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船舶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 最新汇总.docx

    • 资源ID:3197221       资源大小:26.94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船舶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 最新汇总.docx

    1、船舶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 最新汇总营救落水人员计划和程序PLANS AND PROCEDURES FORRECOVERY OF PERSONS FROM THE WATER船 名船舶呼号IMO编号MMSI编号SHIP-SPECIFIC PLANS AND PROCEDURES FOR RECOVERY OF PERSONS FROM THE WATER REQUIRED BY SOLAS REGULATION III/17-1 Related documents: Resolution MSC.338(91); MSC.1/Circ.1447; MSC.1/Circ.1182; MSC.1

    2、/Circ.1185/Rev.1修 订 记 录Record of Review编号修订日期修订项目修订内容签名船 舶 规 范SHIPS PARTICULARS船 名:船旗国:船籍港:船舶编号或呼号:IMO编号:船舶登记号:MMSI编号:船舶种类:交船日期:总长:型宽:型深:夏季吃水:总吨位:载重量:制造厂:船东/船舶营运人及地址:第1章总则1.1简介1.2目的1.3一般要求第2章船长和船员的职责2.1 船长的职责2.2 船员的职责2.3 船长和船员的职责和分工第3章培训和演习3.1 培训3.2 演习3.3 记录第4章营救设备第5章风险评估和减少风险的措施5.1 风险评估5.2 减少风险的措施5

    3、.3 风险识别和措施第6章营救实施6.1 营救计划的制定6.2 营救前的准备6.3 将落水人员带至船侧6.4 将落水人员营救到船上6.5 对落水人员营救后的安置和护理6.6 对无法营救人员的守护附录:1.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编制指南(MSC.1/Circ.1447)2.营救技术指南(MSC.1/Circ.1182)3.寒冷水中生存指南(MSC.1/Circ.1185/Rev.1)(注:以上3个附录编入本计划中)相关资料:1. 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IAMSAR)第三卷2. 有关图纸资料(总布置图,有关救生设备布置的图纸或资料等)3. 船舶操纵特性图(注:以上3份相关资料是本计划的组成

    4、部分,与本计划一起存放在驾驶台)第1章 总则1.1 简介1.1.1 根据长期形成的海上惯例和国际法各种规定,只要能够安全地实施救助,船长有义务援救其他海上遇险人员。1.1.2 本船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按照SOLAS第三章第17-1条的要求编写,编写依据为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编制指南(MSC.1/Circ.1447)、营救技术指南(MSC.1/Circ.1182)和低温水中生存指南(MSC.1/Circ.1185/Rev.1),并参考了IAMSAR手册第三卷有关指导和建议。1.2 目的本计划和程序旨在为船长和船上其他船员在营救落水人员时提供指导,最大程度减少对船上营救人员和落水人员造成伤

    5、害的风险。1.3 一般要求1.3.1计划应使用该船的一种或几种工作语言编制,若他们的工作语言发生变化,应使用新的工作语言编制计划。1.3.2 船上有关图纸和资料如总布置图、救生设备布置图、船舶操纵特性图等,以及用于营救落水人员设备的操作说明应与本计划保存一起妥善保存在驾驶台。1.3.3船东、营运人或船长应对计划定期进行核查,确保所制定的计划是最新的,资料、设备的更改和变化应尽快纳入和反馈到本计划中。在使用本计划进行营救落水人员后,船东、营运人或船长应对本计划进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相应修正、完善或更新。1.3.4为了使本计划得以有效实施,应建立训练和演习程序,可以结合船上例行的人员落水

    6、应急演练使船员熟悉该计划和程序以及相关设备,并做好相应记录。1.3.5 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应纳入船上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 Code)A部分第8条所要求的应急演练计划的一部分。第2章 船长和船员的职责2.1 船长的职责2.1.1 船长为营救行动总指挥,负责操纵船舶,对外联系,制定计划,组织船员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营救落水人员。2.1.2 船长应对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营救船、营救人员和落水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2.1.3 船长根据营救现场的具体环境条件决定船上营救设备的使用。2.1.4 启动营救行动、继续营救行动和终止营

