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食品专业食品营养学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2560729       资源大小:33.9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品专业食品营养学复习资料.docx

    1、食品专业 食品营养学复习资料食 品 营 养 学1.营养素是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2.亚健康是指身体存在某种或多种不适,但无身体器质性病变的状态3.南北朝黄帝内经.素问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4.平均需要量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5.推荐摄入量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6.适宜摄入量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7.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每日营养素最高

    2、摄入量。第二章 生理基础1.消化与吸收定义消化:人体摄入的食物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方式: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吸收:食物经消化后,所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被机体细胞所利用,称为吸收。消化2.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小消化腺:胃腺,肠腺,食管腺 大消化腺:三对唾液腺,肝脏,胰腺 3.唾液是无色、无味、近中性的低渗或等渗液体;其中水占约99,还有少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粘蛋白、球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 无机物主要有钠、钾、钙、硫氰酸盐和氯等。唾液的作用 湿润口腔和食物 消化淀粉 清洁保护口腔 使食物黏

    3、合成团,便于吞咽4.胃液性质:无色的酸性液体,pH为0.91.5。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粘液和水。作用: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杀菌;蛋白质变性;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等。5.胃蛋白酶原作用: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免受小肠内蛋白水解酶的破坏并促进其吸收。粘液润滑作用;减少胃黏膜的机械损伤;参与形成胃粘液屏障,保护胃粘膜细胞;抵御 H的侵蚀和胃蛋白酶的消化。6.胰液成分:大量水分、有机物及无机物; 无机物碳酸氢盐; 有机物各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羧基肽酶 性质:无色碱性液体,pH7.88.4;作用:碳酸氢盐中和胃酸,调解pH值 胰淀粉

    4、酶水解淀粉成糊精或麦芽糖等; 胰脂肪酶消化脂肪;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水解蛋白质; 其他酶类水解相应的物质7.胆汁成分:水分、有机物及无机物,组成复杂;无机物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有机物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等;胆盐是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的钠盐;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胆红素和胆绿素。作用:乳化脂肪; 帮助脂肪的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盐可直接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胆盐的利胆作用。吸收8.吸收部位口腔和食管内几乎不被吸收;胃内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大肠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小肠为主要的吸收部位。9.三大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一)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1. 蛋白质的消化

    5、(胃中开始,主要在小肠)A胃液的作用B 胰液的作用:内肽酶和外肽酶 2. 蛋白质的吸收A 中性氨基酸的转运系统(主动转运) 蛋aa异亮aa结页aa苯丙aa色aa苏aaB 碱性氨基酸的转运系统(主动转运和异化扩散)C 酸性氨基酸的转运系统(异化扩散)D 亚氨基酸和甘氨酸转运系统(二)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1. 脂类的消化(口腔开始消化,主要在小肠上段) 甘油脂、卵磷脂、胆汁盐 乳化 脂肪 胆汁酸 乳化胆固醇甘油三脂 肠,胰脂肪酶 甘油二酯+脂肪酸 肠,胰脂肪酶 甘油一脂+脂肪酸 肠,胰脂肪酶 脂肪酸+甘油2. 脂类的吸收(1) 脂肪酸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肠上部) A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

    6、酸背小肠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通过门静脉入关 B长链脂肪酸(不饱和)在载体作用下,通过异化扩算,进入血液循环 C长链饱和脂肪酸再重新酯化为三酰甘油酯,于磷脂,蛋白质和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2) 胆固醇的吸收 A胆固醇的种类:a内源性胆固醇b外源性胆固醇(来源于食物)-自由胆固醇&胆固醇脂 B影响胆固醇吸收的因素:a高脂肪膳食 b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害,会促使胆固醇沉积) c不饱和脂肪酸 d各类醇和膳食纤维(遏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e年龄的增长(三)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口腔开始,主要在小肠) 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约水解40% -胃中盐酸水解

