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docx

    • 资源ID:2087017       资源大小:38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docx

    1、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1. 教导有方:释 义 教育引导很有办法。出 处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2. 孟母三迁:释 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出 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3. 玉不琢,不成器:释 义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出 处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4. 因材施教:释 义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2、出 处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5. 画荻教子:释 义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出 处 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6. 讽一劝百:释 义 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出 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7.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出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

    3、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喻培养人才很不容易.8. 桃李满天下:语出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9. 身教重于言教:语出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自身的行动来教育人比用语言来教育人更重要:语出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自身的行动来教育人比用语言来教育人更重要。10. 耳提面命: 语出诗经.大雅.不但面对面教导他,还提着他的耳朵叮嘱他,形容严格要求, 殷切教诲。11. 口讲指画: 语出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用手势辅助讲授,形容讲授生动的样子。12. 有教无类: 语出论语

    4、.卫灵公.指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13. 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14. 因势利导: 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指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加以引导、教育。15. 循循善诱: 语出论语.子罕。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多形容教育得法。16. 教学相长: 语出礼记.学记。指教和学双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多指都是和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17. 春风化雨: 语出说苑.贵德。宜于万物生长的和风和适时的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诲。18. 薪尽火传: 语出庄子.养生主.指柴虽然烧完,火种却留传下来了,比喻通过师生传授,使学问、技艺得以一代代传承

    5、。19. 比屋而封: 语出陆贾新语.无为.指贤人很多,几乎家家都可以封爵封地,形容教化遍及天下,人民淳朴贤良。20悬梁刺股: 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悬梁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太平御览卷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21学无止境:学无止境,用勤奋学习的方式适应环境。出自清朝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学无止境的故事古今中外数不胜数,一个个故事不断地激励和鞭策人们奋进。22.博学审问: 博

    6、: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出处】: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3.博学洽闻: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出处】: 晋书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24.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25.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26.刑期无刑: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27.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

    7、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28.断杼择邻: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29.笨鸟先飞:【解释】: 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出处】: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30.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

    8、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出处:西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31.有伤风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32.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33.洒扫应对: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出处: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

    9、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34.以法为教: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出处: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35.安详恭敬: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出处:宋朱熹小说嘉言:“教育小儿,先要安详恭敬。”36.恭敬桑梓: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37.市井之徒:近义词:市井小人反义词: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解释: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38.生聚教训:用

    10、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解释: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39.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指对一个人施教应该及早解释: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40.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41.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42.反面教员:近义词:反面教材反义词: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

    11、;含贬义,指反面人物解释: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43.屡教不改:近义词:执迷不悟、死不悔改、累教不改反义词:浪子回头、幡然悔悟用法:复句式;作定语;含贬义解释: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例子:犯错误的人,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44.科班出身: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解释: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45.易子而教: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46.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

    12、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7.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出处】: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48.活学活用:指灵活学习,善于运用49.尊师重道: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50.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出处】: 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5

    13、1.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出处: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2.学用结合: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53立竿见影:. 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出处: 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54.率先垂范:褒义词,是指率先,带头;垂范,示范。带头做好表率,敬辞(用于对方)。55. 白首北面: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关于教育的成语出处: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56.寓教于乐: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通俗

    14、的来说,就是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57.谆谆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出处】: 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58. 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59. 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出处: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60. 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出处:尚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61.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62.

    15、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出处: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63. 嘉言懿行:嘉、懿: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出处:尚书大禹谟:“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64. 嘉言善行: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关于教育的成语出处:尚书大禹谟:“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65. 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描写教育的成语出处:荀子

    16、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6. 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出处:宋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67. 孺子可教:指年轻人可培养。出处: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68.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9.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

    17、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同师严道尊)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70.授业解惑:授:教,传授。惑:疑难。传授学业,解除疑难。71.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72.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描写教育的成语出处:唐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誇。”73.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关于教育的成语74. 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18、。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75.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76. 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出处:旧唐书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77.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78.渐仁摩义: 渐:浸润;摩:磨砺。用仁义感化教

    19、育百姓。【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79.化及冥顽:冥顽:愚昧。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80.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81.乐育人材:育:培育。喜欢培育人材。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出处】: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喜乐之矣。”82.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令:命名,引申为施教;齐:使整齐。指用政治道义教育部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出处】: 孙子兵法

    20、行军篇:“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83.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出处】: 唐白居易制诏与严砺诏:“秩贵冬官,以表过庭之训;封荣石窌,用旌徙宅之贤。”84. 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85.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出处】: 宋陈善扪虱新话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以所谓减师半德也耶。”86.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

    21、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87.严师畏友: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88.学无师承: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多作自谦之辞 89.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90.谘师访友:谘:询问,商量。请教老师,问询朋友。91.一炷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92.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93.同门共业:

    22、同门:在同一个老师门下;业:读书。同在一个老师的门下读书。即同学。94.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9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出处】: 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96.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9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

    23、领会。【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98.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出处】: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99.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出处】: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10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眼

    24、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成语分类整理1. 有关教学思想:2. 有关学习方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破万卷 唇腐齿落 博览群书 3. 有关教育理念:4. 有关道德教育:5. 有关社会教育观念:凿壁引光 题目一1、案例简述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是小东在做,我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问题: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参考答案: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A.要保护环境卫生。

    25、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2、评委王娟提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如何对待不同境遇的学生?选手李梅英回答:学生之间是平等的,班里的卫生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这样可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对于家境等各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多加关心,给予温暖,消除自卑心理,避免同学歧视,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题目二1、案例简述: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日老师抓到班主任处。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问题:(1)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2)你如何认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参考

    26、答案:(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自承担什么责任。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实现。”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听别人的劝告,包括家长的和老师的,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自己的事。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自我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27、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2、刘耀东评委提问:你在日常工作中是怎样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盐山中学选手曹蕾选手回答: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题目三:1、案例简述:班上有四大金刚,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问题:(1)你认为该怎么做?(2)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参考答案:非正式群体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值得老师们注意。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会对

    28、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非正式群体也有偏离集体、偏离正确舆论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适度介入,适度引导,将其纳入班集体的发展轨道。而对于对立(反抗)型的小群体成员,教师更应当更多的关注、接近和亲近他们,发其闪光点,及时强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对于各类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1)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2)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管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集体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3)培养、培训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2、刘秀丽评委提问:某小学班主任任命班长采用

    29、学生投票选举定期更换的方法,结果一位学习纪律都比较差的同学连续两任当选,教师的调查的结果是该生提前用各种手段拉选票所致。请问你认为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3盐山镇选手邢丽艳回答:(1)做该生的工作,使之明确“班长”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肯定该生愿意当班长的积极动机是好的,更要珍惜同学们的信任,利用这个职务为同学服好务,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自己的威信,真正成为有号召力的领导。(2)改变班长的任命方法,能者上,庸者下,树立正气抑恶扬善。题目四1、案例简述:有一天早晨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女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我当时非常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她们一顿,

    30、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她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笑吟吟地指着窗外的稻秧道:“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问题:(1)请评价该班主任的做法?(2)你是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的?参考答案:班主任机智地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把窗外的水稻与现场的情景串起来,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火药味,避免的了师生之间的尴尬,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事后老师也要看看有没必要再找两位女生了解情况。2、评委张云燕提问:如果学生和你当场顶撞起来,你会怎么处理?选手宫伟伟回答: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写到:“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如果当众发生冲突,和你顶撞起来,你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杀鸡给猴看,这当然需要教师的智慧,要让所有学生对你服气。1、四年级某班李,


    注意事项

    本文(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