    7、救行动应由船长依照其专业判断自行做出决定。2.1.5 船长应建立程序,确保营救落水人员演习作为应急演习的一部分。2.2 船员的职责船员应熟悉本计划和程序,及相关营救设备的操作,清楚自己在营救过程中各自的分工和职责,按要求对营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营救设备处于随时可用状态。2.3 船长和船员的职责和分工(人员落水应变部署)序号职 务负责位置应变职责01船 长驾驶台/现场总指挥,操纵船舶,对外联系。02政 委驾驶台/现场副总指挥,协助船长工作。03大 副营救现场现场指挥,组织现场营救工作。04二 副驾驶台协助船长操纵船舶,按船长指令,负责瞭望、定位、通讯联系等。05三 副营救现场艇长,随艇下,营

    8、救落水人员。06驾 助驾驶台联络传令,悬挂信号,管理操作抛绳器、救生圈等驾驶台救生设备等。07水手1驾驶台按舵令正确操舵。08水手长营救现场艇员,随艇下,营救落水人员。09木 匠营救现场协助放艇、收艇。10水手2营救现场艇员,随艇下,营救落水人员。11水手3营救现场瞭望,与驾驶室和现场营救人员保持联系。12水手4营救现场现场营救及对营救后人员的安置和照顾。13轮机长机舱管理机舱设备,保证设备工作正常。14大管轮营救现场协助大副现场营救工作。15二管轮机舱协助轮机长管理机舱设备。16三管轮营救现场艇员,随艇下,管理艇机,营救落水人员。17电机员机舱/现场管理电器设备。18机工长营救现场协助放艇,

    9、现场营救。19机工1营救现场艇员,随艇下,营救落水人员。20机工2营救现场现场营救及对营救后人员的安置和照顾。21船 医营救现场做好抢救准备。22厨 工营救现场现场营救及对营救后人员的安置和照顾。23服务员营救现场现场营救及对营救后人员的安置和照顾。24其他人员待命。第3章 培训和演习3.1 培训3.1.1 船员上船后,应尽快在不迟于2个星期内对其进行有关使用营救设备的船上培训,熟悉计划和程序中指派给自己的职责和任务。3.1.2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必局限于:.1 船舶救生筏、救助艇的操作与使用(包括其它可用于营救落水人员的设备)。.2 低温保护问题。体温过低的急救护理和其他合适的急救程序。.3

    10、在恶劣气候和恶劣海况中使用营救设备和船舶操纵所必需的专门课程.4营救技术指南(MSC.1/Circ.1182)、寒冷水中生存指南(MSC.1/Circ.1185/Rev.1)和IAMSAR手册第三卷相关内容等。3.2 演习3.2.1 每3个月应至少进行一次营救落水人员演习(可以结合船上例行的人员落水应急演练进行),使船员熟悉该计划和程序、各自的职责和相关设备的使用。3.2.2 每次演习应包括:(根据实船配备情况编写).1 检查营救设备和个人保护装备.2 检查有关的通信设备.3 操作降落救生筏所用的吊筏架.4 操作和降落救助艇.5 启动并操作救助艇发动机.6 模拟营救落水人员3.3 记录每次演习

    11、都应做好相应记录 。营救落水人员演习记录序号日 期演习时间演习地点过程记录签名审核备注010203040506070809第4章 营救设备4.1 船上的救生设备和其它设备均可用于营救落水人员,即使可能需要以非常规的方式使用这些设备。4.2 应在专用营救设备(如救助捞网、吊篮等)上清楚地标明其所能承载的最大人数(每人体重以82.5公斤计)。4.3 船上的营救设备按SOLAS公约第III章第20条的要求由专人进行维护保养。4.4 本船可用于营救落水人员的设备明细(根据船舶的实际配备情况编写)4.4.1 救助艇救助艇存放地点 Location制造厂家 Manufacturer型号和序列号 Model