    7、少量 -小肠中2.碳水化合物的吸收D-半乳糖D-葡萄糖 D-果糖木糖醇山梨醇 110 100 70 36 29 主动运输 异化扩散 单纯扩散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素的主要场所:1. 小肠长57米,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2. 肠黏膜上具有环状褶皱,并拥有大量绒毛、微绒毛,吸收面积大3.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4. 小肠绒毛含有丰富的毛细管和毛细淋巴管5. 小肠内有大量的消化腺和消化酶第三章1、产能营养素:脂、蛋白质、糖等能产生能量的物质。 生理有效能: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燃烧所能给体内供给的能量值。3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理有效值:碳水化合物16.8KJ(4kcal),脂肪37.56KJ(9kcal),蛋

    8、白质16.74kJ(4kcal)。 基础代谢率:指单位时间内热人体单位体表面积或单位体重所消耗的能量。 食物的热效应: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2、试分析影响不同生理人群能量需要量的主要因素。(1)体型与机体构成瘦体质量大、肌肉发达者,机体代谢率高;(2)年龄与生理状态:婴幼儿高,孕妇高;(3)性别:女性代谢率低于男性;(4)激素(5)季节与运动强度其中正常人主要由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热效应,而孕妇、母婴、青少年、刚病愈的机体还包括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3、三大产能营养素占人体能量来源的适宜比例是多少?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1%15%。 碳水

    9、化合物 4.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提供和储蓄能力 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节约蛋白质作用 抗生酮作用 解毒作用 促进肠道健康5.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按其化学组成、生理作用和健康意义可分为: 1 、 糖:包括单糖、双糖、糖醇。 2 、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和其它低聚糖。 3 、多糖:包括淀粉和非淀粉 一、糖 糖是指能够准确测定的碳水化合物。 1 、单糖:食品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和半 乳糖。 单糖为结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是糖类的基本组成单位,不能再水解成更小的糖分子,可直接被人体吸收。 单糖的常见分子式是 C 6 H 12 O 6 ( 1 )葡萄糖 (glucose) 葡萄糖主要由淀粉水解而来

    10、,还可来自蔗糖、乳糖等的水解。是双糖和多糖的基本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中。 葡萄糖的功能:有些器官完全依靠葡萄糖供给所需的能量,如大脑每日需 100120 克葡萄糖。此外,肾髓质、肺组织和红细胞等也必须依靠葡萄糖供能。可直接被人体吸收,也可作为营养食品直接食用。 ( 2 )果糖 (fructose) 果糖的甜度很高,是糖类中最甜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人体易于吸收,在体内被吸收后转变为肝糖,然后再分解为葡萄糖。 ( 3 )半乳糖 (galactose) 乳糖经消化后,一半转变为半乳糖,一半为葡萄糖,半乳糖不单独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在乳中和脑髓里都有半乳糖成分,是神经组织的重要

    11、成分。 2 、双糖 (蔗糖 乳糖 麦芽糖)是由两个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多为结晶体,味甜,易溶于水。 双糖的分子式为: C 12 H 22 0 11 ( 1 )蔗糖 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与一分子果糖缩合失水而成,在酶的作用下或与酸共热,水热生成葡萄糖与果糖。 H +C 12 H 22 0 11 +H 2 0 C 6 H 12 O 6 + C 6 H 12 O 6 (或酶) 蔗糖 葡萄糖 果糖生理功能提供和贮存能量 ;每克葡萄糖产热16.8kJ;神经系统的最主要能量来源葡萄糖;大脑活动靠糖的有氧氧化供热,血糖的2/3被大脑消耗;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等等。参与机体组成或构成重要的生命物

    12、质;糖和脂肪形成的糖脂是细胞膜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糖与蛋白形成的糖蛋白是抗体、酶、激素、核酸的组成成分等等。参与其他营养素的代谢;节约保护蛋白质;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的正常代谢需碳水化合物参与,糖类不足,脂肪氧化不完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丙酮、乙酰乙酸等),产生酮血症,足量的糖类具有抗生酮作用。 参与肝脏的解毒功能;肝糖原充足可增强肝脏对某些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的解毒作用,糖原不足时机体对酒精、砷等有害物质的解毒作用减弱,葡萄糖醛酸直接参与肝脏解毒。 三、功能性低聚糖低聚糖定义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

