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教案概要.docx

    • 资源ID:18020696       资源大小:38.8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教案概要.docx

    1、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教案概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教学目的1、城镇化概念及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模式2、明确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内涵和战略意义3、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城镇化建设。教学时间:2.5小时教学内容:一、城镇化概念及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是指农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迁移与聚集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 1、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逐渐进入城镇生活并与市民融为一体;2、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并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3、农村的地域自然景观、产品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体系、行政管理制度等等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变化,使整个社会形态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型。

    2、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数量增加; 城镇用地面积扩大;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是农业社会、农村文明向工业社会和城市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既有时间维度上的阶段区别,也有空间维度上的国别差异,不同的国情特点、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战略,使各国城镇化道路有很大区别。分析其他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并从中找出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是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一)具有典型意义的城镇化模式不同的国情条件使得城镇化的模式多种多样,但从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模式:1.城市发展与乡村现代化同步推进英国城镇化模式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近100年的时间里,英国城市人口比例

    3、从20%提升到51%,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镇化的国家,实现了城镇化与乡村现代化的同步发展。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出现进一步推进了农业技术革命,促进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中期的英国农村出现了大批富余劳动力并向城市转移,英国的城镇化进程由此加快。“圈地运动”则引发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大农场的建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农畜产品的生产效率,并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满足了毛纺织工业对于原料和劳动力的双向需求。而城市工业化的推进带动了农业生产工具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英国是第一个实现城镇化的国家,

    4、也是第一个面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住房短缺、贫民窟密布、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犯罪率居高不下等“城市病”的国家。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开始关注这些问题。设置了济贫法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地方政府委员会等机构,专职负责解决上述问题。1868年、1875年先后两次颁布了工人住宅法,解决贫民窟问题。拆毁贫民窟后,由政府兴建了商店、公园、仓库、车站、剧院等设施。此外,通过制定并颁布10小时工作日法、雇主责任法等,改善了工人阶级状况。到20世纪初英国基本解决了“城市病”问题。2.低密度蔓延式扩展美国城镇化模式美国的城镇化起步于19世纪30年代,到19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1.

    5、2%。1920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许多城镇人口移居到郊区,美国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发展。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城市沿公路线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城市平均人口密度由1950年的2524人平方公里,减少到1990年的1461人平方公里;纽约大都市区在1960-1985年间人口仅增加8%。低密度的蔓延式发展降低了人口密度,促进了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发展差距的缩小。但也带来诸多问题,包括大量森林、农田、空地被占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耗费通勤时间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能源消耗;

    6、个人住宅和新居住区过于分散,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设施难以配套,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老城区破旧,设施得不到更新,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城市规划者、学者和居民都开始意识到低密度城镇空间布局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强调土地利用的紧凑模式,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鼓励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的开发模式,加强土地利用的混合功能,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鼓励公共参与,通过限制、保护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3.缺乏产业支撑拉美国家过度城镇化模式 拉美国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7、。战后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加快了重工业的发展,而且资本密集型的工业集中布局于几个大城市,国家的城市建设投入也集中于这些大城市。在农村地区,一方面,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土地和资本的集中程度;另一方面,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低投入造成了农业部门的衰退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大量人口难以在农村维持生活。在此背景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且主要是几个大城市,造成拉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超过其他国家。世纪70年代,大城市的人口每10年就翻一番。而城市的重工业基础,缺乏吸纳这些人口的能力,造成了城市严重的贫困化现象。据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拉美地区城市人口已占地区总人口的60%,

    8、但工业人口比重却不及20%30%。拉美国家大约有14的城镇居民生活在贫民窟中,导致一定时期内城镇贫困人口比例甚至超过农村人口的贫困比例,从而出现“过度城镇化”现象。拉美城镇化水平虽然已接近发达国家,但经济发展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110120,甚至更低,城镇发展质量较低。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拉美国家开始采取措施解决过度城市化问题,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新调整城市布局,发展中小城市等。4.政府主导前苏联城镇化模式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了现代工业化进程,城镇化随之全面展开。1928年,前苏联开始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经济发展步人了快速发展时

    9、期。大批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企业的建成投产,既推动了所在城市的建设,又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进入城市,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到1940年,苏联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2.5%,13年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二战后,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城镇化进程也取得显著进展,1950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8.9%。到196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2%。进入20世纪70年代,城镇化水平在超过60%以后速度逐渐放缓。从前苏联的城镇化进程可以看出,由于人口总量少,即使工业化以重工业起步,且重工业始终占较大比例,其城镇化依然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也始终影响着前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城

    10、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前苏联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安排实现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显著。5.城乡交错发展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城镇化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亚洲发展中国家选择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迅速推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并形成了以大城市和周围地区的高速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张,在城市边缘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城乡交错地带。同时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使过去独立发展的城市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而且沿城市之间的交通通道形成了新的产业走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出现的大量人口向少数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是与其人多地少的基本国

