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在职研究生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docx

    • 资源ID:18661469       资源大小:25.6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在职研究生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docx

    1、在职研究生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學)一、高等教育學的概念?是研究高等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其教育規律的科學。它是教育學科體系中的一門分支學科。現今的高等教育學,主要是研究高等教育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全日制大學本科教育。二、教育的概念?廣義:凡是增進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活動都是教育。狹義:指學校教育,是在專門機構裏,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由專職人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社會活動。“三有”: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三性”:便捷性、一致性、系統性。三、高等教育的特徵?1

    2、、性質與任務: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首要任務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2、對象:是已接受過普通教育的青年學生,基本上都是18歲以上的青年。3、工作材料與工作方式:以高深知識為基礎,組織自己活動的領域;通過教學來傳播知識,通過研究來發現知識,通過服務來運用知識。4、組織結構與管理方式:學科自由,坡度平坦,控制權較鬆散。學術權力(學科自由)的存在,決定了高校的組織結構是雙重的:既有統一意志,又是鬆散結合的知識密聚體。5、三大職能:基本職能是從事教學(培養人才)、開展研究、提供社會服務;6、層次、形式、科類、類型及其結構:層次上,有專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層次;類型上,既有綜合型大學,又

    3、學科性院校和單科性院校,既有中央教育部門或業務部門舉辦的院校,又有地方性院校;既有重點院校,又有一般院校。科類上,大致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等11個學科門類;形式上,有全日制大學和非全日制大學。四、高等教育的外部關係規律?(高等教育在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即教育受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發展所制約,並為之服務,同時又對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起反作用。1、經濟對高等教育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以經濟發展為物質基礎,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發展對經濟增長有很大的拉動作用。(1)社會的經濟制約著高等教育。第一,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與規模以經濟發展水準為前提;第二,經

    4、濟社會通過對人才的需求和經費投入向高等教育提出人才數量和規格上的要求;第三,經濟發展必然引起高等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的改革。(2)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第一,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主要手段;第二,是科學技術知識再生產的手段;第三,是產生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手段。2、高等教育受政治制度所制約,又對政治制度的穩定、發展和改革起到重要作用,政治對高等教育具有強制性作用。(1)政治制約著高等教育。第一,表現在對的領導權上,統治階級必須掌握對教育的領導權;第二,政治決定著高等教育的受教育權,規定誰有資格接受高等教育;第三,體現在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培養目標上,規定高等教育人

    5、才培養的規格與方向。(2)高等教育為政治服務。第一,傳播一定的政治觀點、意識形態和法律規範,使受教育者達到政治社會化;第二,為國家培養專門的政治人才,直接為鞏固政治制度服務;第三,作為一種社會力量的高等教育對社會政治發展具有直接影響作用(直接參與政治活動)。3、高等教育和文化有著潛在的和直接的關係。一方面,教育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統中的一個因素,另一方面,教師是傳遞、儲存、創造和發展文化的重要途徑。(1)文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第一,文化深刻地制約著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世界觀、人生觀;第二,文化影響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的制定,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高等教育的課程設置、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教學的

    6、組織形式與方式方法等;第三,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作為社會亞文化,更要受社會文化的深刻影響。(2)高等教育對文化的作用。第一,傳遞保存文化;第二,創造新文化。和諧是穩定的最高境界,和諧必定是穩定的,但穩定不一定是和諧的。所以和諧的提出比保持穩定的提法更積極,要求更高,人們的關注度也更廣。高等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組織,它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超過了許許多多的組織,因為學校是一個知識的殿堂。高等學校建設和諧社會的努力應該體現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這三個方面。高等學校在教育觀、發展觀上應該主動為建設和諧社會服務,要把這種觀念滲透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各個方面上去,要有對社會負責的一種責任意識、

    7、擔綱意識。為社會提供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持等,都應當服從服務於和諧社會的建設。培養人才要注重教育觀的和諧,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大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五、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規律,對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具有能動作用。1、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教育有自己的獨立發展歷程,是在以往的教育遺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教育傳統代代相傳。(在同樣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準的國家裏,有著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傳統與特點。)2、教育具有與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的不平橫性。表現為兩方面:一是教育發展滯後於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準;一是教育發展超前於政治經濟制度和