    13、al oligosaccharide)功能性低聚糖人体胃肠道内没有水解它们(除异麦芽酮糖外)的酶系统,因而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功能性低聚糖包括水苏糖、棉子糖、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壳聚糖等。功能:改善肠道功能、预防疾病 生成并改善营养素的吸收 热值低,不引起血糖升高功能性多糖的生理功能:免疫调节 抗病毒 抗肿瘤 降血糖、降血脂 其它血糖生成指数:在一定时间内,人体食用含50g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后,2h后体内血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脂类

    14、1脂类的功能 一、构成体质。 二、供能与保护机体。 三、提供必需脂肪酸与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四、增加饱腹感和改善食品感官性质。 2.脂类的组成及其特征 一、脂类的组成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按其在室温下所呈现的状态不同而分别称为油和脂肪,并可将两者统称为油脂。 1 、脂肪通常是由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脂(甘油三脂)。 2 、类脂是指那些性质类似脂肪的物质,包括磷脂、糖脂和固醇。 3.必需脂肪酸:指机体不能合成,但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确定的必需脂肪酸有:亚油酸n-6系列,C18:2 -亚麻酸n-3系列, C18:34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磷脂的重要成分 与胆固醇的代

    15、谢有关 合成前列腺的原料脂类的营养价值评价种类:一般来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其营养价值相对较高。消化率:食物脂肪的消化率与其熔点有密切关系,越接近或低于人体体温者,消化率越高熔点与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组成有关;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短链脂肪酸越多,熔点越低。植物油脂消化率动物油脂较理想的膳食脂肪构成: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建议n-3与n-6脂肪酸摄入比为1:(4-6)较适宜蛋白质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构成和修复人体组织 调节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 供给能力2.种类:1. 完全蛋白质 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

    16、以促进生长发育。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 2. 半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虽然种类齐全,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例如,小麦中的麦胶蛋白便是半完全蛋白质,含赖氨酸很少。食物中所含与人体所需相比有差距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氨基酸叫做限制氨基酸。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多半较少,所以,它们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3. 不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单纯靠它们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例如,肉皮中的胶原蛋白便是不完全蛋白质。蛋白质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种激素;免疫分子;

    17、细胞膜和血液中的载体分子;体液中的蛋白,维持体液渗透压及酸碱)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20种;分类3.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有:苯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笨蛋来宿舍晾一晾鞋)4.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可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5.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氨基酸模式: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为一系列值。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在实验中常以它作为参考蛋白。限制氨基

    18、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导致其他EAA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这种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氨基酸评分:也称蛋白质化学评分,是指食物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和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中相应的必需氨基酸的比值6.蛋白质-能量缺乏症水肿型热能摄入量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腿水肿,虚弱、表情淡漠、生长滞缓、头发变色、变脆,易感染等疾病。消瘦型蛋白质和热能摄入量均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表现为瘦弱无力,易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7.蛋白质缺乏的原因膳食中蛋白质和热能供给不足; 消化吸收不良;蛋白质合成障碍; 蛋白质损失过多,

    19、分解过甚。氮平衡一、氮平衡: 是反应机体摄入氮 ( 食物蛋白质含氮量约为 16%) 和排出氮的关系。 1 、氮的总平衡:当膳食蛋白质供应适当时,其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 2 、氮的正平衡:氮的摄食量大于排出量。 3 、氮的负平衡:氮的摄食量小于排出量。 4 、零氮平衡: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 4 、氮平衡状态可用下式表示: 摄入氮 = 尿氮 + 粪氮 + 其它氮损失(有皮肤及其它途 径排出的氮) B I-(U+F+S) B :氮平衡; I :摄入氮; U :尿氮; F :粪氮; S : 皮肤等氮损失。 5 、 必要的氮损失 : 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和粘膜的脱落等损失约 20g 以上的蛋白质,

