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1.docx

    • 资源ID:18172044       资源大小:42.46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1.docx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各位老师大家好啊,今天呢我们来交流一门课程,叫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我不知道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怎么跟学生开始自己的第一课,按照我的理解啊,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分为这样的几种知识,第一种是呢是“有什么?”这叫事实性知识,比如说我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包括哪些内容,但是我常常觉得呢比有什么更重要的就是“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些呢能让我们明白学科的价值性知识,所以呢我们今天呢也从这两个问题开始入手,就是.我把他称之为序言,也就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我们通常称之为师德教育。他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我们为什么要不断的强调。可能有的老师就会觉得“师德,这个还用讲

    2、吗?这个上的太多了?我们在学校里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领导一开大会他还讲,讲得比阶级斗争还要频繁。”那为什么还要讲呢?我觉得其实这个疑问很好,实际上呀他牵扯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究竟怎么理解师德教育,或者师德教育是什么?在我们日常的感觉里呀,我们觉得师德教育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我们对道德教育本身的理解是什么呢?就是居高临下的灌输,用一些近乎完美的或者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和督促老师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师德最高的描述,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境界是一种道德典范,是高高在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我觉得这是对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大的误解。在某种程度上,道德教育是什么,是一个

    3、人内心不断的提高修养的过程,而我把他理解在师德教育上,我觉得其实是一个老师不断的增强职业自觉性的探索。不知道老师们是怎么当上的老师,我想可能以下这些情况,第一就是无悔的选择、喜欢,二呢叫无奈的选择、没办法,第三呢叫无知的或者说是随意地或者说是偶然的成为了这个行业中的一员。但是我觉得我们怎么做老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了老师之后,我们是否找得着做老师的感觉,而我觉得呢师德教育就是老师不断的找到自己当老师的感觉。这种感觉到位了,我们的行为他才可能到位,我们才可能用更好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我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文章,这篇文章里引用了韩寒的“三重门”,说我们老师的职业倦怠啊

    4、从外向里就是“三重门”,所谓门呢是过得去叫门,过不去可能就是槛儿了,所以门槛儿门槛儿啊对我们教师来说他也很重要。那么第一重门是什么?就是直接的,大家最直观的感受,现在我们觉得呢当老师比较累,为什么累呢?第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活儿多。这个咱们非常有感触,现在当老师不单纯,不单纯的是上课。第二呢,活儿难干。每天面对那么多个性格不同的学生,有的是内心丰富的活泼学生,有的同学学习好一些、有的学习差一些、有的用咱们土话说好闹一些,有的对自己要求严、有的对自己要求不严。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而孩子们也越来越难管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面对学生,有的时候很无奈,你做的再多,做的再好,有的学生也看不

    5、到回报,感觉真的是无能为力。这些事情呢使得老师们的付出在生理上或者在体力上经常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那么往里走,我们又见到了一重门,这重门是老师们的感觉,心理感觉,老师们现在都有点儿害怕,害怕什么呢?害怕社会对自己要求太高,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他们把学生送到学校,其实就是交给老师;认为学生是老师的,学生病了、体育课受伤了、上课违纪了、在学校打架了都是交给老师;特别是现在的班级安全责任,学生在学校玩耍、学习、放学回家等,你都得担心学生是否安全,一听到家长的电话说孩子没有回家,你能不着急吗? 从理论上讲,学生出现意外事故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怎样防范,总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出现意外,可社

    6、会和家长偏偏没有注意到这些,只要出现了意外,老师就脱不了干系,所以,老师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这个万一的不幸雨点落到自己头上。那么还有就是害怕学生们出的问题是自己所不能处理的,用我的话来说,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叫“老问题解决不好,新问题解决不了。”所谓老问题比如说迟到,不写作业这些常规的纪律问题,好像到现在他也一直没有找到最有效的方法。而新问题解决不了呢是随着我们社会不断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带有一些专业的心理背景。记得我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过,他班里有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都有一些心理问题。我是第一次听说,而且有趣的是这两个孩子的心理问题还正好相反,第一个叫社交恐惧症。人多了她就哭,就紧张。

    7、第二叫广场恐惧症。人少了她害怕。你们看这多有意思,这老师当时还说:“我这班里两个孩子是截然不同的问题,当我把他们带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都快成了心理专家了。”老师们有点儿害怕。那么再往里走,最深层的是我觉得呀其实是老师们的“惑”,困惑,这个困惑包括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究竟什么叫教育?”“我们应该怎样教育?”“我们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比如,很多老师都把强化训练、大剂量的练习作为提高成绩的手段,但是在老师们的内心深处,其实老师们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这样做真的对吗?可是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又能做什么呢?“我觉得行为是心灵的密码,我们任何透过行为能看到的都是老师们的这种困惑,而这种困惑的背后