    8、生產力發展水準。六、高等教育的內部關係規律?人的身心發展制約著教育,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1、人的身心發展制約著教育。(1)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與階段性,要求教育教學必須循序漸進,教育的具體目標、內容和方法必須適應受教育者的年齡特徵。(2)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身心發展各個方面不是齊步走的,而是有先有後,發展速度有快有慢。教育要抓住人的發展良機,關注發展關鍵期,加強培養。(3)身心發展的穩定性和可變性,指身心發展的年齡階段及其特徵有許多是基本相同和穩定的,但同一年齡階段的人在不同環境下,發展可能是不同的。教育要根據受教育者的穩定性的共性,組織教育內容與方法,又要利用發展的可變性,及時改進方法

    9、,通過教育促進受教育者的加速發展。(4)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指個體在行為特徵上相對穩定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點,教育教學必須做到因材施教。2、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對人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起到積極促進作用。(1)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人的工作,對人的身心影響深刻。(2)學校的教育人員是經過專門培訓的專職教師,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3)能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通過教育彌補遺傳缺陷或後天的不良影響因素。七、高等教育三大職能的歷史演變?教學、研究和服務。1、教學。教學是任何教育的(包括高等教育)最根本的職能,歷史最久遠的職能,從教育一產生就具有的職能。2、研究。制度化于19

    10、世紀初,德國教育家洪堡促成柏林大學的建立,其明確提出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原則,重點強調了高等教育的研究職能。(學術自由)3、服務。由19世紀中後期美國的贈地及州立大學興起,將“實用主義”精神滲透到教育當中。(1904年,範海斯) (高等學校是應社會的需要而產生的,高校的職能也是隨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一般來說,高校的職能的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培養人才(教學)、發展科學(科研)、社會服務。12、13世紀產生的西歐的中世紀大學,其辦學目的與方向決定了其職能基本上是培養專門教學人才。1810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學,確立了大學發展科學的職能。高校社會服務的最初實踐源於美國。1862年,美國簽署了莫里爾

    11、法案,它規定聯邦政府贈予各州作為建立一所農業或機械學院的經費資助。這些學院在美國歷史上稱作“贈地學院”,對美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高校社會服務的職能得到具體的展現。威斯康星大學作為最早的贈地學院之一,該校校長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它明確的吧服務社會作為大學的重要職能,提出大學的基本的任務是:1、把學生培養成有知識、能工作的公民;2、進行科學研究,發展創造新文化,新知識;3、傳播知識給廣大民眾,使之能用這些知識解決經濟、生產、社會、政治及生活方面的問題。就世界範圍而言,現代的大學都把社會服務作為自己的三大職能之一。對於中國高校而言,長期以來,高等學校自我封閉,因循守舊,學校與社會、教育

    12、與生產、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相當嚴重。社會服務被埋在意識深處,似乎高校根本就沒有這個職能。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加上社會技術市場、人才市場對高校的衝擊,高校必須走出“象牙之塔”,走進社會,直接為社會服務。否則,恐怕連生存都會成問題,更別談發展了。)八、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新老教師的區別)1、實質:初任資深優秀;2、專業實踐過程:自我中心學科中心學生中心;(重點)3、專業化途徑:學習、實踐、反思;教師的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主要以自我為中心,即努力適應工作環境,以求得生存,注重自我教學業務與教育能力方面的問題,關心學生對自己的接受程度,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師綜合素質。第二階段

    13、是主要以學科為中心,關心自己在學科專業方面的成就,包括專業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教學方法等等。第三階段是主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自我得到發展,取得一定成就之後,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生身上,關注他們的學習、思想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關心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同時,教師還注重對教育問題的思考,合理利用教育規律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自主的能力。在以上三個過程中,實現了三個轉變:第一,是教師關注的三個“中心”的轉變;第二,是教師從“重教(教師的教)”到“重學(學生的學)”的轉變;第三,是引導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者”到“積極的學習者”,再到“獨立的學習者”的轉變。這三個