    12、 and Serial Number制造年月 Date of Manufacture额定乘员 Complement of Persons尺寸Dimension(meters)长 Length宽 Breadth高 Depth4.4.2 救生筏(总数: )No.1 救生筏存放地点 Position制造厂家 Makers Name型号和序列号Model and Serial Number制造年月 Date of Manufacture乘员定额 Complement of PersonsNo.2 救生筏存放地点 Position制造厂家 Makers Name型号和序列号Model and Seria

    13、l Number制造年月 Date of Manufacture乘员定额 Complement of PersonsNo.3 救生筏存放地点 Position制造厂家 Makers Name型号和序列号Model and Serial Number制造年月 Date of Manufacture乘员定额 Complement of PersonsNo.4 救生筏存放地点 Position制造厂家 Makers Name型号和序列号Model and Serial Number制造年月 Date of Manufacture乘员定额 Complement of PersonsNo.5 救生筏存放

    14、地点 Position制造厂家 Makers Name型号和序列号Model and Serial Number制造年月 Date of Manufacture乘员定额 Complement of Persons4.4.3 海上撤离系统4.4.4 救生圈(总数: )编号存放地点备注编号存放地点备注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204.4.5 抛绳器存在地点数量4.4.6 登乘梯(总数: )序号存放地点绳梯长度(M)备注0102034.4.7 引水员梯(总数: )序号存放地点钢丝规格(/L)绳梯长度(M)备注01024.4.8 舷梯名 称左舷舷梯右舷舷梯存放地点舷梯上

    15、平台安全负载舷梯下平台安全负载舷梯钢丝规格舷梯与水平面的最大使用角度舷梯与水平面的最小使用角度4.4.9 专用营救设备(如救助捞网、吊篮等)4.4.10 船员个人保护装备名 称救生衣件数浸水保温服件数存放地点驾驶台集控室首尖舱船员房间引水房病 房总件数4.4.11急救药箱 存在地点数量4.4.12 探测定位装置设备名称存放地点数量雷达应答器无线电应急示位标4.4.13 通信设备设备名称性能/用途存放地点数量手持无线电话用于应急时船舶内部及船舶与附近救援船舶、飞机等的短距离通讯4.4.14 可能用于营救落水人员的设备(如起重机、绞车、吊艇架等)设备名称存放地点数量最大安全负荷钢丝规格吊艇架伙食吊

    16、克令吊加油吊绞缆机第5章 风险评估和减少风险的措施5.1 风险评估船长应对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营救船、营救人员和落水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风险评估应包括拟使用设备的特性和局限性,应考虑预期的条件和船舶特有的特性。船舶特定的营救落水人员的程序应具体说明预期的条件,基于这些条件可以实施营救操作而不会对船舶和船员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应考虑但不限于:.1 船舶的操纵性能;.2 船舶的干舷;.3 可以营救落水人员的船上的位置点(一个或多个);.4 拟用于营救操作的设备的特性和局限性;.5 可用的船员和个人保护装备(PPE);.6 风力、风向和水雾喷溅;.

    17、7 有效波高;.8 波浪周期;.9 浪涌;.10 航行安全;5.2 减少风险的措施5.2.1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应便于落水人员向船上转移,同时应将因撞击船舶舷侧或其它结构(包括营救装备本身)而导致人员受伤的风险降至最低。5.2.2 实施营救操作的位置应远离船舶螺旋桨,并尽可能在船舶平行舯体范围以内。5.2.3 在实施营救操作的区域,应设有照明光源,需要时,应设有动力源。5.2.4 在可行的范围内,应考虑到落水人员在营救过程中需要平躺或近乎平躺(如躺在“折叠躺椅”上)。任何时候都应避免落水人员在营救过程中呈现直立姿态,因为那样做体温过低的伤员会有心脏骤停的危险(参见寒冷水中生存指南(MSC.