    20、这种氮排出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称为必要的氮损失。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 蛋白质的需要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各国的标准不同、蛋白质的优劣程度等,其需要量有所不同,要满足蛋白质的需要,不但要进食足够的蛋白质,而且还应有足够的其它营养素。 三、蛋白质的消化率 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该食物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吸收的程度,消化率越高,被机体利用的可能性越大。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用该蛋白质中被消化、吸收的氮量与其蛋白质的含氮总量的比值,有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的不同。 蛋白质真消化率 (%) / 食物氮 100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 (食物氮粪氮)/食物氮 100 显然,表观消化率比真消化率低。 四、蛋

    21、白质的利用率 蛋白质的利用律是指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利用的程度。 1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是机体的氮储留量与氮吸收量之比。 生物价 氮储留量/氮吸收量 吸收氮 = 食物氮 ( 粪氮粪代谢氮 ) 储留氮 = 吸收氮 ( 尿氮尿内源氮 ) 2 、蛋白质净利用律 蛋白质净利用律是机体的氮储留量与氮食入量之比, 反应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比。 蛋白质净利用率消化率生物价储留氮/食入氮 100% 3 、蛋白质净比值( NPR )与蛋白质存留率( PRE ) 蛋白质净比值 =平均增加体重 + 平均降低体重 /摄入的食物蛋白质 蛋白质存留率 =

    22、 蛋白质净比值 100/6.25 4 、相对蛋白质价值 是生长反应与氮摄入量相关线直线部分的斜率与摄食标准蛋白质动物的剂量 相对蛋白质价值 =受试蛋白质的斜率 /标准乳清蛋白的斜率 5 、蛋白质功效比值 是用幼小动物体重的增加与所摄食的蛋白质之比来表示将蛋白质用于生长的效率,(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 ( 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 ) ,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蛋白质功效比值动物体重增加 (g) / 摄入食物蛋白质 (g) 被测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组功效比值 /对照组功效比值 2.5 6 、氨基酸分 ( 1 ) 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

    23、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的关系。 氨基酸分 =1 g 受试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毫克数/需要量模式中氨基酸的毫克数 100 ( 2 )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 可替代蛋白质功效比值 PER ,对除孕妇和 l 岁以下婴儿以外的所有人群的食物蛋白质进行评价。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 五、对事物蛋白质进行营养评价时应注意的事项: 1 、首先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和氨基酸模式,计算蛋白质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分。 2 、主要食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 3 、最好多样品中的氮、氨基酸和包括微生物毒素在内的各种毒素进行分析检验,以除去非蛋白质

    24、物质的作用。 4 、应对受试蛋白质进行满足人体需要量方面的检验。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定义: 为了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 2 、互补措施: ( 1 )搭配食物的种类越多越好。 ( 2 )食物的种属越远越好 ( 3 )最好集中食物同时吃(先后吃时,时间不超过 5 小时)。 3. 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热加工的有益作用 1 、杀菌和灭菌:由于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因而可杀灭微生物和钝化引起食品败坏的酶,相对地保存了食品中的营养素。 2 、提高蛋白质的

    25、消化率:因为蛋白质变性后,其原来被包裹有序的结构显露出来,便于蛋白酶作用,所以可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3 、破坏某些嫌忌成分:加热可破坏食品中某些毒性物质、酶抑制剂和抗维生素而使其营养价值大为提高。此外,热加工还可破坏大米、小米和燕麦中的抗代谢物。 4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在含有蛋白质和糖类食品进行热加工时因所进行的糖氨反应致使发生颜色褐变或呈现良好的风味特征而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水水的生理功能: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参与物质代谢 调节体温 润滑作用 食品的重要成分 当失水达到体重2%时会感到口渴 20%时可引起死亡第四章维生素1.分类: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26、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B1、B2、尼克酸、泛酸、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生物素、胆碱)和维生素C2.常见维生素的缺乏症,供给量及食物来源?维生素A的缺乏症:干眼病;夜盲症;角膜软化;皮肤病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蛋黄、羊牛鸡猪植物性食物-深色食物、绿色食物 强化食品维生素D的缺乏症: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手足痉挛症食物来源:强化牛奶、鱼肝油、海水鱼、照阳光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安胎) 缺乏症:溶血性贫血;增加部分疾病的危险性食物来源:动植物油、大豆、花生、玉米油维生素K与血液凝结有关,与骨髓的形成和修复有关等绿色蔬菜如菠菜、莴苣、萝卜缨、甘蓝等,大量服用抗生素会导致维

