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版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 资源ID:2464977       资源大小:98.78KB        全文页数:9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版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1、最新版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42015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数一数教学目标1、 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2、 帮助学生了解小学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数数。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数观念,理解110各数的实际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者刘季静年级一年级(简)教学计划(上课时间: 9月2日 )备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5。教学目标:1、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 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一、 口头数数。教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

    2、到10吗?数数看。同桌同学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试着跟大家数几次。二、 看图数数。1、 激发观察兴趣。师示:P23主题图。教师:这是什么地方?对,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2、 数图中的数量。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1) 数数量是1的事物。教师: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圈上国旗教师:有几位老师?同上J: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学“1”表示

    3、。板书:1 学生跟读。J:看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2) 数其他数量的事物。仿照(1)进行。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3) 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3、 数教室里实物。 J:教室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

    4、学?三、 小结。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四、 作业布置:同训P1、2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比一比教学目标3、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认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全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4、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方法。5、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数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难点理解“多”、“少”、“同样多”、“长”、“短”、“高”矮“的含义,并学会比较。课时安排3课时

    5、教者刘季静年级一年级(简)教学计划(上课时间: 9月3日 )备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68 “同样多”“多”“少”的教学。教学要求:1、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语言表达能力。3、结合教学内容同时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同样多”“多”“少”含义,会用一一比较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做手指游戏:边说边做动作,拿出左手和右手,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一个对一个,左手和右手同样多,也就是5和5同样多。二、 新课教学。1、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小动物和物。2、

    6、 学习比较多少时,先了解“同样多”这一概念,出示小兔和砖图,引用虚线的方法,让一只兔子都与一块砖连起来。学生跟着教师的动作,一边读:一只兔子对上块砖。最后,有没有兔子没有砖,有没有砖剩下来,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板书:同样多)3、 小猪与木头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把猪和木头一个一个对起来,木头多1根,就是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板书:多、少。4、 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5、 反馈练习:p8 2 动手摆一摆。三、 巩固练习。练习一的14题比较多少的练习。四、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较多少的方法是什

    7、么?(一一对应)五、作业布置: 同训P3教学后记:教学计划 (上课时间: 9月6日 )备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9,“做一做”及练习的第5、6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培养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感知物体的长短,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教具、学具准备: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1、引导观察。师: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

    8、看一看,有什么?2、交流、汇报。(1)、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 长 短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小组汇报。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三、反馈练习。1、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和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

    9、具、跳绳、胳膊、手、脚。四、巩固练习。1、P12、6 2、P12、5五、小结。你这节课上得开心吗?为什么? 六、作业布置: 同训P3教学后记:教学计划 (上课时间: 9月7日 )备注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比较高矮,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7、8、9题。教学目标:初步知道比较高矮的方法。了解高矮概念,初步渗透集合,对应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知道怎样进行比较初步认识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能正确地应用长、短、最长、最短等基本字句表达出比较结果。教学难点:掌握比较的标准,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比较结果。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两或三个同学,你们谁知道他们的名字叫什

    10、么?谁高、谁矮?你怎样比较出来的?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高矮)2、让学生感知物体的高矮。先找出几个身高相差比较大的同学,进行两两比较,让学生说说谁高谁矮,初步感知人有高有矮。然后,请两位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让学生判断高矮。3、板书:高矮。二、授新1、引导学生探究比较高矮的方法。提问:你是怎样知道谁高谁矮的呢?小组合作探究方法。小组汇报。2、师揭示比较高矮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比较人或物的高矮,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要从同一个起点站起来进行比较。3、出示P10的高矮图,让学生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三、反馈练习。1、P10做一做,是一个排队活动,看谁最高,让

    11、学生体会比身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用数学的乐趣。2、P12练习一,第7题。通过判断图中的三种动物的高矮,巩固高矮的常识。3、P13 、8是比高矮的活动,左图是看谁摸得高的游戏,右图是摆木块的比赛,看谁摆得高。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丰富“高矮”的感性认识。高矮不只是限于身高,也可以是物体的高度等。4、P13、9第一组是比高矮游戏。第二组是间接比较物体长度的活动。第三组是有趣的猜长短的游戏。五、 全课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六、 作业布置: 同训P4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6、 能熟练地掌握15的基数的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和几和