    8、是什么?其实就是教师是个什么样的职业?教师是种什么样的人?我如何才能找到当老师的感觉?所以呢,我觉得师德教育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他是一个老师不断的增强职业自觉性的探索,而且是不断成长的反思。成长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反思却不每天都在发生。曾经有过一个笑话,可能不太好听,就是啊有一个说是美国啊有一个士兵去找他的长官,他说:“我都大大小小的战役参加了30多次了,为什么我到现在啊还是个中士,为什么我没有往上晋升?”军官啊就指着他旁边的一头驴子说:“你看他,他大大小小的战役参加了五十次了,但是他现在依然还是一头驴子,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那么这比喻可能打得不是那么恰当,但实际上啊我想说的是波斯纳有一个著名

    9、的公式,教师的专业成长等于什么,等于经验加反思,经验每天都在发生,但是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繁杂的,是平庸的,是重复的,只有我们不断的反思,我们才能不断的成长。那么职业道德教育他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帮助老师找到职业幸福。”“幸福”是个伦理学上的词,在哲学意义上幸福等于很快乐加有意义,教育职业天然就具有“意义”这个特征,也就是我们做的是一件正向价值的事,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又是什么制约我们不幸福?简单的来说就是不够快乐。快乐是一种感官体验,那么老师们的快乐来自于什么? 这种快乐实际上是我们后面要说的,是老师的一种精神酬劳。如果我们挣不来这份精神酬劳,这份精神酬劳呢指的就是成功感,我们的成

    10、就感。我们说得再浅显一点,在课堂上孩子们喜欢您,您被家长认可和拥护,您看着您的教育成果一天又一天的在不断的增加,那么这就是快乐的来源。所以,其实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不怕累的,但是特别怕的是什么?怕劳累而没有收获。所以师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白老师是什么?我们如何当老师?只有我们感觉到位了,我们的行为才能更到位。那么,这2008年大家都知道颁布了新修订过的师德规范,而这个新的师德规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我不知道老师们认真研读过没有。从数量上来说,它减少了。过去的师德规范是八条,而现在变成了六条,这六条和八条之间的关系我还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叫继承与创新。我想这是两个关键词,所谓“继承

    11、”指的是什么?就是说从过去到现在教师职业的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一脉相承下来的。比如我们的“奉献精神”和我们的“榜样精神”。这是继承下来的。所谓“创新”指的是什么?就是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因而我们的师德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它也在增添新的时代元素,因为道德是时代最敏感的感受器。当时代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么我们相应的道德修养的内容也做了微调。其中在我们新的师德规范里面有两点我觉得特别值得大家注意,第一个是对于“奉献”的诠释。我们过去的师德规范里更强调的是“无私奉献”,而我们新的师德规范里将“无私”这个词换成了“乐于”,“乐于奉献”。大家不能小看这一字之差,实际上这是道德越来越接近和合乎人性的体现。比如

    12、说在无私奉献的时候,老师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就叫我们今天提倡什么样的师德?是一个年轻老师写的,这个年轻老师说他参加了地区组织的师德教育报告团,听过报告团的演讲后,他觉得心里五味杂陈,非常复杂。那么他就想到了几个问题,说成为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他说从这五位师德模范、师德标兵他们在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的时候,这老师感到很难过,为什么呢?他自己总结了,他说成为一个好老师大概需要这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呢,是身体已经不好了。他说所有成为标兵的老师大概都得了病或者准备得很严重的病,因为积劳成疾,因为有了病也不去看,所以要想成为好老师先得把身体累垮了。那么第二个

    13、呢,他说这些好老师啊好像都六亲不认,在他们的故事里都有一个这样的环节或者一个这样的情景,就是他们的亲人和他们的学生都有事的时候,哪怕亲人是很大的事学生是很小的事,但是老师总是舍弃亲人而选择学生。比如,他的父母生病了甚至去世了,他的儿女生病了正在发烧,但是老师总是说,我要跟学生在一起,然后毅然决然的把亲人舍去了。所以他说这是不是意味着好老师的第二个特征是什么呢?是六亲不认的。第三个呢,他说他觉得这些老师们只有工作而没有生活的,因为在他们所有的讲述里面他们只有每天早来晚走但从来没有体现出来他们有家庭的天伦之乐。这个老师很难过,他说如果成为好老师需要跨越这三个门槛的话,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不愿意成

