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docx

    • 资源ID:17938671       资源大小:119.08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docx

    1、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学士学位论文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 本科生姓名:王海洋 导师姓名:管驰明A STUDY ON PATH OF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RESOURCE-BASED REGIONSTAKE ILI,XINJIANG AS EXAMPLE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Southeast University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Bachelor of EconomicsBYW

    2、ANG HaiyangSupervised byVice-Professor GUAN Chiming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MangementSoutheast UniversityMay 2012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科生签名: 日期:东南大学学位

    3、论文使用授权说明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以电子信息形式刊登)论文的全部内容或中、英文摘要等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以电子信息形式刊登)授权东南大学本科生院办理。本科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摘要 城市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容易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经济粗放型、初级化特质明显、GDP耗能普遍较高、安全事故频发新疆伊犁地区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在

    4、建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然而随着持续多年的开采,不可再生资源逐渐枯竭,如果没有后续产业的推动,城市经济会随之没落。伊犁在发展中一直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本稀缺且使用效率较低,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较小,人口结构失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这也是制约其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其转型必须从发展旅游业和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调整。关键词 资源型经济 发展困境 转型 伊犁A STUDY ON PATH OF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RESOURCE-BASED REGIONSTAKE ILI,XINJIANG AS EXA

    5、MPLEAbstractIf urbanover-reliance its development onresources, it willeasilylead tooneofpillar industries,the extensiveeconomic,obviouscharacteristicsofthe primary, higher GDP energyconsumptionandgenerally frequent accidents.Ili in Xinjiang has made remarkable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

    6、C, relyingonthe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However,aftermany years of sustained exploitationandthe gradual depletion ofnon-renewable resources, itwill go into decline, without follow-upindustryin promotingtheurban economy. Whathas beenexistencein the development oftheeconomic structure in Ili is irr

    7、ational,thescarcityofphysical capitalandtheuseofless efficient,smaller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ffectsand economies of scale,population structureimbalances and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other factors.This is also thekey factorrestricting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oac

    8、hieveits transition, we need to develop tourismanddeepen structural reforms.Key Words Resource-based economy Development Dilemma Transition Il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的意义 11.3研究方法和路线 11.4研究的内容 1第二章文献综述 22.1国外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研究综述 22.2国内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研究综述 32.3现有研究的提高空间 6第三章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一般研究 63.1资源型经济城

    9、市的概念 63.2资源型经济的特点 73.3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困境 83.4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一般路径 93.5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国内外实践经验 10第四章伊犁地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具体研究 114.1伊犁地区资源型经济形成和发展条件 114.2伊犁现有发展的困境 124.3伊犁地区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 14第五章结论 165.1结论 165.2展望 16第一章绪论1.1研究问题的提出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城市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容易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经济粗放型、初级化特质明显、GDP耗能普遍较高、安全事故频发新疆伊犁地区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建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然而随着持续多年

    10、的开采,不可再生资源逐渐枯竭,如果没有后续产业的推动,城市经济会随之没落。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其转型问题不仅仅是资源型城市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周边地区、甚至全省、全国范围内区域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大问题,事关解决环境污染、促进整个区域经济规模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道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目前国内的文献多从转型方向的角度去探讨资源性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研究,缺乏从内在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1.2研究的意义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其转型问题不仅仅是资源型城市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周边地区、甚至全省、全国范围内区域产业、经济结构调

    11、整的大问题,事关解决环境污染、促进整个区域经济规模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将其放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进行全面考察会有新发现和新思路。为此,论文要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定量和定性的角度揭示资源性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并结合新疆伊犁实例,具体分析资源性经济地区转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得出可行的发展建议。1.3研究方法和路线本文研究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等方法,先通过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一般研究,寻找资源型经济转型路线选择的一般方法。再结合国内外成功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案例,并通过对伊犁地区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探求出一条适合新疆伊犁地区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1.4研究的

    12、内容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解决转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政府也需要拓宽思路,以城市经营为手段,寻找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国外一般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

    13、型问题称为:衰退地区经济振兴,或结构性问题地区的经济振兴。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针对诸如美国的休斯敦、日本的九州和德国的鲁尔等地区的经济振兴而展开,主要是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加工,或退出所依赖的资源产业达到振兴这些地区经济的目的。国内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对能源及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致使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调整,以及体制改革的推进而逐步暴露出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内对资源型城市问题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问题的核心主要集中在我国资源型

    14、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和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途径和策略两个方面。许多学者对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前人经验对新疆伊犁地区的转型路线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研究综述早在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学者伊内斯(H.A.Innis)就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之后,随着世界各国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外学术界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研究布拉德伯里(J.H.Bradbury)根据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资源型城市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资

    15、源型城市的系统性的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制订财政援助、转岗培训、搬迁等策略;建立社区赔偿基金和专项保险机制;促进地区经济基础的多样化;实行地方购买策略;进行区域规划,建立结构联系等。(二)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社会学研究马什(B.Marsh)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煤炭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SenseofBelonging)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采矿业产生的财富随着煤炭大量外运而大部分流到了纽约和费城等地。现在这些矿区经济衰竭,人口大量外迁,但是仍有1/3到2/3的人口居住在这里,他们认为这里是与众不同的生活乐园。坎贝尔(A.P.Campbell)、昂格尔(D.G.Unger)

