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微型课题《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 申报材料.docx

    • 资源ID:18047299       资源大小:27.75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微型课题《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 申报材料.docx

    1、微型课题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 申报材料 平昌县微型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评选 申报材料 成 果 名称 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 申 报 人 申报人单位 成 果 编 号: 二二一年五月 1、立项批文32、平昌县华严小学微型课题研究项目汇总表43、课题研究方案54、课题研究报告155、结题鉴定256、附件33 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最怕的是作文教学,学生最恐惧的仍然是习作。“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生们。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五、六年级重点是“能写

    2、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而当前学生往往脑海里能浮现出事物的形象,但笔下却形容不出来,一篇文章写下来,要么是选材不典型,中心不突出,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如记流水帐;要么是说空话、大话,胡编乱造等毛病。高段学生大多数习作兴趣不浓,缺乏自信心,书面表达能力欠佳,缺乏真情实感。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单调乏味的几近千篇一律的内容,模式化的框架,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缺乏真诚的个性化语言。童言无忌本是儿童心灵和语言的真实写照,但是从他们的习作中很难看到应有的童真童趣,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从教师教学的层面看,为了让学生在各种考试中能得到高分,普遍存在教

    3、学功利化。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小学语文老师不得不选择教给学生一些应试技巧。但是,教师教学的功利性和操之过急,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习作兴趣。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惟恐学生弄不明白,反复细致地指导,导致学生的厌倦心理,从文体到立意、选材、谋篇、行文等方面都受到了太多的限制与要求,以致教师的指导越悉心细致,学生的习作越小心谨慎;教师的关怀越无微不至,学生的习作越虚情假意。还有就是受传统作文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时习惯于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导致学生的思维缺少尝试,偶有标新立异者便以“跑题”定论,被打入万丈深渊。学生完全失去了写作的主动权,漠然于应有的主体意识和写作意识。还有的教师忽略了对学生

    4、的多元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的态度就逐渐冷漠,缺少了作文的热情与激情。写一篇文章,边咬笔杆边愁眉苦脸地凑字数,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呆板发涩,缺少儿童的童真、童趣,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同时对高段的目标要求是:“揣摩作者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而小学高段教材每册单元大作文仅有6次,高段习作教学内容缺少唤醒学生写作的话题,教师只是运用教材上的习作题目进行简单施教。新课标教材有意识的把小练笔编进教材中,但是,现行教材中小练笔次数也非常有限,每个学期只有3次或4次,显然是重阅读,轻写作的表

    5、现。二、课题研究现状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当下各地“课堂小练笔热”也在悄然兴起。在小练笔的教学研究中,偏重于因文而异,即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进行练笔的教学模式,其策略为: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拓展想象、看插图写段、人物评价、读后感言等。把语言学习与悟意入情融为一炉的练笔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练笔。然而反观当前的课堂练笔,在风风火火大量安排课堂小练笔的课堂中,存在认识上的偏颇,一是凸显“工具性”的机械操作;二是张扬“人文性”的越俎代疱,课堂上出现了诸如不能实现语言的有效迁移、虚情假意、教学面窄,老师指导无侧重,随文小练笔”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设

    6、计不够精当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致使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小练笔的随机进行,能大大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能极大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这根线上,能保证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课堂随文小练笔能使习作教学有所依托,有所参照。尤其到了高段,应该从学习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组织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在权衡学生、师资等多方面条件后决定以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为专题研究,把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习作教学改革的落脚

    7、点,在本校高段一些班级全面实施课堂随文小练笔的探究。三、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1、小学高段:指的是小学5、6年级,其学生年龄在1113岁之间。2、课堂随文小练笔所谓“课堂随文小练笔”,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巧妙找准文本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实感受,围绕某一个写作重点进行小篇幅的写作练习。它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把写作有机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使读写相得益彰。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3、策略研究就是指在提升学生习作兴趣、能力的方法、时机、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炼出新的教学

    8、理念,建构具有适合高段习作序列化课堂小练笔的操作模式。综上所述,本课题即以课堂随文小练笔为载体,整合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探索充满活力的高段习作序列化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师具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使之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四、课题研究的意义1、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空白点,拓展延伸点,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写法,实现文本语言的内化和写作方法的迁移。开展各种形式的习作练笔实践,在阅读中发展习作能力,在习作中促进对阅读的深化理解,实现两者的双赢。2、通过开展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

    9、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捕捉写作教学的契机,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减轻学生习作负担,树立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氛围,使写作成为学生愉快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我们活用新教材,巧作小练笔,长期训练,就能在“小练笔”这块“小田地”里创出一番“大天地”。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练笔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

    10、、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所以,语文课教学应尽量减少讲问,腾出一点时间,让位于小练笔。而生活中的素材取之不尽,都可以用来做小练笔练习。因此,要加大小练笔的力度,力求让小练笔变成一种流程,形成一个习惯。让习作将不再是孩子的负担,而成为他们的乐趣。2、名家教育理论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叶老还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阅读教学中,要准