    11、情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在面临巨大人口压力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条件下,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结果,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沿着大城市周边地区蔓延,出现了大量“似城非城,似乡非乡”的“灰色区域”型城镇化地带。(二)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城镇化是以城市为主导进行生产要素空间再配置的历史过程。其他国家在这一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在当代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有所反映。从世界上已经形成的城镇化模式可以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值得在探索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时加以关注。1.城乡关系始终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城镇化是地域空间及人口由乡到城的转变过程,因

    12、此城乡关系必然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在城镇化起步阶段,发达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基础。英国早期的城镇化建立在技术革命和制度革命的基础上。现代化工厂的诞生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原料需求,迫使农业转变生产方式,满足城市产业发展对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的需求。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工业则为农业技术及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良提供了足够的设备和资金支持。拉美国家由于投资政策的“城市偏好”,造成了严重的乡村凋敝,显著的城乡差距促使大量农民加快向城镇转移,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导致大量城市贫民的出现。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人多地少情况下,对农业采取了保护措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

    13、农村地区的严重衰退。2.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是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模式,其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城市功能演进和城市产业分工多为市场选择和作用的结果。但是完全市场推进型的城市化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美国是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在其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没有及时对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引导。过度的郊区化、城市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城镇建设无序以及空间和社会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被认为是美国政府对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引导不够的后果。前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战略,城镇化水平虽高,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却不高,农村经济严重衰退。而以英国为代

    14、表的西欧国家之所以能够较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缓解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后带来的就业、居住等问题,就是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政府通过法律规范、规划约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3.制度创新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社会结构的重大转换过程,城镇化同时受到来自城市和乡村两方面经济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制度创新则是实现顺利转换的重要保障条件。从西欧国家的经验来看,城镇化进程本身就是各种相关制度创新的过程。1795-1865年,英国取消了以限制贫民迁移为目的的定居法,并不断放宽贫民迁移的限制,扩大贫民的迁移区域范围和贫民的居住地范围,从而为保证乡村人口向城

    15、市的迁移提供了法律保障。为解决农村移民的住房问题,英国政府颁布了工人住宅法,解决了“贫民窟”的问题。与此相反,因制度创新不足而拖延了城镇化进程的例子也不少见,法国的小农经济就被认为是延缓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延缓了法国城镇化进程的制度因素之一。4.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城镇化的重大主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当今各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城镇化进程引起的生活方式改变导致了人均能源消耗的大幅度上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并由此引发了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城市各类废弃物排放显著增加不断加大对环境的压力,并成为全球性难题。与此相对应,如何在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基础上实现城镇化

    16、,成为各个国家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土地等各种资源条件均较好的国家也在反思其占地多、能耗高的城镇发展模式。近年来,西方学者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为主旨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精明增长”以及城市扩张中的“紧凑发展”理念,这些理念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识。 二、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各个国家都依据各自基础条件自发或自觉地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定的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城乡关系、区域差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中国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要求,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不断探索实现

    17、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途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老四化”到“新四化”,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国土面积广袤,但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有限,人口众多而素质偏低,实现城镇化又面临着特定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等多方面约束。充分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础和前提。(一)国情特点对城镇化的影响对城镇化有影响的

    18、中国国情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宜居土地和水资源不足,人地关系紧张中国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国土,但土地资源中,山地占33.3%,丘陵占9.9%,盆地占18.75%,平原仅占11.98%,适宜城镇发展的土地资源较为匮乏。通过对年降水量、10积温、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地形坡度、地貌等各地理因素对人类居住地适宜性的影响分析发现,一类宜居土地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而且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又与优质农田高度重合。在这些地区既要发展农业,解决吃饭问题,又要建设现代城镇,享受现代文明,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受自然与人为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国土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域,西

    19、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生态脆弱,而东部季风区使降水集中,却容易引起旱、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这些地区对人类经济活动特别敏感,环境承载能力低,极易出现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从水资源的分布看,中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东丰西缺,80%左右集中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但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目前中国城市缺水问题严重,尤以环渤海湾和西北地区最为突出。今后城市缺水形势会更加严峻,将从以工程型缺水为主向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为主转变。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影响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2.人口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多,人口流动规模和空间跨度大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2007年中国人口达到13.2亿人,在占世界7.2%的国土面积

    20、上居住了21%的人口。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年2月公布的研究成果,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总量峰值将达到15亿。届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预计将达到70%以上,总量超过10亿的城镇人口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城镇人口群体,这不仅意味着空前的资源环境压力,同时也表明未来将有3亿3.5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和城镇。受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利益导向的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呈现跨省流动,即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从西向东流动的趋势。不仅人口流动数量大,而且由西至东的空间跨度也大。东南沿海地区的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四川、贵州、河南等中西部省份。如此规模和空间跨度的城镇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3.区域间发展

    21、水平差异较大辽阔的地域使中国各地区在自然、经济地理和区域文化方面差异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全国各省市2011年GDP相继出炉。广东省2011年GDP为5.3万亿,成为全国首个GDP破5万亿的省份,排名全国第一。江苏和山东均破4万亿,但甘肃、贵州、云南包括咱们新疆GDP都未突破一万亿元就城镇化而言,国家统计局: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1.27%。西部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于东部,中部又快于西部。2011年,东部地区城镇人口比重61.0%,中部和西部城镇人口比重分别为47.0%和43.0%,与2010年相比,东中西分别上升1.1、1.7和1.6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

