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统计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3稿.docx

    • 资源ID:17656891       资源大小:159.7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统计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3稿.docx

    1、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统计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3稿 毕 业 论 文(设计)题 目 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统计分析 指导老师 张波 专业班级 食品营养与检测121 姓 名 李杭珊 学 号 20127100132 2015年5月28日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利用食品安全大数据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案。通过数据收集的形式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安全网等政府公开网站搜集2013年和2014年的食品安全违规事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得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西南共12个省市饮料、调味品、膨化食品这三类食品的食品安全违规事件的分布情况,探索针对这四个分布区域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2、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食品安全违规事件在不断递增,尤其是西南地区2014年食品安全违规事件高达1048件,所以食品安全违规事件的发生率还和当地经济条件和当地人的人文素质有关系,固食品安全违规事件的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的保护工作。关键词:食品安全;大数据;社会共治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科技发达,我国的食品供给格局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数量也日渐充足。近年来,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食品安全现状不乐观,如:毒大米事件,头发酱油,吊白块,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大范围事件的发生。其中,2008年发生的中

    3、国奶制品污染事件知名品牌三鹿售卖的婴幼儿奶制品中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该事件受害婴幼儿人数高达三十余万人,其中致使4名婴儿死亡。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杭州广琪贸易有限公司,将过期面粉上的生产日期进行篡改,并售卖给杭州数家知名烘焙企业制作面包售卖,导致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原材料过期的食品。食品原料疏于控制、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市场监督力度不强是主要原因1。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导致食品新技术和新资源的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日益凸现等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更好的完善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制度,使食品总体质量有所提升,探索利用网络的资源及时发现、利用这些信息,为

    4、监管部门还有大众用户提供预警、信息展示的功能,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管理将海量数据聚合在一起,将离散的数据需求聚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传统治理中难以实现的功能,例如,大数据管理的虚拟性,有利于信息跨越区域进行管理,避免由于行政区域划分,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地方保护,食品监管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2。食品监管部门条块分割,造成监管信息分散、信息内容单一、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综上所述,食品安全大数据即将成为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根据,了解食品安全现状,探索利用食品安全大数据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案,笔者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西南共12个省市为调查对象,通过政府公开网站搜集2013年2014

    5、年饮料、调味品、膨化食品三大类食品的食品安全违规事件数量,对上述问题做了小型的调查研究,为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有效的信息。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珠三角、长三角、京津、西南地区共12个省市2013年和2014年的食品安全违规事件。1.2调查方法建立数据库,在各个省市的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局网站,工商局网站,食品安全网等各个政府公开网站进行食品安全违规数据的搜集,导入数据库,对总的违规事件数量进行汇总到数据库。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的形式,对这12个省市的饮料、调味品、膨化食品这三类食品通过违规类别进行分类,并根据相关数据对分析如何通过社会共治的形式来改善现如今的食品安全现状。2调查结果与分析2.1

    6、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针对2013年、2014年广州、深圳、珠海等12个省市的饮料、调味品、膨化食品这三类食品的食品安全违规数量进行统计,在各个省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网等政府公开网站上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图2.1 2013年12个省市食品安全违规数量统计结果图2.2 2014年12个省市食品安全违规数量统计结果根据图2.1、图2.2统计数据分析可知,由于西南地区的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体制较混乱,食品的生产过程涉及生产时间跨度大,涉及的产业部门多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食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实力较弱,食品生产企业不规范,导致西南地区食品安全违规事件相对于其他地区偏多。且对于过期食

    7、品的监控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没有制定对食品的有效期、生产日期、食品生产企业的相关信息等的标注位置、标注格式等规定,但是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设立十几个部门,造成了多对一,但任务分配不均,导致监管不到位的局面。图2.3 2013年饮料类食品安全违规事件所占比例图2.4 2014年饮料类食品安全违规事件所占比例根据图2.3,图2.4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和2014年食品安全违规事件中调味品类食品的违规数量最高,分别高达57%,52%,可见调味品类的食品安全违规率相对于另外两类食品要高。这个统计结果很好的提醒生产调味品类的工厂在制作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生产,且政府部门应该及时针对调味品的生产进行严格把