    11、确把握课文读写结合的契机,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增加习作训练量。“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教学的精华之一,随文小练笔是读写结合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最直接的教学行为,这种行为使习作教学有所依托,有所参照。丁有宽先生在其“读写结合”实验中指出:读和写是个互易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丁有宽老师“读写结合”的

    12、实验使我们深受启发,如何活用课文资源,挖掘课文中最有利于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并能给学生习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因素,让学生在习作时不但能模仿,更能创造,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3、心理学理论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边读边写,一旦有了喜欢表达的角度,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作文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六、课题研究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自主表达、交流

    13、的过程中,形成能力。2、实践性原则:研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着眼于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行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要实时调整研究动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3、循序渐进原则:小练笔的思维过程,要体现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注重教材在内容编排的整合,体现读写训练重点,进行“随文练笔”时,一般应紧扣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练笔内容,达到实现单元阅读与写作的整体训练目标的实现。4、创新性原则: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应独立探究,有自己的理性思考、比较、鉴别,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独特的见解,不惟书,不惟上,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求新求异

    14、,敢于向书本挑战,向权威挑战。5、适时适度原则:练笔可在初读感知时,可在精读感知时,可在品读积累时,也可在迁移运用时。适时练笔,正是火候,成效显著。适度练笔,难易得当。6、激励性原则:教师对学生真诚的信任,积极的期望是激励学生奋发学习,主动练笔的基础。教师不失时机地适当运用激励手段,往往能调动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把写作看作一件快乐的事,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7、因材施教原则: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领悟力强些,有的领悟力弱些,对于这些不同的情况,教师不可一刀切。应该给后进生多些表现机会,同时鼓励强者再接再厉。七、课题研究目标1、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信

    15、、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习作,有创意地表达,写出真挚、生动的片段。2、创设“小学生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系列教学活动,探索新课程下“随文练笔”的策略和途径,建构课堂小练笔模式。3、开发校本教材,实施校本研究,为一线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专业发展,推动校本教研提供范例,解决习作教学中的难点,使其有推广意义。4、给习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使教师具有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5、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开展“随文小练笔”,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习作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学生实现思维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八、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1、参

    16、考文献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平时自己坚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做好教师个人读书随笔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2、案例分析法: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学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案例分析就是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17、,或形成新的研究内容。参研教师要随时做好课题研究案例分析。3、行动研究法:针对如何提高阅读课堂中随文小练笔有效性制定相应对策,在课堂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策略。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组织活动,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并对实践进行反思,最终形成资料。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段总结。通过总结为研究提供信息,为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保障。5、成果展示法:把学生的小练笔结集成册,向全校老师展示;研究过程中的学生作文能在一定范围内参赛或发表。参研教师论文能在各级评选中获奖或发表。九、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实验范围:本校五、六年级相关语文老师和全体学生。十、研究步骤

    18、 (一)申报阶段(2020年10月) 做好课题的选题和申报工作(二)准备阶段(2020年11月2020年12月)查找教学论文资料,学习有关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有关资料。(三)研究阶段(2021年1月2021年4月)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四)结题阶段(2021年05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编辑整理优秀论文和典型案例,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申请成果鉴定。十一、预期研究效果培养学生对习作的浓厚兴趣,能真情表达,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使之适应终身学习与生

    19、活的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具有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模式的探究及推广,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形象。十二、参考文献1、李吉林,李吉林文集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肖川,名师备课经验(语文卷)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薛法根,教学目标的定位 (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5、可以这样教作文:24位名师的小学作文教学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研究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

    20、最怕的是作文教学,学生最恐惧的仍然是习作。“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生们。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五、六年级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而当前学生往往脑海里能浮现出事物的形象,但笔下却形容不出来,一篇文章写下来,要么是选材不典型,中心不突出,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如记流水帐;要么是说空话、大话,胡编乱造等毛病。高段学生大多数习作兴趣不浓,缺乏自信心,书面表达能力欠佳,缺乏真情实感。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单调乏味的几近千篇一律的内容,模式化的框架,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缺乏

    21、真诚的个性化语言。童言无忌本是儿童心灵和语言的真实写照,但是从他们的习作中很难看到应有的童真童趣,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从教师教学的层面看,为了让学生在各种考试中能得到高分,普遍存在教学功利化。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小学语文老师不得不选择教给学生一些应试技巧。但是,教师教学的功利性和操之过急,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习作兴趣。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惟恐学生弄不明白,反复细致地指导,导致学生的厌倦心理,从文体到立意、选材、谋篇、行文等方面都受到了太多的限制与要求,以致教师的指导越悉心细致,学生的习作越小心谨慎;教师的关怀越无微不至,学生的习作越虚情假意。还有就是受传统作文教学的影响,很

