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之劳动关系管理.ppt

    • 资源ID:18074635       资源大小:994.50KB        全文页数:10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之劳动关系管理.ppt

    1、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培训教程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主 要 内 容 介 绍,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集体合同制度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课程目标,能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草拟劳动关系管理制度掌握并能起草劳动合同的专项协议,掌握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的内容掌握集体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掌握员工沟通的方式和技巧维护和谐的劳资关系熟悉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各项内容,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什么是劳动关系?(P268),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主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就业或雇佣 产生的关系

    2、,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劳动者让渡劳动力,雇主支付工资 均衡价格。,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P270),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雇主与雇员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在合同中就是强制性的格式条款和任意性的约定条款 当约定条款受到危害时,需经权利主体请求,国家强制力才会产生作用,体现国家意志,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P271)A.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工会是团体法律关系形式主体B.内容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C.客体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务(劳动、工资

    3、、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劳动法律事实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失的客观现象只有能够带来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事实才能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主观意志造成的)、劳动法律事件(非主观意志造成的)劳动法律行为: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劳动关系调整的七种方式(P274),集体合同,劳动法律法规,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劳动合同,民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监察检查制度,真题分析,劳动关系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即()。(A)人和物的关系(B)劳动给付和工资的交换关系(C)物与物的关系(D)劳动过程与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真题分析,()是劳动

    4、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A)法律关系(B)权利义务(C)劳动关系(D)法律规范,真题分析,()只能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而不可能是劳动者因集体劳动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A)法律关系(B)劳动关系(C)权利义务(D)法律规范,真题分析,雇员是基于(),为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雇主提供劳动的人。(A)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C)劳动关系(D)法律规范,真题分析,()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关系(C)劳动法律法规(D)劳动合同,真题分析,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包括()。(A)主体(B)客体(C)权利(D)义务(E)内容,真题分析

    5、,()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进行的第一次调整。(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契约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D)劳动合作关系,真题分析,()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A)保险福利(B)工资(C)工作时间(D)员工(E)休息休假,真题分析,劳动法律关系的()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A)主体(B)客体(C)内容(D)对象,真题分析,()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A)劳动法律行为(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事实,真题分析,劳动法律事实可以分为()。(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C)劳动法律行为(D)劳动关系(E)劳动法律事件,真题分析

    6、,劳动法律行为包括()。(A)沟通行为(B)合法行为(C)司法行为(D)违约行为(E)调解行为,真题分析,()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法律事实(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行为,真题分析,()劳动关系是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等原则为基础构建的。(A)利益激励型(B)利益约束型(C)利益协调型(D)利益平衡型,真题分析,物质利益原则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A)物质利益促进机制(B)物质利益约束机制(C)物质利益激励机制(D)物质利益调节机制(E)物质利益平衡机制,真题分析,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包括()(

    7、A)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B)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调整(C)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D)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E)民主管理制度的调整,真题分析,()体现国家意志,覆盖所有劳动关系,通常为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A)劳动法律法规(B)劳动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D)劳动台同,真题分析,()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A)集体协议(B)劳动关系(C)集体合同(D)劳动合同,真题分析,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组成。(A)职工代表(B)行政机构代表(C)工会代表(D)用人单位代表(E)法律顾问,真题分析,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调解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一种

    8、自我管理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A)群众性(B)自治性(C)国家性(D)强制性(E)非强制性,真题分析,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的基本特点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A)劳动法律法规(B)企业内部劳动规则(C)劳动争议处理制度(D)劳动监督检查制度,集体合同制度,集体合同管理(P278),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包括:基层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地区集体合同,我国以基层集体合同为主,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P278),主体不同:用人单位工会组织或代表;用人单位

    9、劳动者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可以涉及集体劳动关系的各方面,也可只涉及某一方面;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功能不同: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签订的程序(P281),工会/职工代表用人单位,准备会议签字,10天内上报主管部门审核,自上级主管部门

    10、接到集体合同后的15天内确定,确定主体,协商,审核,生效,公布,集体合同必须经过主管部门审核后才有效力,集体合同的履行原则(P283),集体合同的关系人:由集体合同订立而获得利益、并受集体合同约束的主体,包括工会组织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不论其是否是工会会员,以及在集体合同的存续期间被录用的职工)和用人单位所代表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集体合同的履行遵循:实际履行和协作履行原则。工会会员和非会员劳动者虽然不是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但却是集体合同的关系人,应承担集体合同的义务。,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和违反责任(P283),企业工会承担着监督检查的职责;也可以建立集体合同履行的联合监督检查制度。企业内工会的各级

