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论文浅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

    • 资源ID:2415175       资源大小:20.6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文浅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

    1、论文浅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对策课 程 论 文 浅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2012年 10月25 日摘要全球制造业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经过不懈努力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是发展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大而不精。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经济的质量,借鉴专家的分析,以及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几点对策。With several generations unremitting efforts, China has become a great nation in manufacturing business. But to some extent, many trou

    2、bles emerge, make the industry unwholesom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nufacture? After taking example by the analysis from specialists, I have my own thoughts for this issue.关键词:制造业 现状 自主创新能力 结构布局 高新技术 基础科学理论一中国现在制造业发展现状自改革开改以来,我国制造业突飞猛进,工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连续二十多年雄居世界第一,至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现在我国制造业

    3、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我国共有包括纺织、服装、家电、医药、电子、钢铁、水泥、化肥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共8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由此,我们可知我国可算得上是制造业大国。二中国不是制造业强国的论证从总量看,我国制造业目前居世界第2位,但影响力不大,并且制造业存在明显的结构缺陷,表现在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是明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已呈现出四大趋势:绿色制造、极端制造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广泛融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而我国却远远落在了后边。制造业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是结构上还是效能上均还有待提高和改善。因此,仅从规模总量

    4、和领域范围上来看,我们已经迈入了制造业大国的行列,但是由于结构的缺陷,发展的落后等问题使得我们称不上是制造强国。三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制约因素1.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伴有产能过剩现在国内大型企业数不胜数,但是这些企业有相同的烦恼。让这些企业头痛不是市场问题,而是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这个问题在军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反映尤为突出。所谓的“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是指掌握着核心技术或者有能力获取核心技术的技术人员。核心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外国在技术的管制上很是严格,更何况也不能总是依赖引入技术,只有通过深入的基础研究,持续的技术探索,长期

    5、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最终拥有自己的亮点。缺乏核心技术是多数中国企业的“共性”问题,也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少之又少,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60%,而发达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都低于30%,美国和日本则在5%以下。目前的一些高科技领域,比如信息技术、汽车家电、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的核心技术,基本上都被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所掌控。中国制造需要从质到量的飞跃,关键是自主知识产权。“863计划”开展10多年,发表论文47万篇,其中专利成果仅2000余项;“九五”科技攻关共取得2万项科研成果,专利不过13

    6、00余项。这一具体数据再次验证了我国开发能力不够,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生产能力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剩现象,水泥、平板玻璃、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存在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2.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落后,过度依赖进口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成为了世界制造基地,但我国现在还只是一个加工中心,而不是制造中心。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出口物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而且屡遭一些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在大型飞机、

    7、大型医疗、光纤设备、汽车等领域,中国基本没有制造能力,主要靠全盘进口,装备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从外国进口了大量的装备,占中国进口总值的一半以上。近几年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来自于进口产品。3.产业集中度低,结构布局不合理举个例子,目前全国普通机床年产量约为58000台60000台左右,但生产厂家达90多家,平均每厂仅为650台左右。而 日本森精机床公司1家年产数控机床即达4500台;叉车全国年产量约为20

    8、000台左右,分散在 54家企业生产。由于经营规模和专业化协作的巨大差距,使中国制造业在跨世纪发展和国际竞争中面临着组织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绝大多数的产业的集中度都很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即使是少数大企业也无法在技术、管理和生产效率上与跨国公司相提并论。企业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成能力不足。全国主要工业品绝大多数生产能力过剩或者严重过剩,一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制品不得不大量进口。此外,中国制造业布局以东南沿海地带为主,而自然资源和低成本人力资源又在中西部地区蕴藏丰富,造成消耗巨大能源和运力的“西煤东运”、“民工潮”,直接给制造业带来负面影响。4.人

    9、力资源缺乏且结构不合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明显不足,人力资本的压力大大超过了物质资本的压力。从国家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中受过良好教育的在生产领域从事研究和开发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一方面,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外流严重,影响自主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技工荒”问题特别突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劳动力素质低等因素抵消了。这在垂直分工低层次上还可以应付,但要向水平分工的高层次发展,目前高素质的劳动者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四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对策通过和发达国家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知道,我国制造业在总量

    10、和技术等方面和他们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凭借强大的核心技术紧紧抓着主动权,我国距离真正的世界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我国的制造业强国之梦,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5.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资源丰富,将这方面的优势和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相结合,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首先是,出台更有前瞻性的法律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解决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和高水平技术人员的培养,劳动力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这几年国家也花了大力气完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

    11、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6.应用高新技术强化制造业的“骨骼”鼓励传统制造业引入高新技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选择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有效结合,借高新技术的引入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调整企业内部的技术地位,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7.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从世界的制造业强国的发展经验,我们可知,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趋势是通过技术创新建立新的技术产业优势和提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降低非技术产业的比重。从国家这方面,我觉得应该鼓励企业的核心技术的引入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出台相应的法规支持,逐渐培养和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含量,淘汰不合时

    12、宜的产业,完善产业结构;而从企业本身触发,我认为企业在确定自身的定位后,根据现实情况,从引入技术,到消化再创新,最后形成和培养企业自己的技术人才队伍,最后走自主创新和借鉴外来技术的道路,逐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所占比重,顺应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将企业做大做强。8.重视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国家内部的基础科学理论研究能力薄弱,大比例的依靠外来技术,这样的发展结构是不稳固的,犹如沙滩上建高楼,无论发展的如何规模宏大,但是始终受制于人,缺陷较多。国家应该鼓励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研究基地,不应该精力只放在能赚大钱的应用技术研发。可以采取和免费师范生或大学生村官的类似方式,从大学生中挖掘人才进行这方面的

    13、研究。9.提高企业的科研投入,重视技术研发科研投入不足,也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75%的企业没有专职的研发人员, 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低于,而日本企业研发投入一般相当于市场销售额的。研发工作具有“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 的特点,而“引进消化”对于企业来讲,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短期利益的驱使,使我国大多数企业放弃对“核心技术”的研发,使我国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受制于人,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重视,企业应该提高科研的投入水平,增加投入比例,成立专门的部门,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队伍,走自强路线,强化企业的技术

    14、竞争力。10.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源提高劳动力素质我国的落后教育体制,也严重制约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的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对既有知识的学习,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更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现有的教育体制,很大程度上在扼杀学生创造力,而外国是在开发创造力,结果我们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针对教育体制的弊端,尽快出台改革方案,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作用,实实在在为我国的各方面发展输送有创造力、基础知识过硬的人才,从而最大范围提高全民的素质,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助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已经位居第一,实现了制造业大国的目标。但是我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针对现存的问题,积极改革和发展,为成为制造业强国而努力。参考文献:中国真是制造业大国吗?-中国青年报中国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中新社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发展成制造业强国-网易财经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注意事项

    本文(论文浅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