    22、多教师在写作教学时习惯于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导致学生的思维缺少尝试,偶有标新立异者便以“跑题”定论,被打入万丈深渊。学生完全失去了写作的主动权,漠然于应有的主体意识和写作意识。还有的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的态度就逐渐冷漠,缺少了作文的热情与激情。写一篇文章,边咬笔杆边愁眉苦脸地凑字数,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呆板发涩,缺少儿童的童真、童趣,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同时对高段的目标要求是:“揣摩作者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而小学高段教材每册单元大作文仅有6次,高段习作

    23、教学内容缺少唤醒学生写作的话题,教师只是运用教材上的习作题目进行简单施教。新课标教材有意识的把小练笔编进教材中,但是,现行教材中小练笔次数也非常有限,每个学期只有3次或4次,显然是重阅读,轻写作的表现。二、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1、参考文献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平时自己坚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做好教师个人读书随笔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2、案例分析法: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

    24、映教学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案例分析就是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内容。参研教师要随时做好课题研究案例分析。3、行动研究法:针对如何提高阅读课堂中随文小练笔有效性制定相应对策,在课堂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策略。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组织活动,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并对实践进行反思,最终形成资料。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段总结。通过总结为研究提供信息,为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方

    25、面的保障。5、成果展示法:把学生的小练笔结集成册,向全校老师展示;研究过程中的学生作文能在一定范围内参赛或发表。参研教师论文能在各级评选中获奖或发表。三、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当下各地“课堂小练笔热”也在悄然兴起。在小练笔的教学研究中,偏重于因文而异,即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进行练笔的教学模式,其策略为: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拓展想象、看插图写段、人物评价、读后感言等。把语言学习与悟意入情融为一炉的练笔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练笔。然而反观当前的课堂练笔,在风风火火大量安排课堂小练笔的课堂中,存在认识上的偏颇,一是凸显“工具性”的

    26、机械操作;二是张扬“人文性”的越俎代疱,课堂上出现了诸如不能实现语言的有效迁移、虚情假意、教学面窄,老师指导无侧重,随文小练笔”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设计不够精当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致使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小练笔的随机进行,能大大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能极大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这根线上,能保证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课堂随文小练笔能使习作教学有所依托,有所参照。尤其到了高段,应该从学习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组织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为了实现这

    27、一目标要求,我们在权衡学生、师资等多方面条件后决定以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为专题研究,把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习作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本校高段一些班级全面实施课堂随文小练笔的探究。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一)认识成果1、课堂随文小练笔是锻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写作能力,学生根据课堂阅读内容随即产生的想法与感受以随笔的形式写下来,这对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随文小练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打开学生的思考层面,对学生作文的写作以及整个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进行思考与研究,加强与完善随文小

    28、练笔的课堂实践活动。(1)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学习语文,不只是对文字的认识和语句的理解,主要教学目的还是要求学生对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有所认识与感悟,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不只是思考就能做到的,最关键的还是必须要依靠写作才能锻炼出来,而课堂随文小练笔就是平时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最佳方式。不仅如此,它也是锻炼学生沟通与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2)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首先锻炼了学生的“听与读”;其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与互动又锻炼了学生的“说”;最后,在授课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的

    29、随堂小练笔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写”。语文的教学活动只有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进行了锻炼,才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3)贯彻新课标的语文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听、说、读、写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随文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2、课堂随文小练笔中出现的问题。(1)课堂随文小练笔趋于形式化,忽视其本质与内涵。新课改的目标与要求,促使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开始进行课堂随文小练笔,但许多

    30、课堂随文练笔过于形式化,重多不重精,导致学生对练笔缺乏兴趣。这种练笔模式也并没有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思考能力。(2)练笔内容无法突显真实情感,授课形式机械呆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方式过于枯燥无趣,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进而导致随堂小练笔缺乏真实性与情感度。比如,教师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文章时,虽然很详尽地补充和介绍了关于圆明园的背景情况,也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多次的诵读与讲解,但是要求学生进行的随堂小练笔却不尽如人意,大都是千篇一律的机械式答案,大都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类的思想感悟,没有体现小学生自己的真实感受。(3)练笔内容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降低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

    31、虽然布置了练笔内容,学生也完成了练笔作业,但是关于练笔的后续工作,有些教师缺乏重视与整理。教师没有做好回馈工作,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与意见,容易降低学生课堂练笔的热情。(二)操作成果1、找准练笔点,让学生有“米”可炊。这里的练笔点,指的是随文练笔的设计点,也是学生的读写结合点。能否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全都在这个点上。如何确定这个练笔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化文本空白为练笔点。 中国人讲究含蓄美,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取得“恰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审美效果。我们的教材也体现着这个特性。文本的空白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空白背后的“烟波浩渺”,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化空白为练笔点,拓展文本内涵。 (2)化情感宣泄为练笔点。 人教版语文教材体现着浓厚的人文性,许多文章都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敬佩、赞叹、憎恨、热爱,可谓七情六欲,应有尽有。在强烈的情感背后,需要的是宣泄,需要的是倾诉。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


    注意事项

    本文(微型课题《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 申报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