    11、组织应当及时向企业工会报告本组织所在团体的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工会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通报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对集体合同履行实行民主监督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个别劳动者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真题分析,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A)文本协议(B)口头协议(C)网络协议(D)书面协议,真题分析,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代表 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A)劳动合同(B)专项协议(C)集体协议(D)集

    12、体合同,真题分析,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集体合同规定了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B)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C)集体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D)集体合同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作为内容,真题分析,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体现在()。(A)功能不同(B)主体不同(C)内容不同(D)法律效力不同(E)集体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可以不采用书面形式,真题分析,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包括()(A)有利于企业约束员工(B)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C)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D)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E)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真题分析,订立集体合

    13、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A)不得采取过激行为(B)诚实守信、公平合作(C)兼顾双方合法权益(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E)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真题分析,以下属于集体合同中的一般性规定的有()。(A)集体合同条款的解释(B)集体合同的争议处理(C)集体合同条款的变更(D)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E)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例题,以下属于集体合同中的过渡性规定的有()。(A)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B)集体合同的争议处理(C)集体合同条款的变更(D)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E)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真题分析,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职工代表出席。(A)23以上(B)全部(C)34(D)半

    14、数以上,真题分析,以下关于平等协商和“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集体协商是平等协商的准备阶段(B)平等协商属于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形式(C)集体协商所达成的集体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D)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度,真题分析,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集体合同时,企业需报送的材料包括()。(A)双方代表的身份证(B)委托授权书(C)职工代表的劳动合同书(D)企业的营业执照(E)相关审议会议通过的集体合同的决议,真题分析,()是指因集体合同的订立而获得利益,并且受集体合同约束的主体。(A)所有者(B)集体合同的关系人(C)经营者(D)集体合同的当事人,案例分

    15、析,1、2006年3月10日振兴公司与公司工会推选出的协商代表经过集体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该草案经五分之四的职工代表通过。其中,关于工资和劳动时间条款规定:公司所有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每天工作8小时。同年3月17日振兴公司将集体合同文本及说明材料报送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登记、审查、备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15日内未提出异议。所以,2006年4月2日,振兴公司和工会以适当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员公布了集体合同。2006年5月,刘某应聘于振兴公司,公司于当年5月18日与刘某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其每月工资1000元,每天只需工作6小时。1个多月后

    16、,刘某在与同事聊天时偶然得知公司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约定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刘某认为自己的工作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于是与公司交涉,要求提高工资。但公司始终不同意,刘某不服,与2006年7月中旬,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振兴公司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1300元履行劳动合同,并补足2006年5月至2006年7月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标准部分的劳动报酬。如果您是当地劳动争议仲裁人员,您如何进行裁决?(20分),评分标准:P283(20分),(1)这是一起因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出入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主要涉及集体合同的订立、生效以及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束力等内容

    17、。(3分)(2)本案例订立集体合同的过程中,振兴公司的工会推选了协商代表,就员工最低工资、劳动时间等达成了一致,并经2/3以上职工代表审议通过,因此,振兴公司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是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3分)(3)本案例中,振兴公司将双方签订后的集体合同报送到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因此该集体合同即行生效。(3分)(4)本案中,振兴公司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时,该公司与工会签订的集体合同已经生效,所以,集体合同对刘某同样具有效力。同时刘某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报酬低于集体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因此该项的规定无效。(3分)综上所述,劳动争议仲裁

    18、委员会应该做出以下裁决:(1)振兴公司补发刘某2个月的工资差额:即(1300-1000)2=600元。(3分)(2)在劳动合同剩余期限内,振兴公司应当每月按照不低于1300元的标准,支付刘某的工资;(3分)(3)振兴公司与刘某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除工资条款外,其他条款不变。(2分),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规章制度可以由用人单位单方制定劳动合同法规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用人单位应当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内部“法律”,贯穿于用人单位的整个用工过程,是用人单位行使管理权,组织和管理劳动维护生产经营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合同解

    19、除权的重要依据。,内部劳动规则(P287),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P288),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2.劳动纪律(时间、组织、岗位、协作、品行规则和其他规则)3.劳动定员定额规则4.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5.劳动安全卫生制度6.其他制度,劳动规章的风险及制度程序(P290),劳动规章无效的风险?处理决定被撤 违法承担赔偿责任1、依法制定:2、程序:职工参与,民主协商 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修改完善。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3、公示:生效要件依法制定 合法性 能否解决合理性