    14、为这样的老师。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是在2009年,但是这篇文章给我很深的感触。2011年北京市的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上的都是幸福课,我不知道老师们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幸福”这个词,但是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没有幸福的老师就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幸福先要让我们的老师具有幸福的能力,所以无私奉献在心理学、在科学的意义上几乎是不能达到的。第二我们对无私奉献的过度宣传使得他越来越脱离人性,成为了神,而这是老师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所以在不断的研讨后,新的师德规范里把“奉献”的修饰定语换成了“乐于”,而“乐于奉献”对于老师们来说就容易理解得多了,因为教师职业道德本身就是奉献的。我曾经跟同事们讨论

    15、过这样的例子,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按理说应该是我们休息的时间,但是有孩子来找我们问问题,我们一般都是欣然同意,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老师对孩子说你怎么回事,你不知道我这会儿休息吗?你为什么不等我上课的时候再来?而我们目送着孩子问完问题回到座位上的背影都是很开心的。我们会想:“多好学的孩子呀!多上进的孩子呀!”所以教育职业的本质在于什么?在于奉献着,但其实是快乐着。第二个创新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把“终身学习”这个理念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终身

    16、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在当今社会,若要说到何种教育理论或是何种教育思潮最令世界震动,则无疑当数终身教育。那么过去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呀,说“我们当老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你要有一桶水。”在过去那个不变的时代里,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差距是什么?是量的差别,也就是你少我多。但是在今天,在这个迅速变化的社会里,我们必然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这一桶水有多久没有换过了。中国人有两句很有意思的俗话叫“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我吃的盐比

    17、你吃的饭多。”这通常说的是什么呢?年龄和经验是优势。在农业社会里,他确实是优势,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这样一个社会里,我们分析这个,在今天,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在数量上她依然是对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了吗?就是咱们过的桥现在基本没有了,或者拆迁了,有的不能用了,最现成儿的就是咱们的盐津河大桥。而孩子们走的路我们也一样没走过。所以,其实在今天当老师意味着我们和孩子是共同成长和共同学习的,意味着“终身学习”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是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的要求。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

    18、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的“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因为对我们来说呀,终点在前方,但我们始终在路上。这是新的师德规范和旧的师德规范截然不同的。那么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变化都根植于教育的变化。今天我们当老师啊,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什么?是教育变了,家长变了,学生也变了,我们接触到的事情也变了!我跟老师们说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是一个老师发现孩子们啊上课不好好听讲,传统老师是这样的,他先后会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最传统的和最早的老师大概是这样的,跟孩子说:“你不学你出去,别浪费时间。”最早的学生是胆小的

    19、,老师叫出去,于是他就出去了,大概这是三十年前。然后后来就变了,变成了什么呢?老师跟学生说:“你不学你出去。”学生不出去,为什么?因为学生说了:“我要在课堂上听课,这是我的权力,我不能出去。”于是老师就很气愤,老师就说:“你给我出去。”孩子不吭声,老师又说:“你到底出不出去?”学生依然不吭声,后来老师气急了,就说:“行,你厉害,你不出去是吧,你不出去我出去,行了吧。”于是老师就出去开始干什么呢,找领导,比如说找德育处啊,或者班主任啊,家长啊等等的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节课肯定讲不了知识了,只能处理这个学生的纪律问题了。那么“你不出去我出去”这句话本来就是生气的话,对吧,因为老师们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出

    20、去,但是学生没有出去。最近啊,我听到了这个故事的最新版本,最新版本是什么呢,老师们跟孩子说“你不出去是吧,行,你不出去我出去,行了吧?”没有想到的是,过去孩子也就是不吭声了,但是现在的孩子想了想,很平静的对老师说:“可以。”老师气疯了,老师说,凭什么,你有什么资格让我出去,孩子说:“不是我让你出去,是你自己非要出去。”我们也可以作为一个笑话,但是这是一个让人警醒的笑话。(出示PPT)教育在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2010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个台湾老师的博客,台湾老师写了这样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刻,他写的在三十年前,台湾的老师都可以打学生,那个时候台湾的老师打完学生抄起电话就跟家长

