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版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2956402       资源大小:105.91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版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Word文件下载.docx

    1、人心是天理之所在,勤于用心才会更加明白事理。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才会看很多书,理解很多理第二则关于理欲问题,朱子语类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存在斗争的,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做的是克制自己的言行和私欲,使之合乎天理。具备圣人资质的人,自然会按照天理去做,而不会流于人欲。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人,需要首先分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普通人需要仔细用心,每时每刻都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做事才不至于被人欲所误导第三则朱熹认为读书首先要明辨义利,是“为人”还是“为己”,是要成圣成贤,还是趋于愚昧不肖,这是读书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对应学生用书P59诵读朱子语类第一则,完成以下各

    2、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若读之数过(遍,次)(2)略晓其义即厌之(满足)(3)终日着意(用心)(4)穷得多少义理 (穷究,即研究深透)(道理)(5)则精神自是愦愦(昏乱不清醒)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译文:想要另外找书来读,那就是对这一卷书还没有领悟它的意旨。句式:省略句,应是“犹未得(其)趣”。(2)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人心的性灵,是由天理所决定的。判断句,无标志词的判断句,句意本身有判断意味。3本则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有怎样的读书观?明确朱熹不但是著名的理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对于学生读书,一向主张精读,反对贪多。

    3、他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首先是讲究“熟读”。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他的熟读,是在专精条件下的熟,他认为只有通过熟读,才能真正掌握书中所讲的义理,也就是他在这里所说的“真味”。因此,朱熹所讲的读书法,是与他的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勤读书有智慧更聪明4“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请联系这现实分析这段话。明确读书是有方法的,根据读书的目的去选择读书的方法。若要把握书中的精髓,读书就应该坚持不懈,若浅尝辄止,就不能掌握义理、获得知识。有些人读了书

    4、,之所以记不住、说不出,“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但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若要扩大知识面,一目十行,观其大意的速读也是必不可缺的能力。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才是高效的读书法。诵读朱子语类第二则,完成以下各题。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洒扫收拾。“埽”同“扫”。打叠,收拾、安排)(2)明知合行大路(应该)(3)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心之本然,即本来的思想)(关键)(4)若是中人之资质(普通人)(5)须大段著力(仔细)(6)如履薄冰(踩)(7)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同“克制”)(8)直是恁地用功(应该,应当)(如此,这样)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就是缺乏

    5、“克制自己”的功夫。判断句,以“是”作为判断标志。(2)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这就是天理和人欲斗争的关键。(3)乃为人欲引去。却被人欲所引诱。被动句,以“为”作为被动标志。(4)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假如是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人。定语后置,“者”表定语后置。7朱熹认为怎样才能够“去人欲”而成“克己”之功?明确一是要经常洒扫收拾思想的污垢,克制自己的不合理的欲望。二是遇到事情不能随便放过,要明白事理,做出正确选择。三是资质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磨砺培养“克己”的能力。四是要有谨慎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加强学习。8本则文字中“大路”“小路”分别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明确大路

    6、、小路分别指的是天理、人欲。因为人们“无克己工夫”才舍大路而取小路,外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9朱熹在教育方法上有何特点?明确首先,朱熹态度和蔼,利于沟通。朱熹语言通俗,犹如家常之语却含有深意。其次,朱熹善用生活俗事作喻,便于启发。朱熹以“小路”“大路”分析“私欲”和“天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再次,朱熹因人施教的方法很切合实际。朱熹将教育对象分为“圣人之资”“贤人之资”和“中人之资”三个层次,教以不同方法,很有针对性。最后,引用论语语句加以劝勉,很有说服力。诵读朱子语类第三则,完成以下各题。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

    7、话(切身)(说教)(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求学的人)(为了装点门面做样子给人看)(3)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不才,不正派)(4)这里只在人札定脚做将去(踏踏实实的)(用在动词后,没有实在意义,作音节助词)11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品德高尚的人明白理义,品德低下的人只计较利益得失。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是“君子于义喻,小人于利喻”。(2)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从这边讲就是为了义,从那边讲就是为了利。(3)今是要求人知?要自为己?现在是要求别人了解(自己)?还是要自己为了(提升)自己?省略句,在“知”后省略了宾语“自己”。12第三则选文讨论