    20、?法律上有无合理、公平要求?(见规章制度合理性要求案例.doc)经过民主程序(协商)民主程序的形式 案例向劳动者公示 或告知 公示方式 告知方式,真题分析,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包括()。(A)劳动法律、法规(B)劳动合同管理制度(C)劳动定员定额规则(D)劳动安全卫生制度(E)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真题分析,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包括()。(A)劳动纪律(B)应聘人员相关材料的保存办法(C)劳动定额定员规则(D)劳动合同草案审批权限的确定(E)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案例:,朱某与某信息公司签订了期限至2006年2月4日的劳动合同,约定如朱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200

    21、5年6月12日,朱某接到公司的辞退通知书,理由是朱某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至少3次对客户不礼貌,严重影响了公司声誉;因酒醉擅离职守,致使在客户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到位,给公司造成重大的名誉损失;至少1次散布谣言损害同事名誉,以至于该同事要求辞职,给公司项目运营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朱某认为公司辞退没有正当理由,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违约金,并提前30日通知。交涉未果后,朱某提请仲裁,后不服裁决又起诉,要求公司支付他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请问朱某的请求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吗?,法院经审理查明,公司列举的朱某违反规章制度的事实客观存在,而且公司在员工手册中明文规定,员工对客户不礼貌,与客户

    22、争执吵闹的;散布谣言损害同事名誉或公司声誉的;擅离职守,违反操作规程,给公司造成经济或名誉损失的均属于严重过失,公司对情节严重者有权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法院驳回了朱某的该项起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企业民主管理的二种基本形式:,企业民主管理制度(P291-292),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制度,主要在国企实行 职权:,主要在非国有企业实行 与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区别:,信息沟通制度(P293),正式沟通 与 非正式沟通纵向信息沟通(上向沟通、下向沟通)、横向信息沟通、建立标准信息载体沟通注意事项降低沟通障碍和干扰借助专家、相关团体实现沟通 如工会 建立有效地信息沟通制度,其目的在于保障正式信息沟

    23、渠道地通畅和效率,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地信息对其进行引导。,信息沟通的作用1、组织和个人提供信息发出者所预期的目标、情报、资料、知识。2、组织成员之间、部门之间实现行为统一、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工具。3、信息沟通是实现企业管理活动从无序到有序状态转化的基本手段,企业组织的有序程度及其状态与信息沟通程度直接相关。4、调节人际关系的工具。5、实现有效激励的手段。,Y,(一)纵向信息沟通 根据企业的责权分配的管理层级结构,建立指挥、命令,执行、反馈住处系统。1、下向沟通。企业内高层管理机构和职能人员逐级或越级向下级机构和职能人员、直至生产作业员工的信息传输。在沟通和各个环节要对住处加以分解并使之具体化。2

    24、、上向沟通。下级机构、人员向上级机构、人员反映、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或意见。上向沟通的信息应逐层集中,在各环节进行综合,然后向上一级传输。在上向沟通渠道中,应建立员工的申诉制度,作为企业奖惩、考核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Y,(二)横向信息沟通 横向沟通是企业组织内部依据具体分工,在同一级机构、职能业务之间的信息传递。,Y,信息沟通形式,横向信息沟通,标准管理表单,纵向信息沟通,汇总报表,正式通报,组织刊物,公司信息,贵公司还有什么信息沟通形式呢?,确定调查对象,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内容),确定调查方法,确认调查组织,调查结果分析,反馈,员工满意度调查(P294),调查内容包括:薪酬、工作、晋升、管

    25、理、环境,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doc,员工关系协调技巧,1.寒暄,2.说明问题的所在,3.询问原因,4.陈述该错误起码引起的负面影响,5.下属承认自己的不良表现,6.解释需要采取的纪律措施,7.获得建议以便提高,8.协商出合适的时间进行跟进检查,9.激励员工改进,10.得体的告別,例题,目前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A)职工代表大会制度(B)平等协商制度(C)工会制度(D)劳动规则(E)劳动争议,真题分析,()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进行商讨、沟通,相互理解和合作,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活动。(A)集体协商制度(B)集体协商(C)劳动争议处理(D)平等协商,真题分析,直接

