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13.docx

    • 资源ID:18509732       资源大小:32.5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13.docx

    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13考点13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考点题号古代商业的发展1、2、3、4、5、6古代的经济政策7、8、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苏州)为水陆冲要之区,凡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于此。即如嘉、湖产丝,而绸缎纱绫,于苏大备,价颇不昂。若赴所出之地购之,价反增重,货且不美。”材料没有反映的信息是()A.形成丝织品集散中心 B.商品物美价廉C.市场受官府严格控制 D.城市商贸繁华解释:C材料大意是:苏州处于水陆交通的要地,南来北往的商船、车辆和外商都汇集在这儿。嘉、湖产的丝,绸缎纱绫在苏州数量较多,价格较为平稳。反而到产地去购进丝、

    2、绸缎,价格很高,而且质量并不理想。据此,分析各选项,A、B、D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有体现,C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本题选C项。2.解读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有()唐朝长安东市(局部)示意图印刷业中使用活字技术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市署严格管理市场交易邸店兼营旅店、货栈A. B. C. D.解释:C注意题干图片下方文字“唐朝长安东市”,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宋代,排除;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唐代实行坊市制度,“市”由官府严格管理,表述正确;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

    3、”;“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解释:D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商业繁盛局面,D项与图片场景相符。A项体现的是严格限定经营场所的特征,B项体现的是农村集市的分布特征,C项体现的是夜市的特征,均不符合图片的场景。4.(2013年重庆文综,4)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解释:D材料前半句大意是商旅携带便钱至诸州,可以兑换成货币,以便进行交易,由此可判

    4、断“便钱”是兑换货币的凭证。材料后半句是对“便钱”的解释:“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故可以看出“便钱”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故排除A、C两项;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排除B项。5.(2013陕西三模)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出现该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时间(时代)弘治(14881505年)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20年)吴江县3市4镇7市4镇10市7镇A.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江南城市的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解释:D材料反映了吴江县市镇

    5、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商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工商业市镇发展,尤以江南为盛。6.(2014福州模拟)据明代海澄县志记载:(漳州月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泛指交际应酬)皆夷产”,成为“闽南一大都会”。这反映了当时月港()A.对外贸易频繁 B.民营手工业发达C.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社会习俗西化解释:A题干引文大意是:在漳州月港,农民和商人与洋人进行贸易,交易中的物品都是外国的物品。说明此时对外贸易频繁。7.(2013衡阳检测)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

    6、”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A.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B.鼓励土地买卖C.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D.禁止开垦荒地解释:C本题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材料信息“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明人们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8.(2013广州一模)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抑制土地兼并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税过重解释:C据材料信息唐政府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及对“老男、残疾”和“寡妻妾” 授口分田,体现出政府对老弱

    7、百姓的关注,故C项符合题意。9.(2014三明质检)“中国封建社会的商人高利贷者可以通过购买土地而转化为地主,这不仅缓和了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而且形成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在经济上的三结合。”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专卖制度 B.重利轻义观念C.土地私有制度 D.工商皆本思想解释:C在土地私有制度下,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商人和高利贷者可以通过货币权获得土地权。使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在三位一体中相互转换。10.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盐铁官营制度早市夜市出现商人群体形成重农抑商政策A. B. C. D.解释:

    8、A的出现都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体现了政治对经济的干预。11.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解释:C18世纪中后期中国“选择了陆地”是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形象描述。12.清朝曾规定:第一,严禁火药、铁器外销。第二,夷商到岸必须起卸武器。第三,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字。这些规定不能反映清政府()A.限制对外贸易 B.对西方持防范态度C.禁止对外贸易 D.以天朝上国自居解释:C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是在贸易方面实行严格限制的措施,但没有

    9、实行“禁止对外贸易”。所以选C项。二、非选择题13.(2013潍坊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嘉祐年间(10561063年),福建对外贸易大增,“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宋初虽严禁与高丽(今朝鲜半岛南部)、倭国(今日本)通商,但泉州一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高丽。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

    10、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材料三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建地区对外贸易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体制内”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

    11、的理解。解释: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及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从对外贸易的形式、范围、商品种类等方面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注意对“体制内”这一限定条件的理解,即要求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政治、经济等不同角度思考阻碍商业发展的因素。第(3)问结合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回答。答案:(1)特点:有官营(朝贡)贸易、民间(私贩)贸易等形式;贸易规模大、范围广;贸易活动频繁; 外贸商品种类多以瓷和丝为主。(任答2点即可)(2)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束缚;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政治社会地位不高;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和税收政策的限制。(任答2点即可

    12、)(3)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被动接受工业文明,开始了近代化历程。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

    13、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解释: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第(1)问材料一体现了以下几方面:一是敌对势力,二是倭寇,三是统治者的自大思想。第(2)问材料体现了海禁政策严重影响了百姓生计,而开禁则使海外贸易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外银内流促成税收等政策的改变。答案:(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1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