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学生.docx

    • 资源ID:17886633       资源大小:28.8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学生.docx

    1、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学生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

    3、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分)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4、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排闼(t ):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写一段赏析文字,不超过200字(6分)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马诗:通过咏马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共23首。 金络脑:一种贵重的鞍具,借指马受重用。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

    5、思落谁家。 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 季节的一种气氛。(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10、读下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6分) 南乡子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 (2分)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2分)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

    6、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1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学亲。 注:分:情分。蔡

    7、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 请分别用一个词归纳前四句、后四句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

    8、)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 ,押的韵是 。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首句中的“白玉条”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并与下文的 字前后呼应。 (2)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什么时候?简述推断的根据。 (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6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作答: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

    9、什么? 1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王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简析王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字左右) 1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 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1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

    10、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答: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 答: 2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分) 21.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

    11、狂歌五柳前。 . 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 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自己比做接舆 ,又将裴迪比做五柳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本诗用拟人的手法寄寓了怎样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答: 2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

    12、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李白这首诗写听琴,运用了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典故。该诗表现音乐的高妙并不是直接写琴声,而是从侧面重点描写听者的惑受。 联系诗中所写的典故和最后一联所写的形象,简要说说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水急流”是写景,与诗中的判别情景也密切相关,响应了上句中的“解行舟”,也开启了下句听“人已远” (2)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

    13、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3)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2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2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分) 西 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

    14、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2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行人:指困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1)解释:“长安”、“无数山”、“毕竟东流去”(共3分) (2)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 2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1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30.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3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

    16、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3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3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17、却道天凉好个秋。 (1)这首词运用了 对比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愁 字。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3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昌阻风(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3分) 3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

    18、字?(2分)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3分)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3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

    19、消,实际指 (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 “肥”、“瘦”分别形容 3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暮春回故山草堂 (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40、阅

    20、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相关问题 竹 陈与义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 从诗的内容看,作者最喜欢在什么时候赏竹? 此时之竹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致? 这样的景致为什么特别值得赏玩?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 答案1、答案:(6分)(1)天色已晚。下起细雨。(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的给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

    21、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答案:(6分) 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的,得1分。)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

    22、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3、答案: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3分,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

    23、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3分,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5.答案:(1)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2)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6.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7、答案

    24、:一二句突出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三四句借马抒情,表现作者热切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手法:见景生情,拟物抒情,意在言外: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内容4分,手法2分) 9、答案:(1)(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前一问2分,后两问各1分。(2)(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2分) 10、答案: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分)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分,景分,作用分)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分,含义与作用各分) 11、答案要点:(主要看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晴本无

    25、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12、前四句:悲或悲伤;后四句:喜或欣慰。 13、答案示例: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14七言绝句(或绝句)a 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15比喻 雪 答:早春。根据尾句中“经冬”一词可推断 对梅的早早

    26、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16答案示例:(1)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2)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 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 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17答案要点:诗人独立江边遥望朋友去处不愿离去,直到很晚。秋夜清冷,乌鸦都已归巢,唯余江水悠悠。表达了无限的思念之情(所答应是对意境的描绘,有人、有景、有情)。 18答: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答: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

    27、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 19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20答案要点: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答案要点: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21. 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深秋暮色,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 诗人 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2 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

    28、同境遇的对比手法 ;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23艰难曲折的生活和道路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具有高远志向的人决不会满足现状,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必定要继续努力,决心干一番大事业来。启示和勉励人们要放弃燕雀之小志,而效鸿鹄以高翔。 24、答案示例:诗人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诗人在结尾以“碧山暮”、“秋云暗”一方面写出了听琴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情。 25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情,酒醒之后,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 前者写红叶青山的

    29、美景,是衬托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26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27 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

    30、,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28长安: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京,开封也可) 无数山: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 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思想感情:极端悲愤忧郁的心情?表现手法:象征 29、以动衬静 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 30。“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学生.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