    18、1/Circ.1185/Rev.1)。5.3 危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措施(在下表中列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相应的措施)营救步骤危险识别风险控制措施船舶特性营救设备特性预期条件后果1航行中/重载干舷低救生(助)艇:快速、有效,受风浪影响大风浪较小:营救单人能放艇发现落水人员目标后尽快放下救助艇将人救起。2航行中/重载干舷低救生圈、绳索、软梯:方便、快速,适用近距离白天、大风浪:营救单人不能放艇尽量驶近落水人员目标,抛下带绳索的救生圈,将人拖至舷边救起。3航行中/重载干舷低救生圈、绳索、软梯:方便、快速,适用近距离夜间、大风浪:营救单人不能放艇驶近未发现落水人员目标,加强海面搜索,不能盲目动车,以防伤及落

    19、水人员;发现目标后,尽量驶近落水人员目标,抛下带绳索的救生圈,将人拖至舷边救起。4航行中、空船或半载救生(助)艇:快速、有效,受风浪影响大风浪较小:营救单人能放艇发现落水人员目标后尽快放下救助艇将人救起。5航行中/空船或半载救生(助)艇:快速、有效,受风浪影响大白天、大风浪:营救单人不能放艇尽量驶近落水人员目标,抛下带绳索的救生圈,将人拖至舷边救起。6航行中/空船或半载救生(助)艇:快速、有效,受风浪影响大夜间、大风浪:营救单人不能放艇驶近未发现落水人员目标,加强海面搜索,不能盲目动车,以防伤及落水人员;发现目标后,尽量驶近落水人员目标,抛下带绳索的救生圈,将人拖至舷边救起。7航行中/重载干舷

    20、低救生(助)艇、舷侧挂网、绳索、救生圈、舷梯、软梯:见1、2风浪较小:营救多人能放艇提前备妥营救设施,发现目标后立即放艇,尽快营救老弱小人。同时利用其它设施提供给强壮人士攀爬到大船。8航行中/重载干舷低救生(助)艇、舷侧挂网、绳索、救生圈、舷梯、软梯:见1、2白天、大风浪:营救多人不能放艇提前做好营救准备,尽量驶近,发现目标后提供多种营救设施给落水人员攀爬至大船。9航行中/重载干舷低救生(助)艇、舷侧挂网、绳索、救生圈、舷梯、软梯:见1、2夜间、大风浪:营救多人不能放艇提前做好营救准备,大船驶近现场后加强瞭望,谨慎用车,发现目标后行动见8。10锚泊中救生(助)艇:快速、有效,受风浪影响大风浪较

    21、小能放艇发现目标立即放艇救人。11锚泊中救生圈、绳索、软梯:方便、快速,适用近距离风浪较大不能放艇大风浪对放小艇有危险时不宜放艇,应采取其他营救方法。12靠泊中救生圈、绳索、软梯:方便、快速,适用近距离白天/夜间或放艇发现目标立即抛救生圈、绳索,或放艇救人。第6章 营救实施6.1 营救计划的制定营救落水人员是突发事件,不同的事故现场情势不同,因此应制定一个总体营救计划,确保每个人都明白这个计划和自己的任务,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效地实施营救目的。计划应充分考虑到:.1 当前的海况,落水人员的数量、状况、位置及分布。.2 营救人员的风险,船上合适的营救设备。.3 船上参与营救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22、.4 如何接近营救现场,并做出充分的风险识别。.5 营救前对落水人员可提供的援助和营救前的准备。.6 实施营救操作区域和登乘点的选择。.7 将落水人员带至船侧和营救上船的方式。.8 落水人员上船后的安置和照顾。.9 无法实施营救时,对落水人员的守护。6.2 营救前的准备6.2.1 从发现救援目标到展开营救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营救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于有效、快速地实施救助。6.2.2 准备好以下器材、物品,以便于随时使用:.1救生设备:如抛绳器、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服、救助艇和救生筏等。.2探测定位装置:如易于观察/反光材料、灯具、搜救雷达应答器、应急示位标等。.3通信设备:如VHF