    14、過程的轉變都反映了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九、教學與科研的關係?1、教學和科研是高校教師的兩個基本任務。其中,教學包括:A、傳授知識,以豐富的先進科學理論知識培育學生。B、培養學生掌握並運用本專業的多種基礎技能。C、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掌握科學的方法論。D、在教學中養成學生的優良品德,形成良好的個性以及正確的審美觀和必備的營養保健基本功等等。研究包括:A、結合教學和生產的需要,研究本領域中的科學技術。B、教育科學研究。2、它們之間存在著衝突,需要有效的協調兩者的關係,它們具有不同性質不同特點的活動。教學側重於知識的傳授,而研究關注的是知識的創新和發展。高校教師往往難以同時兼顧它們

    15、。教學任務負擔比較重的教師往往會忽視科研工作,在過度強調科研職能和社會服務職能的高校,“教授不教,教不投入”的現象時有發生,一般而言,任何層次任何類型的高興教師應把教學視為最基本的任務,同時承擔兩項任務的教師,必須協調兩者的關係。3、教學與研究可以相互促進,首先,科研可以促進教學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學之中,可以豐富和充實教學內容,當代探究型教學模式,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基本科技技能,讓他們瞭解科研過程和方法。其次,教學也可以促進科研,教學是一種師生之間發生交互作用的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疑難追問和討論都會激發教師的思維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所謂“教學相長”。十、課程的概念?課程是學校為使

    16、學生達到預期學習成就而採取的一切有程度的學習活動和經驗。課程主要通過教學計畫、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來體現。十一、五種課程理論? 1、活動課程理論:又稱經驗課程或兒童中心課程,這種課程理論認為課程應從學生的社會生活出發,以活動作業作為基本形式,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順序加以組織。代表人物是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重點)2、結構課程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1960年出版的教育過程系統的闡述了結構課程的基本思想。“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就是要以學科的基本結構組成教學的基本內容,並按照學科的邏輯體系加以編排,使教材出現螺旋式上升態勢。所以又稱螺旋式課程。它有三個特點:(1)學問化:課程必須由來

    17、自學習的知識構成;(2)專業化:反對教育內容的相關化、融合化、廣域化,強調獨立的專門的學問;(3)結構化:強調結構性地掌握知識。(重點)3、要素課程理論:要素課程論:是美國二三十年代為彌補活動課程論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種課程理論,它強調把人類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傳授給下一代,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掌握基本的文化要素,加強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教學。代表人物是巴格萊等。4、情意中心理論:情意中心課程理論: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羅傑斯和馬斯洛,該課程主張統一學生的情意和認知、感情與理智、情緒和行為,即確認人的情意、情感、情緒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把課程的重點放在認知的發展和智力的優異上。5、三支柱課程理論:進入80年代,

    18、課程領域出現了三支柱理論。 第一支柱:系統知識的掌握;第二:智力技能的培養;第三:理解力。三支柱課程理論將傳統教育學派強調的知識傳授與現代教育學派強調的能力培養結合起來,而且還強調學生群體的改善與倫理道德情操、審美態度的薰陶等等。十二、教學的概念?(教學過程)教學是教育目的規範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通過教學,學生在教師有計劃、有步驟的積極引導下,主動地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和體力,陶冶品德與美感,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交互作用的雙邊活動。是由師、生、道組成的一個教學系統。 特點如下:1、教學是一種

    19、多向的人際交往活動;2、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認識活動;3、教學有多種目標,包括認知的、情感的、動作技能的。十二、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統一的過程,亦指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特殊認識活動的過程,是教師依據一定的目的,促進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同時獲得身心發展,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過程。(實踐理論實踐理論)特點:(實踐性、間接性、指導性、教育性)1、專業理論性:高等教育的特點之一是專業化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2、“導”“放”統一性,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3、與科研結合性,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相互促進;4、實踐性,將抽象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一方面彌補理論的不足

    20、,一方面為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為即將踏入社會做準備。十三、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根據特定的教學內容,雙方共同進行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動方式、步驟、手段和技術的總和。是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的統一。主要有:系統講授法、自學指導法、實驗演示法、討論法、實習指導法、研究指導法等。系統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系統而連貫的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方法,具體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方式。它的最大優點是知識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通用性強等。十四、發現教學法?發現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又稱為假設教學法或探究教學法,它是在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教育過程

