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历史复习总结提纲.docx

    • 资源ID:17610689       资源大小:63.3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历史复习总结提纲.docx

    1、中考历史复习总结提纲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氏族遗址距今年代生活地域生产状况生活状况河姆渡居民约七千年长江流域耒耜、种植水稻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磨制工具、种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历年省中考题(2012年)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

    2、人 D.河姆渡人(2013)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题1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目的: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作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山区,加强了西周的统治,使其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国家。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时间和人物: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2)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3)主要内容:

    3、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4)意义: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起封建制度,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历年省中考题(2012年)2.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1)秦兼并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

    4、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3)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思想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军事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兴修灵渠。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汉武

    5、帝的大一统: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击退匈奴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丝绸之路),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意义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开始进入鼎盛时期。3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2)意义: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历年省中考题(2011年)2、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

    6、史大夫(2011年)3、19世纪未,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012年)3.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013)3.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C.设立太

    7、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1)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用汉姓,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提倡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2)作用:这些措施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历年省中考题(2013)4.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鲜卑贵族改用汉姓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A. B. C. D.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1)唐太宗“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

    8、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出现繁荣景象,当时的年号为贞观,史称“贞观之治”。(1)唐太宗的改革措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重视发展生产,崇尚节俭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虚心纳谏( 魏征是著名的谏臣)(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改革措施:任用贤能;重视地方吏治;注意戒奢从俭。(3)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兴修水利,水稻种植采用育秧技术;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茶叶在江南地区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手工业发达: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发达,越州的青瓷和刑州的白瓷以及唐

    9、三彩世界闻商业繁荣(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2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诞生于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完善于唐朝: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首创殿试,增设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3)发展:明清科举制改为“八股取士”变成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4)废除: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5)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有利于唐诗的繁荣。3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2)唐蕃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

    10、成公主入藏。作用: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1)唐朝对外交往唐与日本遣唐使:日本政府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唐与天竺玄奘西游唐太宗时,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古代印度),并把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历年省中考题(2011年)4、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

    11、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史实(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2012)4.“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历程:唐朝中后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2)南移原因: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带去先

    12、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宋代时南方自然条件较好,更适宜于农业生产政府重视、鼓励、扶持经济发展(3)南移的表现:1、表现:宋代南方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繁荣(1)农业方面:引进了越南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2)手工业方面: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宋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3)商业方面: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

    13、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 宋代商业贸易。(增加) 宋代商业城市很多,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杭州后改名为临安)临安城内早市和夜市 昼夜不绝。海外贸易兴盛,文明世界的大商港包括广州和泉州,贸易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设立 市舶司 加以管理;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纸币的产生: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交子,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宋代的都市生活。(1)宋代的衣食住行衣:北宋初年,崇尚节俭,政府对衣着有严格规定,后来,奢侈之风盛行。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食:京城夜市小吃多,北宋羊肉多,南宋时南方人多吃鱼。住:百姓住房简陋,官贵宅第宏

    14、丽,贫富差距大。行:普通百姓多用牛车、驴车,贵族出门乘轿,士大夫骑驴、骡(2)东京城打破了唐朝城市的市、坊格局,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业的场所,叫做“瓦子”(“蹴鞠”是足球运动的起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地方称为“勾栏”。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甚为隆重。(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设置锦衣卫(太祖)、东厂(成祖八股取士(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2)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雍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大兴文

    15、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甚)2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明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反侵略的斗争:明朝: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清康熙帝两次组织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4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

    16、主要措施。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 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 西藏: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康熙册封“班禅”; 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乾隆实行“金瓶掣签” 制度。新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东北:康熙组织抗击的雅克萨之战5“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1、原因: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本”政策统治者盲目自大,自以为物产丰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稳定担心外国侵略,危及统治2、主要措施: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内迁沿海居民,不许擅自出海贸易。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

    17、出严格限制。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影响: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作用: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省历年中考题(2011年)7、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宗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2011年)6、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城。这里敬奉着一位民族英

    18、雄,他是( ) A、邓世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左宗棠(2013)6.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A.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 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2012)5.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他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A.收复台湾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八)科学技术1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青铜文明: 夏、商、西周时期,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水平。2齐民

    19、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科百科全书”。3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明珍和本草钢目等名医名著。名医名著:名医成 就“神医”华佗东汉末年名医,他制成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用于手术治疗;编成“五禽戏”“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经27年的努力完成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0、4“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造纸术:西汉前期出现用麻纤维制造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印刷术:雕版印刷: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活字印刷: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欧洲约400年(四个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12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药时发明的。唐朝

    21、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上,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火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5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筑,集防洪与灌溉于一体的水利工程。长城: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历朝还有修筑。最主要是秦朝和明朝。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全长一万余里。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余里。长城绵延万里,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开凿,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拱桥。 北京故宫:世

    22、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省历年中考题(2012年)6.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史记与资治通鉴C.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水经注与金刚经(2013年)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A. 伤寒杂病论B. 齐民要术、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2011年)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九)思想文化1孔子,“百家争鸣”的主

    23、要史实。1、孔子:春秋晚期,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教育: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要温故而知新。孔子的言论,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主要有墨、儒、道、法、兵家等学派。学派代表主张影响儒家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为政以德、爱人、仁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用“仁政”治国

    24、,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保持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以柔克刚。代表作道德经。事例:滴水穿石、以柔克刚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友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和平发展、和谐(在今天可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纳,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兵家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2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

    25、成就。(1)唐诗诗人生活时代风格代表作品备注李白盛唐其诗豪迈奔放、浪漫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诗仙杜甫唐朝由盛转衰其诗沉郁悲怆,语言 凝重“三吏”“三别”“诗史”“诗圣”白居易唐朝中期其诗浅显通俗易懂秦中吟新乐府(2)宋词 词人生活时代风 格苏轼北宋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两宋之交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辛弃疾南宋悲叹山河分裂3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史记作者是西汉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鲁迅称它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司马光,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多年历史。4. 甲骨文。(增加)

    26、商人刻写在龟甲兽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省历年中考题(2013年)2.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2012)7.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2013)5.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 B C. D.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而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 B. 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铸造司母戊鼎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历史复习总结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