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下册法制教案.doc

    • 资源ID:3324155       资源大小:131.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下册法制教案.doc

    1、第一课 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第一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是什么;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能力目标能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正确理解为什么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究,在思想上能树立依法治国首

    2、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进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教学重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运用课本37页的材料,回答:为什么我国的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就要以宣传宪法为主题?阐述二框题之间的联系,第框题是全课的基础,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才决定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后一框题的内容又都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具体体现。讲授新课1、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其他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问题。那么什么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呢?1宪法

    3、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板书)(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板书)提起国徽,同学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它的图案画面,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图案分别象征什么吗?国徽图案分别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其中齿轮和谷穗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整个画面鲜明地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这一国家性质在宪法第一条第款中作了明确的规定。(2)宪法对我国国家根本制度的规定(板书)宪法总纲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制度实质上

    4、是关于国家政权掌握在谁手里的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3)宪法对我国国家根本任务的规定(板书)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伟大历史使命:“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其他的根本问题(板书)除以上根本问题外,宪法还规定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总纲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

    5、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原则。再如,国旗、国徽,这是国家的标志。宪法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国的象征,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和尊严,五星红旗飘扬在伟大祖国的上空,象征着国家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尊敬它、爱护它,维护国旗的尊严,这是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尽的神圣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板书)宪法同普通法律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人们形象地把宪法叫做

    6、“母法”,而把普通法律叫做“子法”。那么,应如何理解这“母子”关系呢?(1)什么是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板书)前面已经说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这些规定是大的原则、大的框架,但还需要以这些大原则为依据逐步制定一个个的普通法律,对各种问题作全面的、具体的规定。因此,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板书)包含两层意思:第层意思是,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如: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立即在1787年颁布宪法,而美国后来的大量立法,都是根据这部宪法制定的。我们国家也是如此。1949年先有共同纲领,这是一部临时宪法,然后才据此而颁布了婚姻法、土

    7、地法、工会法等。1954年,我国有了正式宪法以后的一切法律都是根据宪法来制定的。前几课中我们所了解的刑法、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等等,无一不是以宪法为依据和基础而制定的,是把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各项规定加以具体化,使之更具操作性,从而保证宪法精神乃至具体条款的贯彻实施。宪法既然是母法,就应该赋予她“母亲”的尊严。宪法规定的根本问题都是最高原则,其他法律的内容一律不许同宪法相违背。如有违背、抵触,其他法律应该修正或者被宣布无效。第二层意思,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以上说明了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宪法同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投影:法律体系金字塔请同学们观

    8、察图示,思考并回答这幅图的含义。目的是加深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认识。(引导学生回答,说明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板书)(1)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的原因(板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制定和修改宪法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如:宪法的变动势必会引起系列普通法律随之而作必要的修改。所以,保护宪法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如果必须要作出修改,那要比修改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地依照法律程序进行。(2)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板书)我国现行宪法共修改了三次。第一次:(1

    9、988年)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第二次:(1993年)修改内容共涉及九条,要点有: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第三次:(1999年)主要有六处修改: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10、阶段,把“邓小平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国家根本大法;增加“依法治国”条款;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概念;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双层经营体制”;个体和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确定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革命活动”的提法被“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所取代。(3)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有关规定(见教材40)制定修改宪法普通法律宪法普通法律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大通过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才可以提出议案,

    11、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才能通过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都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以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教师归纳、强调:总之,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发律,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标出教材上的黑体字,并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准确记忆)小结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阅读教材边栏“名人名言”)毛泽东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第二课时教学内

    12、容: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学重难点: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好日子,结合投影1:“我们的生活”,说一说我们的美好生活。提问: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同学们应该倍加珍惜,

    13、请大家想一想是哪些因素造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优越的社会制度;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这里提到的优越的社会制度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今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二、新课教学1、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历史过程。1956年底,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此,“一大二公”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影响中国二十年。“大集体”、“大锅饭”成了单一公有制经济的代名词。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

    14、移到国家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也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0户农民代表联名签订了分田和包产到户的契约,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犹如一股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在我国实行了20年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渐被现阶段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代替。2、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种由国家或集体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学生自己阅读P46页内容并思考: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呢? 生答: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想一想: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现阶段,我们除公有制经济以外,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教师简单介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16、4、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需要在公有制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所以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5、守法在线学生阅读案例,思考:本案例中主人公违反了什么法律和规定?你明白了什么?三、课堂小结。第二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节 公民的权利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能够区分国家的不同权利保障2、理解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及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学

    17、重难点: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究竟享有哪些权利,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明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板书课题)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目标)。目标的完成,主要靠大家认真、紧张地。有信心达标的同学请举手。很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9-12的内容,边读边思考资料,8分钟后比比看谁回答得最好。1、什么是公民的权利? 2、公民的基本权利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有哪些主要特征?特点是什么?3、公民的权利立法之源是什么?公民