    12、几(数的组成。初步建立数感受。7、 正确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8、 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9、 通过认数、数数渗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教学难点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时安排8课时教者刘季静年级一年级(简)教学计划(上课时间: 9月9日 )备注第1课时教学内容:15的认识,以及练习二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顺序,能认、读、写 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13、。 3、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的知识教育。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教学难点:15的写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计数器、15共5张数字卡片。学具:15根等长的小棒。教学过程:一、新授。 1、教学P1415的“野生动物园”图。 2、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 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只)?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书目大的。 3、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当学生说:“一个太阳、一头大象”时,教师告诉学生,一个太阳、 一头大

    14、象都用数“1”表示,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卡片,并贴上。并提问:这幅图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 4、教2、3、4、5的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启发学生说出这5个 数字像生活中的哪些东西? 5、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2像小鸭,3 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 6、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学生操作,可让一 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教师:请你拿出2、3、4、5根小棒,分别摆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 7、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

    15、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二、巩固练习1、做P16 “做一做”。 教师端出3个苹果,并提问:不用说出声,在心里说老师拿出了几个苹果?请你用其他物体或数字表示和老师一样多的苹果数。教学数序。2、逐次感知15的数序。 在计数器上拨上1颗珠,问:教师拨了几颗珠,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在计数器上方标上“1”。然后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回答后,在计数器上方标“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1颗,再拨1颗,然后教师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3、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学生将学具卡片“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教师提问:

    16、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后面又在谁的前?教学数的写法。4、课堂练习。P21 14 每道题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再回答,再填写。三、总结:1、你们学会了什么?谁能告诉老师? 2、师归纳总结; 四、作业布置: 同训P教学后记:教学计划 (上课时间: 9月10日 )备注 第2课时教学内容:比大小(即认识、”,读作大于号。 写法:32,读作3大于2。 书写:大于号用两条短斜线交于一点,开口向大数,尖尖向小 数。 (2)、提问:有几只猴子和几个梨?(3、4)3比4多还是3比4少? 如果用符号表示,应怎样写?(指名板演)教学过程与教大于号相同,但符号意义,形状,写法刚好与“”相反。 (3)、

    17、教学思考题:提问:一只白兔吃一个红萝卜,够不够?(学生想出办法再回答)2、教学“第几” A、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有几个人排队卖票?(5人) 谁排第二,小朋友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并指导在方框中填上数。向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让学生举例身边的事情即第几。三、反馈练习。1、P18、2这张相片中一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妈妈和爸爸各排第几?再按书的要求填写。2、P18、1 指导完成。练习二的第5、6、7题(扶放结合)3、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总结:1、师问:请同学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2、师小结五、作业布置: 同训P教学后记:教学计划

    18、(上课时间: 9月13日 )备注第3课时教学内容:P1920 几和几(即4、5的组成)的教学以及练习二的练习。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了解4、5的组成。(包含5以内的数)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分解和组成的方法。教学难点:实践操作。教学具准备:4朵花和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 复习。1、 认读5以内数的卡片。二、新授。1、教学“4”的组成。(1)出示主题图,指导看图,提问:图上有几个老师和几个小朋友?他们各有几朵花?他们在摆什么?(2)教师指导学生摆红花,“把4朵红花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学生摆好后,向同桌的同学说一说,怎么分的,把4分成几和几。(3)教师把学生分得过程和结果归纳总结

    19、:4朵红花,先往右移1朵,说明3和1 组成4,接着再往右移动1朵,说明2和2 组成4,最后再往右移1朵,说明1和3组成4。 写出分析式: 4 4 4 3 1 2 2 1 3 4 4(4)、然后引导学生对比: 3 1 1 3 (5)、让学生理解这两种分法是一样的。 (6)、反馈练习。1、P19做一做,是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猜数游戏中掌握。2、3、4的组成。2、教学5的组成。(1)出示教科书P20的主题图,教学5的组成。(2)先让学生数出5根小棒,然后分组,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把5分成两堆的几种不同分法,分别填在书上。(3)汇报写出分析式。 5 5 5 5 4

    20、1 3 2 2 3 1 4(4)“做一做”是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5的组成。三、巩固练习。1、P22、8数的组成的练习。2、P22、9让学生通过圈一圈,涂一涂颜色等活动,区分几个和第几个。3、P22、10数数和比大小这两个知识综合来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同训P教学后记:教学计划 (上课时间: 9月14日 )备注 第4课时教学内容:P23 加法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2、通过操作、表达,培养到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