    26、以口头语言的形式,综合上向沟通、下向沟通、横向沟通的信息沟通方式是()。(A)例会制度(B)正式通报(C)员工满意度调查(D)劳动管理表单,真题分析,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沟通,但不一定以达成协议为目的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A)组织参与(B)平等协商制度(C)个人参与(D)职工代表大会,真题分析,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主要区别是()。(A)主体不同(B)法律效力不同(C)目的不同(D)法律依据不同(E)程序不同,真题分析,用于说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计划、目标、发布规定和管理标准的信息载体是()。(A)汇总报表(B)正式通报(C)例会制度(D)劳动管理表单,真题分析,一般形式以提出问题,设定问题

    27、的若干个答案,由被调查者进行选择的调查方法是()。(A)确定性提问(B)描述型调查法(C)不定性提问(D)目标型调查法,真题分析,()不属于目标型调查法(A)选择法(B)序数表示法(C)正误法(D)描述调查,工作时间与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的种类(P302),1.标准工作时间 40小时/周、20.83天/月、166.6小时/月2.计件工作时间3.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根据工作性质,以周、月、季、年等为单位计算工作时间4.不定时工作时间 需上级劳动管理部门审批5.缩短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P303),条件限制时间限制 每日延长时间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不超过3小时/日,每月不超过36小时延时

    28、工作报酬 加点1.5倍工资、休息日2倍、节假日3倍工资人员限制,什么是最低工资?(P304),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是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的劳动前提下,其所在的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用方法,比重法、恩格尔系数法,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P305),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最低工资的给付(P307),一、工资支付一般规则:1.货币支付 2.直接支付 3.按时支付 4.全额支付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工资支付保障(P307),真题分析,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

    29、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为20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2,a为工资整数额。则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A)150+a(B)200+a(C)240+a(D)400+a,真题分析,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为20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2,最低食物费用为120元,恩格尔系数为0.6,当地平均工资为900元,(a)为工资调整系数,则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A)150+(a)(B)200+(a)(C)240+(a)(D)400+(a)=1200.62+(a),真题分析,()是指由国家法律制度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A)标准工

    30、作时间(B)工作时间(C)计件工作时间(D)综合计算工作时闻,真题分析,()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实行的少于标准工作对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制度(A)标准工作时间(B)正常工作时间(C)计件工作时间(D)缩短工作时间,真题分析,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长度的工作时间。(A)定额工时(B)实作工时(C)实耗工时(D)标准工时,真题分析,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包括()。(A)条件限制(B)缩短工作时间(C)时间限制(D)延长工作时间支付劳动报酬标准(E)人员限制,案例分析题:,2001年7月李斌毕业于某省职业中专,同年8月1日被东平招待所录用为客房服务员,双方签订了五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4个月

    31、李斌在工作期间多次迟到,还因客房清扫的问题多次与顾客争吵,并且不服从领班和值班经理的批评教育11月1日,东平招待所人事部书面通知调动李斌到洗衣房工作,若对方不同意,限其三个月内另谋出路,在此期间,只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李斌接到通知后,不同意工作调动,也表示找不到其他工作;同时,李斌仍存在迟到、与顾客吵架的违纪现象。2002年2月1日,东平招待所以“试用期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解除了与李斌的劳动合同李斌随即申诉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要求维持原劳动关系 请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对上述案例提出您的分析意见,并对东平招待所的劳动关系管理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答案要点:,1、说明变更劳

    32、动合同的有关规定,工作岗位变更的程序与方法;(1分)2、三个月期间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无法律依据;(1分)3、试用期规定,试用期最长为6个月。解除劳动合同时,已超过约定试用期期限;(2分)4、试用期的规定为劳动关系当事人相互选择的期限。在该期限内,东平招待所即可解除与李斌的劳动合同;(2分)5、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超过了试用期,东平招待所可以依据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判断李斌的行为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达到了绝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可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2分)6、补偿金支付办法;若李斌的行为不能依据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解除劳动合同,但又不适于原岗位工作,变更

    33、劳动合同也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2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伤事故分类(P311),按伤害致休息时间长度划分:轻伤(1-104日)、重伤(105日以上)、死亡事故类别划分: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 按工伤因素划分:受伤部位、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 按职业病划分:职业中毒、尘肺、职业性传染病,工伤的认定(P31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 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作的其他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


    注意事项

    本文(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之劳动关系管理.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