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docx

    • 资源ID:3836883       资源大小:28.5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docx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2018.6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老斑羚凭着嫌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shn( )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shn 改为 2、按要求填空。(4分)(1)请写出两句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文。(课内外皆可) (2)请写出两句与马有关的古诗或格言。(课内外皆可) 3、仿句练习。(2分)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假如生命是一

    2、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4、阅读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2分)滨海中学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调查(调查人数:300)调查结果统计: 调查内容调查情况(%)经常做偶尔做不做积累词汇做摘录笔记134245动笔勾画圈点批注152560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175033调查情况显示: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案,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5、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 (2分)

    3、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问题。(16分)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7、“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目似瞑,意暇甚 ”等表现了狼的 ,“ 暴起 ”“ 劈 ”“ 毙 ”“ 转视 ”“ 断 ”等表现了屠户 的斗争精神 。(2

    4、分)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盖以诱敌 恐前后受其敌 B其一犬坐于前 满坐寂然C骨已尽矣 食之不能尽其材 D恐前后受其敌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9、解释下列加点的“ 其 ”是具体指代什么 。(6分)(1) 恐前后受其敌( ) (2) 场主积薪其中 ( )(3) 屠乃奔倚其下( ) (4) 一狼洞其中 ( )(5)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6) 屠自后断其股 ( )10、文段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有 。(4分) 11、读了这个故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斑羚飞渡,回答文后的问题。试跳成功。紧接

    5、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

    6、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12“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7、”的含义是:_。(2分)13用曲线画出选文中与老斑羚的“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相照应的两个句子。(2分)14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4分)_15选文再次写到彩虹作用是什么?(3分)_16你是如何理解结尾“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的?(6分) _(二)美丽乌龟我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它的壳和头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地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最奇特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地对人注视,一眨也不眨。 是在一位朋友的画室里看见那美

    8、丽的乌龟的。我对朋友说:“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带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几张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神奇,他在巴西旅游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因为没想到世界上竟有这样美的乌龟,于是百般恳请,出了高价才从原主人处购得。但是,这用双手才能环抱的大乌龟,重达30公斤,怎么带回来呢?通过了动物进出口的种种检验,才从海运将它用货箱托运了回来。 “巴西到台湾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它死掉了,就留着做标本。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还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了我一大跳。”朋友说。 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美丽的乌龟。万万没想到的是,朋友说:“乌龟死了,这

    9、是它的壳,我留下来做纪念。” 航行过万里,在木箱里靠着一息都能存活的乌龟,怎么会死呢?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开展览,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乌龟却死了。后来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了。”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龟留下的壳,内心感慨不已。在极度的黑暗中在饥寒交迫中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哪! 17、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洁说明本文的写法。(10字以内)(4分) 18、从情节梳理的角度,概括本文中的故事。(

    10、20字以内)(4分) 19、从表达目的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评析。(2分)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只巴西乌龟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 的感悟。20、从构思技巧的角度,在文中找出与画线句相照应的一个句子。(3分) 2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说本文中的“对比”。(至少说出两处)(4分) 22、从“忧患与安乐”的角度,写一句话表达你读了乌龟的故事之后的感悟。(6分) 四、作文(50分)23、你喜欢动物吗?你有过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经历吗?请把这一经历写下来。题目自拟,600字左右。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答案1、瞬、“嫌”改为“娴”2、(1)答案举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啼。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

    11、杨柳风等。(2)答案举例: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3、参考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撒下一片绿阴;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4、.滨海中学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滨海中学具有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较少。/滨海中学不具备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较多。/滨海中学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做摘录笔记等好的阅读习惯。)(信息概括准确,语言通顺即可)5、细草微风案,危樯独夜舟6、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中。通过旅夜所见星变、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无定的感情。7、狡诈 勇敢机智8、9、 指狼

    12、 指麦场 指柴草堆 指柴草堆 指屠户 指狼10、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11、心存幻想 、妥协让步不能求得安然无恙,必须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 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 。要懂得借助外在条件,变被动为主动;化整为零,一一击破 。(答案合理即可)12这是一座必死的斑羚用生命组成的新生的桥。13“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14通过“我”的感受来揭示和升华文章的中心意思,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15为了渲染烘托斑羚飞渡的感人的精神。 16镰刀头羊为种群的存续感到欣慰,为老斑羚的牺牲精神

    13、感到自豪,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它用生命给这次飞渡添上了悲壮的一笔。那灿烂的彩虹正象征了镰刀头羊的行为和精神的闪光。17、叙议结合(答“先叙后议、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均可)18、购得乌龟,运回乌龟,乌龟撑死。(也可答“买乌龟,运乌龟,喂乌龟,乌龟撑死”,也可以有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19、人生与社会(答“人生”、“生命”也可)20、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美丽的乌龟。21、忍饥挨饿却活下来与吃得太饱而撑死形成对比 来之不易与很快死去形成对比 在很长的时间内都饿不死与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撑死形成对比 在极度的黑暗中在饥寒交迫 中还能存活与在翠绿的花园的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形

    14、成对比 (答出其中任何两种即可)22、开放性试题,答案略。23、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莲花是“_”,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2)请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_。_,_。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上许多纷杂和浮燥,可以避免许多轻率、鲁m

    15、n、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先哲说,“静以修身,静以养性”。这指的是在宁静的环境中,让人摒弃俗虑杂念,排除外界干扰,进行反思,悟出真d,从而达到陶冶性情、涵养德性、净化灵魂的目的。(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鲁mn(_) 真d(_) 陶冶(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文中“摒弃”的“摒”意思是_;“涵养”的意思是_。(4)这段文字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同时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中的主人公。祥子第二次为买车攒的钱被_(填人名)敲诈去了。(2)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

    16、_,讲述了全国解放前夕,重庆地区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例如: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_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4. 综合性学习。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学校正在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1)下列句子不符合“孝顺”主题的一项是(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B.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C.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D.成功的时候,谁都

    17、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2)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结合下面漫画,说说作为儿女应如何善待空巢老人。(3)在主题班会上,请你为节目诗歌朗诵游子吟和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妈妈的吻写一段串词。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宗月大师老舍小时候,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是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一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

    18、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费、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刘大叔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学校是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他们的家眷。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

    19、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老师“嚷”了一阵,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地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店铺。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

    20、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叫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这些,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他太乐善好施了。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得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做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

    21、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他自己没有钱,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办粥厂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他是宗月大师。(选自

    22、老舍全集第14卷,略有删改)5.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震动。6. 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多处照应,请找出一处。7. “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一句中“精神上”和“物质上”分别指什么?8. 宗月大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

    23、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

    24、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9. 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0. 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11.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12. 请谈谈你对“教养

    25、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26、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惟吾德馨:_(2)可爱者甚蕃:_(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4)无案牍之劳形:_(5)何陋之有:_14. 翻译下列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5. 【甲】【乙】两篇短文都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分别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16. 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重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三、写作17. 按要求作文。请以这天,我特别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