    27、生素K 的缺乏维生素B1的缺乏症:干性脚气病;湿性脚气病;急性爆发性脚气病;婴儿脚气病食物来源:花生、葵花籽仁、瘦猪肉维生素B2的缺乏症:唇炎;舌炎;脂溶性皮炎;口角炎(口腔-生殖综合症)(地图舌)食物来源:动物肝脏、牛奶、蘑菇烟酸即尼克酸:缺乏症:“三D”症&食物来源-玉米 也称为抗赖皮病因子叶酸的缺乏症: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畸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病食物来源:肝脏、鸡蛋、大豆、菠菜、番茄、红览菜维生素B12缺乏症: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损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病食物来源:发酵豆制品、牛奶、肝脏、心脏维生素C的缺乏症:坏血病(皮肤出现小淤点或瘀斑,伤口愈合不良)食物来源:鲜枣、青椒、苦瓜

    28、、柑橘、猕猴桃、山楂、柠檬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1.维持细胞正常的能量代谢2.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3.参与机体的造血机能4.抗氧化作用5.解毒作用6.维持心肌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矿物质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矿物质元素的种类:钙、铁、锌、碘、硒 钙1、存在与功能:成年人体内约含钙1200g,约占体重的2%,其中99%集中在骨骼与牙齿中,是构成骨骼与牙齿的主要成分;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形成;调节心脏和神经的正常活动;血液凝固的必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多种酶的激活剂;多种生物膜的成分,是维持细胞内胶质完整性所必需的。2、吸收状况与影响因素:人体对钙的吸收为主动吸收,但吸收很不完全,通常有7080不被吸收而随粪便排

    29、出。膳食成分、个体的年龄和机体的生理状态影响钙的吸收。植酸、草酸、脂肪酸、食物纤维阻碍钙的吸收,而蛋白质、乳糖和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3、缺乏症状: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与骨质疏松症4、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成年男女800-1000mg/d;食物中钙的来源以乳及乳制品为最好,小虾、小鱼、海带含钙丰富,蔬菜、豆类和油料种子含钙也较多,至于 谷类、肉类、水果等食物含钙较少,且不易吸收。铁1.存在与功能:成人体内含铁量为3-4g,主要存在与血红蛋白中,人体内没有游离的铁存在。铁在机体中参与氧的运输、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作为过氧化氢酶的组成成分,能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有利机体健康,此外,还对血红蛋白与肌

    30、红蛋白起呈色作用。2、吸收状况与影响因素:正常成年人的食物铁吸收率一般在10左右,其余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人体的机能状态、食品组成、化学形式、食品加工等对食物铁的吸收利用影响很大。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而维生素C、钙、有机酸、动物肉类和肝脏能促进铁的吸收。3、缺乏症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 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外血清铁也下降 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4、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成年男15mg/d成年女20mg/d;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和某些蔬菜锌1、存在与功能:人体内锌含量为1.42.3g,是含量仅次于铁的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中,主要集中在肝脏、肌肉、骨骼与、皮肤和毛发中;参与人体内许多酶的组成,促进机体的发育和组织再生,促进食欲等2、吸收状况与影响因素:锌的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吸收率很低。尤其植酸严重妨碍锌的吸收,当食物


    注意事项

    本文(食品专业食品营养学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