    18、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呢?请举例说明。四、交流学习学生回答思考题,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思考题1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学生回答思考题,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思考题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师:那么公民的基本权利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可以回答的同学请举手!(答案在课本上,比较简单,举手的同学会比较多)好,既然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很为难,那么,大家齐度好不好?!学生齐读权利分类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尊重他人权利 养狗、住房干扰他人休息(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非典时造谣、李洪志的法轮功。(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权利。正当防卫(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游行示威、围堵公共场合五、课堂

    19、小结。第二节 公民的义务【课标要求】“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内容,懂得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意义。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2、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自觉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学情分析

    20、】1、 针对的问题:学生对公民的义务了解不多,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甚少,虽然平时许多行为都是履行义务的表现,但真正作为公民的义务观念较淡薄,另外对公民道德义务的履行较易接受,而对法定义务会感觉比较遥远,甚至会有“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我年纪还小,履行义务与我无关”的想法等等。2、 学生的需要:现在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所以让学生首先明白公民有哪些法定义务、哪些道德义务,树立义务观念非常必要。【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辩论等。【教学过程设置】一、导入新课导入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利,也有他应尽的义务。如果每个

    21、人不仅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且知道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法律的“大厦”是由权利、义务共同构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忠实地履行义务。二、讲授新课:1、我们的义务教师讲述: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活动一“说一说 填一填”:教学情景(小明的一天)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充分利用教材,并关注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及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或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公民必须履行的职责,义务来自亲情、

    22、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并合作探究:不履行义务可能带来的哪些后果。)教师总结: 付出的根据 付出的好处 不这样做的后果A 家庭亲情 融洽父子情感 受到良心的谴责B 对人承诺 赢得别人尊重和信任 失去别人的信任C (班级纪律) 洁净的学习环境 受到班级舆论谴责D (游园守则) 欣赏美景 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社会生活中,我么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活动二:“到底该不该纳税?”辩论会活动设计: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辩论,作为未成年的小珊到底该不该纳税?(设计目的:通过辩论懂得在社会生活中,我么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

    23、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法纳税是我们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在激烈的辩论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可以有突破,突破自己的害羞和胆小的性格弱点。)教师导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所拥有的权利,有的以自己履行义务而获得。例如,公民履行纳税义务,享有国家把税款用之于民的福利。有的以他人履行义务而获得。例如,父母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才能享有受抚养教育的权利。这种情形要求我们成年后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议一议:“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

    24、什么?( 不正确。因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也是爱国的重要体现,是我们的天职。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3)什么是公民的义务、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2、我们的道德义务(1)

    25、什么是道德义务活动三“议一议 说一说”:如何评价小龚和单先生的行为?活动设计:师生共同分析材料,了解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不同,进一步感受道德义务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懂得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密切联系,从而自觉履行义务,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设计目的:通过大家的争辩,明晰敬老养老、拾金不昧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责无旁贷的责任,社会公民自觉自愿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2)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道德义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履行道德义务,每个

    26、公民责无旁贷。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课堂小结公民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同时,我们还要自觉自愿

    27、地履行道德义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第三课 学习一点刑法、民法第一节 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2、能力目标: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3、知识目标: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教学重点】遵纪守法,防微杜渐。【教学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调查周围同

    28、学存在那些不良行为,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相关链接等辅助教学内容提供的相关知识;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搜集有关案例。教学方法:讨论式、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 歌曲导入:播放少年犯主题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自主感悟:师:同学们,这首来自高墙内,发自肺腑的血泪之声,唱出了少年犯的忏悔之情。为了我们的母亲不用“泪水染白发”、为了我们不至于“跌入激流”而“不能自拔”,我们要牢记: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讨的主题“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为做起”。二、 开拓探究,明理导行环节一:以案说法十届全国人

    29、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06年12月29日下午在京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原鞍山市公安局内保分局局长林福久犯受贿罪 、贪污罪和重婚罪被依法执行注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师:法律是有国家制定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多媒体出示: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分子的图片,让生想一想这几幅图片说明了什么?生: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师总结:法律是有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行为规范。师:对比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完成下表:名称内容法 律道 德纪律

    30、、章程、制定 实现手段 适用范围 师总结:法律同道德和纪律相比较具有特殊性,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环节二、法律在线师:法律制定出来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那么,违反了法律叫什么?(违法行为)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请看法律专家的意见:多媒体出示:违法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犯 罪: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师: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的违法情节比较轻微,而犯罪的违法情节较重。慧眼识别

    31、:1、犯罪必定违法。2、 违法不一定犯罪。环节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多媒体出示魏某的案例,思考探究:说一说:魏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议一议:魏某先后的行为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和联系?多媒体出示上述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班内交流,师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完成表格内容,选出几个学生说出填写内容,并点评总结出正确的观点。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环节四:以法导行:多媒体出示小亮的事例 : 小亮的父母早亡,唯一的亲人是他的姑姑。但是他却不服从姑姑的管教,天性好玩的他便在社会上游荡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整天和社会上同样游荡的“哥儿们” 泡在一起。经常去网吧上网打游戏,为了玩乐, 他屡次去偷些面包、饮料等食品,后来,他便去偷自行车、电脑、钢材、汽车等。说一说:小亮怎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下册法制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