    22、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城镇体系较为完整;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中小城市、小城镇难以得到充分发展,而且大城市发展速度也较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这种空间分化现象还会进一步加强。 4.面临着发展阶段及体制机制的约束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是中国又一个重要的基本国情。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是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发展目标。在努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还必须面对每年近千万的农村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问题。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但市场

    23、经济体制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同时,各方面的配套工作还未完成,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户籍制度(特别是附加在户口之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都存在着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因素。综上所述,人口规模大,特别是需要向城镇转移的人口规模巨大,而本身的土地和水资源相对有限: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加快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承担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吸纳大量人口就业的双重压力;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对外大量移民减轻人口压力,也不可能在长达百年的时间内从容地、逐个阶段地完成城镇化过程。这一切使得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面临着复杂的条件和环境。(二)、实施城镇化战略的现实意义。从各国城镇化

    24、的过程与经验来看,城镇化与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城镇化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制约瓶颈,诱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矛盾焦点,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突破口。所以实施城镇化战略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城镇化的特点是能够在较小的区域内集聚很多的生产要素。而工业化则需要生产要素的集聚状态,只有生产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才会形成集聚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 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

    25、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认为城镇化水平是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以人均GDP为标志的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有一定的成正比的对应关系。按照钱纳里发展模型,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城镇化水平应为601。我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但城镇化水平还只有304,低了30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我国1997 年人均GDP为860美元,同年世界上人均GDP在6301090美元的12个国家平均城镇化水平为413,我国低了11个百分点。1996年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O69, 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超过50,而

    26、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20个百分点.。所以要加快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必须推进城镇化。第二,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托城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第三产业在工业化的后期,就业人数会超过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会逐渐大于第二产业, 同样它对人类活动集聚的要求,也高于第二产业。因此,只有城镇化才能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目前,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存在大量过剩人口,就业压力很大。为缓解这一压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第三,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

    27、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农村的生产率低,人口多,存在数量众多的隐性失业人口。农村中的隐性失业被刘易斯在二元经济论中称为“劳动力蓄水池”。他指出:劳动力蓄水池是二元经济形成的结果和特征,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劳动力蓄水池发挥供给作用并逐渐被消耗掉。它的存在状态关系到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状态,如果城市的劳动力供给满足不了工业化的资本扩张所需要的劳动力需求,则将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逐步改善二元经济的结构。如在19世

    28、纪西欧主要国家在进行工业化时,工业人口要比城市人口的比例大。1856年法国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两万人以上的城市中,而有20的劳动力在制造业中工作;1870年德国这两个比率为12和30,工业化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如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民负担沉重、农民上访频繁、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村劳力过剩、农村脱贫任务艰巨、城乡差别拉大等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虽然我们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收效甚微。乡镇企业曾一度容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力,但由于过分强调“离土不离乡”,加上乡镇企业的过分分散,因而并未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口城镇化上迈出有效的步伐。现在农民人均耕

    29、地只有两亩,基本生产资料不足,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闻也很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增加。二十多年的经验教训昭示,“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这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会相应增加,随着留在农村的农民的数量的减少,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会相应增加,劳动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再加上采取其他措旄,农民的收入会相应增长,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30、,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促进经济与社会长期、协调、稳定发展。第四,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城镇化过程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从而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社会上必然要出现许多新的市场需求。一是住房消费需求。如果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中有34亿农民进城,按每人20平方米居住面积计算,就会产生60至80亿平方米的潜在住房需求。住房建设是一个比较长的产业链条,它的发展对钢铁、水泥、建材、家电、轻纺等行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二是对公共设施的需求。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必然会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服务业、以及各种市政设施提出新的需求。其

    31、总规模不亚于对住房的需求。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为满足消费需求的增加,也会拉动投资需求的增加。城镇化产生的巨大的潜在需求,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一定会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五,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但长期以来。乱砍滥伐、乱耕滥垦、掠夺式经营等现象十分严重,森林植被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荒演化、石漠化现象蔓延,自然灾害频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多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效果很不理想。一个根

    32、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广大的农民收入低。农民收入如果很低的话,他们就不可能过多地注意自己的生存环境,就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乱垦荒,乱伐树,乱放牧等。所以必须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提高了才有可能来注意到自己的生活质量, 改善自己的环境。而提高农民收入唯一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城镇化,使绝大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减少农村人口,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真正有效地做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河,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推进城镇化是科教兴国的突破口。科教兴国的基础在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民族的振兴首先依赖于教育的振兴。可令人心痛的是,广大农村还有大量的失学儿童,还有不少人因种种原因而辍学。义务教育的普及困难重重。广大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十分落后,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制约因素。一般来说,城镇很少有失学儿童和辍学现象。因此,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出路在于大力推进城镇化,通过广大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变为市民,他们的生活水平会显著提高,科教意识将大大增强,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也有明显改善。


    注意事项

    本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教案概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