    16、、费里德(M.Fried)、吉尔(A.M.Gill)、沃伦(B.Warren)等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的社区互(SocialInteraction)问题。沃伦指出社会互动可分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垂直互动是指社区单位与区外单位的联系,水平互动是指社区内不同单位间的联系,如果一个社区中的社会单位没有很强的水平互动,那么社区对区内生活环境的控制力较弱,而且那些具有较强垂直互动的社会单位将难以适应当地的传统和生活方式。(三)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人口学研究资源型城市人口的迁移和结构特征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城市。欧费奇力格利用1981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对澳大利亚北部的资源型城市Alyangula市的人口特征进行了详

    17、尽的阐述。布来德伯里(BradburyJH,1984)则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对加拿大魁北克拉布拉多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人口特征进行了研究。他指出:采掘业有强烈的周期性,对矿业城镇的人口具有深刻的影响,矿区城镇的人口迁移,有因采矿业季节性停产而造成的短期迁移,一般冬季比夏季人口下降25%30%,也有因长期衰退而造成的永久性迁移。在矿区的兴盛期,就业岗位多,劳动力迁入;在矿区的衰退期,劳动力迁出,以寻求新的工作或等待衰退期的结束。如果没有这些弹性的、机动的、零散的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存在,采矿业将难以运作和生存。(四)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周期的研究赫瓦特于1929年提出了依据区域矿产资源的利用程度将矿区

    18、城镇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的理论。在矿区发展生命周期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是鲁卡斯(R.A.Lucas,1971),他提出了单一产业城镇或地区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建设阶段、雇用阶段、过渡阶段、成熟阶段。布来德伯里进一步补充了第五、第六两个阶段,即城市走向完全衰退的两个阶段:衰退阶段、完全废弃。这些有关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阶段理论可以作为不同时期资源型城市政策制定时的理论参考。(五)关于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城市关系的研究布来德伯里认为:资源型城市与所服务的工业中心城市之间是剥削关系。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从资源型城市流向工业中心城市,使资源地区本身欠发达,经济结构扭曲,在空间、部门、时间上都表现为极度的不平

    19、衡,同时,却使资本在工业中心得到积累。欧费奇力格认为,布莱德伯里等人的模型过于简单化,在资源区与工业中心之间往往会发生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还认为,资源区本身的初始条件很差,只有在外界资本和劳动力使矿藏转化为工业投入品时,才具有价值,所以外来投入部门分享利润的要求也是正当的。2.2国内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研究综述我国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进行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等均对包括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关问题研究进行了多次资助,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一)关于特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案例研究一些学者兼官员利用工作之便就单个特定的

    20、资源型城市或地区(如大庆市、大同市、山西省等)进行了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如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与战略创新(2000年),收集了原山西省省长孙文盛在山西省工作期间就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所发表的讲话;中共山西省阳泉市市委书记田霍卿所著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2000),以山西省资源型地区为背景,结合阳泉市、晋城市两个城市的实际,对资源型城市如何加速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山西古交市市长王燕阳所著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策研究(2001),对古交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经济转型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郭海荣、白明英著的资源型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研究(2001)

    21、,针对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完善地方性城镇体系的思路和对策。(二)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共性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赵天石所著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2001)从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环境与生态的危机入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讨了实现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张以诚主编的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是在1997年的一次研讨会的基础上编著的,较为全面地收集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有关理论问题、全国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思路以及世界主要矿业城市的有关情况;鲍寿柏、胡兆量、焦华富等所著的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对专业

    22、性工矿城市进行了全面地、分门别类地分析与研究,并介绍了北美、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的有关情况。(三)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机理研究这一研究可以分为形成机理及其原因的研究:(1)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机理的研究:刘云刚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制是一个双重动力影响下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即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受到国有资源开发企业的垄断控制,表现为一个城市企业化和企业城市化的过程(2002)。刘玉劲、陈凡等认为,在制度和产业技术的双重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刚性(2004)。赵秀峰指出,资源型城市衰退的最直接原因是因资源的枯竭而导致的产业退化

    23、(2004)。戈银庆也认为,资源型城市在产业选择上形成了所谓的产业锁定(2004),从而导致了因资源型产业的不景气引致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对城市发展和稳定造成了全面冲击。(2)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形成机理原因的探讨:陈才指出,从资源型城市发展历程与国家体制的角度考察,资源型城市衰退机制的直接原因是按照原苏联模式建设的资源型城市已不适应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2003)。刘云刚认为,随着国家发展政策的转变,城市自身的体制和机制的滞后以及资源、区位和环境的变化等造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衰退(2002)和边缘化(修春亮等,2003),与之相应,城市功能不完善的问题(金凤君、陆大道,2004)也暴露了出来