    21、提出來的,其主張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像科學家發現真理一樣,自己進行主動的探索。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的目的則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與創新精神。十五、問題教學法?問題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形成一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自己去探索、尋找答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問題教學法就是在課堂講授和其他形式的課上,通過建立一種問題情境來克服過去傳統課堂教學中那種單向傳授式的教學和教學方法。代表人物:蘇聯達尼洛夫。問題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單向傳授的局面,把教師的講授與大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結合了起來,從而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聯繫,加強了教學中的啟發性、探索性和研究性,但運用這種教學法費時較多,

    22、難以使學生系統的掌握全面知識和訓練其必要的技能、技巧。十六、怎麼樣理解教學方法要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理念? 1、科學具有規範性、共性和普遍性,所謂科學性是指教學方法要注重邏輯性,合理性,準確性,要推廣和遵循最優的、普遍的統一方法,做到嚴謹、科學、理性。2、藝術具有創造性、個性和特殊性,所謂藝術性是指教學方法要在科學性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富有創造性地進行教學,選擇和創造獨特的教學方法,以使得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和有效,使學生樂於接受和便於接受。又要因事因人而異,針對不同的學科、內容、學生物件採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在同一教學過程中採取不同的方法,不可千篇一律。3、教學方法的效果取決於規範性

    23、和創造性、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藝術性以科學性為基礎,科學性須通過藝術性來體現。沒有藝術體現的科學,難免僵化,反之,脫離科學的藝術,如無本之木,回迷失方向。4、要遵循如下原則: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全面理解,正確選擇,合理組織,靈活運用。十七、學分制?1、概念:學分制是以學分來衡量學生學習量的一種課程組織形式,學分制按照各個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規定教學計畫中各門課程的學分和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獲得的總學分,學生在校期間不受時間限制,修滿學分即可畢業,可提前也可推遲。2、優點:(1)能充分調動學生與教師的主動性。(教師和學生兩方面)(2)有利於因材施教。(3)促進教學與科研的結合。開設的選

    24、修課有些是為適應社會需要而開的,有寫是結合教師的科研成果而開的,這樣就能促進教學與科研的結合。(4)有利於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可以開設一些社會調查、專題研究、實習等課程,將理論學習與時實踐結合起來。(5)有利於擴大高等專業人才的培養面。打破了學年和年級界限,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完成學業。3、學分制的缺點:教學管理問題,由於選修課的增多,排課就有不少困難,教師的勞動紀律很難保證;還有就是學生班集體問題和專業品質問題,有些學生專挑一些好拿學分的課選,對自己的專業也疏忽了;此外,給畢業設計和畢業實踐也帶來了一些問題。4、實行學分制的條件:(1)必須有充足的師資,才能開課。(2)必須有充足的教室(場所)

    25、。(3)有良好的管理制度,避免學分制的缺點所帶來的弊端。(4)要建立導師制,加強教師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十八、教育評估的概念?教育評估:是運用一定的科學技術確定教育活動及其效果的有效程度,並設法改進之。它是一個過程,包含一系列的步驟與方法;有明確的比較目標;有多種資訊採集技術、分析處理技術;最終目的是進行價值判斷,並提供指導。(對教育現狀與教育目的之間的符合程度進行價值判斷。)十九、教育評估的種類?1、根據評估的物件和範圍分:(1)宏觀教育評估:以教育的全領域為對象;(2)中觀教育評估、以學校為對象;(3)微觀教育評估:以學生為對象。2、根據評估時間與作用分:(1)診斷性評估:教育活動之前;(2

    26、)形成性評估:教育活動之中;(3)終結性評估:教育活動之後。3、根據評估的基準分:(1)相對評估:在評估物件中確定一個基準,以此基準進行排名;(2)絕對評估:按照預先制訂的目標為標準進行評估。4、根據評估性質分:(1)需要性評估:根據某種需要,對新提出的教育目標、計畫方案的必要性作出判斷;(2)可行性評估:對新提出的教育目標、計畫方案、實現的條件、可行程度進行評估;(3)配量型評估:對新提出的教育目標、計畫方案所需要的條件、人員和業務技術條件的配置進行評估。5、根據評估的主客體分:(1)自我評估(2)他人評估二十、高等教育大眾化?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眾化,判別兩者的規模指標是:高等教育的毛入