    21、说:“你来一趟!”家长忙不颠儿的就来了,来了之后先给老师道歉,“对不起,孩子不听话,给您添麻烦了。”完了把孩子领回家,再打一顿,那么理由是:“送你去就是去听话的,你居然敢气老师,难道不该打吗?”三十年后,不能说台湾没有老师打学生了,但是没有老师敢打完了学生还抄起电话给人家家长说你来一趟,闻讯赶来的家长也没有一个先赔礼道歉的,而是问凭什么?为什么?打孩子干什么?不排除有些激动的家长,想把老师打一顿,理由是你教不好倒也罢了,我们认倒霉,你居然还这么横,还打我家孩子,难道不该打吗?30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一直觉得台湾老师的感言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我们能看到

    22、教育发生的变化他的最根本的关键词在哪儿?现在的教育和过去的教育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我们当学生的年代,教育是权力教育,我们当老师的年代教育是能力教育。”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比如说什么叫权力教育,社会赋予了教师教育权力。在我们小的时候,当学生的时候,要求学生多过要求老师,权力是通过什么体现的,要求,我要求你,那我比你有权力,你要求我,你比我有权力。我们可以开个玩笑说,我们都是被领导要求的,所以领导比我们有权力。三十年前,要求学生,所以家长说“送你去就是去听话的。”三十年后改成了要求老师“你教不好倒也罢了,我们认倒霉。”他直接诉求的什么?是能力。当社会赋予老师权力的时候,家长支持这个权力,他带来的结果

    23、是什么,就是孩子恐惧这个权力,他害怕。但是现在时代发生了变化,老师们都有一种感受,无论是新的教育理念,还是新的教育法律和法规,都在不断的彰显学生的主题地位,都在要求老师平等对待学生。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每个人的权力其实都是在越来越受到限制的,老师们会发现我们的教育权力变得比以前少了。而如果权力撤了之后,他就会留下一大片真空地带,这种真空地带如果不用相应的专业能力来填补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老师们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法教了”。因为用权力解决是强制,用能力解决是引导,这也是今天的教育和过去的教育最根本的不同。90年代中期之后,大家会不断的发现一个问题,有一个词提得越来越热,叫专业发

    24、展,教师专业化。什么叫专业?专业就是发展出你不同于其他人的,你最重要的专业能力。这也是老师现在觉得学习和压力大的原因,那么当我们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开始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从哪些角度来理解老师了。教育是什么?(出示PPT)教育首先是一种职业,在我看来,所有的职业都包括三个基本含义,第一个是什么,薪酬待遇,这是职业最核心的。所以我说我曾经,我的这种观念可能和其他人不太一样,我们不是为了学生而工作,所有职业最本质的含义是为了自己而工作。职业是什么?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手段。在很多年以前,倪萍还在中央台做节目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期聊天,请了中国的一个号称职业球迷的人,男老师们可能更清楚,当时倪萍问了他

    25、一个问题,“你说你自己是职业球迷,那么现在我要问你的是,你从球迷这个职业里每个月挣多少钱?”那个球迷不吭声,说我不挣钱,还赔钱,倪萍就问了,“那你凭什么说你是职业做这个的?”实际上那个球迷说的是职业的第二个含义,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但是薪酬待遇是职业最基础的含义。那么我一直认为,我们要求待遇永远不是过错,因为这是合乎人性的,但是待遇究竟包括什么?根据薪酬理论,一个人的待遇是有这么三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叫物质酬劳,所谓物质酬劳指的是我们每个月挣到的钱,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成就工资、津贴等;过年过节的过节费包括发的实物等,这一部分都叫物质酬劳。物质酬劳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知道老师们注

    26、意过没有,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教师拿到的物质酬劳都不算特别高,除了极少数几个国家,为什么呢?我们待会会说。第二个叫精神酬劳,所谓精神酬劳指的是什么,顾名思义是给予员工精神上的满足和激励、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什么呢,是干活舒心吗?氛围好吗?这个团队有没有一种良好的风气?第二个是个人有价值和成就感吗?这是我刚才说的你从你的教育教学中感受过成功的快乐吗?被孩子喜欢吗?被家长认可吗?如果说物质酬劳是国家给的,那么精神酬劳有一半是学校给的,有一半就是靠自己挣的。那么第三种酬劳叫发展酬劳,什么叫发展酬劳呢,就是学校关心你的专业成长吗?学校给你搭平台吗?这个非常重要

    27、,培训是一种福利,所以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呀在重视教师的待遇上除了提高教师的物质酬劳以为,大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老师们培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比以前多得多了。那么第二个职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专业技术水平。刚才我们说了,在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老师们挣到的物质酬劳其实都不算这个社会最高的,他是等于或略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有一个公开的秘密,或者说行业大家都认同的规则,这个规则是什么?就是在专业技术领域里,薪酬待遇的高低跟什么密切相关呢,跟这个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我们用最通俗的话表达就是别人能干的活你也能干,你注定挣不了很多钱,只有别人不能干的活你能干你才可能比别人挣到的酬劳多。专业