    8、控工作。2.2食品安全违规类别由表2.5,表2.6,表2.7可知,该数据库最终统计结果得出在长三角、饮料、调味品、膨化食品安全的主要违规类别均为菌类超标,由此可得,菌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问题。我国每年都会有数百起食源性疾病爆发。在食源性疾病中,98.5%的食源性疾病是微生物污染引起的,0.6%的食源性疾病是误吃了化学物质所致。所以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菌类超标,及时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加工厂进行整治,而食品加工厂也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对菌类超标这一问题提高关注,按规范执行标准,做好预防工作。表2.5 饮料类食品具体违规类别种类违规类别饮料菌类超标(大肠菌群超标、菌落总数)其他(山梨酸和苯甲

    9、酸各自使用量占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1)菌类超标(菌落总数超标)食物中非添加类危害物超标(过氧化值超标)营养成分不达标(总糖(以葡萄糖计),非糖固形物,pH,总酸(以乳酸计),氨基酸态氮,-苯乙醇)营养成分不达标(pH,总酸(以乳酸计),氨基酸态氮,-苯乙醇,蛋白质)表2.6 调味品类食品具体违规类别种类违规类别调味品菌类超标(菌落总数(10000/100CFU/g))营养成分不达标(氨基酸态氮 g/100ml(0.4/0.021)、环已基氨基磺酸钠 g/kg(不得检出/0.57)食品添加剂超标(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和(1/1.38)其他(油酸%(34.445.5/28.4)、筛

    10、上残留量)营养成分不达标(苯甲酸、水分、还原糖、氨基酸态氮、灰分蛋白质)使用非法添加剂(防腐剂、苯甲酸、氨基酸态氮、铵盐)表2.7 调味品类食品具体违规类别种类违规类别膨化食品菌类超标(菌落总数(10000/100CFU/g))营养成分不达标(环己基氨基磺酸钠g/kg(不得检出/0.57)食品添加剂超标(过氧化值)使用非法添加物(防腐剂、苯甲酸)3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通过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西南地区共12个省市2013年至2014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结果可见,调味品类食品安全违规事件居多,2013年和2014年分别占比高达57%,52%。从地域上看,西南地区发生食品安全违规事件数量相

    11、对于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来说偏高。固通过此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治理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可将社会共治的主体分为:政府、生产企业、媒体及民间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多元力量。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主体在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职责上进行讨论。首先,政府应该需要严格执法,完善制度。从上图2.1、图2.2和图2.3可以看出地域性条件的不同,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数量也会不同,这和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有一定的关系。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建立激励机制维护食品市场秩序、直接管制5。我国在信息与教育向公众发布食品安全监管相关信息出现问题,放纵食品企业违规,导致近年来食品安全违规事件发生的越来越频繁,

    12、例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早起当地政府选择隐瞒的态度;瘦肉精事件中畜牧部门给违规养殖户通风报信等。出现类似的现象,相应的监管部门应该进行内部检查,减少类似事件发生。政府及时加强完善管理机制,做好食品安全事件的实时公示工作,并且对政府工作内容及时公示,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其次,相关生产企业应该诚信经营,坚守规范。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然而食品生产经营者又是违规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问题源头,我认为食品生产企业应该谨遵诚信经营,坚守法规,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来进行食品生产,且积极配合政府定期检查工作,在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致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谋一己私利,采取违规行为生产不安全食品,甚

    13、至也可能使监督管理者被利益熏心,久而久之,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下化被动为主动,以至于出现越来越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因此,食品企业应该互相监督,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自律格局。媒体作为企业和政府的监督主体,是科学传播,食品安全的放大镜。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通过媒体渲染,调查,放大,但是当食品安全危险事件被报道大肆宣传,对于普遍的公众来说更多的是带来的恐慌,这实际上反映出公共媒体在食品安全方面“科学传播”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平衡问题。对此,为了能够更合理合法的使用该强大的监督主体,我们更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引导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使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质量问题透明度

    14、,使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知道,早了解,早预防。但绝不能够添油加醋。2.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在真实,明确的报道食品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稳定民众情绪。3. 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6。最后,就是新兴的民间第三方评估机构,这些机构作为一种体现诚信公正的中间力量,通过食品检测和认证手段来确定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为市场提供公正而有效的信息。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由政府、传媒、民间三方各司其职,最终形成合力,在食品安全监督网络中加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食品检测和认证手段来确定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为市场提供公正而有效的信息。参考文献1马长路,赵晨露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技学院学报,2006(04):23-272方湖柳大数据时代食品安全智能化监管机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06):99-1043张臻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食品安全供应链的发展演变初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18):209-2124徐协试论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J江南论坛,2014(09):18-225张曼,唐晓纯等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企业、政府与第三方监管力量J食品科学,2014(13):286-2926 宋琦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之道J南京社会科学,2015(04):240资料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

    本文(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统计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3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