    27、學率,以15%為界限,低於15%是精英化教育,15%50之間是大眾化教育。我過現在的毛入學率是22%23%,屬於大眾化教育階段。二十一、高等教育體制改革?1、淡化高校單一的隸屬關係。通過高校主管部門和高校所在地政府或部門採取共建、合作等形式辦學,變“條塊分割”為“條塊有機結合”。2、加強地方政府的統籌和協調作用。地方政府要把地區高校的發展規劃與整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有機結合,協調發展。3、擴大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在招生、學科和專業設置、機構和人員配備、科研等方面給予更多的自主權。4、加強中央的宏觀調控。二十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幾種形式? 1、共建:中央部門與省級政府共同建設、管理所屬

    28、的高校,雙重領導。2、合併:兩所或兩所以上高校組建成一所學校,實現資源、結構優化。3、合作辦學:兩所或兩所以上高校採取各種途徑合作共同發展,資源分享,互惠互利。4、協作辦學:企業、科研機構等參與高校的辦學和管理。5、劃轉(或下放):中央部門的高校轉給地方政府管理。二十三、隱性課程的概念?指學校通過教育環境(包括物質的、文化的和社會關係結構)有意無意地傳遞給學生的非公開性教育經驗。它包括心理文化、制度和非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三部分。它具有導向功能、規範功能、激勵功能三個功能。要加強隱性課程的建設須做到以下幾方面:1、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2、形成良好的校規校風;3、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4、培養學生的

    29、參與意識。二十四、高等教育課程改革的原則? 1、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2、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3、處理好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教學內容的關係。4、堅持整體優化的原則。要以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與素質為出發點,合理增刪、取捨教學內容。5、處理好統一性和多樣性的原則。各個學校、學科專業各不相同,既要有統一要求,又要注意多樣化,具有特色。二十五、大學教學規律?1、以傳授科學知識為基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知識傳授分別與智慧發展、品德發展和體質發展相互依存。2、教與學辨證統一,重心由教轉向學。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與創新能力。3、教學內容由間接知識向直接知識

    30、轉化。從理論到實踐轉化,強調理論和實踐結合。4、教學效果取決於教學系統的和諧優化規律。教學要素、教學結構、教學環節的優化。二十六、大學教學指導思想? 1、教育性。堅持知識傳授與道德教育的統一。2、發展性。教學既是一個認識過程,也是一個發展過程。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和指導教學。包括學生個人的發展和教學內容方法的發展。3、啟發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二十七、高校社會服務的機制?主動出擊,全面協調,合理取酬。二十八教育評估的功能?1、 導向功能。2、堅定功能。3、改進功能。4、極力功能。5、管理功能。二十九、良好的師生關係標誌? 概念:指教師和學生為完

    31、成共同的教育任務進行交往和聯繫而產生的關係。標誌:人道性,民主性,合作性,教育性。三十、科學的學生觀? 1、大學生是發展中的人。2、大學生是具有主體意識的獨立個體。3、大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人。4、大學生是個整體的人。三十一、大學教師的素養? 1、政治思想素養。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強烈的愛國情;勇於堅持真理。2、職業道德素養。熱愛學生;教書育人;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團結協作、關心集體。3、文化知識素養。廣博的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雄厚的相關學科知識。4、能力素養。組織管理能力;教學、實驗、研究能力;資訊傳送能力。5、身心素養。三十二、實現高校培養目標要處理好的關係? 1、正確處理五育之間的關係。2、正確處理知識、能力與素質之間的關係。3、正確處理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係。三十三、層次結構、科類結構、類型結構的概念?1、層次結構:指高等教育系統內不同程度和不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構成狀態,是一種縱向結構,專科、本科、研究生層次。2、科類結構:指高等教育系統內不同學科門類的構成狀態,是一種橫向結構。如經濟學、哲學、文學、理學等等。3、類型結構:指高等教育系統內不同類型的高等院校的構成狀態,是一種橫向結構,如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全國性院校和地方性院校。


    注意事项

    本文(在职研究生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