    28、就是无可代替,专业就是比别人强。最近我在剪头发的时候跟我的理发师聊天的时候,还谈到了这个问题,那个理发师呢是那个理发店的总监,所以找他的人总是特别多,有的时候要排好几个人的队。最近一次我去剪头发,在给我剪头发的时候,他自言自语的说或者是跟我说,他说你说那个写歌词的为什么写得那么好,我当时凝神一听,正在播放的是费玉清唱的千里之外。我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啊,我说你觉得哪儿好?他就说:“全是我想说但说不出来的话。”我就笑了,我说:“本来就是这样啊!”他说:“为什么?”我说:“文艺工作者就是那样一群人,他们替所有的人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他一愣,他说:“这个说法他第一次听说。”我说:“我也是刚想起来,其实

    29、你们干的这一行也这样。”是什么呢?就是所有的人都爱美,就如所有的人对生活都有感受,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表达这种感受,文艺工作者就是替我们表达感受的,而你们就是专业的一群人,替所有人表达对美的追求。当时我就想啊,教育是什么?就是特定的一群人替所有的人表达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望以及引领。因而,专业的这个含义,专业技术水平很重要。专业的第三个含义是什么,行有行规,所有的专业都一定有行业伦理要求,而这种行业伦理要求他透析的是行业的本质精神。比如说:在师德教育里,曾经不断的有人说呀,敬业是本质,不对,为什么呢?因为所有行业都要敬业。也有人说呀,爱生,爱学生,我们把它表达为爱。他也不是,教育这个行业里最重要的

    30、精神是什么?是榜样精神。这个榜样精神指的就是老师的一个基本定位。我们通常这样说:小学生仰望着老师,你就是我的榜样。中学生审视着老师,你究竟能不能成为榜样?为什么教育行业特别强调榜样精神,因为教育行业是所有行业里唯一把自身作为劳动手段的,也就是你教给孩子的除了教材,还有你个人的为人处事,举止修养,所有的老师都在育人,都在育人,不知道老师们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这种职业,行有行规,而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我们这个行业里最基本的伦理规矩。那么我们理解教师的第二个角度是什么,(出示PPT)教师是一种身份,我们怎么来理解这种身份呢,就是不同的身份你的行为肯定是不同的。比如我们会说呀孩子当是个孩子的时候,这种

    31、身份,他回到家里,有的老师为人父母,你观察一下呀你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回到家里推开门的第一句就是“我饿了。”但是如果你作为家长,你回到家里的第一句话,一般都问的是,如果孩子在家,问的是“你饿吗?”而不是,我们很少听到哪个家长回到家推开门的第一话是“我饿了。”为什么呢?因为角色不一样,你所承担的任务就不一样。而当我们是个老师的时候,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每一个当老师的人,都肩负着三个任务,这些任务分别是什么?“传道、授业和解惑。”我们先说说传道,首先呀,假设我要问大家一句话的话,大家就笑了,就是谁希望我们传道,是孩子们吗?好像不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少,或者我敢说

    32、几乎没有见到过学生追着老师说“老师,你为什么还不讲大道理呢?你为什么还不讲道理呢?”是家长吗?家长的要求好像也不是很迫切。那么究竟是谁更要求和在意我们传道呢?是社会,因为教育是国家买断的公益事业。在这种公益事业里面,社会要求教师承担起教化未来公民的责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把人培养成什么样,培养成我们社会未来的公民,那么我们社会未来的公民需要从哪几个角度来在意呢?第一个,他能传承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所以老师们应该理解,所谓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这句话不是空话,是真实的要求。第二,他要能够继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两年大家都在说一个国学热,比如在有的小学有经典诵

    33、读,然后呢,有传统文化,有的国学课,有学论语等等之类的。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国庆是公共假期,但是在几年前,我们国家呀把中秋、端午、清明这些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到公共假期里,2011年9月份,教育部又要求中小学校开书法课,我不知道大家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想的时候是否悟出了什么,实际上我们面临的一个民族文化传统如何传承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接受过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他如何能够成为真正的中国人?认同中国的文化,进而能够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而文化是需要有具体的载体的,比如说,语言、文字。比如说节日、礼仪,这些东西都是民族文化传统,所以国家做这些事情是有着更高意义上的含义的。第三个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孩子具备公民的意识和责任,我们是一个传统浓郁的国家,因为在我们中国“家国天下”这个词大家都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