    8、的主旨是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有怎样的联系?明确义就是道义原则,利就是利益。重义轻利,是儒家一贯的立场,也是朱熹在这一章语录当中要讲明的问题。义利问题来源于孔子所说的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很明显,孔子把义利对立起来,看作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朱熹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他一方面认为,作为统治阶级,应该实行奖励生产、开荒救灾、薄赋赈济以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利”不能否定;另一方面,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应该重义轻利,讲义不讲利。朱熹对此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所谓义,就是“天理之所宜”(论语集注里仁),这是说,符合天理所当做的

    9、,就合乎义。而利则是“人情之所欲”(论语集注里仁),是“人欲之私”(孟子集注梁惠王上)。由此可见,朱熹把义利问题等同于理欲问题,把孔孟关于义利的关系从理学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在朱熹看来,每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主要的就是要严守义利之分别。朱熹说:“学无深浅,并要辨义利。”(朱子语类卷十三)这和文中所说的是一个意思,即义利之辨是学者的“切身事”。对应学生用书P111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B然小路前面有个物引著C到遇事时固不会错 D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解析:A项,“埽”同“扫”;B项,“著”同“着”;D项,“克治”同“克制”。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

    10、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读之数过 过:遍,次B略晓其义即厌之 厌:讨厌C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机:关键D明知合行大路 合:应该厌,满足。B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且须分个内外 B须是遇事之时C古之学者为己 D若是中人之资质B项,古今同为遇到事情。A项,内外:古义:“内”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外”指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今义为方位名词,内部和外部。C项,学者: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项,中人:一般人,普通人;中间人。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A项,“之”,前一是“代词,书”,后一是音节助词。B项,“乎”,前一是

    11、“语气词,吗”,后一是介词“比”。C项,“以”,前一个是介词“把”,后一个是表修饰的连词,同“而”,可不译。D项,“所”均为无定代词,“的地方”。D5名句名篇填空。(1)战战兢兢,_,_。(2)孔子曰:“君子喻于义,_。”(3)曾子曰:“_,不亦重乎?_,不亦远乎?(1)如临深渊如履薄冰(2)小人喻于利(3)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_(2)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_(3)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头。_(1)一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天理,那是人欲。(2)这就需要先明白事理,然后勇敢地去做。(3)一般说来,学习、

    12、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就是最紧要的问题。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9题。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

    13、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卷一一六“训门人四”)7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方法的一项是()A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B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C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D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C项,仅是对具有“上智圣人”资质的人而言的,不具有普遍的意义。8下列有关本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则中的“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B朱熹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欲所引导而丢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没有做

    14、好。C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会顺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D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为了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A项,“就是”一词过于绝对,“人欲”既指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指其他一些不合道德规范的妄念。A9“天理”与“人欲”是宋明理学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朱熹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看法?答:参考答案:儒家一向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这种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的看法,为程朱理学所继承,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论证。朱熹所说的天理,根本上还是儒家所讲的仁义道德、五伦规范。主张理学的人的修养目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儒家的道德伦理学

    15、说去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用天理去除人欲。这是道德修养的关键,也就是朱熹所说的“天理人欲交战之机”。理学所讲的理欲之辨,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其实就是理性对感性的限制。(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朱子家训朱熹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年虽高于我,我必。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

    16、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之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如能是,天必相之。(录自紫阳朱氏宗普)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切莫矜己之长矜:矜持B事师长贵乎礼也 事:侍奉C天必相之 相:帮助D我必远之 远:远离矜:夸耀。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A项,均为代词,他。B项,前者,助词,与“也”

    17、一起表判断;后者,代词,的人。C项,均为副词,就,表承接。D项,均为副词,就。12下面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朱熹认为,臣对君要做到“忠”,君对臣要做到“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这是各阶层的人应恪守的原则和本分。B不能因为对方年长还是年幼而采取不同的态度,而应该根据他是否有德、有才来采取什么态度。C朱熹认为,对自己的优点应当尽量遮掩,以做到谦逊;而对缺点应将其放大,以求快速改正。D对子孙应尽心教育,对下人要宽松体恤;尊重有德有学问的人,对深陷困境的人应伸出帮助之手。C项,原文是说“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德者,年虽下

    18、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_(2)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1)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2)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用道理劝导帮助他。参考译文: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子女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敬“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

    19、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千万不要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嫉妒贤才和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

    20、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了。人如果能做到这些,上天也一定会辅助他的。三、语言表达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_?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古代经典,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古代经典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_。“腹有诗书气自华”,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与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并且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古代经典对社会而言,_。现在为什么还要阅读古代经典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可以转变风气15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结合下面这段文字,简要表达自己对这一现象


    注意事项

    本文(版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