诉求2015全国卷40孔子与苏格拉底法制思想的比较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018全国卷42东汉时期儒学的影响2016全国卷24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015全国卷40汉代儒学的发展2014全国卷24“君权神授
3、”思想2014全国卷25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宋明理学2018全国卷41(1)宋明理学的影响2015全国卷40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2014全国卷25唐代三教地位变化(儒学发展演变)2014全国卷26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认识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第39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本讲主要讲述了儒家思想的兴起和发展。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并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共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考纲要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 理一理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概念(1)诸子百家:社会上形成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思想流派。(2)百家争鸣:各学派相互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3影响(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4)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诸子百家思想1早期儒学人物主张贡献和地位孔子核心思想是“仁”;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
5、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创立儒家学派;首创私人讲学,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尊称为“至圣”孟子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本善”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使儒学体系更完善,更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2.其他学派主张影响道家老子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
6、及中国人的道德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庄子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 想一想1试图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提示:2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民主思想一样吗?提示:否。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主统治为前提的;现代民主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是在民主制度保障下的民本思想,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3荀子在治国方面倡导法的思想,为什么仍被称为儒家学派的代表?提示:荀子吸
7、收了法家的思想,但是治国方面仍是以礼为主,礼法并施,体现了对儒家“仁”的思想的继承。4如何理解道家的“无为而治”?提示:老子倡导的“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5韩非子的“法治”和现在的“依法治国”一样吗?提示:否。韩非子的“法治”不是“依法治国”,而是君主利用刑律镇压人民、维护君主专制统治。6儒、法、道、墨四家的思想主张有哪些相互对立的观点?提示:(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
8、“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天与人,不相胜”。(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2)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逐渐形成。(4)先秦儒家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之治,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离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
9、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5)道家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法家呼吁改革,墨家讲求实用。(6)“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探究一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史料一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史料二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长。孟子梁惠王上史料三“时移事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问题:史料一反映了道
10、家怎样的治国主张?史料二反映出孟子的什么主张?史料三反映了法家是怎样看待历史发展趋势和治理国家的?有何重要影响?史料导读(1)史料一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这种主张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2)史料二反映了儒家的“仁政”,带有民本思想。(3)史料三反映了韩非子主张历史向前发展和主张社会变革的思想,表明了韩非子主张“法治”和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这种主张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探究一答案道家:无为而治,
11、采取弱民、愚民的政策;孟子:推崇“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法家:主张变法革新、实行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史论总结儒、法、道、墨诸家思想主张及特点学派代表主张特点道家(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没落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与应世的态度儒家(孔子)“仁”、克己复礼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儒家(孟子、荀子)“仁政”“仁义”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改造社会的愿望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渴望社会安定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史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
12、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史料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问题:(1)有学者认为,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代潮流是什么?
13、(2)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史料导读(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和历史使命。依据句号分层概括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信息说明了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信息说明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促进社会转型。(2)史料二反映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是本史料的核心语句。“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说明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涉及人生和治国等方面。探究二答案(1)
14、潮流: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旧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史论总结“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的哲学思想、法家的变革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形成的
15、思想传播到邻国及西方,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1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针对训练1(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评)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
16、,而求(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反映出孔子(D)A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B强调民本为治国之本C对弟子教育存在缺陷 D具有一定的爱民精神解析材料中孔子反对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富人搜刮民众财富,并没有对统治者的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是对其学生的批评,没有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故B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冉求的行为是孔子教育缺陷导致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孔子反对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富人搜刮民众财富,关心民众疾苦,具有一定的爱民精神,故D项正确。2儒、法、道三家的思想特点及相互关系儒家法家道家特点儒家提出仁政、德治、礼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轨后,宜用儒家
17、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道家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宜用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关系(1)儒、法、道三家有互补性,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的趋势。战国时期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汉代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兼采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2)儒
18、、法、道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针对训练2(2018山东滨州调研)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D)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重视规则和秩序解析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并不是相互竞争百家争鸣,故A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是法家的基本主张,题干中没有法家,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秦朝才建立,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
19、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D项正确。,)1(2017海南高考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好国家。A项强调“身正”,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才能“不令而行”,治理好国家,与材料说法最接近,故A项正
20、确;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2(2015全国卷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C)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
21、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3(2015四川高考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B)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解析“克己复礼”是春秋时期孔子所提出的主张,而题干所给出的时间是“战国中后期”,故A项错误;“礼法兼用”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思想将儒家与法家的观点相融合,故B项正确;“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观点没有融合其他学派
22、的思想,故C项错误;“选贤举能”是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观点也没有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故D项错误。4(2015安徽高考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解析据“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太子”首先向“新贵”“文士”致意这一与常规不同的行为反映了魏国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在解释自己失礼行为时所提供的论据“随时在别国被派上用场”,
23、则从侧面反映了重视士人不是个别国家对待个别人物的单独行为,而是普遍现象,故A项正确;“新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别国宫廷”,都不能表明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B项错误;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这些关键信息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备考方略】1以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法治国家为切入点,考查儒家、法家、道家各种思想流派治国济世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2联系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考查中外文化的发展、交流与融合。,)1(2018四川绵阳一模)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
24、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A)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解析针对春秋战国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为维护等级秩序,孔子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观念,故A项正确;孔子作春秋体现修史为服务现实,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现实政治的变化促使孔子修史,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孔子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2(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A)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C中原文化优于周
25、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解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即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裔、夷是指少数民族,夏、华即“华夏”。这句话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其后孟子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发展了儒家民族思想,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说明战国时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单纯强调“华夷之防”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从孔子的“华夷之防”发展到孟子的“用夏变夷”,其实都在坚持夷夏观念,并未放弃,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和孟子的夷夏观念,并未涉及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比较,故C项错误;分析材料,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族观,适应了时代需要,并未背离孔子的民族观,故D项错误。3(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评)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法者所以爱民”“以刑去刑”“至德复立”。这表明商鞅在思想上(D)A坚持“礼法”并重 B强调“轻罪重罚”C认为圣君行仁义于天下 D与儒家思想相通相容解析材料中商鞅主张“至德复立”,重视“德”而非“礼”,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与刑罚的程度“轻罪重罚”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而不仅仅是实行仁义、以德治国,故C项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与儒家思想主张德治具有相通之处,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