    23、、MF/HF、手持无线电话等。.4 信号设备:信号灯、探照灯、信号旗、扬声器等.5 医疗救助设备:如居所、担架、毛毯、饮料、食品、急救药箱等。6.3 将落水人员带至船侧: 6.3.1 船长应评估现场的航行风险,充分考虑到船舶本身的操作性能、营救现场的天气和环境状况、落水人员在水中的位置及落水人员的数量和状况等。根据风和流的方向,选择适当的角度,谨慎低速驾驶自己的船舶靠近营救目标。船舶的操作性能详见附录6船舶操纵手册。6.3.2 接近落水人员的操船方法驾驶室人员发现落水者,立即采取行动,称“立即行动”;发现落水者,由目击者报告驾驶台,经过一段时间后采取行动,称“延迟行动”;发现落水者,报告驾驶台

    24、时发现目标丢失,称“人员失踪”。由于外界环境影响下的操纵性能的变化和采取行动的时间不同,接近落水人员应采取不同的操船方法。6.3.2.1 单旋回.1 停车,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2 落水者过船尾后,进车加速;.3 当船首转至距落水者差20度时,正舵,减速,适时停车,利用惯性转至对准落水者上风侧,把定,接近落水者;.4 落水者位置难于确认时,应在船首向转过250度时,正舵,边减速边努力搜寻落水者,发现后立即停车驶向落水者上风侧;.5 本法最适用于“立即行动”,是船舶接近落水人员最快、最有效的操纵方法,但不适用于“延迟行动”和“人员失踪”。6.3.2.2 双旋回.1 停车,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2

    25、 落水者过船尾后,进车加速;.3 回转180度后,把定,边盯紧落水者边前行;.4 当航行至落水者于正横后30度时,再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回转180度,适时减速、停车,接近落水者上风侧;.5 本法操纵方便,适用于“立即行动”,较适用于“延迟行动”,不适用于“人员失踪”。6.3.2.3 威廉逊旋回.1 停车,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2 落水者过船尾后加速;.3 当船首转过60度时,回舵并操另一舷满舵;.4 当船首转到与原航向之反航向差20度时,正舵,待转到原航向的反航向时把定,边搜索边前进,发现落水者后适时减速停车,驶近落水者;.5 本法能准确地把船转回到原航迹线上,在夜间或能见度不良时是一种有效的方

    26、法,最适用于“延迟行动”。6.3.2.4 斯恰诺旋回.1 向任一舷操满舵;.2 当船首转过240度时,改操另一舷满舵;.3 当船首转到与原航向之反航向差20度时,正舵,船随回转惯性驶向反航向时,把定,边航行边搜寻落水者。.4 本法能在最省时间的情况下,使船驶返原航迹,适用于“人员失踪”,不适用于“立即行动”和“延迟行动”。6.3.3 安排足够的人员,负责瞭望和联络,确保驾驶室和现场营救人员随时保持联系,并向驾驶人员和现场营救人员不断报告落水人员的位置和状况,避免船舶碰撞或挤压营救目标。6.3.4 尽可能与落水人员建立通讯联系,有效的通讯联系,能为营救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6.3.5 将船舶驶向遇险人员的上风处,为其提供避风保护,并尽量减少船舶的受风面积,减少船舶的摇摆幅度,使落水人员更容易靠近营救船舶。6.3.6 恶劣天气时,可考虑使用油来减少海况的影响,经验表明,植物油和动物油最适合用于镇浪,也可以使用滑油,除非无其他办法,否则不得使用燃油,因为燃油对水中人员有害。6.3.7 可采取如下方式将落水人员带至船侧:.1 在船舶首次经过落水人员时,从船上将救生圈抛给落水人员,并尽可能通过引绳(火箭抛绳、救助绳


    注意事项

    本文(船舶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 最新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