    21、交流意识。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5个圆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 复习。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2、出示数字,读数。3、按顺序填数。( ) 3 ( ) 5二、教学新课。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1)通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 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 (2)师: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用手势表示合起来)2、学习加法算式。(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2)、师: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

    22、们用符号“+”表示,板书:+(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师板书:=,并在符号后面写上3。(4)、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5)、读加法算式。(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2+1=3二、 巩固发展。1、看图,体验加法含义,P23,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a)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1)“做一做”的左图。 A、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B、学生操作,表述含义。(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操作,表述含义。看图2、看算式摆一摆。P27、2学生边摆边口述,进

    23、一步加强加法含义的理解。3、P27、1先指导学生说图意,再填数。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加法,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在一个数上添上另一个数,求一共是多少,都是用加法计算,计算的符号是“+”。 五、作业布置: 同训P教学后记:教学计划 (上课时间: 9月16日 )备注 第5课时教学内容:5以内的加法P24以及练习三中的第3、4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 计算5以内的加法。 2、能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养成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教学重点

    24、:能说出自己计算4+1=5的过程。教学难点:会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5以内的数的组成。 3 4 5 1 2 2 1 4 1 二、教学例题4+1=51、创设活动情景 (1)电脑课件演示:4只小鸟在草地上吃小虫,又飞来一只。 (2)师: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什么问题? 求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式? (3)学生回答后,在小鸟图的下面显示“4+1=” 2、交流各自的算法。 提问:4加1得几?你是怎样算的?(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教师巡视,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然后指名上台说出自己算的过程。3、试算5以内的加法。(卡片)4、做P24的“做一做

    25、”。(1)做第1题时,可将左右两幅图投影出来,接着让学生说说题意和怎样列式,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计算并在方框里填上得数,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让学生比较异同,直观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2)P24、2先摆,再填得数。三、巩固练习。(练习三) 1、P27、3让学生独立完成。 2、P27、4先说图意,再填数。四、小结:今天,小朋友们都学会了什么呀?五、作业布置: 同训P 教学后记:教学计划 (上课时间: 9月18日 )备注 第6课时教学内容:P25、26的减法,以及练习三的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减法含义,从一个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

    26、即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会看图说图意,并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3、认识减法算式,并会用数的分解想出得数。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口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难点:口述计算思维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1、 让学生口头说说5以内的数的分解。2、 导入新课。三、 授新1、教学减法。A、出示主题图,动画展示活动全过程,让学生明确,从3里面去掉1只,求还剩多少只?就是要从要从3里面减去1只,板书课题:减法。B、写成算式31 = 2 ,并教学生认识减号。C、教学算式的读法:3减1等于2,或3减1得2。2、教学4-2。(1)、指导学生看图,说图意(一个小朋友手中有4个气球,飞走了2个,还剩多少

    27、个?)(2)、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是怎样想出得数来的?(小组讨论。)(3)汇报并板书:4-2=25、反馈练习,P25做一做,先摆再说算式。6、教学5-2。出示主题图:有5个苹果,刺猬驮走了2个。让学生观察后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还剩几个?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求还剩几个,怎么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提问: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在小组说说,并作汇报。)小结:要判断图意是加法还是减法,主要看清题中得总数是否知道,如果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或者去掉的数,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所以,减法一定要找出总数出来。四、 巩固练习。1、P26做一做,先指导学生了解减法的含义,

    28、再填数。2、P27、5独立完成。P28、7、103、P27、6 P28、8、9、4、P28、11游戏活动,对号上车。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规则:每张卡片是一张车票,卡片上的得数对应汽车方框中的数,对上了的就可以上车。五、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用减法计算要知道什么数?六、 作业布置同训P教学后记:教学计划 (上课时间: 9月20日 )备注 第7课时教学内容: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0”的实际意义,会读、写“0”。 2、知道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一个数;“0”可以表示起点。教学重点:认识“0”,理解任何数和“0”相加、减的算理和结果。教学难点:理解任何数和“0”相加、减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看图写数,知道15各数是一个数。 二、新课教学。 1、 认识0的意义。 A、 出示主题图,通过三幅图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 B、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揭示课题。 C、观察尺子,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0”的位置,在尺子上“0”表示起点,“0”排在哪里?为什么? D、小结:“0”和前面所学过的数15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起点用0表示,有关0的知识有很多,我们以后再学习。2、教学写“0”(0像鸡蛋)3、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A、两个数相减得0的减法。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版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