    24、。孙森、丁四保指出,资源型城市的衰退还由于在我国体制变迁过程中由于缺失了过渡阶段而缺乏原始资本积累所引发的体制方面的不公平待遇(2005)。宋玉祥等认为,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资源型城市的衰退是一个有效宏观系统的局部损害,符合经济地域不均衡发展的规律,甚至可能是市场对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结果,其问题的性质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道义问题(2005)。从历史上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城市的空间分布、生产技术、制度、运输市场、社会环境等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刘吕红,2004)。(四)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思路与方向的研究这一研究涉及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目标、路径和方法、转型模式、转型成本、制度变革等问题。(1

    25、)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目标:张红认为,资源型城市应当由单一专业化向经济多元化转化,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变,由原料生产基地向地区经济增长中心转变(1999)。叶冬松指出,资源型城市应当转型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化城市(2003)。(2)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和方法:张军涛指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应以代际公平为目的建立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刘祥、孟浩等人认为应从资源型城市这一巨系统出发,通过市场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方式创新等各种创新的集成重整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朱训强调资源型城市转型应以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26、的产业延伸、产业更新和多元产业复合模式为基础。沈镭、程静认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优势替代、优势再造、优势互补、优势延伸、优势挖潜等优势转换战略,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李成军指出应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适度开发战略、集约经营战略、绿色矿城战略、科教兴城战略、筑巢引凤战略、矿城互利战略、矿城扶持战略等,才能逐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毕军贤、张耀军等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应实施系统的转型战略,应当主动适应全球化趋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延长资源开发利用周期,完善资源市场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要素投入,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实现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转

    27、变,因地制宜的选择引入全新替代产业的大转型或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小转型,丰富产业链条,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研究:郑志国提出了我国单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轨的三种模式。一是新型产业植入模式。汲取日本九州的经验,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通过国家的力量,直接在该区域植入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并制定鼓励该产业发展的政策,带动区域建立新的产业体系。这一产业转轨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资源开发成本很高或资源开发处于衰竭期的资源型城市。二是产业链扩展模式。汲取美国休斯敦的经验,通过对单一资源型城市原有主导资源开发产业进行产业纵向发展和技术进步及产业改造

    28、,扩展原有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产业转轨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资源储量及开发成本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产业附加值低,辐射影响力不大,从而影响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单一资源型城市。三是新型主导产业的扶植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虽然对资源开发依赖很强,但也具有一定的其他产业优势的单一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由于发展历史较长,产业综合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从而有可能在其现有的多种产业中找出具有发展潜力及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强的潜导性产业,通过对这种潜导性产业的扶持,达到城市产业转型的目的。张米尔指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主要包括三种模式:一是产业延伸模式,即在资源开发

    29、的基础上,发展下游加工业,建立资源深度加工产业;二是产业更新模式,即利用资源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资源的全新的产业群,把原来从事资源开发的人员转移到新兴的产业上来;三是复合模式,即前面两种模式的结合。(4)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本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本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张华威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巨大,并主要可以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角度的转型成本和以实现平稳转型为目标的政府角度的转型成本。李成军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主要包括实施成本和风险成本。实施成本主要包括:

    30、资源型产业退出成本,即因为资源濒临枯竭,或者因为资源条件发生变化,继续开采得不偿失而被迫逐步退出该产业的过程中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代价;劳动力转型和再就业安置成本,指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将劳动力由衰退的资源产业转移到非资源型产业就业所进行的必要投入以及对广大人力资源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城市劳动者素质的投入;环境治理以及生态恢复成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支付的成本等。风险成本是指因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成本费用或为预防不确定因素的发生而作的准备所需要的成本。主要包括:一是社会安全成本;二是经济转型的产业进入壁垒成本;三是转型过程中矫正工作失误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四是筹资成本。齐建珍指出,资

    31、源型城市转型成本主要包括产业转换成本、环境修复和保护成本、劳动力成本、其他成本等。宋冬林、汤吉军等指出,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难在于经济性和社会性沉淀成本的存在,而补偿和降低沉淀成本不仅要靠市场制度和非市场制度,也要借助政府的力量。(5)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问题:穆冬认为,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还要处理好政企关系,建立子系统边界清晰的矿城耦合系统,并通过组织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多元化大型矿产资源企业集团加强市场竞争能力。(五)关于资源型城市空间优化的研究空间优化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必然带来城市空间的重组。(1)

    32、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张复明指出,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具有城市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城市之间及其与区域之间的职能联系薄弱、高度城市化的中心市区与低水平城市化的邻近区域之间呈现明显的嵌入式二元结构等典型特征。其成因主要在于工业布局与城市、城镇分布的偏离,单一的嵌入式的资源开发模式与城市化的偏离,生产、社会组织方式与城市化的偏离。这几个方面的偏离通过影响流动、聚集、创新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打破了工业化与城市化演进中的动力与传导机制。李国平等认为,特殊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资源型城市大多呈现分散布局的城市空间结构,并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表现为资源开采区域的多极直线型结构和工商业区域的多核心组合式结构,资源开采经济与非资源经济结合部形成的复合型中心是控制城市形态及其空间结构演化的枢纽。人口、产业的分散分布形态及总体上的复合景观特征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影响很大,资源开采区域的内部结构


    注意事项

    本文(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